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2023-05-25于献会冯磊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数开放性乘法

于献会 冯磊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作业质量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存在只关注结果、很少关注过程的现象。笔者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单元为例,设计开放性作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真正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更好指导与改进教学,努力促成“减量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背景下,在全面控制作业总量、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如何提高作业质量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道难题。此外,传统的数学作业存在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的现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开放性作业是一个好的思考方向,其条件、解法、答案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并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单元为例,设计开放性作业,并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学生思维表现,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明晰学生的思维水平,更好指导与改进教学。

一、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原则

(一)指向单元核心目标

任何作业设计都要首先弄明白“测什么”,要在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作业更不例外。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单元学习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理解小数乘法计算算理,掌握算法;②对结果进行估算,发展学生数感;③运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④反思质疑,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研讨,确定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小学乘法算理,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所以,在设计开放性作业时,要时刻指向单元核心目标。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设计题目时,要关注并体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小数乘法”是一个计算单元,作业设计要指向“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平时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学生在解答之后,只能看到学生的答案,而看不到学生解决问题中的思考过程。因此,设计开放性作业时,不能让学生只简单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语,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重视对开放性作业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通过设计评价量表进而分析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水平。这对于教师了解学情、改进教学有很大帮助。

(四)注意作业适量,避免作业负担

开放性题目一次性不宜设置过多,可以通过“前后测”作业呈现,用于诊断、了解学情,也可以适当出现在质量监测中,一般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不给学生带来作业负担。

二、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一)条件开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条件开放,是指在题目条件不足或条件多余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和自己的能力,合理添加或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良好发展。

1.条件不足

条件不足,是指缺少解答问题所需的条件。学生可以补充完整然后作答。不同的学生补充的条件不同,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例:学校原有一块长12.8米、宽8.5米的劳动实践基地,扩建后, 。现在这块劳动实践基地有多少平方米?

题目中,选取劳动实践基地扩建这个情境,求现在劳动基地的面积。很显然,扩建后的变化没有给出,想要求现在劳动实践基地的面积,就需要学生补充扩建后的基本信息。学生补充的条件可能是:长增加了2.2米,宽增加了1.5米,长扩大了1倍等。学生在补充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执果索因”能力,促进学生逆向思维发展。

2.条件多余

條件多余是指在题目中存在解题不需要的条件。学生首先要能够理解题目意思,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对多余的条件进行取舍,合理筛选条件,在解题中提升鉴别能力。

例:小华家到书店有2.8千米,他走了0.8千米后,想到忘记带东西,又返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多走多少千米?

解法1:0.8×2+2.8-2.8=1.6(千米)

解法2:0.8×2=1.6(千米)

此例中,第一种解法用到了“2.8千米”这个条件,第二种解法则没有使用这一条件。有的同学通过画线段图,得到前面的两个0.8千米是比平时多走的,所以得出这个题目中2.8千米是多余条件。

虽然两种方法都是对的,但采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更能把握题目本质,发展洞察能力,体现其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解法开放,让学生思维“看得见”

解法开放,是指同样一道计算题,可以有很多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可能会选择一种或几种来解。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解题中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解答,从而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

“小数乘法”单元核心目标是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算法。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以及学生认知特点,小数乘法的算法,就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运算,然后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最终确定计算结果。但是,每一步背后蕴含的道理,学生能否完全理解?学生是否清晰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而这些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为了解学生在理解小数乘法意义上的层次水平,笔者在讲解完小数乘法积的位数与乘数位数的关系之后,设计了一次小数乘法意义理解水平的开放性作业。

例:请计算下面各题,并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1.0.5×3=

2.0.5×0.6=

此开放性作业,通过添加“题目要求”,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而是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的。虽然答案只有一个,但是通往答案的路却可以有很多条。教师通过学生的解法,进而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水平。

为了通过学生不同的解法看出学生的理解水平,笔者还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出小数乘法意义理解的水平层次表。

全班48位学生,有的通过运算法则(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小数位数之和)说明计算结果,占52%;有的则是通过画直观图来解释运算结果,占21%;还有的是通过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运算的道理,占17%;还有的是通过分数意义与乘法意义来理解小数乘法(这一理解水平要到五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后,才能更好理解),占2%。8%学生不能正确计算。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给出下一步教学建议:在下一节课讲解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时,重点围绕“为什么小数乘法要转换成整数乘法计算”这个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探寻其背后的道理,进而通过积的变化规律来理解。

在学习完乘法竖式计算后,再设计一道开放性计算题,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例:2.7×1.3=?2.7×1=?2.7×0.8=?把你计算的道理清晰地写出来,并写出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解答时,有的同学列竖式计算后给出了计算的道理,还有的同学用了乘法分配律、画表格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学生通过比较三道算式,发现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小的數,积小于这个数。以此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发展学生数感。

(三)结果开放,发展学生应用意识

结果开放,是指答案不唯一。思维不同的学生,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同一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会得到多样的答案。“一题多解”比“一题一解”,更能体现出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数乘法单元目标指出: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一般作业都是给出情境,按照题目要求计算。为发展学生应用意识,笔者反其道而行之,设计了一道结果开放性作业。

例:2.6×8.35=?用这个算式编一道应用题。并进行计算、解答。

此开放性作业关注的不仅是计算结果,更是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编制应用题,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作业反馈,学生能够根据之前所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量,倍数等乘法模型来创编应用题例如,①一个菜园的长是8.35米,宽是2.6米,请问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一斤苹果8.35元,妈妈买了2.6斤苹果要多少元?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8.35小时,每小时行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④蚕弟弟吐了2.6米的丝,蚕姐姐吐的丝是它的8.35倍,蚕姐姐吐的丝有多长?

通过结果分析,提出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有32人,提出用加法问题的有14人,空白不写的有2人。其中,在用乘法解决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有8人。

通过分析,可以给出下一步教学建议:①提出用加法解决问题的学生,需进一步厘清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与区别。教学中有意识渗透乘法模型。②加强对不合理答案的剖析。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比如通过查阅资料或亲自实践,了解自行车一般每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的意义

(一)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

设计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不同的学生,其思维发展、理解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开放性作业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数学思考、数学表达的机会。通过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水平,精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更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真正为学生的理解而教

通过开放性作业,了解对于某个知识学生的理解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多去思考学生处于这种水平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理解水平,真正为学生的理解而教。长此以往,“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作业不仅能促进学生发展,更能促进教师发展,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双减”背景下的“减量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轩,曾小平.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9(23).

[3]巩子坤.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课程目标——以“小数乘法运算”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小数开放性乘法
算乘法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