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态势研究

2023-05-23蔡明慧李奥田婷婷

国际公关 2023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办学疫情

蔡明慧 李奥 田婷婷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引发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具有“专业+外语”的知识储备,加之丰富的留学经验,较强的独立能力,以及国内外就业环境对“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使得就业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固有认知、专业知识习得程度、疫情大环境等不利因素也让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态势进行研究,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解决好民生问题,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执政的最高准则。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只有实现充分就业,才能够使人力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社会各方人力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自1995年1月2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以来,中国的合作办学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1]伴随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规模扩大,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受疫情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新时代的要求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充分就业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优势

(一)内部优势

1.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他们拥有国内其他学生不具备的沉浸式外语学习环境:双语教材、双语专业课程、外教专业授课等。不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除了学习英语之外,还会学习其他语言,如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为帮助学生学习相关语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会增设额外的外语或者组织相关语言学习活动。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多能够掌握多国语言。当下,“2+2”“3+1” 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国内学习和国外学习相结合,更进一步地提升了他们的外语交际交流能力水平。此外,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将外语等级作为毕业、出国留学考核的指标之一。毫无疑问,这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更加关注自身外语技能的提升。在未来就业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也能够适应多语言的工作环境,其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迎合涉外企业的市场需求。[2]

2.广阔的国际视野

在学习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接受国内外不同知识文化的熏陶,思维更加发散,视野更加广阔,具有多角度、多元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国外各方形势要比国内其他学生更加了解,所以,他们能够用更广的角度去思考,将接触到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因此,他们深受许多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的青睐,许多中外合资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其就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

3.丰富的海外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多数家庭生活条件良好,其中不少有在海外读书工作的亲戚朋友,甚至从事的工作与其未来工作就业方向有联系,这为其带来良好的社会资源。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拥有大量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学生也能够通过这些平臺接触到多方向多方面的优质资源。加之,学生在海外学习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学习实践能力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社会资源。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海外社会资源较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更为丰厚。[3]

4.适应能力强

因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复杂性、特殊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独自在国外读书生活总会遇到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他们需要学会独自适应陌生环境,独立解决问题,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不仅仅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还磨砺了他们顽强的意志。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独立思考、管理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高压的工作环境。所以,企业也会认为中外办学学生在工作当中更容易适应独立工作。

5.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留学生活中,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会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朋友,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背景、思维方式都不一样。通过与他们的相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更能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在团队协作工作过程中,尤其是与自己背景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相处时,他们能够更坦然地接受各种文化差异。

(二)外部优势

1.时代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

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全球化、现代化和疫情常态化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不同国家公司之间的交流和商业来往日益频繁。不同国家都有其可取之处,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企业知识和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有综合型人才在其中起良好的连接作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适应能力强并且尊重包容文化差异,是多数工作单位较为合适的人选。[4]

2.海外媒体平台提供了机会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Reddit等海外媒体平台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曝光机会,了解平台的调性和用户的特点,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求职的加分项。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劣势

(一)内部劣势

1.专业知识深度不足

在“1+2+1”“1+3”“2+2”“3+1”“3+2” 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因留学、考核等的需要,学习多种语言,各种语言类课程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使得专业课时不得不压缩。此外,不少学校还实行双语专业课并行模式,重复的专业课占据学生大量可自主支配学习时间,且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因时间因素,与同级同专业的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产生较大差距。从而导致同样的学习时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充分满足其社会实践的需要,进一步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方面有所不足,难以在就业应聘中脱颖而出。

2.就业信息不畅通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校园招聘的方式获取就业信息。而中外合作办学因其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完成国内必修课程后,学生进入分流阶段,部分学生选择出国,少部分学生选择继续留在国内完成专业课程。无论是出国留学的学生还是留在国内的学生都将面临重新组班、组宿舍的问题,学生的住宿分散、课程时间不同步等导致国内学校难以及时传达就业信息,进行集中就业指导和就业相关培训。而国外学校的相关就业信息往往更适用于有意向留外毕业生,那些想要回国就业的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些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5]

3.就业意识薄弱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因其需求多、选择多,他们的就业意向大多不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良好,他们不急于工作挣钱谋求生活,大多不愿意走出舒适圈,不主动了解相关就业信息,不关注就业指导课、招聘会等相关活动。此外,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个人工作期望较高,不能正确清楚地认识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岗位就业的重要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意识的薄弱也导致其不能及时顺利就业。

4.缺乏高质量的实习经历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因其课程繁重、签证办理麻烦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在国外留学期间很难有时间和机会参加高质量的实习。以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发现,约60.34%的学生未参与过社会实习工作。

(二)外部劣势

1.企业层面

大部分企业招选员工看重其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乃至对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尽管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说,只要是成绩合格,就可以获得我国教育部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以及合作院校所颁发的文凭,这实际上是具有相对优势,却因为一些企业对这种办学模式了解不够,而不能给予认同,甚至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正规性与否产生疑问,认可度较低。

2.高校层面

由于自身缺少较为完备的专业课师资和充足的外交资源,且教师队伍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多数合作办学院校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也使学生在就业时无法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为其就业减分。同时,虽然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对于办学的硬件与软件投入较为重视,但是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则较为疏忽,不仅在平时的教学中缺少良好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养方面重视程度也不够,因而毕业生缺少就业竞争力,学习意识淡薄,在就业时常常因为碰壁而无法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就业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3.国内外招聘时间冲突

一方面,出国留学的学生的求学时间常常与国内校园招聘时间相冲突,国内校园招聘时间一般在6—8月,而海外留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忙于课业、论文,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从而错失校招的机会;另一方面,时差、信息不流畅等因素导致他们难以畅通、及时地与相关企业单位沟通交流,使得他们经常与许多优秀的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4.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而来,世界经济大受冲击,就业市场也因此萎缩,致使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国外严峻的疫情形势导致大量原计划在外就业的毕业生选择回国就业,进一步使得就业难度加大。且疫情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求职就业窗口期受到压缩,招聘信息发放通道也大量缩减。

伴随疫情而来的各种突发状况,也严重地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状态,加重了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顺利就业。

另外,留学生日渐增多,竞争压力大等因素也增加了中外办学学生回国就业的难度(详见图1)。

三、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大量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加上疫情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回国就业已是大势所趋。海归增多、国内外教育水平的差距缩小、国内高校毕业生数屡创新高、国内企业对留学生的偏好减弱,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

除了从事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外,近年来,不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选择将自己的外语特长发扬,从事语言教学类工作。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抖音等自媒体兴起,涌现出不少自媒体博主,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的学生,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在新媒体上分享学习经历、留学经验等。另外,各个公司大都会有和其他国家合作的项目,在项目进展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具有语言功底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有一定的优势,这也促使许多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选择就任海外顾问等职位。

2021年回国求职留学人才数量保持疫情后高位,留學人才回国发展意愿增强已是趋势,并未随着疫情稳定而下降。回国求职留学人才增多,但优先职位减少,一增一减使得留学人才在国内的求职压力加大。但从2021年来看,留学人才优先职位数及求职人数均与2020年持平,因此整体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参考文献:

[1] 沈洪艳,张国福,王闻琦,等.新兴职业崛起背景下大学生职业意向与择业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30):126-127.

[2] 王琪,于小艳,赵明月,等.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提升就业质量路径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21(6):61-63.

[3] 许珂,冯斌.京津冀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研究与分析[J].公关世界,2021,(16):17-18.

[4] 徐明宇.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6):67-69.

[5] 易芙蓉,张锐,唐宏敏.三全育人理念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现状及质量提升路径[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4):30-31.

猜你喜欢

毕业生办学疫情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最“叛逆”的毕业生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