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诗词,触摸生命本色
2023-05-25罗惠敏
罗惠敏
摘要: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和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古诗词中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章在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基础上,探寻了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生命表达意蕴,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挖掘背景资料、创设真实情境、多元吟诵品味、促进深度对话、关联现实生活等生命教育视野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小学古诗词教学
生命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的完整,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主体性和独特性,促使学生追求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领悟生命的意义。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和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古诗词中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研究与洞察古诗词的生命意蕴,引领学生在咀嚼与沉思中触摸古诗词的生命本色,洞察诗人的生命情怀,从而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生命表达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揭示出诗人自身对生命的思考,也包含着诗人对他人生命、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因此,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涵应是丰富的。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实施古诗词教学时,对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一)古诗词形象归纳的格式化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析古诗词形象时存在较为显著的格式化现象,将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界定。如思乡的游子形象、爱国的志士形象、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形象等。格式化的形象归类,缺乏生命教育意识。
(二)古诗词教学样式的程式化
一些教师在实施古诗词教学时,常常局限于自身教学经验,古诗词教学样式存在程式化现象。教师往往采用串讲的方式,从分析写景到探究古诗词表达的情感。程式化的教学样式不利于学生进入古诗词丰富的意境,对古诗词蕴藏的生命表达缺乏深度理解。
(三)小学生情感意识的薄弱化
小学生受自身阅历影响,对生命缺乏深刻的体验,古诗词学习中情感意识相对薄弱。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情感经历与诗人情感表达之间的距离感,学生获得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往往来自教师单向灌输,也削弱了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表达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基于古诗词载体价值,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生命表达内涵。只有精准把握古诗词中的生命表达,才能引领学生沉入古诗词,更好地触摸生命本色。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表达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涵:
(一)在自我对话中书写生命思考
诗词中,诗人积极地与自我对话,把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写进了诗词的字里行间。有抒写自我生命历程中遭遇的挫折,表现自己如何在遭遇的困顿中进行自我调节;也有表达对美好品格的追求,以及人生志向等。通过自我对话,揭示诗人对个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生命价值,让个人生命更加富有意义。
(二)在关照他人中彰显生命关怀
人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需要存在于群体之中。这种关系也直接地表现在古诗词中,诗人借助古诗词表达对他人的关照之情,彰显出浓厚的生命关怀。其包括诗人对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的思考,通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表达诗人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古诗词也体现出诗人对他人品格的关照,从他人高尚的品格中汲取有益的生命力量,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构建良好的共存环境。
(三)在关注社会中激扬生命责任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一个个个体构成了社会。古诗词中,诗人往往摆脱个人生命局限性,将自我置于社会大环境中。诗人往往由己及人,去关爱社会中的普通生命,关注个体存在和依附的家园、民族和国家等。诗人在关注社会中,摆脱个体生命价值认识的局限性,关系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把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忧患意识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进取精神。
(四)在感知自然中思考生命本源
自然是人们生存的客观环境,也是人们获取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细细品味自然,自然也给人们深刻的启迪。因此,人与自然成为古诗词主要写作素材。古诗词中,诗人借助语言文字,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又将自己对自然的思考和获得的深刻感悟,有机渗透在语言文字之中。这些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生命本源的探索,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
基于古诗词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古诗词生命教育资源,积极探索生命教育实施的路径。通过古诗词教学,引领学生更好地发现生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绽放生命的积极情感。下面以王冕的《墨梅》为例,谈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挖掘背景资料,还原生命故事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这充分揭示出古詩词的创作是诗人有感而发的结果。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应进一步拓展教学视野,不能局限于眼前文字。教师应重视挖掘古诗词背景资料,通过多方面占有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将古诗词背后的创作背景故事还原出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境界。
《墨梅》一诗,课前预习环节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任务。任务一,整理已经学过的与梅有关的诗歌,思考诗人笔下“梅”的形象。任务二,自主朗读诗歌《墨梅》,收集作者的信息资料。
任务一意在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经历,整合咏梅的古诗词。通过资料整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梅”的形象,借助梅高尚的品质有机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从梅的美好节操中受到滋养。任务二则借助收集作者生平资料,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王冕和“梅”的故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诗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诗人因爱梅而喜欢种植梅花,歌咏梅花,隐居于“梅花屋”,取别号为“梅花屋主”。
这些背后故事,都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诗人,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的爱。这将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古诗词的内在动力,也借助诗人和“梅”的故事,初步感受“梅”对诗人的影响。因此,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背景资料不可小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挖掘资料。学生挖掘资料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蕴藏的生命温度。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生命思考
情境具有直观性优势,容易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共鸣。教师在实施古诗词教学时应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善于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情境创设应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真实情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生命思考,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积极主动地沉入古诗词,触摸古诗词跃动的生命脉搏。
《墨梅》一课课堂导入环节,我基于学生充分把握诗人王冕生平资料,借助王冕一组墨梅画作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一边欣赏墨梅作品,一边介绍诗人王冕,了解“墨梅”有关知识。结合创设的教学情境,我自然地提出问题:诗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以画表现梅花,以诗歌表现梅花。诗人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诗人喜爱梅花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这个环节借助诗人的墨梅作品创设教学情境,因地制宜选择情境素材。通过情境素材,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梅的独特情感。同时,结合创设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整合,将诗人墨梅画作和诗歌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对梅的喜爱。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掌握的信息,揣测诗人对梅情有独钟的原因。学生在揣摩诗人喜爱梅的原因过程中,既整合诗人有关信息,又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如此,学生就在梅的品行和诗人个人情操之间建立起联系的通道,驱使学生思考生命,产生探究诗歌的愿望。
(三)多元吟诵品味,丰富生命体验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诗歌则将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因此,古诗词教学不能不重视语言教学。教师在借助古诗词渗透生命教育时,应从品味古诗词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反复地吟诵品味。只有进行充分的吟诵,学生才能透过古诗词语言表象,进入古诗词本质,去体验诗人蕴藏在古诗词中的生命体验。吟诵活动设计应重视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语言品味之趣,进而捕捉诗人独特的生命之趣。
《墨梅》一诗,在学生自主朗读基础上,我设计以下几组诵读活动:一是组内展示朗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朗读活动。学生复习朗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巧,以抑扬顿挫为朗读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朗读。通过小组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积累,学会借助合理的停顿,掌握好语气、语速和重读、轻读等,初步理解诗歌,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二是小组赛读。在小组朗读基础上,各个小组之间开展赛读活动。各个小组可以选择朗读的形式,如配合音乐,小组之间进行分工等。通过小组赛读活动,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通过配乐朗读,借助音乐通感效果,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理解。三是想象性朗读。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一边诵读,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場景,诗人笔下墨梅的形象,以及诗人吟诵时的场景等。
(四)促进深度对话,加深生命理解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积极对话的课堂,教师应基于生命教育需要,积极促进语文课堂深度对话。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文本对话等,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语文课堂对话应紧紧围绕文本,寻找合适的对话话题。通过多样化的对话话题,引领学生沉入诗歌,感受古诗词丰富的生命意蕴。
《墨梅》一诗,我先抓住“我家”一词,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诗人开篇为什么运用“我家”一词,意在传递怎样的情感,试着将这种情感朗读出来。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我家”一词流露的自豪、骄傲之情。进而,围绕题画诗,引导学生进一步和诗人对话:诗人笔下的梅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运用“这是一棵( )的梅”的句式,表达你对诗人笔下墨梅形象特点的认识。通过与文本对话,学生感受到墨梅的淡雅、素洁和不俗等特点。最后,我设计一段采访活动,引导学生扮演记者和诗人,采访的话题是“创作题画诗的意图”。
这个环节以文本为对话基点,引导学生通过多重对话,循序渐进地进入文本。先从品味词语入手,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自豪之情。进而,借助诗歌语言引导学生揣摩诗歌中描写的梅花的特点,且运用语文的方式感受梅花特点。最后,结合采访活动,激发学生对话兴趣。学生既要从采访者角度思考,又要扮演诗人角色,逐步地进入诗歌思想情感。学生借助“清气”一词,不难感受诗人如梅花一般的节操和人品。深度对话,引领学生在梅的特点和人的品性、节操方面建立起关联。
(五)关联现实生活,润泽生命成长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唤醒生命,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拥抱生命。因此,古诗词教学不应止步于诗词文本,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生命成长,将古诗词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关联。通过关联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生命受到润泽,获得成长的力量,明确生命的价值,从而确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学《墨梅》一诗,为了关联生活,我构建了以下几个教学梯度:
由梅及人。诗人喜爱梅不是无缘无故的,我们从梅的身上看到了什么?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从物到人的升级,并掌握一语双关、借物喻人的写法,从梅读到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怀。
从一到多。“梅”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请结合读过的古诗词,说说哪些人具有梅的品质,将这些人的名字写出来。再结合你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历史上还有哪些这样的人,人们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诗人向更多的群体延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命认识。
由人及己。读完诗人《墨梅》这篇作品,你获得怎样的启发?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从诗词学习去躬问生命,帮助学生深度思考生命成长方向,让学生生命受到润泽。
总之,古诗词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学中教师应确立生命教育视野,积极探索古诗词生命表达内涵,进而不断优化古诗词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让古诗词教学散发生命教育的气息,奏响动人的生命教育乐章。
责任编辑:黄大灿
本文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课题“基于平台的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5767,备案号为2134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