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思考
2023-05-25石亮
石亮
摘 要:立德树人要与新时期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主要在阐述立德树人背景下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原则的基础之上,分析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古籍工艺;课程思政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现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的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要敢于担当起历史的重任,要学好自己的业务技能,实现自己的良性发展,提高自己的品德素质。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还很长,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把马克思的思想与思想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觀和价值观念,使所有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
(二)落实高校育人任务的追切需求
在新的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思政工作应把人才培养列为重要工作。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宗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正集中于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同时,新时期还提出了要持续完善思政工作。因此,高校在履行德育使命这个重大的历史使命时,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思想路线,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的协调,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整体竞争能力,我们要坚持以“以智促智”、“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既要强化思政教育,又要注重以德为本。因此,将古籍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一)立德树人原则
首先,贯彻立德树人思想在新时期的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可以保证在新时期的学科建设中不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立德,其关键是培养和弘扬中国优良的民族文化,使其始终坚守和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伦理,古籍工艺课程涉及大量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古籍工艺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更好的与教学内容联系,真正地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之中。其次,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中践行立德树人原则,能够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日标,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整体设计原则
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整体设计原则,同时满足全面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整合。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重点学科的培养,又要注重其他的培养,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因此,要把思政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使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创新。
(三)隐性渗透原则
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中,高校要根据古籍工艺专业特点,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法和课程目的上,从而确定实施古籍工艺课程思政的可行的方法和计划。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充实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是将古籍工艺的发展过程与时代背景相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自豪,并立志为国家服务。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同学们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内涵、特点,以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所遇到的种种磨难,以便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在教学中,任课老师要主动向同学们推荐具有模范意义的人,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使珍视今天的美好人生,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品德,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定位
紧紧抓住发展的潮流与时代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在实施古籍工艺课程思政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才的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为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认识自己的特长,明确自己的从业抱负和理想。
(三)健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1对教师育德意识的评价。
在评价制度中,教师的评价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而作为古籍工艺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的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其实,在对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一是是否始终坚持对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守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强烈信仰,向大学生传达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到课程对学生的作用,以及立德树人的基本使命能否落实到位。
2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在古籍工艺课程思政评价中,要注重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价。实质上,评价课程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对古籍工艺课程的质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合程度、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念等方面。
3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评价课堂上,一般都会根据学生对课堂进行积极的指导。在教学成效上,学生古籍工艺学业的学习成绩有没有提升、有无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课堂气氛等;其次,在对学校的评价中,教师的选择是否符合学校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的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高校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学科思政,才能适应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综合性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施古籍工艺课程思政工作时,应主动地将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董子涵,任凤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维审视[J].领导科学论坛,2023(01):144-148.
[2] 何梅芳.高校文学课“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讨[J].作家天地,2021(15):56-57.
[3] 石成瑜.新时代美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学,2020(45):100-102.
[4] 许倩晔,丁露.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院为例[J].东西南北,2019(24):176-177.
课题项目:河北环境工程学院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CSZ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