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梅山竹编技艺工匠精神探略与传承路径创新
2023-05-26蒋秀召
蒋秀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古代湘中地区孕育了梅山文化,这与湘中多山地形以及古时自然环境险恶、交通闭塞有直接关系。“梅山文化的形成和流变发展即由以张五郎崇拜为核心的原始狩猎文明而稻作文明而工业文明而现代信息文明,既融入中国现代文化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分子,又卓然而立和而不同保持着梅山文化的独特品格。”[1]在文化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一代代梅山竹编技艺工匠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以朴素坚韧的品格绘成梅山文化光亮底色,利用湘中丰富的竹资源制作各式各样的竹编器具,服务于生产、美化生活。这些竹编器具被赋予了梅山特有的文化审美趣味,是环境与智慧的结晶,是精神与器物的完美融合。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先秦《墨子》《庄子》《周礼·考工记》就蕴含了早期的工匠精神思想,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工匠精神的又一次集中诠释。工匠精神是工匠对技艺的热爱,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传统手工的坚守,“是追寻专注的精神信仰,探求淡泊名利的情怀”[2]。湘中梅山地区至今还有老一辈竹编工匠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手艺,不论是他们对竹编技艺的那份热爱,还是一件件巧思精致的竹编器具,无不反映了工匠精神沉甸甸的分量。
一、梅山竹编技艺工匠精神探略
(一)精工巧思、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
竹编器具大多因产竹而兴,因爱竹而精,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但由于各地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各有不同,竹编工匠制作的器具大多富有地域特色,同样的器具也因文化与审美的不同,在外形、装饰上有不一样的形式,这是竹编艺术的魅力所在。湘中梅山竹编器具主要有竹凳、竹椅、竹床、竹篮、竹筛、簸箕、竹炕、竹垫、竹帘等,无论哪一种竹器,工匠在选材、备料、分篾、编制、装饰的各个环节都精心操作,件件匠心独运,凝聚了工匠的时间与生命、技艺与精神。
精工巧思的梅山竹编茶炕是极具本地特色的湘中竹编制品(见图1)。湘中多山,土壤属于酸性红壤,人们自古就有种茶、喝茶的传统,以前的村民都会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茶树,少则几棵,多则种满山坡。村民制茶会用到茶炕,茶炕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一个底部中间突起的簸箕(见图2),下面是一个圆桶支架,使用的时候在圆桶中放一个火盆,控制好温度后,将茶叶摊开放置于簸箕上。茶炕巧妙的突底设计,是竹编工匠为了满足茶叶受热均匀的需要,如此烘烤茶叶,火候更容易掌控得恰到好处。茶炕宽度直径在110cm—150cm 之间,高度在60cm 左右,这样的尺寸设计是在村民长期使用茶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符合烤茶的实际需求。传统烤茶使用的是火盆,在火盆里燃放木炭以产生热量,但一个火盆能够供应的热量有限,而这种茶炕的尺寸正与烤茶条件完全匹配,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也体现了竹编工匠的高超手艺。梅山竹编工匠以精细手艺完成的茶炕具有精致美感,同时极具实用巧思,完美诠释了精工巧思、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内涵。
图1 梅山竹编茶炕图
图2 梅山竹编簸箕图
精致的茶具结合优质的茶饮,超越了人们一般的物质需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制茶、喝茶是人们高层次的生活需要,茶炕因具有丰富的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造就了其设计巧妙、制作精良的特点。以茶炕为代表的竹质器具用竹很讲究,要选用3 年以上的老竹,这样的竹子纤维坚韧耐用,竹篾的颜色美观。竹篾一般使用细篾,工匠对篾的宽度与厚度有着严格要求,有时他们还使用圆篾,圆篾就是将竹篾过一次圆刀(见图3),这样就可以得到直径1mm 的圆篾。圆篾编织的茶具尤其精致,表面手感光滑,有一种精致无比的审美感受。
图3 竹编工具图(圆篾刀)
(二)技艺求精、造型求美的工匠精神
竹篮是重要的竹编器具(见图4),也是古老的生活用具。“据1958 年的考古发现,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已经有竹篮、竹篓、竹筐等竹编器具,距今有5 000 余年历史。”[3]在众多梅山竹编器具中,竹篮也被普遍使用,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菜篮,主要用于装菜、洗菜,它也可以用来放置其他用品,如湘中农村赶集时,人们就常常提着竹篮去购买货品。
图4 竹篮图
竹篮制作甚为讲究,做工精致。其一为选材考究,根据不同部位的用篾,选用不同的竹子或者竹子不同的部位。经篾要选用多年生的楠竹青篾,而纬篾要柔韧性好的篾丝。口沿的装饰用篾要使用水竹细篾丝。其二为工序到位,竹篾的加工可多达十几道严格工序,这要求竹编工匠严格操作,精益求精。从山上的竹子到编制成品,要经过砍伐、选料、打齐、破竹、去黄、浸泡、抽丝、匀、刮等多道工序(见图5),使得不同的用篾都精细光滑。其三为手法精到,真正能够体现精致的还是竹编的编制手法,要经过编底、编篮身、收口等步骤:首先完成竹篮主体部分的篮身,然后底部加戗,加装提梁,最后整体美化,一个竹篮才算编织完成。竹篮使用的场合很多,购物、走亲访友、扫墓等都有用到。根据用途的不同,在做工上的精细程度也不同:菜篮因需要一定的承重度,使用的竹篾较粗,但也一定要做到表面光滑和宽度均匀,不失精致;在家里使用的果篮因盛放糖果不需要经常提放,可以做得更加精致。竹编工匠可以将竹篾处理成接近头发丝一样的细丝,用来编织果篮等,高度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充分表达了工匠对手艺精益求精的精神境界。
图5 竹编工具图(破篾的刀与剪)
竹篮形状各异,造型科学美观。工匠编制竹篮一般都基于其有良好的实用功能,但他们从未因此放弃对美的追求。在外形处理上,竹篮大多被制作成长方形或者椭圆形,网上敞口,口沿装饰精致,中间束腰,外形上呈现优美的弧线。竹篮不论是圆形、方形还是长方形,一般中间都会安放提梁,用合适的比例关系表现竹篮的造型美。提梁的高度、粗细、弧度都很讲究,既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审美上的黄金分割比例。有些装饰性强的篮子,底座也很考究,底部四角的底座从大小、形状都要融入篮子整体造型之中。竹编工匠对选材与形状的细微把握、竹篾的细巧加工、编织方式的匠心考究、整体造型的精致美化,都为竹篮的使用功能锦上添花,处处凝聚着竹编工匠的精到技艺与爱美之心,这又如何不是工匠精神使然呢?
(三)酷爱手艺、守望传统的工匠精神
湘中山地丘陵多产楠竹、水竹、苦竹等,靠山吃山,各乡镇都有竹编工匠。小的乡村集市一般有一两家竹编店铺,大的集市则有三五家,一家店铺大多只销售一位竹编工匠的竹编器具。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少有年轻人学习竹编技艺,现在的竹编工匠大多年事已高,他们是这项传统手艺的守望者。但也有少数中青年的继承者,他们将传统进行创新,让湘中竹编焕发新的生机,创造新的面貌。
酷爱手艺、守望传统是老工匠们共有的精神品质。家住湘中涟源市金石镇常林村的竹编师傅刘适元老人今年92 岁高龄,身体健朗,神态怡然自得,脸色微红,虽听力严重衰退,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他说是竹编手艺让他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状态。平日里,老人都要做些竹编,主要是丧葬时装冥币的竹箱,其他品种偶尔做一两件。竹箱大小约20cm*30cm*50cm,需要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刘师傅房屋后面就是一片竹林,他编制竹器的所有主料就是来自这里。房子的中堂是他的工作室,工具简单地让人意想不到,两把刀、一把剪刀,还有今年才有的匀刀就是全部工具了。竹编成了刘师傅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工作起来动作灵活,可以让人感受到这几十年技艺的积极熟练。刘师傅如此高龄还每天制作竹编,与其说是为了生计,还不如说是生活的乐趣,是精神的寄托。正因为有像他这样的老竹编工匠坚守,梅山竹编才得以流传,传统竹编技艺也得以存世。
朱师傅家住金石镇东风村,今年已73 岁,是本村有名的竹编师傅。虽然去年遭遇了一场车祸,身体大不如前,但在康复到可以干活的时候,就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给村民编制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如挑土的簸箕,晒稻谷的竹垫,还有一些日常用具,有时也会做一些精致的家用竹编工具,其中最为得意的是菜篮子,不仅耐用,还很好看。此外还有茶炕,茶炕与普通平底的竹簸箕不一样,其底部由外向中心逐渐突起,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底面。朱师傅制作竹编器具,不仅可以获得一些收入,而且可以消磨时间,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实,他对坚守了几十年的手艺有感情,不论生活如何改变都无法舍弃。这些竹编工匠几十年如一日地对传统技艺守望,将每天的竹编活动当成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后诠释。
二、竹编技艺工匠精神传承路径创新
湘中传统竹编工匠自古都是拜师学艺,师傅教学的第一课就是对本门手艺的态度:先从体力活做起,从粗活累活做起,打磨学徒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培育工匠精神。“在‘师徒制’中,师傅与徒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稳定的、长久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之间的感情是纯正的、深厚的、稳固的。”[4]师傅跟父亲一样,实际上有很多手艺就是父亲传给儿子的。如此,工匠精神便伴随着手工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产品大多为工业化生产方式,这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让传统手工技艺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仅存的一些手工工匠大部分已年逾古稀,他们依靠工匠精神坚守着手工技艺,如何传承这种工匠精神是我们今天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就竹编而言,没有哪一种植物像竹类一样在中国历代艺术和技术中占据如此重的地位[5]。竹编在将来的传承道路上虽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还有几项重要的优势:其一是竹子、竹器在文化上具有高清气节的寓意,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人们对其普遍存在好感。在广袤的国土上竹子广泛生长,具有生长周期短的优点,材料容易获取;其二是各地的竹编工匠都保持着对竹编技艺的执着坚守,各自掌握着独到的编制技艺。随着国家提出技术要回归工匠精神,近年来也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在传承路径上取得了许多新的尝试与突破。
(一)传承人制度是基本的传承路径,确保竹编技艺后继有人
2012 年,文化部(现已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继承人有义务将自己的手艺光荣地传承下去,这不仅能实现“非遗通过家族或师徒的方式传承,在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植根其中的工匠精神也随之而传递”[6],而且也能让“在社会平等中让每一个靠自己、凭本事吃饭的工匠都有尊严、有地位,体面地生活”[7]。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哪一种非物质文化,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传承人,他们经常以传承人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正体现了社会对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尊重,也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
湘中著名的“小郁竹艺”是一种以“郁竹”为主要手法的竹编技艺,曾经学习者寥寥无几,几近失传,但新世纪以来,在以危禄绵师徒为代表的少数坚守者的努力下,逐渐后继有人。尤其自2015 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小郁竹艺”节目播出、2017 年国家评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来,学习这门竹编技艺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国外的学徒。学徒的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获得过省级金奖。
(二)演义乡村新传奇是传承新路径,让竹编融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很多实用的竹编工具都被机械生产的产品所取代,这是造成竹编技艺传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全域旅游工作的实施,湘中大地特色鲜明的自然文化促使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本地特色行业的发展。湘中竹编作为本地特色民间艺术,被积极地设计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竹编技艺品很多都是纯手工制成且制作精良,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显而易见。竹编技艺品在市场上不仅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而且对竹编的现代转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竹编技艺地传承发展。
民间竹编参与地域旅游开发,增强了竹编器具的审美性,拓展了竹编的使用空间,并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中,演绎了新时代竹编技艺的新传奇:有将竹编作为包装的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远销全国各地的成功案例,在产品受到人们喜爱的同时,竹编也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有的乡村旅游中,竹编斗笠舞蹈让竹编成为舞台的道具,竹编工匠在舞蹈动作与音乐律动中,有了新的创作和制作空间;有乡村以竹子、竹编作为主要的环境设计元素进行村容改造,让竹编的技艺有了新的气派。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竹编技艺正在上演新传奇,对传统竹编传承有积极推动作用。
(三)竹编进高校校园是传承新尝试,让竹编技艺走向城市
民间竹编技艺走出乡村,走进地方高校,丰富设计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工匠精神在校园和都市中传播开来。地方高校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将民间竹编技艺引入课堂,在塑造学生精神品质的过程中,强化其工匠精神的培养[8],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从民间工匠的坚守中真切体会学习的坚忍,进而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最终全面提升专业发展空间。民间竹编技艺成为专业设计的素材,在高校的专业创作、产品开发上起着积极的作用,由此产出的艺术价值更高的、更具现代审美价值的竹编技艺产品,将融入城市的生活之中。
将竹编的材料与技艺融入相关的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可走进竹编工匠的制作环境或者工作室,也可以将工匠请进课堂进行现场讲座,现场展示竹编技艺,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有帮助。在案例设计教学或者毕业设计教学中,学生可选择竹编作为包装设计、工艺设计等方向的设计内容,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环保特性的作品。学生就业后,将学习的竹编技艺带入各个可使用的领域中,尽可能地走向更多的城市,让竹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梅山竹编工匠在湘中大地上继续坚守着传统制作手艺,他们虽大多年事已高,却保持着对手艺的深厚感情,这是对传统手艺的坚守,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一件件实用而具有梅山特点的竹编器具是工匠精神的结晶,也是现代社会不可多得的手工与时间乃至生命结合的艺术品。传承梅山竹编工艺及其蕴含的工匠精神,在传承人制度得到落实的基础上,还要在传承路径上不断创新:在新时代创造新的价值,带动竹编工匠队伍发展延续;将现代设计理念与方法引入竹编器物的设计制作中,生产符合现实生活环境与审美的竹编用品。工匠精神传承路径创新,最终会让梅山竹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