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3-05-26祁贤红
祁贤红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学的模式改革,还有教学思维和方向的改革。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知识及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思维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及道德素养的提升,要切实落实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导。对此,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并不断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模式,以更加完善的教学标准来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雙减”政策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也要调整教学方案,以此来平衡学生减负与课堂提质增效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并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实际学习情况去选择相对应的语文学习内容和任务,可以阅读,也可以在教师布置的基础性题目上进行拓展训练,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发展,这无疑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一)概念
核心素养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教师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不但掌握了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技巧、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在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品质与能力就是核心素养,而在能力、学识、品行、人格等方面进行不断提升、不断修炼的过程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是对其内涵最直接、最全面的诠释,每个学科都会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学科优势来实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语文核心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语文学习其实是一种语言文化的学习,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思维,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解决现实中的语文问题,实现小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学知识、技能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在知识中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传承与发展,是站在“早期培养学生母语感知”的角度上,依托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言的学习就是字词、句子等在认识、组成、运用的基础上去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是人类最基础的素养。在教学中,学生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来形成这种能力,并且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项能力才能开展后续的学习和生活。语文是生活的艺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生活,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来表达看法、描述事物以及与外界交流,这就体现出了学生对语言构建和运用方面的素养。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语文思维的培养与发展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学会如何学习,并且会针对某个问题积极去思考、分析和判断,最后提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和提升。在教学中,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思考,能够进行提问、交流,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外界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接收途径,让自己的能力逐步提升,实现自主学习。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世间万物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可以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外观、抽象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情感等,作出主观上的评价,对一些社会现象作出判断,并且利用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4.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语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几千年来我国悠久的文化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通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可以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智慧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而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也能够在历史文化中取其精髓,收为己用,成为自己成长的精神导向;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促进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问题
1.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无法吸引学生。
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新颖程度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正比的,但显然当前部分教师并没有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即使有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但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就能彻底被消除的,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占“主导地位”,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没有明确的认知,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始终是围绕自己的教学要求、节奏来要求学生学习,仍然侧重于对知识的单向传输,对学生是否了解、是否有疑问、该知识点是否能向课内外延伸等都没有进行过多思考。在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消失殆尽。另一方面,教师运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多媒体教学,但实际上很多功能没有被挖掘和利用。有些教师运用频率较低,有些教师则将其当成主要的教学工具,并侧重于课件制作的内容和版面是否精美,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2.制定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结构呈现的是“单元结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思想,节选的文本内容也都能体现出这个主题思想,因此,这样的结构会让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有效把握方向,导致教学目标在制定上有所偏差。比如,在分析教材时往往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还是以“单篇”为主,逐字逐句地去讲解知识点,教学的重难点突出并不明显,学生自然无法明确自己真正要掌握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无法有效地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原因
1.从学校方面分析。
首先,很多教师只看重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真实的学习需求,并且部分语文教师的板书、普通话等都达不到标准,甚至在课堂中对语言的运用也不恰当。其次,学校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师生的行为,对语文教学的投入也仅仅是教材,因而禁锢了学生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课时的设计上并不科学。小学生本身的专注度就不够,一堂课40分钟安排得满满当当,前半节教师讲,后半节学生背,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就自己的疑问或者学习困难之处向教师咨询、探讨,这种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不能及时、有效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
2.从学生方面分析。
小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处于怀疑、思考阶段,一旦对一种事物产生了错误看法,或是作出了错误反应,自身价值就会遭到质疑。同样,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新鲜的,也是枯燥、复杂的,生字、背诵、阅读、写作的重复性很强,并且学生对其的理解也有强有弱,一旦理解不了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产生学习障碍,慢慢就对语文学习愈加不感兴趣了。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学生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如此才能产生正确的认知,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升学习能力与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处于开发阶段,可塑性极强,同时又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和利用好学生这一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尽快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讲。学生对学科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否多样、有趣味,是否能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及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也并不是全部都能适用的,它对学生及教学既有帮助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教师要充分分析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劣,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和运用。
(二)语文教学策略
1.依托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锻炼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建构及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者阅读课,组织一次“阅读比赛”活动,拟定一个主题或者某一种特定的描写手法,让学生据此在课后自主收集、整理多篇文本内容,比赛当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文本内容以演讲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包括把文本内容中的每个角色、每种声音以及不同的情感真实完美地演绎出来,将大家带入到情境中。例如,以感悟人生哲学为主题,有的学生收集了成语故事《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也有的学生收集了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这些文本内容都是以绘本的形式进行展示的,既有助于让学生通过游戏角色的扮演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来评价这名学生的表演,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明白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有阅读行为,还包括通过阅读这个平台,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的实践活动,学生们都在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分析、讨论、总结等,最后还会将自己的所想所得正确地用语言去表达,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开设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首先,利用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思维得到拓展与延伸。以《小池》为例,教师在范读古诗之后会告诉学生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去解释诗句的含义,而是要适时停顿,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所学过的诗歌、文章中还有哪些诗句或成语也是描写春天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并踊跃发言。之后教师趁机再回到教材内容上进行逐句分析,比如,讲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教师可以再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个场景,或者让学生去黑板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一堂课很快在学生积极、热情的氛围中结束了,而且学生也通过自己的参与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并将知识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其次,教师要用辩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比如,针对《鸟的天堂》这部分内容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文所讲过的内容,然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去引导学生思考应当如何去保护环境。最后,进入探究环节时教师可以构建“环境优先还是经济发展优先”这一主题并开展辩论赛,双方各执己见,在课后利用网络或者其他渠道来查询相关资料,作为辩论的依据。在这一辩论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着巨大的作用。
3.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中对“美”的描写句子和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在《荷花淀》一文中,作品就运用了大量唯美的语句来描写荷花淀:“淀里也是一片银白色世界,水面上还笼起一层薄得透明的雾……”这样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师去描述这些画面时,学生自然也会在声音的感染下,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到那幅唯美的画面,如此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其次,善于运用多媒体来实现知识输出与输入的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学习知识是输入的过程,学生感受到了美,但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才能将“美”创造出来。以《秋天的图画》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实现知识输入与输出。向学生播放关于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视频等,既有枫叶飘落的感慨,也有稻米丰收的喜悦;既有秋凉月色的冷清,也有万盏灯火的守望。之后,教师会让学生去讲述自己眼中的秋天以及对秋天的情感。如此不仅透过课文让学生看到了秋的美与魅,学生也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描述深化了对美的看法和体验。
4.挖掘教育素材,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古诗词教育资源,针对诗词内容、背景展开深入学习和了解,并与当前的文化形式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比如,《所见》中,通过对牧童的身、行、意的刻画来展现大自然的五彩斑斓;在《伯牙绝弦》中“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里将知音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查询这些诗人的其他诗文,让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充分、完整地展现出来,从而为传承文化提供基础。也可以利用民间艺術来展现传统文化。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中,通过描绘一家五口的生活场景来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阐述了作者在打击排挤下仍然对生活、对国家充满希望的爱国热忱。那么通过教师灵动的讲解,学生的眼前也会呈现出一幅宁静的山野村庄的生活画面,进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调整教学思路,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通过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感悟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并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塑造品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