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
2023-05-26董建红
董建红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全部精力用于主科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与德育相关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成长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因年龄的特殊性,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渗透德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理念,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影响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德育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教材在编订时充分考虑到各个年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了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以供学生学习,相同点在于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通过对文章的赏析总结出它们的中心主旨,感悟其中的德育内涵,从而完成情感的升华。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解决,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凸显出德育的重要性。让这些美好的品质滋养内心,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符合新课标具体要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带领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和抄写中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以此取得理想成绩。依靠考试大纲制定的教学活动过于片面,使得语文学习变得功利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够有效改善这一不足,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还应将德育融入教学中,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将其内化于心,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达到提升道德素养的教育目的,也应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实践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依托教材内容,传授德育知识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教材中的内容涵盖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具有较高的钻研价值。通过赏析不同体裁的文章能够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认知,借助真实事例感受爱国情怀的传承,完成智慧和情感的启迪。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较大的小升初考试压力,教师不得不将重心放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让大家进行朗读和背诵,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这样的方式忽略了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即便在成绩上有所进步,仍然难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应调整授课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对语篇中美好品质的理解,增强课堂体验,达到传授德育知识的教育目的。
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教学目标是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对他们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泛读,体会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为主题进行拓展延伸,五位壮士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随后引导学生说说如何将这样的精神延续至现实生活。有的同学说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有的同学说即使面对困境也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通过本篇课文传递的思想感情能够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孤寡老人、借助爱心行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抽象的德育内容以形象的方式呈现,使得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化,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道德素养的提高。
(二)立足诗词教学,熏陶品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不同类型的作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古诗和文言文等,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有着较高的学习价值,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洗礼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原始教学中以记忆基础知识为主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于诗词内容的讲解,让大家在朗读中感受它的构成和内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体会作品的意境,从中挖掘出德育元素,设计个性化的课堂活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对古诗词的介绍带领学生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良好品德塑造。
以《夏日绝句》为例,文章表达了对项羽宁死不屈和李清照的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之情。要求学生理解“人杰、鬼雄”的真正含义,难点在于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的复杂情感,以此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之魂”,学生明确赏析的方向后展开阅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项羽和李清照的人格魅力,让他们的高尚品质转化为影响自身的因素,进而完成主题的升华。古诗词教学以朗诵为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背景音乐,营造真实的氛围,以便于真情实感的融入,而后播放诗词的音频资料,通过感受作者复杂的情感,总结出深刻的道理,促进优良品德的形成。最后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每个人都要用踊跃地表达观点,经过商议形成最终答案汇报给教师,重点阐述作品给自己的情感帶来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实现语文与德育的融合,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结合信息技术,传播优良美德
伴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因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操作设备深受欢迎。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教师通常采用粉笔和黑板的组合形式,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统一板书,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德育知识更多的是口头上的描述,明确地告知学生哪些行为可取、哪些精神值得学习,仅凭语言上的转述很难让大家了解其中的精髓,抽象的介绍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德育流于表面,无法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地展示不同内容,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加深对德育素材的理解。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有利于优良美德的传承。
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教学目标是区别多音字“龟”的读音,理解“震耳欲聾、龟裂、忙碌”等词语,品味作者在遣词用句方面的精妙之处,感受母亲的善良与慈祥,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情流露。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母亲》,在美妙的音符中引出本课主题,知道本篇文章描述的是作者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情,明确主人公的身份。其次,在泛读中标注出陌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并根据文章的结构重新划分,思考应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更加合理,每个环节讲述了哪些事情。教师将本课的生字词展示在大屏幕上,并伴有音频,带领大家进行朗读,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做好铺垫。最后,利用投影投放思考问题:“文中记录的‘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跟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一处想要表达什么?当时作者的感受如何?可以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答案”从而进行主题的升华。文章讲述了母亲对“我”的付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学生应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母亲,养成知恩图报的精神品质。比方说,回到家中主动打扫卫生,饭后收拾碗筷,给妈妈做简单的按摩,以此缓解一天的疲劳。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使得学生加强对课文主旨的剖析,总结出相应的德育内容,进而树立良好的美德意识。
(四)组织实践活动,培养行为习惯
德育知识不是简单的文字信息,要想将其内化于心,教师应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实现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目标。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理解德育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授课手段的束缚,借助个性化流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样的,也为师生间和同学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形成活跃的德育课堂。课本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文章内容设计成表演的剧本,利用动作、语言、细节等方面的刻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不同的人物形成全新的认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活动空间,在实践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突显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性。
以《猎人海力布》为例,将读、说、议、演贯穿整个课堂,把班级同学合理划分为五人一组的模式,对故事进行创编,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拟人的形式使世间万物都有对话的机会,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教导学生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在课本剧中通过肢体语言和动作演绎表现出鲜明的人物特点,理解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开展公益活动,比方说捐赠书籍、走进敬老院、清扫社区垃圾等,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自己用不到的书籍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爱心的传递;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营造愉快的氛围;在学校周边社区清扫垃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多种方式使得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彰显德育的实效性。
(五)举办故事大赛,促进主动学习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只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便会主动进入到课堂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师可以采用举办故事比赛的方式,根据文章总结出几点对应的主题因素,引导学生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身边的或者书籍中出现的,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转述即可,注重表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由其他同学和教师担任评委,提出真实的意见和想法,当事人可以有所选择地采纳,借此机会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化语言技巧的应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德育精神的传承,自觉肩负起传承的重任,班级内部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耳濡目染中推动全班同学的进步。
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教师根据作品制定“勇敢”“爱国”“奉献”这三个关键词,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主体,给予充分的时间组织语言或是进行现场创编。参赛人数不受限制,可以独自为一组,或是几个人为一组,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要走到班级中央,观察不同学生的状态,若是出现明显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同时也起到监督的作用。遇到消极对待的同学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并提出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其中。准备完毕后进行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在演出过程中教师负责记录他们的表现,失误的地方要扣除相应的分数,精彩的发言也应适当加分。待所有小组都展示过后,让全班同学进行匿名投票,选择表现最佳的队伍,综合之下选出优秀代表,能够获得单独的实物奖励。故事大赛的举办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夯实自身的基础知识,同时对道德理念进行深入刻画,感受德育的魅力所在,养成主动学习意识,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发挥榜样作用,提升道德修养
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着强烈的模仿欲望。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锻炼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发挥出正向的积极作用,无形中完成德育的渗透。
第一,教师应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在语文课堂中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向大家传递积极的理念和观点,树立正确的三观。
第二,教师应做到严于律己,无论是在上课期间还是在课余时间,自身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职业道德标准,在互动环节向大家灌输道德理念,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价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注重其差异性,秉持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师德的一种体现,学生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实现德育素养的提高。以《穷人》为例,要求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为了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身边的点滴小事让大家养成善待让人的美好品质。比方说,不要随意扔掉教室中废弃的习题本和草稿纸,还有平日中喝完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物品,将它们整理在一起交给教学楼内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是班级中有突发疾病的同学,教师可以组织大家捐款筹集医药费,落下的学习内容等到其健康回到学校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单独补习。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发扬自己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让大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班级也是一个大集体,教师的主要职责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意味着教师应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未来长远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应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且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教师应深入挖掘其中可利用的素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