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

2023-05-23李美霖孟凡钊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协调发展乡村旅游

李美霖 孟凡钊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休闲农业对于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产业转型与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区域(简称广西北部区域)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产业相对发达,旅游产业市场广阔,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内在优势。近年来,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休闲农业发展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区域是环境友好型区域。新常态下,在广西北部区域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经营发展中的品牌意识淡薄;二是经营实体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三是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营销;四是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五是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显著。进而提出促进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强化政府指导并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精心策划促销活动,做好旅游促销工作;四是强化人员培训,规范服务标准;五是改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六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08-0248-07

作者簡介:李美霖(1976—),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研究。E-mail:3499915323@qq.com。

通信作者:孟凡钊,硕士,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乡村经济、旅游经济研究。E-mail:huanlesongping@126.com。

自古以来,农业与旅游业便是相关性较低的2个行业[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体制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农业逐渐发展,与旅游业逐渐在农村地区产生了发展的共同点。此后,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在新时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作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3],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吸收农民就业方面具有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动态化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政策[4];明确提出需要预防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抓住新发展机遇,探索农业新产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并提供有力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中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的多功能,充分发挥农村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优势,支持农村区域的振兴[5]。基于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

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1.1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

基于休闲农业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农村的发展,专家们给出不同的定义,然而这些定义的内核基本相同,均认为休闲农业是满足城市居民休息、度假、旅游等需求的现代农业,同时也是特色农业[6]。从现代研究的角度出发,休闲农业是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的结合体,是现代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1.2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发展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有20多年的历史[7]。进入21世纪,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基于不同视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其中,不乏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如吴学群认为乡村旅游应以城乡文化景观为基础[8];王莉琴等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乡村景观和乡村文化的混合体[9]。2010年,原农业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乡村旅游是将乡村地区打造成旅游胜地,满足城市旅游者下乡休闲的娱乐需求。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密不可分。作为游客,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拥有了解农业发展的机会,乡村旅游能让游客更亲近自然,享受回归本源,它已成为新时期人们对抗压力的首选。同时,乡村旅游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原始娱乐形式,其通过系统开发原始资源来实现区域资源再分配。在新时期,通过在乡村发展旅游业来进行扶贫活动,其成功率较高。

1.3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概念的区别

乡村旅游是一个尤为宽泛的概念。它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中的一切人和事为旅游发展元素,以城市居民包括各类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形态是以观察、享受和体验与农村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各类活动。

乡村旅游注重实践耕作,引进洗涤精神,体验农家特色,以土地丰收、传统民俗、农民热情好客为卖点;休闲农业则注重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10]。因此,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差距不大,其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只是发展目标不同。 因此,从内容上看,休闲农业可认为是乡村旅游的一个子系统。基于地域视域出发,休闲农业在旅游景点和重点方面比乡村旅游更窄、限制更少。

2 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2.1 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状况

广西北部泛指贺州市、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等区域。2014年,广西北部区域启动并进一步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启动实施17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全年接待游客1.0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经过近年来的稳步增长,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游客创造了亮点,它可以分为6个主要项目。

(1)美丽乡村。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广西北部构建了生态村。这些村庄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民俗风情独特,具有大量粮食和农林特产,如富川脐橙、英家大头菜、荔浦芋、融安金橘、柳江莲藕,已成为旅游景点的主要特色[11]。(2)历史文化旅游。广西北部区域源于300多年前,其历史文化悠久,历史遗迹丰富。广西北部区域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发挥了“文旅”作用。其休闲娱乐项目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娱乐项目[12]。(3)“红色”文化之旅。广西北部区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广西北部区域在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线路,重建奉贤革命纪念馆,开发“红色”登山步道。如今,“红色”旅游文化已成为其农村发展最具潜力的旅游项目[13]。(4)暑期休闲旅游。广西北部区域是一个多山的区域,天然的山脉屏障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广西北部区域早晚温差大。所以,广西北部区域大力发展激流漂流、避暑山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其中,旅馆和乡间别墅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5) 吸氧运动。随着大城市多雾天气与日俱增,吸氧运动探险活动在广西北部区域逐渐出现。广西北部区域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全年无雾沙等有害天气影响。近年来,广西北部区域有针对性地推出花谷、氧吧、划船等旅游特色产品,开发的氧吧、步行区、湖泊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14]。(6)参观农业园区。截至2020年,广西北部区域已在全区域各乡(镇)构建了8个现代农耕休闲园区。在园区内有采摘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垂钓、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等活动,逐渐成为游客的必选项目(表1)。

由表1可知,廣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9类项目在年游客接待量、总收入、人气等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而言,在广西北部旅游区域,入园游客量不是最大,然而总收入相对较高。大多数人对“红色”文化旅游不感兴趣,这与人口的经历和年龄有很大关系。

2.2 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

以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主体,以农业观光与乡村旅游经营为两翼,以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发展多种类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在休闲农业方面,要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旅游景区或项目;在乡村旅游方面,要建设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农耕文化、现代生活理念的村落或者景区。广西北部区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将重点构建3个核心体系和8个功能模块,实现“一核两区三带”的布局。“一核”是指打造休闲农业生态文化核心;“两区”即打造以都安大圩镇、东兰县百育镇、那隆乡大坪村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示范区和以天峨县古蓬乡、东兰县那楼镇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体验区;“三带”即分别在都安大圩镇和东兰县百育镇打造万亩田园景观带;在都安小圩、马山县龙邦村、北流市西荣村开展田园景观开发。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建设一批有规模特色的景区或项目,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形成自己独特产品类型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以特色突出和环境优美为前提,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为核心内容和主导功能,着力打造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知名品牌。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广西北部区域重点打造天峨县古蓬乡大平山—天峨公路沿线及东兰县百育镇—那楼乡西荣村2个休闲度假旅游基地[15]。其中,古蓬乡大平山—天峨公路沿线是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发展区域。

3 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本研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中基于游客的视域出发,共发放210份问卷;基于企业的视域出发,共发放32份问卷,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6.2%、96.9%。本研究对游客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调查范围涵盖广西北部区域旅游的餐饮、住宿、购物、景点等接待服务区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存在经营发展中品牌意识淡薄、经营实体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营销、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显著等问题[16]。在新时期,很难满足游客的深度旅游需求。

3.1 经营发展中的品牌意识淡薄

在广西北部区域,基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以及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体行为。因此,缺乏整合资源的能力,其大多数没有很好地整合以及利用有益资源,从而导致在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益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而是被盲目地模仿,造成缺乏地方特色的有益资源浪费。在追求快速资本回报的过程中,开发商和运营商缺乏成熟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差,难以吸引回头客[17]。当区域效益不复存在时,及时撤回投资也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目前,在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通常是单打独斗,没有打造统一的品牌理念,没有对外营销以及进行品牌的推广,群体发展意识淡薄,活动度低。而在新时期,新媒体宣传材料未能协助实现其目标,因此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休闲旅游市场站稳脚跟[18]。此外,目前外地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信息的渠道少,无法对目的地进行有效的比较和选择,只能通过吸引回头客获取市场份额,导致旅游推广效果不理想,人性化的服务质量与品牌的自动实施和维护意识不够。

3.2 经营实体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

在新时期,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较低。目前,在广西北部区域,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多数管理人员均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加之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中通常既充当管理者又充当服务者,导致服务水平较低。目前,在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于短期经营以及获取高利润的目的,大多数运营商雇佣廉价劳动力提供旅游服务以及秩序的维护工作。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对旅游目的地、景点以及旅游相关知识缺乏系统、全面以及深入的认知,其所提供的服务及其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在新时期,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经营实体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声誉以及当地的旅游形象。在新时期,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以及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导致该区域中“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其经营管理方式不当,缺乏专业管理,管理不够精细,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更谈不上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

3.3 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营销

在广西北部区域,农家乐通常位于偏西部的区域。而其他区域,特别是偏东部的区域,由于城市规划以及土地运用的限制,几乎不存在农家乐。而在西部区域,农家乐也“各自为政”,分布较分散、经营规模较小。对于农民而言,在广西北部区域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旅游市场定位于节假日的当地游客,并希望能够吸引回头客。

由图1可知,首次来广西北部地区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人数最多,占比为76%;来广西北部地区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次以上的人数占比为24%,说明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回头客很少,这也说明广西北部区域的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没有吸引力。

由图2可知,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乡村旅游信息途径为亲朋推荐的占比最高,为62%;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乡村旅游信息途径为企业名片的占比为11%;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乡村旅游信息途径为网络的占比为11%;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乡村旅游信息途径为政府活动的占比为8%;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乡村旅游信息途径为旅游社的占比为6%;游客获取广西北部区域乡村旅游信息途径为其他的占比为2%。这从侧面说明广西北部区域缺乏基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高效营销与促销途径,大多数旅游企业依靠发行名片来吸引游客。

3.4 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

目前,在广西北部区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广西北部区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缺乏成熟的基础设施,其现有的景点以及基础设施缺乏接待能力,即星级旅游酒店、宾馆数量严重不足,道路设施不完善,住宿、餐饮等条件跟不上,不能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由图3可知,在广西北部区域,游客基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旅游满意度评价中,对交通不满意的游客占比最高,为38%,其次是对餐饮不满意,占比为36%,最后是对住宿不满意,占比为26%。基于单项设施的满意度占比均匀,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均较差,还不能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新时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于完善的基础设施。虽然广西北部区域各村之间的所有公路都已实现畅通,但道路狭窄且缺乏安全措施,有些路段甚至没有收紧。广西北部区域属山区,整个区域有多座大坝,停车难问题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之上影响游客的体验感,从而导致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低下。

3.5 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显著

广西北部地区的很多旅游资源还处于“深闺无人知”的状况。现今许多人基于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认知为“农家乐”,认为所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就是下乡种菜与烹饪,这从侧面反映出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显著。

基于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态,即对游客娱乐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游客的主要娱乐方式为棋牌品茶的占比为49%、赏花观景的占比为19%、散步聊天的占比为17%、乡村体验的占比为9%、其他的占比为6%。

在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为棋牌活动,不再有乡村住宿、农业活动、传统农业考察。此外,会展、特色购物等一系列乡村活动没有在旅游链中得到有效构建和整合,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不能为游客创造价值。广西北部地区高速公路开通以后,餐饮服务业的整体生产力显著提升,而酒店业在新一轮衰退中整体下滑,说明在新时期,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陷入了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显著的尴尬处境。

4 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建议

4.1 强化政府指导并提供政策支持

从其他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成功发展模式出发,政府发展政策、政府指导以及政策支持对实现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起到关键作用[18]。可见,政府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协调程度及其兴衰。因此,在新时期要促进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就要提升政府意识,通过政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将新的生命力和能量注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發展,解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瓶颈问题。在新时期,还需要研究制定适合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措施以及居民灵活运用土地利用政策,建议因地制宜利用非农用地进行休闲耕作。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对用地性质进行少量改变,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场主追求多方利益。在土地使用方面,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联络作用——当地政府牵头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确保业主和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旅游管理方面,应当加快完善农村农业和旅游政策管理,从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软硬”措施和设施的支持和帮助入手,制定更有效、可行和全面的指南和规则,并以多种方式呈现。在税收方面,利用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对全区域旅游项目相应减免税收。政府应当积极招商引资,在发达区域引进具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经验的经营者,树立发展模式,认清动力,提升广西北部区域品牌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推陈出新,为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2 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在建设现代旅游景区时,要侧重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对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要尽量使其保持原汁原味。在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以“金山银山”代替“绿水青山”,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营造很崎岖的建筑和观景台,应当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相互融合,既可为广西北部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基础条件,又能进一步提升城乡综合发展效率,在维稳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协调与健康发展。

4.3 精心策划促销活动,做好旅游促销工作

在新时期,促进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市场调研,制定科普旅游营销方案。第一,利用旅游咨询门户、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自助信息平台、互动电子杂志等平台,强化和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以多种推广和营销方式,充分展示广西北部区域农旅产业的发展成就和特色,从而吸引游客到广西北部区域体验乡村生活。第二,在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和农家乐建设中,培养专业营销人员,精心策划制定综合推广方案,重点组织、分层次开展推广活动。第三,通过多个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展览、会议、研讨会等方式,将资金用于广西北部区域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景区的推广。第四,在重大活动和重大会议等活动中,充分展示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努力做好宣传活动。此外,还要加快旅游企业创新发展步伐,开动参与推广营销和其他领域的商务合作交流,努力把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资源呈现给游客,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到广西北部地区开展观光与旅游活动。

4.4 强化人员培训,规范服务标准

人才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新时期,促进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要激发群众的内力,使其发挥带头作用,采取适当的宣传方式,引导农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实践。第一,发挥广西北部地区职业培训优势,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研究培训,着力开展优质城乡干部职业教育,特别是强化城市领导和培训。对大农场主、展览单位业主进行培训,培养农村休闲农业和旅游发展的企业家群体,为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第二,组织成立广西北部区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协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农业和休闲旅游发展,完善科学管理。行业协会要推动科学研究,分析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法规;强化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业自律性,维护休闲旅游市场秩序,推动广西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标准化、健康化、持续化。

4.5 改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

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要以“软硬兼施”为基准。首先,“硬”的部分是指推进硬件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建设旅游接待中心,改善道路,美化风景区;确保旅游区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商业、娱乐和服务设施的可用性;促进更多星级旅游饭店、旅游企业发展壮大,提升服务接待水平。二是强化园区道路建设以及电信、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开辟道路交叉口,增设路标、餐厅地图,打造村修工程、硬件环境设施、循环经济、建设新村。三是管理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装修、美化、专业化等领域的项目。其次,“软”的部分专注于构建支持娱乐和旅游设施的软件。根据田间环境特征,引进高产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动植物。通过立体种植、种植设备、绿色耕作、深加工、可持续绿色耕作等循环绿色生态系统游览,研究开发耕作模式。通过开发和改造具有独特体验的娱乐产品、特色纪念品、文物、手工艺品、美食等,打造广西北部区域特色休闲旅游购物街和地方特色城市,满足游客需求;对拟建视点构建长效管理和投资制度,及时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升级,防止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4.6 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结合各区域特色,深挖有益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立足实体经济,理性传播呈现,科学统筹建设与稳定,打造旅游依托乡村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制定发展规划,即一村一场、一场一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

第一,充分利用农业天然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民族特色风情,深度融合农业生产,将特色产品和产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通过聚焦农村农耕项目,力求还原原生态、传统农耕生活,在“食、住、行”中体现农家特色。此外,在“新、奇、特”上下功夫,让游客在广西北部地区体验一次别样的乡村之旅。前者强调耕地阳光休闲的特色,后者强调湖泊、山脉和民族景观,利用生态价值、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等有益的资源,让游客了解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农民生活。第二,充分发挥功能优势,建设一批优质、有趣、有特色的留城项目,助力农家园、旅游配套等,系统推广美丽园林、试验农场、重点项目、展览园等以增加旅游收入的新型旅游方式。此外,还可以更新农产品种类,扩大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特色农耕体验和展示区,让游客深入体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乐趣。

5 小结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维系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健康发展,应当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在改善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期为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邱元凯,赵雯钊,戴添基,等. 茶产业与休闲农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以石坪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58-160.

[2]谷 静.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景区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为例[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2):121-124.

[3]信慧娟,段文军,钟 佩. 鄉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广西资源县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34(8):64-73.

[4]韦福巍,黄荣娟,时朋飞.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广西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10):35-42.

[5]宁 夏,罗 丽,孔令孜,等.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广西的启示[J]. 江西农业学报,2018,30(9):122-127.

[6]万 利,黄 莹. 新时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J]. 核农学报,2020,34(10):2.

[7]朱云洁. 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策略探讨[J]. 山西农经,2021(16):72-73.[HJ2.1mm]

[8]吴学群. 休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 中国蔬菜,2020(1):120.

[9]王莉琴,胡永飞. 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20,396(4):57-58.

[10]于兴业,李德丽,崔宁波. 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北方园艺,2020(1):5.

[11]刘明强,潘 果. 柳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 南方园艺,2017,28(3):3.

[12]姜 锐,盛方清,姜 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 植物检疫,2021,35(3):91.

[13]史训东,姚冠新,徐 静,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7):7.

[14]李茂林,刘春莲,谢雨萍. 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7):7.

[15]阳志红. 论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环境下广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前景[J]. 休闲,2019(9):1.

[16]郑 石,林国华.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7,32(3):324-331.

[17]乌 兰.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及其实现路径[J]. 山东社会科学,2018(10):6.

[18]张 冰. 协同融合发展视角下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优化路径[J]. 农业经济,2022(5):2.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协调发展乡村旅游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