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
2023-05-24郑鹏
郑鹏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说理课堂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说理教学是指数学教师以言语讲解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理解原理、掌握能力的教学方式。高水准的说理教学与灌输式教学,都是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作为基本过程,然而灌输式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比较差,即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被动接收教师的讲解内容,不仅缺乏思考的时间,而且缺少与教师的互动。因此,一方面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容易出现走神、打盹等问题;另一方面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缺乏准确的认识,令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说理教学虽然同样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为主,但更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关注学生的表情动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提问学生和鼓励学生发言来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
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鼓励式教学,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多发表正向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教师在点评作业时,即使有的学生正确率不高,但是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表扬鼓励。其次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除了打造说理课堂,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打造游戏课堂、互动课堂、科研课堂等,不仅实现数学教学,而且培养学生言语表达、交流交际、团结合作等能力,营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最后,要重视幽默的力量,在打造说理课堂时,教师除了讲解知识,可以通过讲与知识相关的笑话或幽默小故事调动课堂气氛。如教师在讲解“退位减法”时,将自己比作退位点,说“我是退位点,我在谁头上,谁就要少1”。教师在讲解典型题目“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通过为鸡和兔子配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鸡说:“兔子啊兔子,你为什么偏要长着四条腿,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多么大的麻烦?”这不但提醒学生可以暂且将兔子看做两条腿再计算差多少脚的方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解题热情。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既能增强学生记忆力,又能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说理教学与灌输式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说理教学关注师生互动,所以教师在打造说理课堂时,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与学生产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启发式教学即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举例子、类比、言语暗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教师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令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印象,提升教学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包括逻辑推理思维、类比思维等,这与核心素养培养方案要求相契合。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讲解新知识。小学数学的知识比较简单,但由于小学学段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逻辑思维欠缺,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弥补言语讲解的不足,令学生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知识。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分数是表现整体的一部分”的数学概念,且分数强调平均等分时,可以先提问学生“有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应该怎么分”,再提问学生“有1个大西瓜,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应该怎么分”,要求学生比较两个问题及答案的区别,使学生通过了解第一个问题中的学生分到3个桃子和第二个问题中的学生分到西瓜的部分这一区别,掌握分数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为了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些知识点按照难度和抽象程度分成了不同的单元,并位于不同本教材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二)》时,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区别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能通过折叠、裁剪、拼接的方式进一步体会图形特征,能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其中立体图形的知识是在上学期的《认识图形(一)》中学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携带正方体、长方体纸壳到课堂上,通过展开纸壳使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提升解题能力。做数学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模型思维,即教师为学生出示多个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干内容和分析解题过程,得出题目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实现题目分类和解题模型构建。在此过程中,教师以提问、暗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推理思维和模型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了高效学习的方法,便于学生课后自我提升。
三、重视身体语言
小学学段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思维发散性强等特点,教师若仅使用言语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难免会出现走神或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教师应该重视身体语言的运用,并且为学生提供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
首先,教师要重视身体语言的应用,在言语讲解的同时,利用手臂或者教杆指引学生快速找到目标,尤其是教师在开展几何类教学时,必须重视身体语言的应用。如当教师嘴里说着“看A点”的同时要利用手指或教杆将学生的视线汇聚到图形的A点上,否则学生很有可能反应不过来A点在哪里。在讲解《测量》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或直尺教具模拟测量过程中,要一边讲解一边做出与讲解内容符合的动作,当教师教育学生“零刻度线必须要与被测物体的起始段对齐”时,要利用手指或教杆指引学生看向零刻度线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语言的具体意义;当教师教育学生“令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的边缘”时,要利用手指或教杆沿着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做平移运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住知识。
其次,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使用停顿留给学生思考的间隙。教师提问后,学生需要反应一会才能解答,在上课时也一样,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留出消化知识的时间。一般来说,针对比较简单的知识讲解内容,教师只需要在一句话结束后停顿3—5秒;针对稍微复杂一些的知识讲解内容,教师则需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借助教学经验留出合适的停顿时间。如在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时,教师展開示例教学,为学生演示13×5的计算方法。教师先将两个乘数竖着相同位数对齐,在说完“相同位数对齐”后,应停顿3秒让学生看清教师操作并记住这一步骤;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先从个位乘起,若个位数相乘大于10,则令个位数相乘的积向十位数进位,这一步骤稍复杂,教师在说完并演示完后,应停顿5秒,让学生自己算一算应进几;最后教师将各位上的数字相加,得出最终结果,教师演示之后,应停顿5秒并要求学生按照演示自己做一遍。
最后,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使用重音帮助学生了解重点,学生了解重点后便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知识。教师除了利用重音强调知识重点,还可以用于强调易错点。如教师在讲解简易方程的概念时,可以在“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中强调“未知数”和“等式”两个词语,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识别方程的能力。在讲解简易方程的解方程步骤时,教师针对每个步骤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以重音的形式强调,从而加深学生印象。教师说“在去分母阶段,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常数也要乘”时强调“两边”“同时”“最小公倍数”“常数”这些词语;教师在说“去括号阶段要注意观察去括号后是否需要变号”时强调“变号”这一词语;教师在说“移项要变号”时,强调“变号”这一词语。
(焦 佳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