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年代及分期

2023-05-26赵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7期
关键词:墓葬

赵扬

摘 要:虽然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遗存发现较少,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但其重要性却不可忽视,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遗存在云南青铜时代起源问题及与我国西北地区古文化的文化交流问题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遗存作一全面梳理,并对其年代进行划分,构建出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为其他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7.026

1 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遗存的发现

滇西北地区北起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南至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鹤庆县,东至丽江市宁蒗县,西达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①。滇西北地区的考古工作起步较晚。现将滇西北青铜时代遗存的调查和发掘先后顺序,梳理如下。

1.1 剑川海门口遗址②

剑川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剑川海门口遗址地处剑川坝子南部甸南镇海门口村西北约1千米处的剑湖出水口,总面积50000多平方米。该遗址曾分别于1956年和1978年进行过两次发掘,但因种种原因,发掘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为了探寻该遗址的重要作用及解决之前发掘未解决的问题,2007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联合大理州和剑川县文化部门组成考古队,对剑川海门口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共历时5个月17天,总揭露面积达1395平方米。在近20000平方米的遗址区域内,地层堆积情况基本相同,一共可划分为10层。以DT1003南壁为例(图1),10个地层可划分为四组:第一组,第3层。出土陶器(陶器均为轮制,火候较高)及部分铁器,故年代应较晚。第二组,第4、第5层。出土的遗物总体差别不大,有铜器及陶器,还出土一部分石器,有斧、锛、刀、凿、锥、镞、范等。第三组,第6、第7层。出土遗物同样差别不大,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其次是红褐陶和灰褐陶,有少量泥质陶。陶器火候也较高,均为手制。其中第6层还出土铜凿、铜镯、铜锥、铜块等铜器。第四组,第8、第9、第10层。均未发现铜器,出土陶器以夹砂黑灰陶为主,其次是夹砂灰陶,还有部分泥质磨光黑陶,且陶器的火候较高,均为手制。

由此,整个遗址地层组从上至下可分为四个地层组,四个地层组都较明显地属于不同时期的堆积。第一地层组的陶器均为轮制,已进入铁器时代;第二地层组为剑川海门口三期;第三地层组出现铜器,第三地层组不仅在陶器器型上有了明显变化,还出现了红衣陶,为海门口遗址第二期;第四地层组与第三地组相比,陶色、纹饰和器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剑川海门口第一期。

剑川海门口遗址的年代根据第三次发掘标本测定及树木年轮校正后:一期的年代为距今4000~3800年,属于云南新石器时代;二期为距今3700~3200年,为云南青铜时代早期;三期为距今2600~2400年,为青铜时代中晚期。遗址较晚堆积年代为宋、元、明时期③。

1.2 德钦永芝墓地④

1974年8月在德钦县永芝村清理发掘了两座石棺墓、一座土坑墓。两座石棺墓均无随葬品,骨架也均为碎片。这次清理收集到的器物共26件,青铜器共13件,陶器均为陶罐,完整器共9件。因为此前在云南省并未发现过类似石棺墓,故对于墓葬年代发掘者只能根据在滇西地区及四川甘孜一带出土较多的螺旋凸纹柄铜剑来推断,该墓的时代应该在战国末及西汉早期,再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单耳罐与四川岷江上游石棺墓中出土的单耳罐基本相似,且岷江上游的石棺墓中发现有半两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发掘者判断该墓的时代大约应为西汉早期,但这一判断应偏晚,是不准确的,根据后来在距离不远的石底发现的同一文化类型石棺墓来判断,年代应在战国时期。

1.3 德钦纳古墓地⑤

1974年8月在德钦县纳古清理石棺墓23座,均为用石块砌成的石棺墓,比在永芝村发现的石棺墓更为规整。尚可辨认的葬式有屈肢葬6座、直肢葬3座。出土器物共41件,其中陶器23件,而双耳罐就有20件,单耳罐2件,钵1件。石棺墓同样与岷江上游的石棺墓極为接近,而出土青铜器与滇文化出土器物有相似之处,铜矛、铜镯与江川李家山墓群出土的器物相同,铜圆牌饰与楚雄万家坝所出相似,根据李家山与万家坝的年代推断及碳-14测定,发掘报告认为德钦纳古墓地的年代应在春秋早中期或到西周晚期。

1.4 德钦石底墓地⑥

1977年8月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德钦县石底象头山清理了2座竖穴土坑墓,两墓共出土陶器6件,其中双耳罐3件,此外还收集到器物15件,包括铜剑、铜镦、铜矛、铜刀、铜杖头饰、铜圆形扣饰等。德钦石底出土的文物与在永芝村出土的很是相似,且石底与永芝相距仅30千米左右,发掘报告认为石底和永芝不仅属于同一文化,年代也相距不远,都为战国至西汉早期。

1.5 宁蒗大兴镇古墓⑦

1979年4月在宁蒗大兴镇清理了11座古墓葬,其中有木棺者8座。出土的器物共有66件,主要是少量铜兵器和陶罐。铜器有13件,有斧、剑、矛、削、牌饰等;陶器有53件,均为手制,多为泥质灰陶和夹砂褐陶。根据出土陶器判断,宁蒗大兴镇所出的陶器与德钦纳古、岷江上游石棺葬和喜德拉克大石墓两种文化类型所出陶器相似,德钦纳古墓地无铁器发现,岷江上游石棺墓、喜德拉克有铁器和五铢钱共出,而大兴镇出土有铜柄铁剑,故其年代应该晚于德钦纳古而早于岷江上游和喜德拉克的墓葬年代。根据德钦纳古墓地、岷江上游石棺葬及喜德拉克等地的碳-14测定年代,可以推测宁蒗大兴镇的墓葬年代上限不早于春秋晚期,下限不到西汉,约为战国中期。

1.6 剑川鳌凤山古墓⑧

滇西北青铜文化区首次正式科学发掘的是剑川县鳌凤山墓地,1980年10月,剑川鳌凤山清理土坑墓217座、瓮棺葬34座和火葬墓91座。土坑墓的墓向均为头朝北;葬式复杂多变,有单人葬176座,合葬24座。单人葬中又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解肢葬、无头葬。合葬有仰身直肢与殉人合葬、仰身直肢葬与侧身屈肢合葬、仰身直肢二人合葬、母子合葬、俯身直肢葬与侧身屈肢葬、仰身断肢与殉人合葬。合葬者均为男女合葬,男性多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屈肢且面向男性。出土随葬器物572件,其中铜器有剑、矛、戈、钺、镞等;陶器有双耳罐和单耳罐等;另还有绿松石和猪、羊下骸骨。发掘报告将土坑墓分为A、B两类,A类墓M50中的人骨经碳-14测定为距今2420±84年,树木年轮修正后为2450±90年(前500);B类墓以M19的人骨的碳-14测定为距今2295±75年,树轮修正后为距今2305±80年(前335)。

综上所述,剑川鳌凤山土坑墓的时代大约在战国末至西汉初期;而叠压在土坑墓之上的瓮棺葬与火葬墓的相对年代大约在东汉时期。后来王涵先生在其《剑川鳌凤山墓地的分期与断代》⑨一文中,将鳌凤山土坑墓分为三期:第一期依据随葬品,确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第二期墓参照M50的测年数据,结合随葬品,定为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第三期参考M19的测年数据,结合随葬品,定为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

1.7 香格里拉的石棺墓⑩

1988年3月在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进行了调查,在克乡村西、布独村西及西南、幸多村北共发现石棺墓地5处,共清理了43座墓葬。其中有20座的骨架保存较好,可以辨认葬式,有屈肢葬、二次葬、解肢葬和直肢等葬式。在43座墓葬中,有13座墓有随葬品,共20件,包括陶器、铜器、骨器和石器等。这批石棺墓墓葬方法简单,随葬器物极少,制造工艺简单,根据墓葬中的2件人骨标本的碳-14测年数据,中布M2为公元前1008—前833年,中布M06为公元前986—前813年。与德钦纳古石棺墓年代相近,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时期。金沙江河谷也陆陆续续发现一批石棺墓k,顺江而下出现在丽江古渡、格子、红岩、石鼓、大具等地。

1.8 大具石棺墓

1983年10月在丽江县城东北部大具坝乡镇府西南1千米、海拔1800米处发掘出大具石棺墓,残墓是由5块完整的红色砂岩石板筑砌而成,墓长105厘米,墓宽及墓深均为40厘米,有盖无底,墓向呈南北向。墓室内骨架下方夹杂若干炭屑,在这一区域内还采集到铜钺、铁镞等物。曾出土过陶罐,但未能保存下来,故而对其器型、陶质、陶色等无法了解。

1.9 永胜涛源石棺墓

1990年12月,在永胜县城西南76千米的金沙江台地涛源调查发现石棺墓,在坝子正北部堆子地的石棺墓较为集中,石棺长200厘米,宽125厘米,高65厘米,有底有盖,均是由较为规整的板状岩石所构成,墓室内有部分碎骨,随葬物有少量的双耳陶罐。大具、涛源的石棺墓中都仅出土石器和陶器,且石棺墓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开始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元谋大墩子遗址石棺墓较为相似,但在大具墓地周围还采集到铜器、铁器,故由此判断大具、涛源两地石棺墓的延续时间应该较长。

1.10 格子石棺墓

1983年10月、1984年9月两次对该遗址做调查,并清理了2座残墓。这一地区的墓葬较为规则,分布较为密集,墓葬之间存在叠压关系。墓长一般为170~200厘米,宽、深50~60厘米。每个墓均是由大小不一的石板砌成,墓向均為东西向,墓内所见完整人骨较少,大致是因为墓内土质酸性大,故葬式也无法判断。出土随葬物较少,采集的器物有铜矛5件、短剑4件、双耳陶罐4个、海贝若干枚,还发现过镞、铃、削、镜、镯等铜器。

1.11 红岩石棺墓

红岩三仙姑村位于格子南处10千米,1983年当地群众下挖房基时发现一批石棺墓,清理了数座,发现无论从规格、质地、墓向及随葬器物来看都与格子发现的石棺墓极为相似,此外还采集到一件“山”字格剑。格子、红岩发现的石棺墓的文化内涵一致且含有浓厚的草原特征,从其葬式及随葬器来看,与德钦纳古石棺墓较为相似,应当属于这一文化的南延,故由此判断其年代与德钦纳古墓地的年代相距也不会太远,应在春秋末至秦汉之交。

1.12 丽江坝马鞍山墓地

地处丽江县城西4千米的马鞍山麓,海拔约2500米。墓向为东西向,棺长200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墓内有头盖骨和一些肢骨,据残留的骨骼判断可能是仰身直肢葬。约20个大小不等的陶罐呈弧形整齐排列在棺前,有无耳、单耳两种。出土文物有铜柄铁剑1件、马衔1件及其他车马饰6件,从铜柄铁剑、车马饰等器物与各地同类文化相比较,这一墓葬应晚于德钦、格子等地石棺墓,其年代约为西汉中期l。

1.13 永胜金官龙潭m

1956年5月,永胜县金官区龙潭乡修筑水库,取土时发现一批古代青铜器,后由云南省博物馆征集保存。出土器物共计296件,有铜器282件;铁器,包括铜铁合制器,8件;陶器6件(三耳陶罐1件、双耳陶杯1件、大陶碗1件、陶纺轮3件)。因为这批器物没有直接的证据或明确的层位关系来体现其年代问题,故只能根据与其他地区遗址中出土的相似器物比较,以此来推断年代,且这批器物出自不同的墓葬,年代跨度较大。这批器物年代的上限可到春秋,下限到西汉时期n。

1.14 鹤庆黄坪土坑墓o

1991年12月,根据云南鹤庆县黄坪乡的报告,该地村民在挖房地基时发现青铜器,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去现场调查处理,征集到一批青铜器,并清理了3座残墓。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均为正东西向,其中M1残长330厘米、宽86厘米、残深130厘米,M2残长140厘米、宽75厘米、残深30厘米,M3残长250厘米、宽135厘米、残深115厘米。随葬器物均为陶罐,多置于两头,有陶罐、陶杯等。从以上发表的材料看,鹤庆土坑墓出土的器物与永胜金官龙潭出土的器物属于同一类型,故其年代也大致在春秋晚期至西汉初。

2 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遗存的分期

云南青铜时代的起止时间基本上要晚于中原地区,大概开始于公元前18世纪,截止于公元前2世纪。本文参照李昆声先生及陈果老师著作《中国云南与越南青铜文明》一书中对于云南青铜时代的分期:①早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8世纪;②中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③晚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滇西北青铜时代遗存也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

确定属于滇西北青铜时代早期遗存:①剑川海门口遗址二期;②德钦县纳古墓地;③剑川鳌凤山墓地第一期;④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石棺墓;⑤大具、永胜涛源石棺墓。

确定属于滇西北青铜时代中期遗存:①剑川海门口遗址三期;②剑川鳌凤山墓地二期;③宁蒗大兴镇古墓葬;④格子、红岩石棺墓;⑤德钦永芝的石棺墓;⑥德钦石底的古墓葬;⑦鹤庆县黄坪墓地。

确定属于滇西北青铜时代晚期遗存:①剑川鳌凤山墓地三期;②丽江坝马鞍山墓地;③永胜金官龙潭墓地青铜器。

根据滇西北青铜时代遗存的具体年代情況,可以制成表1。

3 结语

地处横断山脉末端的滇西北地区在研究古代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迁徙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也曾被屡次提起,但终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立起该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存的时空框架就显得十分重要。故本文首先对滇西北地区地理位置进行界定,对属于该区域的青铜时代遗存具体到各个遗址中,对其地理位置、发掘经过、出土遗物以及该遗存的分期和绝对年代等进行梳理。根据年代早晚关系,将滇西北青铜时代遗存分为早、中、晚三期,由此建立起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以期可以作为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相关的考古学研究的基础。

注释

①李昆声,陈果.中国云南与越南的青铜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40.

②闵锐.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J].考古,2009(8):3-22,97-102.

③闵锐.剑川海门口遗址综合研究[J].学园,2013(15):6-9.

④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永芝发现的古墓葬[J].考古,1975(4):244-248,264-266.

⑤张新宁.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墓[J].考古,1983(3):220-225,293.

⑥王涵.云南德钦县石底古墓[J].考古,1983(3):275-276,296.

⑦张新宁.云南宁蒗县大兴镇古墓葬[J].考古,1983(3):226-232,294

⑧阚勇,熊瑛.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0(2):239-265,277-282.

⑨王涵.剑川鳌凤山墓地的分期与断代[J].云南文物,2003(3):[页码不详].

⑩王涵.云南中甸县的石棺墓[J].考古,2005(4):28-39,100,2.

k木基元.丽江金沙江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2(4):104-112.

l木基元.滇西北金沙江河谷石棺葬文化初论[J].东南文化,1995(2):47-52.

m云南省博物馆保管部.云南永胜金官龙潭出土青铜器[J].云南文物,1986(6):[页码不详].

n李昆声,陈果.中国云南与越南的青铜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68.

o大理州文物管理所.黄坪土坑墓调查清理简报[J].云南文物,1993(12):[页码不详].

猜你喜欢

墓葬
墓葬防盗有妙招儿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墓葬艺术的阐释性解读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评介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汉初长安地区的墓葬文化因素简析
墓葬中的女人
河南巩义亲和园唐宋墓葬出土文物
哈拉和卓384号墓葬出土棉布袋的修复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