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应“深”在何处?
2023-05-26孙颖
摘要:在“双减”及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中的浅层学习问题,依据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在深度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中落实深度教学,提出指向数学本质的“深”问题,从浅认知转向真探究;组织多形式“深”互動,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激发内在“深”动力,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
关键词:深度教学;数学本质;学科素养;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7-0074-05
减负的本质在于增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困惑。虽然经历了多年课堂教学改革,小学数学课堂仍普遍存在着以下“浅”的现状:一是认知浅层,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不足;二是知识取向,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三是学习过程被动,课堂沉闷无生机。这些浅层学习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高效能目标的达成,与以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相背离。深度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被广大教师所关注。然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深度教学?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应深在何处?以下从三个角度的“深”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以求真正实现减负增质。
一、提出指向数学本质的“深”问题,从浅认知转向真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多处强调数学本质,深度学习也强调基于理解的学习[1],反对将知识“窄化”,实现理解学科本质的目的。在课堂中开展真正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正是促进学生在观察、对比、发现、验证中形成可理解的学习方式,它能帮助学生从直观走向抽象,从现象走向原理。反观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借以引发学生探究的许多问题,常常只关注了教材中例题表面的“浅问题”,未能提出有效引导学生挖掘现象背后指向数学本质的“深”问题,因此学生所经历的探究过程也常常是缺乏认知含量的“假探究”,难以对数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须设计课堂中的“深”问题,帮助学生由表及里,做指向数学本质的真探究。那么数学课堂中的“深”问题应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问题应指向数学内在逻辑关系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这也正是数学本质的体现,是所有数学概念和原理的内在逻辑。这些内在逻辑隐藏在具体表象的背后,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提出指向数学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表及里,进而发现深层的数量关系及数学规律,将认知引向深处。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往往认为学生能正确摸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就是理解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然而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顶点”——棱和棱的交点。也就是说,对“棱”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摸出来还远远不够,它必须建立在对面与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交的结果的认知基础上,这就是概念的内在逻辑。一旦脱离对面的研究,就不能深刻理解棱的概念。顶点亦然。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哪个面和哪个面相交成哪条棱?哪条棱和哪条棱相交成哪个顶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将学生的认知聚焦在了“关系”上,通过面与面的关系认识“棱”,通过棱与棱的关系认识“顶点”。在这一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不再停留在“摸”的认知层面,而是仔细观察、思考,再用数学语言表达:“上面和前面相交成一条水平的棱,前面和左侧面相交成一条打竖的棱……”随后学生指着不同的三条棱相交的位置解释顶点,实现对两个几何概念的深层理解。
(二)问题的解决须借助高阶思维的参与
对于学习者而言,低阶思维往往使其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的感知,然而数学本质的抽象性决定了高阶思维在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否需要高阶思维的参与,取决于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只要求学生把看到的读出来、记下来,这样的思维水平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知识的表层;如果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经历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过程,需要比较异同、有依据地证明、综合归纳,那么就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本质的深层理解。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位置”单元的例2,表面上只是让学生在方格图中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而学生很轻易就能读出指定位置的数对。然而这一步的思维水平较低,认知还很表浅,数对的内在特点并未被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往数对更本质的特点探究。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数对都能找到它的位置?是不是所有的位置都能用数对表示?”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将目光从例题中的“有限”拓展到“无限”,并引发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凭借想象超越了眼前可见的范围,再通过综合分析(0,0)的作用以及方格图中行与列的特点、点与格的对应关系,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对的本质特征。这个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帮助学生探究现象背后蕴含的内在原理。
(三)立足单元、学段、学科知识组块设计问题链
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四大领域,以主题的形式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学期、单元、课时中。知识间存在着严密的内在联系,且螺旋上升。孤立的知识难以建立起观念系统[2]128,而以往教师却习惯着眼于课时的某个知识点,问题设计也仅限于本节课的内容。这样设计问题必然缺乏了连贯性和整体性,降低课堂提问应有的效能。教师应站在知识发展的视角上,在不增加学习难度的前提下加强问题间的关联性,并在单元甚至学段、学科的高度上设计出系列进阶性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真实的深层思考。
如关于分数的学习,三年级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而到五年级将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性质。虽然认知水平不同,但两段学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也应把握契机向学生做适当的渗透。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链:
问题1.图1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
问题2.如果增加虚线,阴影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
问题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三个问题组成了既立足于本单元对分数的初步理解,又体现知识发展的问题链。在第一个问题中,学生根据分数的由来和分子、分母的含义,较易判断出涂色部分显然不能用
表示。在第二个进阶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虚线的特点联想到:如果把圆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占了3份,就可以表示 。又有学生说:“还可以平均分成16份,涂色部分占6份,也就是 。”第三个学生说:“还可以平均分成24份,涂色部分就是9份,也就是 。”“还有 !”此时教师继续引导:“是啊,那可以有多少种情况啊?”学生立即回答说:“无数种!”此时学生的认知已经水到渠成,他们针对第三个问题回答说:“我发现同样的阴影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其实,这个问题与五年级将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样的问题链更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学生头脑中对“分数”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和立体,通过结构化知识的构建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二、组织多形式“深”互动,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
“学科思想表现了学科的精神实质,它内隐于学科知识体系之内,统摄学科方法,凸显学科价值,流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之中,关照着深度教学的达成。”[3]164“我们强调‘双基’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更加强调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2]268可见,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两条线索:一条是看得到的明线,如例题、练习等;还有一条是隐藏在更深处的暗线,那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只教看到的,就会错失数学教学在学科素养培养上的深层价值。这条“暗线”,学生难以自己发现,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其揭示出来。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转化,需要通过互动的学习过程来实现。如何组织深层互动,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以下从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在反思性互动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还比较欠缺,注意力往往放在知识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结果上,数学思想方法难以自然而然地形成,必须通过反思才能完成。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指向思想方法的反思性互动,在学生完成知识层面的学习后,引导其对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反思,帮助学生从关注书本知识转向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并在学生相互补充中加以整理,共同提炼形成数学思维。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在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以及相对的面相等、相对的棱相等这几个特征后,往往就觉得已经完成了特征的学习。然而在这个单元中,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互动时提出:“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探究的过程,你们都是怎样展开联想的呢?”一生回答说:“可以从体想到面,再从面想到棱,再从棱想到顶点。”又有学生补充:“也可以反过来又面联想到体,由体也可以联想到棱……”多个学生互动后,教师用文字和图示表示出这些思维过程(如图2)。
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性互动,空间观念的思想方法内涵得到了揭示,学习也更有深度。
(二)在对比性互动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同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多种路径,这不仅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每个路径也许蕴含着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捕捉这些契机,引发学生开展对比性互动,将关注点聚焦在不同解法的思想方法上,逐步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大观念。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生1用以下方式计算“145×24”。他将145拆分为(100+40+5),将24拆分为(20+4),然后如表1计算。
生2则呈现了另一种计算方法(如图3):首先同样将145拆分为(100+40+5),将24拆分为(20+4),然后用长方形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再计算。
教师提问:“他们的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确定生生之间互动的焦点,学生通过对比互动发现两个学生计算结果相同,然而不同的推导过程也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另一种是图示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在学生互动中得以呈现,相互学习。
三、激发内在“深”动力,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
在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习单”“导学案”往往成为将传统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的代名词。然而并非使用了这些工具,学生就在进行深度学习。许多课例都让我们看到,学生依然学得非常被动。教师“牵”变成任务“牵”,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课堂明显表现出沉闷、冷漠、刻板。而深度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学,是关注学习者内在意义感的教学[3]22,教师片面地将学习任务的布置理解为学习活动的全部,显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忽视。如何激发学生深层的内在动力?
(一)情感推动,让学生求知的需要得到满足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还没进入“备战”状态,还没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即使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仍会处于被动状态,仍然是典型的教师立场、控制取向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关切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急于布置、介入、提醒、纠正,让学生先充分表达和思维碰撞,再通过巧妙追问,推波助澜,不斷将学生的身心带入积极的状态,让探究成为学生自己内心深处生发的动力。
(二)任务简洁,让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尊重
许多教师简单地把“碎片化问题”改写成“碎片化任务”,设计繁多的填空式、碎片化、碎步子的“任务单”,仍然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立场,尊重他们探究的主体意识,设计具有启发性、简洁的大任务、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中主体的转变,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我们通过冬奥会的“冰立方”引发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探究欲望,并设计了以下的两个大任务和四个大问题。任务一:认识面、棱、顶点的概念。本任务设计了两个问题:1.哪个面和哪个面相交成哪条棱?2.哪条棱和哪条棱相交成哪个顶点?任务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本任务要求学生围绕“面”“棱”“顶点”探究它们的数量以及形状特征,并提出两个问题:1.在数面、棱、顶点时,你有什么好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你发现的每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这里的两大任务和四大问题取代了琐碎的浅层问题,学生主动观察、记录、对比、发现,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不但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更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推理,想办法证明他们的结论,寻求优化的方法。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得到了尊重,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深度课堂,应遵循深度教学的理念和小学数学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着眼于数学本质、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点燃学生求知热情,组织学生开展有价值的“真探究”,从而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改变低效课堂,实现减负增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
[2]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3]郭元祥.深度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21.
责任编辑:贾凌燕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研基地项目“小学数学协作建模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14XZ03)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2-10-22
作者简介:孙颖,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