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模型思想”活起来
2023-05-27孙丽卿
孙丽卿
【摘 要】“模型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在“数学广角”的编排中有多个内容蕴含模型思想。但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刻经历建模过程,因此对模型思想认识粗浅,难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剖析学生有关“数学广角”内容的错例,结合教材编排和课堂教学,探索提升学生识模能力和建模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模型思想 “数学广角” 解决问题
“模型思想”是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即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从学生认识数字起,模型思想就已蕴含其中,并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
模型思想的培养需要以现实问题为载体,面对实际问题,分析要点,把握规律。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正是来源于实际生活,每项具体内容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其中模型思想的渗透集中体现在高年级“数学广角”的学习中。
一、琢磨:分析问题与教材
(一)剖析问题
1.就题论题,难寻模型踪迹
以“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后,笔者统计了47名学生完成不同题型的正确率(见表1)。
从学生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鸡兔同笼问题”仅停留在“1头2脚和4脚”的模型层面,没有把握问题的结构特征,问题情境的变化对学生解题造成了严重干扰。
数学模型是解决某类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或公式。数学广角的内容往往安排某一情境问题作为例题,教师围绕例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例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对“烙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找次品问题”“鸽巢问题”等名称耳熟能详,但问题也就此暴露了出来。学生只会解决“鸡和兔同笼”“路旁植几棵树”等与例题相似情境的问题,教师一旦改变问题情境,他们就无从下手。
2.只知公式,不解模型出处
以“烙饼问题”为例,学生在完成该类题时错误率较高。
题目:一个平底锅每次能烙3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3分钟,妈妈烙7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7×3=21分钟。
学生为何会用“7×3=21分钟”,交流中他们给出的依据是课堂上得出过公式:烙饼所需最少时间=饼的张数×烙一面的时间。该公式的确是探究烙饼问题后得到的公式,然而其只有在“平底锅每次只能烙2张饼”的条件下适用。學生会有这样的“误解”,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公式不够理解,没有真正理清建构模型的来龙去脉,只是生硬地套用公式模型解题。
(二)发掘教材
“数学广角”的相关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除了包含知识技能外,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模型思想是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因此,发掘每个具体内容中隐藏着怎样的“模”,需要帮助学生构建怎样的“模”,是模型思想教学的本原性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在关注高年级教材“数学广角”中所编排内容的同时,着重分析了题型的结构特征,把握解题的基础模型(见表2)。
二、建模:制订策略并实践
数学模型的建构是一个生动、深刻的过程,学生对模型思想的感悟需要自己经历建模的过程,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后逐渐剥离现实问题中的非数学本质,最终抽象出数学模型。
根据对“数学广角”中学生模型运用的错题展现与分析,立足课堂教学实际,笔者制订了以下策略(见图1)。
(一)提升识模水平,奠定用模基础
具备模型思想的目的是能用模型解决一类问题。而数学问题的理解应首先着眼于问题的整体结构,解题者需要在整体上对所解决问题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后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部,不至于在细节方面迷失方向,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1.设计问题链,识别原型特征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基础。所谓“问题链”,是指由多个能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深度思考的问题构成的问题序列组合。“问题链”并非几个简单问题的堆砌,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形成具有目的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系统化问题组。
“数学广角”中的问题往往以某一种经典情境为例题。学生学会例题的解题方法,并不代表有能力解决同类问题。单个例题是不利于学生识别题型结构特征的,因此在完成例题教学后,教师要设计几个问题组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出问题的结构特征,从而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识别其属于哪一类模型问题。
如在教学“鸡兔同笼”例题后,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链启发学生思考:(1)生活中很少把鸡和兔关在一起数它们的头和脚,那为什么这道数学题能流传至今?(2)这几个问题和“鸡兔同笼”有什么关联?(3)如何转化成怪鸡和怪兔同笼的数学问题?(4)“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是一类怎样的问题?
在学生初步能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后,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对该问题只有模糊的感觉,但不能清晰地表达想法。教师提议带着这个问题研究“龟鹤问题”“摩托车和自行车轮子”问题。而后提出问题2,学生对比发现“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和兔同笼的问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看成是“鸡兔同笼”问题。继续研究“5元和10元”问题,提出问题3,让学生比较猜想后认识到“5元可以看成有5只脚的怪鸡,10元可看成有10只脚的怪兔,总钱数就是怪鸡和怪兔的总脚数”。最后提出问题4,学生总结感受,归纳“鸡兔同笼”问题基本题型的结构特征。
上述教学中的4次追问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目标,组合成一个有效的问题链。第一次针对“原生态”的问题发问,作为识模教学的起点;第二次通过类似问题的对比发现,初步明确问题的结构、模型,是识模教学的初探;第三次探究如何将同类问题转化为问题的原型,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完整的模型建构,是识模教学的强化;第四次从数学视角抽象题目的原型特征,提升了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时识别题目结构特征的能力,促使其用正确的解题模型解决问题。
2.经历反建模,拓展模型外延
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建模的过程,那么将数学模型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实际情境的过程,就可以称为“反建模”的过程。运用“反建模”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不只局限于一个问题,而应该为解决一类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法。
如“鸽巢问题”主要蕴含着“抽屉原理”,构建“抽屉原理”的普通模型与生活问题的联系是难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弄清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情境下问题的本质。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例题后,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前,给出几个不同的情境:
(1)一个小组有15个学生,至少有2个学生出生在同一月份。
(2)一个箱子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若干个,一次摸出7个,至少有3个小球的颜色相同。
(3)一副扑克牌中(去掉大、小王),任意拿10张牌,至少有3张牌的花色相同。
(4)张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要保证掷出的点数至少有4次相同,他至少要掷19次。
(5)一个九边形的每条边分别涂上红、黄两种颜色,无论怎么涂,至少有5条边是同一种颜色。
思考:在以上题目中,( )相当于“鸽”,( )相当于“巢”。
“鸽巢问题”可以存在于很多实际情境中,而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具体情境和“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影响用模的关键。学生往往容易理解“显性”的问题情境,很难理解“隐性”问题情境。通过接触多种情境,学生经历反建模的过程,打破学生“巢”一定是放东西的物体这一思维定式,从中概括出“鸽巢问题”结构上的共性特征,感悟此类问题中总是隐藏着“鸽”与“巢”,拓展数学模型的问题外延,为利用模型解决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经历建模过程,找准用模方式
1.教学材料整合重组,实现结构化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要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结构化。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材料是有限的,不利于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教师可以对教学材料进行整合重组,生成不同的学习资源,从知识整体出发,采取以简驭繁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在建模学习中从现实原型抽象出数学结构,从而掌握数量关系主干。
如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植树问题”中将四种题型按“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在封闭图形上栽树”的顺序编排,教师也往往会按照该顺序进行教学,分类比较讨论归纳植树棵數与间隔数的关系,然后进行练习与巩固。这样的建模是浮于表面的,缺少对数学模型的结构化思考。
“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是“一一对应”,这也是构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重要基础。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题目进行整合重组,并新增材料以完整建模过程。(见表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利用情境直接引出“植树问题”,而是新增了两个数学味更明显的教学材料,即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有序排列,有直线排列,也有封闭排列。这样的整合,既隐含了“植树”的不同类型,又蕴含着“对应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受到暗示,有所感悟,为即将展开的探究做好了铺垫。
新授环节则对教材例题进行了重组编排,首先探究“只栽一端”的模型。通过画图,可以发现“只栽一端”的情况是刚好是“一一对应”,即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两端都栽”与“两端都不栽”存在棵树多或间隔数多的情况,并不是正好的“一一对应”。因此调整后,学生通过“只栽一端”重点发现理解“一一对应”,有利于突破“+1”
“-1”的知识难点,使数学模型的结构脉络更加清晰。
2.表征方式层层递进,实现符号化
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符号表征、列表表征和图解表征等表征方式,而数学模型最终又要以符号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 “模型”载体,通过这样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然而符号模型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在直观的表征方式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表征方式逐步进化,最终数学模型的建立便会水到渠成。
如探究“烙饼问题”时,教材中以“烙饼图”表征模型(见图3)来展示找到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直观图表征贴近问题原型,可作为第一层表征模型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模型。第二层表征模型可以利用简化图,即用简洁的文字和数字表示烙饼过程,摒弃外在的情境图示,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法是“每次烙都尽可能放满,不要有空位”,对模型进行初次抽象。接下来利用简化图的表征方式探究烙4~7张饼最少需要的时间,通过表格数据发现规律,运用数学符号表征烙饼问题最少需要时间的公式,最终得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数学模型。
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图表征—简化图表征—符号式表征”层层递进的“说理”方式,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不断“数学化”和“符号化”的过程,继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烙饼问题”的一般性数学模型。这样的过程是具有灵活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时会采用多种表征方式,教师需要从中厘清层次关系,有梯度地进行展示研讨,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思考模式,深刻体悟模型思想。
三、“着魔”:发展能力促兴趣
通过上述教学策略的实施,实现“模型思想”真实地渗透进学生已有的数学素养中。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模型”产生好奇,从而能主动地构想模型、建立模型、运用模型。“数学广角”的学习内容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探究性,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此学生才会沉迷其中。
学生经历建模过程是初步感受模型思想的“魔力”。模型思想更注重应用,即用数学结构化解决问题。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尤其是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是数学模型生命力的体现。同时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模型思想不是只存在于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它还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最终实现模型思想的“魔力”能够深远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