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新碱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儿童队列研究

2023-05-27李闯金皎黄璟杨小燕李燕颜永燕杨灿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危险度神经病年龄

李闯 金皎 黄璟 杨小燕 李燕 颜永燕 杨灿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贵州贵阳 5500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治疗的进步,我国ALL患者5年或5年以上生存率接近80%[1-2]。随着生存率的提高,减少对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化疗是儿童ALL患者在诱导期、巩固期、强化期和维持期最重要的治疗策略,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泼尼松等。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作为治疗ALL 的重要治疗药物,该药易产生VCR 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vincristine-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VIPN),此不良反应是VCR 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特征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周围神经损伤、颅神经损伤及自主神经症状[3-5]。VIPN可在治疗开始后1周内出现,并可在剂量减少后长达1 年内保持不变,或在治疗结束后持续数年[6]。

既往研究发现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VIPN 的发生率,包括VCR 单次给药剂量、总累积剂量、给药方式和强度[7-8]、伴随药物的相互作用(CYP3A抑制剂,如唑类抗真菌药)[9-10]、种族[11]、年龄[12-13]等。然而,大多数研究仅包括成年人,尽管Gilchrist 等[12]和Lavoie Smith 等[13]的研究认为VIPN 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发生率较高,但与本研究所采用的化疗方案不同。因此,对影响儿童VIPN 的各种因素存在一定空白,尤其是中国人群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法来确定VCR 诱发神经病变的高风险患者,也没有减轻这种药物毒性的策略。为了了解本中心VIPN 的特征,我们对接受中国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协作组2015 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2015,CCCGALL2015)或中国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协作组2020 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2020,CCCG-ALL2020)治疗的ALL儿童队列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血液病房确诊ALL,于我科使用含VCR 化疗方案治疗的患儿。纳入标准:(1)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 版中ALL 的诊断标准[14];(2)采用CCCG-ALL2015或CCCG-ALL2020方案化疗,至少使用1 次VCR;(3)年龄≥1 岁,且≤18岁;(4)接受随访;(5)患儿及家长知情同意,≥8 岁患儿同时签署患儿版及家长版知情同意书,<8岁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家长版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等;(2)合并中毒、外伤等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3)对VCR及辅料过敏患儿。

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CCCG-ALL2015组(n=66)和CCCG-ALL2020组(n=54);根据治疗方案中年龄对危险度分组的影响,将患儿分为1~10岁组(n=91)和>10 岁组(n=29),由于年龄<1 岁患儿言语表达困难,故不纳入;按照治疗方案的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n=35)、中危组(n=81)、高危组(n=4),由于中危组和高危组所使用的治疗方案是一样的,故将中、高危组合并为一组,根据2016年WHO关于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按照免疫分型分为T 细胞系(n=8)和B 细胞系(n=112)[15]。本研究通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019023-AMD-01)。

1.2 VIPN的评估

VIPN 的评估采用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第5 版[16],对每位患儿的神经病变进行分级。将神经病变分为轻度(1 级)、中度(2 级)、严重/致残(3 级)、危及生命(4 级)、死亡(5 级),评分为2 级及以上时代表发生了VIPN。

1.3 VIPN的随访

在患儿开始使用VCR治疗后,每周进行1次评估,共评估4次,由经治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进行评估及随访,并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录入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范围)描述。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构成比或率(%)表示,若理论频数≥5,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若理论频数<5或任一格子理论频数<1组间比较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20 例ALL 患儿,中位年龄为6.3岁(范围:1.1~15.7岁),VCR单次给药剂量为1.5 mg/m2,最大剂量为2.0 mg。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120例ALL患儿基本信息

2.2 不同组别VIPN的发生率比较

120 例ALL 患儿中,56 例(46.7%) 发生VIPN,共129例次。与1~10岁组比较,>10岁组患儿VIPN 的发生率更高(P<0.05)。在性别、危险度、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中,VIPN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VIPN的发生率比较 [例(%)]

2.3 VIPN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择性别、年龄、危险度、治疗方案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VIPN(发生=1,未发生=0)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VIPN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VIPN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不同组别VIPN严重程度比较

56 例发生VIPN 的患儿中,2 级VIPN 为44 例(79%),3级及以上VIPN为12例(21%)。在年龄、性别、危险度、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中,VIPN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组别VIPN严重程度比较 [例(%)]

2.5 不同组别VIPN类型比较

在129 例次的VIPN 中,自主神经症状77 例次(59.7%)、周围神经损伤42 例次(32.5%)、颅神经损伤10例次(7.8%),在年龄、性别、危险度、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中,VIPN 的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组别VIPN类型比较 [例次(%)]

3 讨论

VCR 是治疗儿童ALL 的一线化疗药物,VIPN是VCR 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且发生率高。本中心120例患儿VIPN的发生率为46.7%,相关文献报道VIPN 的发生率为20.8%~98%[17],结果与相关报道是一致的。VCR 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损伤的神经纤维向疼痛中枢传递不正确的信号,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18]。VIPN在临床中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症状和颅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爪形手、行走困难、神经痛等,部分严重患者甚至还会出现瘫痪。自主神经症状表现为腹痛、便秘、肠淤积、麻痹性肠梗阻等[4]。颅神经损伤表现为眼睑下垂、下颌疼痛、短暂性失明、抽搐等[6]。本研究发现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最高,颅神经损伤最低。

本研究显示高年龄段患儿(>10 岁)VIPN 的发生率高于低年龄患儿(1~10岁),且在不同年龄组中,VIPN 发生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Hershman 等[19]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 岁,神经病变的概率就会增加4%,同时他们还认为年龄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发展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研究也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VIPN 的发生风险增加[12-1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神经细胞自身特性有关,神经细胞是人体内寿命最长的有丝分裂后体细胞,它们不进行DNA 复制,依靠DNA 修复机制来维持基因组保真度。Wu 等[20]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元进行修复的能力下降,后续可开展基础研究探讨神经元修复的相关机制。可能正是由于神经细胞这种特性,使得高年龄患儿发生VIPN 的风险高于低年龄患儿。当然,出现这种结果也可能和不同年龄段患儿描述症状的能力不同有关。由于不同年龄对疼痛等的认知及表达能力不同,低年龄段患儿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相关症状及表达疼痛,尤其是年龄偏小的患儿,与之相对的高年龄段儿童则对VIPN 的描述与感受会更加直观,且更容易表达并被研究者所发现,进而影响研究者对VIPN发生情况的判断。以上研究似乎证实年龄较大的儿童发生VIPN 的风险更高。但年龄是一项不可控的影响因素,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临床医师需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发生的VIPN,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儿童年龄与VIPN 之间关系上,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矛盾性。有4 项研究认为VIPN 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患病率较高[12-13,16,19],2 项研究未发现儿童年龄与VIPN 之间存在关联[21-22],其中Diouf 等[16]研究属于高质量研究。van de Velde 等[3]研究认为年龄对VIPN 发病机制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正如他们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不完全成熟和髓鞘形成,年幼的儿童可能更容易患VIPN,事实上,患有遗传性脱髓鞘型Charcot-Marie-Tooth 病(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的儿童似乎更容易患VIPN[23]。有研究认为VCR 通过改变少突胶质细胞的功能对少突胶质细胞发挥直接作用[24]。如前所述,年幼儿童周围神经系统不完全成熟和髓鞘形成,而患有Charcot-Marie-Tooth 病(有脱髓鞘病变)的儿童发生VIPN 的风险增加,因而我们推测在年轻受试者中,VCR 可能会导致髓鞘形成过程异常,从而导致VIPN[25]。另一方面,年龄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和VCR 代谢。与年长儿童相比,年幼儿童代谢VCR 的能力更强、更快。然而,周围神经系统的不完全成熟和髓鞘形成及年幼儿童的VCR 代谢较快是两个相互平衡的因素,由此产生了关于年龄作为VIPN危险因素的不同结果。年龄与VIPN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不同化疗方案、人种、评估方法等因素有关。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发现,需要更准确和精确的方法来评估无法描述其症状的低龄患儿的VIPN,同时也需要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在后续研究中,需引入更多客观评价指标。同时,本研究未发现年龄、性别、危险度、治疗方案与VIPN 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类型有关。

课题组研究了ALL 患儿的VIPN 情况,难免会遗漏了一些患有亚临床神经病变的儿童。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改进,包括(1)在诊断ALL 时即前瞻性跟踪患儿,进行及时有效地随访并记录;(2)使用更加客观的评价方式来评估VIPN,让研究更严谨。最终目标是减少VCR 带来的不良反应,优化ALL 幸存者的长期预后。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在使用VCR 的儿童ALL 患儿中,VIPN 发生率较高,且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最高。同时高年龄患儿发生VIPN 的风险更高,高年龄患儿在使用VCR 时我们必须更加引起重视。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危险度神经病年龄
变小的年龄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越测越开心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