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2023-05-26袁洪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9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融媒体

袁洪丽

【摘要】融媒體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提高传播力,能够引导正面的社会舆论、也能够引领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在阐述融媒体概念、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如优化新闻内容、注重技术研发等。

【关键词】融媒体;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9.028

1. 融媒体建设背景

融媒体是指多元性融合媒体,把多种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和利益的互融,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应进行优势的互补,高效适当地进行融合,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最大作用。融媒体包含三项内容,第一,资源通融,指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各自独立的工作转变为统筹协作的工作方式,有效使用录音笔和数码相机同时进行新闻的采编工作,将电视与网络合并,为电视和网络同时提供稿件。第二,宣传共融,指构建一种互补的关系,将广播的迅速性、便捷性与电视的直观性、立体性相结合,促进新老媒体关系,使二者能够优势互补,实现兼收并蓄。第三,利益共融,指新老媒体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相互促进,从而提高经济利益,实现利益的共融。

2. 主流媒体传播力

媒体的传播力就是指一件事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传播的力量。主流媒体是我国新闻舆论宣传、内容传播的主要媒介,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引导社会舆情、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主流媒体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将有价值的内容传输给群众,促进群众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取得较好地传播效果。

3. 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的原因

3.1 有助于优质新闻的传播

有些新闻媒体没有采访的权力,不能进行自主地创作,而是对主流媒体推出的内容进行转载,这些媒体的影响力有时会超过传统主流媒体,从而增加新闻的覆盖面,拓宽传播的渠道,如果主流媒体能够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就会更有利于优质新闻的传播和共享。

3.2 引领意识形态的需要

由于网络资源和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融媒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具有主体多元化、传播迅速化的特点,信息传播高效便捷,因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可以不受时空的局限,主流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更快速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主流媒体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引领意识形态,发挥引领思潮、凝聚力量、指导行为的作用。

3.3 引导社会舆情的需要

网络舆情的爆发具有突然性,其扩散速度快速,舆论的内容具有片面化、情绪化的特点,大众会对舆情进行多维解读,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因此急需主流媒体提升自身的传播力,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加强对正面的观念、事情的真相的客观报道,阻止谣言的散播,主流媒体运用人民群众喜爱的方式和语言进行新闻的报道,增强其与群众的互动,引领社会舆论的方向,使社会舆情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3.4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主流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主流媒体提高自身的传播力,能够响应时代的召唤,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主流媒体融合新兴媒体,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了群众的期望和需求,不仅向群众传播了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的内容,还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弘扬。

3.5 展现大国形象的需要

主流媒体提高自身传播力,把握好国际国内的发展大势,使我国讲好中国故事和发展道路,展现有担当、有责任的大国风范,彰显大国地位,从而可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加强中国与国际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3.6 主流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融媒体建设背景下,新媒体具有便捷性、实时性、互动性的优势,转变了人民群众的思考方式和阅读习惯,成为大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主流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因此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能够促进其传播手段和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从而促进主流媒体的发展和进步。

4. 融媒体建设背景下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4.1 没有重视用户需求

我国主流媒体缺乏对于群众的关注度,对大众的研究和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用户需求和思想的重要。主流媒体长期以来认为自己是领导者,看待大众时存在着高高在上的心理,没有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研究用户的喜好和习惯,没有思考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其在制作新闻时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客观事实进行,不符合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制作出多元化地、针对性的内容,导致观众不愿意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的报道,降低了观众的兴趣,新闻中的价值和舆论导向无法为大众了解和接受,新闻的传播力度较低。

4.2 新老媒体没有做到真正融合

主流媒体仍然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创办新兴媒体,没有将新媒体与主流媒体深度融合起来,没有将新媒体的元素科学适当地运用到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传播工作中去,主流媒体只是简单的将新媒体作为自身的辅助,这样新老媒体无法做到优势互补,无法真正地相互融合。

4.3 缺乏交流互动

主流媒体创建了自身的官方账号和平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互动模式,但是主流媒体在与大众进行互动时,双方的交流、群众的参与度不强,互动性较弱、交流不够紧密,用户很少对主流媒体发布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参与度较低、较浅,次数较少,用户与主流媒体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4.4 新闻内容单一

主流媒体创新意识较弱,创作的内容呈同质化特点。主流媒体的制作内容往往与国家政策、时事政治、热点事件有关,缺少社会化、贴近群众生活、引起大众兴趣的内容,新闻内容不够多样化,不符合群众的多样化需要,而且主流媒体仍然运用老套的采编和收集素材的方式,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不强,降低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4.5 单一的传播形式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与大众之间的交流日益加强,但是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仍以单向方式为主,不够重视大众的兴趣点和参与度,缺乏与大众的沟通交流,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实际需求,且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形式具有时空的限制,降低了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

4.6 新闻采编模式滞后

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传媒的发展。主流媒体主要是让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从而采集新闻素材,现代媒体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采集新闻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因此传统的采编模式不具备素材收集的多元性。且传统的采编模式涉及众多流程,包括记者现场采访、整合信息、编辑内容、审核校正、排版印刷、投放流通等,需要经过多个部门、人员的审核和修改,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效率。

4.7 新闻媒体人才缺失

主流媒体迫切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才。许多主流媒体工作人员对于新兴媒体接受度低,其自身经验不够丰富、业务不够精湛,新媒体采编能力较弱,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没有将传统媒體与新兴媒体高效融合,主流媒体机构缺少能够提高其传播力的综合性人才。

4.8 缺乏技术创新动力

一些主流媒体认为自己是新闻传播的主导者,产生了高高在上的心理,对于传播技术的研发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去革新相关技术,缺乏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

5. 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5.1 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意识

主流媒体要树立“群众至上”观念,以人为本,以大众的需求为中心,在进行传播内容和方式时要遵循大众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主要方式,主流媒体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实时性的优势,创作和发布群众真正感兴趣的新闻,提高自身的新闻传播力。

5.2 优化内容

优质的内容是主流媒体传播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要提高主流媒体制作内容的质量。加强原创内容的产出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深度。主流媒体要了解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借助大数据分析,通过详细调研,进行精准定位,细化大众的分类,结合不同大众不同的需求,不断优化新闻内容。对社会舆情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注重对平凡个体的生动描摹,立足于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注重对日常生活的多角度、多视角呈现,丰富对人性的抒写,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主流媒体也应时刻关注大众阅读需求的变化,及时发布时政类新闻,增加对图文类、趣味性强的新闻的报道,如摄录一些交流性较强的采访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短视频。

5.3 创新采编模式

主流媒体要突破单一的采编方式,创新多样化的采编方式,精简采编步骤,构建收集、创作、传播一体化的新闻传播机制,使新闻内容能够迎合大众的新闻需求,也可以满足大众的喜好,提高群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引导正向舆论,提高主流媒体传播能力。

5.4 创新传播方式

主流媒体要实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融通,加强媒体的整合,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进行新闻的可视化传播。创新搭建融合体系,主流媒体除了通过传统传播手段,还可以通过在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创建官方账号,来拓宽其传播渠道。当今时代许多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新闻的阅读,因此主流媒体要精简新闻内容、削减视频长度,这样就可以缩短新闻传播时间、精炼新闻主题,符合用户碎片化观看的需要,且这种阅读方式具有鲜活性和趣味性,优化了大众的阅读体验,主流媒体要强化与网络平台的融合,注重与互联网平台开展战略合作,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形成相互联动、融合的全媒体网络,实现从传统媒体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全媒体矩阵的转型升级。

5.5 注重技术研发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的传播手段、传播技术发生了变化,传播技术在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参与技术研发,创新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的升级,与高校进行合作研发、资源置换,从而补齐技术短板。主流媒体迫切需要引进熟练掌握现代化传播技术的人才,从而运用新技术,制作出丰富多样、新颖有趣的新闻内容,拓宽新闻的传播渠道,促进主流媒体的智能化发展。

5.6 增强互动交流

在全媒体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是单一性的被动接受,大众既可以是受众,也可以是传播者,可以参与到新闻内容的产出过程中,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从而搭建能够与群众进行交流的平台,深入了解大众思想观念和真实需求,以便创作出群众接受度高的新闻内容,提高新闻内容的针对性。主流媒体也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交流,强化对大众的正向引导,对大众释疑解惑,发挥其正向引导的作用。不仅如此,群众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转发到微信、微博等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新闻内容,提高新闻的扩散程度,激起群众的参与热情,给予群众抒发意见的机会和平台,从而提高其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和好感度,促进群众与主流媒体的关系,使群众成为主流媒体新闻最有效的传播者。

5.7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养

随着媒介融合的加深,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主流媒体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革新用人制度,提高人员素养,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领导力、威信力。主流媒体要增强人才引进力度,丰富工作人员类型,吸纳具有互联网技术、内容研发等方面的人才,实现深层次的人才聚合。主流媒体要加强人员培训力度,转变传统媒体招聘采编人员的观念,要通过培训使员工熟悉新媒体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提高员工的拍摄技能和剪辑技巧,引导员工创新、改变语言叙述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给予人才队伍中的记者、编辑人员、设计人员在优秀平台进行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发挥不同人员的作用和优势,培养一批思维活跃、职业素质良好、传播技术过硬、具有丰富传媒工作经验的队伍。

5.8 改革管理手段

部分主流媒体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将媒体的人才、技术、内容优势转化为较强的传播力,主流媒体单位要着重加强对经济效益的管理,合理控制成本的支出,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从而使得主流媒体单位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从而促进主流媒体单位的良好运营,提升其新闻的传播力。

6. 结束语

融媒体建设的深入对于主流媒体的发展有利亦有弊,主流媒体要抓住发展机会,主动与新兴媒体进行结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情的发展,并着力提升自身的新闻传播力和社会威信力。

参考文献:

[1]周轶桢.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J].采写编,2021(12):87-88.

[2]赵汉青.融媒体背景下地方主流媒体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力——以大河网英语频道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16):21-22.

[3]牛寅.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J].传媒论坛,2021,4(15):40-41.

[4]曾全.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5]李佳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4):82-84.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融媒体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关于网络问政的思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