APP下载

喂养指导干预对学龄前肥胖儿童生长指标及家长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2023-05-27胡金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家属速率

胡金华

(津南区北闸口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天津 300350)

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学龄前儿童肥胖更备受关注。学龄前肥胖是2~6 岁学龄前儿童过度饮食和少动导致的体内脂肪堆积,随着肥胖的加重,其血脂升高,胸廓扩张受限、脂肪肝,其健康水平降低的几率增加,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1-2]。与婴幼儿相比,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有所下降,但与其他年龄段儿童相比依然为高水平,这一时期是儿童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直接影响青少年和成人期肥胖风险。因此及时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饮食行为管理非常重要[3]。此外,既往许多研究证实,父母的认知、儿自身体重状态与喂养方式有关,父母喂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肥胖风险;而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儿童饮食管理不够重视,或缺乏正确认知,导致儿童肥胖率增加。因此,对家属进行保健知识的干预,增加其相关健康知识,改善其喂养行为非常重要[4]。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展研究分析喂养指导在肥胖儿童中的应用意义,均取得一定成效,建议尽早合理干预喂养能控制肥胖。为进一步明确喂养指导的效果,本研究收集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80 例学龄前肥胖儿童,旨在研究喂养指导对其生长指标和家属认知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医院2021 年1 月-2022年1 月80 例肥胖儿童分为2 组。

观察组患儿:男23 例,女17 例;患儿年龄4.61±0.35 岁;身高 102.98±3.11 cm;体质量30.55±2.43 kg。观察组患儿家属:男性9 例,女性31 例;年龄30.12±4.19 岁,初中及以下学历11例,高中学历15 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4 例。

对照组患儿:男19 例,女21 例;年龄4.45±0.40 岁;身高 104.01±2.91 cm;体质量30.55±2.18 kg。对照组患儿家属:男性7 例,女性33 例;年龄31.84±5.07 岁,初中及以下学历8例,高中学历15 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7 例。两组患儿上述资料以及家属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儿及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年龄为3~6 周岁;儿童无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器质性病变,体检正常。

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佝偻病、精神科疾病以及智力发育或视听发育障碍的儿童;此外排除医护人员工作性质的家属,以及既往接受过喂养指导的家属。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和家长进行一般饮食和运动指导,叮嘱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不特地交代饮食方案、食物种类以及运动方案,进行常规的门诊宣教。观察组执行喂养指导干预,具体的喂养指导干预如下:个体评估:对每位患儿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掌握个体特点,包括既往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心理特征以及家长认知和行为情况等。针对性健康知识传授: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进行指导,包括告知儿童家长肥胖的危害、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等;激发家长责任感,告知家长应提高自身认知、改善自身身体肥胖以做好榜样,转变喂养方式等。制定喂养指导方案:①食物结构干预:根据热量公式计算热量需求并以此调整每日饮食结构;结合患儿喜好选择食物,选择优质蛋白且低脂肪食物;推荐膳食纤维、维生素丰富的蔬菜,主食选择薯类以及粗粮;为预防营养不良推荐钙铁锌硒含量较高的食物;个体方案形成邀请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分别设定3 d 目标、1w 目标、2 w 目标、1 m 目标、3 m 目标。②饮食习惯干预:坚持定时一日三餐,不加餐,睡前3h不进食;饭前饮水、喝汤或吃适量柔软易消化的水果;减少甜品和油炸食物,减少每日零食量;鼓励患儿自主进食,避免以食物作为奖惩。③心理干预。对患儿进行积极心理引导,告诉家长和儿童控制体重与健康和关系,鼓励其积极完成每个目标,完成后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④科学运动:结合观察组患儿喜好制定运动方案,包括体操、跑步、球类运动、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每日户外运动时间>2 h·d-1;减少躺、静坐时间。⑤严格限制观察组儿童屏幕暴露时间,每日屏幕暴露<1 h,可根据患儿习惯逐步减少。

1.3 观察指标

1.3.1 保健知识

干预前、干预后(随访3 m)使用院内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家长对儿童肥胖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包括肥胖预防、肥胖危害、肥胖危险因素,各维度均为100 分满分,分值越高越好。

1.3.2 体格发育

随访3 m 记录身高生长速率、体质量生长速率;计算方式:身高生长速率=(随访满3 m 身高-入组时身高)/3,身高单位为cm,身高生长速率单位为cm·m-1;同法计算体质量生长速率。

1.3.3 生长不良因素

记录3 m 期间贫血、生长迟缓、营养不良等生长不良因素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使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行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长保健知识得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保健知识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家长保健知识得分对比(;n=40)

表1 两组家长保健知识得分对比(;n=40)

注:与观察组干预前比较更高,*P<0.05;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更高,#P<0.05。

2.2 体格发育对比

干预前两组身高及体质量生长速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身高生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体质量生长速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生长速率、体质量生长速率对比(;n=40)

表2 两组生长速率、体质量生长速率对比(;n=40)

注:与观察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生长不良因素

随访3 m 期间,观察组生长不良因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长不良因素对比(例(%),n=40)

3 讨论

喂养指导能有效纠正家属认知,增加喂养知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保健知识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是主要照顾者,其认知程度对儿童饮食有重要影响;例如一些家长认为减少谷物和薯类主食能控制体重;然而研究证实谷物和薯类摄入不足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可导致热量和膳食纤维、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摄入不足,不利于控制肥胖,并导致机体糖代谢改变[5-6]。

家长自身体型、饮食管理也会影响患儿,家长暴饮暴食、好高糖油食物以及漠视肥胖都会增加儿童肥胖风险,因此家长需做好榜样引导患儿。因此增加家属保健知识,发挥其良好榜样作用成为本研究中喂养指导的重要一项。在喂养指导中加强家属健康教育,使其参与患者喂养方案制定,告知其肥胖的危害和预防方法等,同时通过提高责任心激发其掌握保健知识积极性,这是观察组家属保健知识分值更高的重要原因。喂养指导能减少生长不良因素,控制体重。

观察组生长不良因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质量生长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是因为:①观察组喂养指导通过鼓励家长掌握热量计算方法,确保热量供给,并鼓励食物多样化,确保微生物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能预防儿童营养不良以及生长迟缓。②通过改善进食习惯减少进食量,控制体重,包括进食定量定时、细嚼慢咽、饭前喝汤等,能增加饱腹感[7]。③通过改变烹饪方式和鼓励自主进食控制体重,例如减少油炸、红烧等高热量烹饪法减少油脂、糖分等摄入,降低食物热量[8]。鼓励儿童自主进食能减少儿童的食物“压力”,缓解食物偏好严重导致的体重控制不佳和营养不良[9]。④通过运动控制体重。运动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肥胖控制方法,在本研究中明确规定户外活动时间,要求患儿和家长共同努力完成,确保足够量的运动,达到减脂、减重效果。⑤通过减少屏幕暴露辅助体重控制。对屏幕暴露时间的严格管控是本次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既往研究指出屏幕暴露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有影响,屏幕暴露包括使用智能手机、看电视和上网等,据悉约有47.2%的学龄前儿童每日屏幕暴露时间>1 h,延长屏幕暴露时间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风险[9-10];这是因为[11-12]:屏幕暴露时间内儿童多处于静态行为状态机体活动量少,机体能耗低,不利于脂肪等消耗;另一方面屏幕传递的信息有可能对儿童选择食物有所影响,例如屏幕频繁播放零食广告等;此外屏幕时间加长可能影响饱腹中枢内部信号传导。

综上所述,喂养指导用于学龄前肥胖患儿,能增加家长保健知识,控制儿童体重,降低儿童生长不良因素;本研究样本较小,随访时间短,为进一步提高结论可信度,分期这种喂养指导对儿童远期体重、饮食结构的影响,后期可加大样本,延长观察时间,并丰富观察指标。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家属速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对300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不同冷却速率下低压转子钢30Cr2Ni4MoV的凝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