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023-05-26李翠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圆柱体数学知识小学生

李翠

2022版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践、自主探索等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极为必要。但是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很少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或者教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借助实践操作探究数学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后,有时甚至不需要教师引导,便会主动通过各种实践去探索某些数学知识或概念,有助于小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这对其数学学习质效的提升极为有利。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较弱,解题时难以清晰地理解题意。而实践操作可以成为学生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连接点,教师可以结合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将抽象的内容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顺利理解题意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外,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解答书面数学题目,还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手脑并用可以刺激学生的灵感,使其突然出現一些新思路或新想法,而这正是创新的表现。实践操作不仅要用到操作材料,还要设计合适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如此才能保证实践操作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数学知识时,不要做过多限制,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发挥空间,让其根据自己的想法选取材料、设计步骤,让实践操作过程成为学生创新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实践操作兴趣

兴趣是驱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力武器,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创设情境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还能借助情境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主动通过实践操作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培养其借助实践操作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为了激发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学校要组织旅游活动,可选择的活动项目包括爬山、采摘草莓、参观动物园、参观科技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心仪的活动项目,那么选择哪个项目才能获得最多学生的支持呢?请你帮助校领导解决这个问题。依托该情境,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以“我最爱的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实践调查方案,调查相关数据后制作成条形统计表,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的旅游偏好,然后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择最受学生欢迎的旅游活动。多数学生都对旅游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很容易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实践调查活动,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抓住契机,创造实践操作机会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要抓住契机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机会。教师应认真研读数学教材,挖掘适合实践操作教学的知识点,并将具体教学方法详细列入教学方案,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为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操作任务:在白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设法将其剪切分割并重新拼凑成以前学过的可以计算面积的平面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在对平行四边形剪切拼接的过程中就能找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其次,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探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经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实践探索,举一反三,学生能快速找到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深化了其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联系生活,培养实践操作习惯

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数学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现实生活也是学生的学习场所。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往往是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其通过实践操作在现实生活中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习惯,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极为有益。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的学习就可以借由实践操作完成。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小任务:找一些牙膏盒、药盒、礼物包装盒等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并带到学校。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拆解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了解其表面展开图分别由哪些平面图形组合而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经过这些实践操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某些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纸盒时,可能也会尝试将其拆解,分析其表面展开图可以分割成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并主动探索如何计算该纸盒的表面积。

(四)多措并举,提升实践操作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势必要依托实践操作,应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效果。

1.问题引导思考。

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实践探究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问引思”的方式,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实践操作目标。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时,本课要求学生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甲在实践操作时发现,同样是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自己的测量结果与同桌不同,重复测量几次后仍旧如此。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原因。教师在巡視时发现,多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测量起点把握不准确,因此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百米短跑比赛,终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比赛公平,起点也要相同。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起点是否相同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吗?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甲注意到测量起点的问题,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就会发现,自己与同桌测量课本宽度结果不同的原因在于,自己测量时以直尺的最左端为起点,而同桌则以0刻度为起点,导致测量结果不同。那么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思考边操作,不仅能够培养其测量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小组合作。

开展小组合作也是提升实践操作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小学生实践操作时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材料或工具,有时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操作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思维碰撞,迸发灵感,从而创新操作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其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通过实践操作探索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发现,要想计算圆柱体表面积,必须知道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因此需要制作一个可以拆解的圆柱体。关于圆柱体的制作方法,小组成员提出了很多意见,有的学生提出找一个圆柱体模型,然后直接用白纸将这个模型包起来,包好之后将它从模型上剥下来铺平就好;有的学生提出找一个饮料瓶,将其中圆柱体的部分剪下来,然后用白纸封住上下口即可;还有的学生指出观察圆柱体模型可以知道圆柱体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所以只要知道柱身展开之后是何种形状即可,因此只要将圆柱体饮料瓶上的商标剪下来铺平,就能知道柱身展开后的平面形状。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学生彼此启发,不仅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激发了创新意识。

3.加强教学指导。

小学生年龄较小,经验和阅历有限,要想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应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布置的实践操作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如果操作比较复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拆解开来,设计好操作顺序和方法,再进行具体操作。此外,学生实践操作时,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巡查,及时为其提供指导。

仍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希望学生在剪切拼接过程中找到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由于剪裁不当,剪切出的图形不够标准,从而影响了实践探究结果。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剪裁方法,如在剪切平行四边形时应过点垂直剪裁,而不是任意剪裁。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剪裁之前尝试以折叠的方法找到最佳的剪裁位置。两种方法都能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效率,促使其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

4.引导总结反思。

海涅认为,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学习亦是如此。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后积极总结和反思,包括自己学会了哪些新方法、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总结和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方法,而且有助于巩固其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数学知识,甚至在反思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或疑惑,学生沿着这些发现和疑惑继续探究,实践操作能力及数学学习能力都会随之提升。

三、结语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处于具象阶段,但是部分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实践操作兴趣、培养实践操作习惯、创造实践操作机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数学知识。当然,教师还应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更多保障。

猜你喜欢

圆柱体数学知识小学生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找出圆柱体
我是小学生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