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3-05-25卫萍张超艳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光凝术视网膜激光

卫萍 张超艳

(渭南市第一医院眼科,陕西 渭南 714000)

糖尿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各系统逐步发生病损出现多种并发症,进而发展为各器官衰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DR属微血管病变,其眼底受损,临床表现为视物不清、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目前临床对于DR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2]。药物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明目药物为主。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则通过技工对病变毛细血管进行破坏以期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3]。两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本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药物保守治疗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炎症因子、视网膜微循环等的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率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DR患者的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DR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组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男19例,女23例;单眼25例,双眼17例;年龄(57.76±8.25)岁;初诊视力(0.64±0.2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17.48±84.63)%。观察组男20例,女22例;单眼24例,双眼16例;年龄(57.71±8.23)岁;初诊视力(0.61±0.2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12.52±84.54)%。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4]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年龄18~65岁;均符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指征;了解参加此次研究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系统、周围血管系统病变者;肝肾功能等严重疾病者;入组前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入组后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制定健康饮食方案及合理运动方案,日常饮食禁忌等。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采取控糖、合理饮食、运动;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及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连续治疗观察2个月。观察组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同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术前充分散瞳,患者坐直手术凳平视,局部眼表面麻醉,放置接触镜,采用爱尔康激光器,设置激光波长532 nm,功率200 mw,裂隙灯前固定下巴和前额,将瞄准光束对准患眼治疗部位并行扫描,根据病变性质、部位调整光斑大小、曝光时间和间隔时问,光斑反应I~Ⅲ级,每次点射12~500点,连续完成4次治疗,每次治疗时机间隔1周。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视网膜局部循环指标: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流速的峰值(PSV)、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末期的流速(EDV)。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完成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若造影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则判为显效;造影示新生血管仍然存在,但未发现新的新生血管,眼底稳定则判为有效;造影示新生血管仍然存在,且出现新增新生血管则判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VEG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VEGF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手术组低于保守组(t=6.502、5.31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2视网膜局部循环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PSV、EDV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手术者患者PSV、EDV高于于保守组患者(t=4.815、4.391,P<0.05);两组患者RI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手术组低于保守组患者(t=3.21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网膜局部循环指标水平比较

2.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保守组显效17例、有效5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72%;手术组显效24例、有效5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0%。手术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保守组(χ2=4.529,P<0.05)。

2.4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收集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3 讨 论

目前临床对于DR的治疗关键在于减轻视网膜周围组织血管损伤,减轻黄斑水肿,延缓或者减轻眼底损伤进程[5]。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眼部神经及其相应血管环境具有损伤作用,因此临床治疗首先应确保血糖得到有效控制[6]。同时,部分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也可减轻患者视网膜损伤程度。但这类药物起效慢,长期使用可能存在不良反应[7]。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激光对视网膜的病变血管进行破坏,改善其周围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消除新生血管,减少渗出物,可达到快速改善黄斑水肿,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的作用。根据裂谢灯对视网膜的检查结果可实时调节光照方式、光照范围,达到提升病变组织治疗效果,而尽可能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损伤的目的。

本方案对比分析药物保守治疗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患者,结果显示,相较于保守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视网膜微循环指标、炎性指标方面优势明显,且明显提升了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率。

猜你喜欢

光凝术视网膜激光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38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光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激光诞生60周年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观察
请给激光点个赞
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无灌注型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观察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疗效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