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3-05-23钟满宏
钟满宏
【摘要】在当前初中教育过程中,核心素养理念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贯彻,使得学科教学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也不例外。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需要做好学科教学的创新拓展,并完成智慧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科教学成效。本文先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在明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最后从合理设计教学任务、优化课堂互动交流、引入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实践教学任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4-0037-03
一、引言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初中教育也融入了较多信息化要求,需要教师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这也使得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更加契合初中阶段的教育目标。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全面融入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基于这种情况,就有必要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谈一谈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建设方式。
二、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对于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对于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对于那些信息意识较强的学生,可以结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并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使用有效方式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信息意识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信息的价值。
(二)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科学领域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对于那些拥有较强计算思维的学生,可以在信息活动中使用计算机处理对应问题,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最终形成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并将其迁移到其他同类问题中。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评估与选择常用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创造性解决问题。具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与局限性,并较好地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灵活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并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学习。
(四)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主要是指当前信息社会中学生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行为自律等多个方面的责任。即学生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可以遵守公共规范,主动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并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人文问题,具备理性的学习态度与能力。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算太高,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初中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时候,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中就会处于显著的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掌握较多知识点,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成,应该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二)课堂教学方法较单一
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较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环境表现得非常枯燥。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涉及的知识点比较零散,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直接使用了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具有较强的短期效果,但是立足于长期教学来看也是不可取的,很容易磨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水平。因此在后续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该积极改善这种情况,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转变,最终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三)智慧化教学效果一般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领域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结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价值,导致课堂教学还处于传统层面,很难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智慧课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较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对于智慧课堂的认知水平比较有限,没有掌握创新教学方式,导致智慧课堂的推进速度非常慢,很难取得教学创新的效果。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建设策略
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初中教育的战略理念,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指引。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打造智慧课堂的时候,也应该充分明确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并能够立足于此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安排课堂教学细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最终效率。
(一)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事实上,很多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水平较低,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方向性与目的性不强,同时也处于较为显著的被动学习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的学科学习效率就非常有限,并且也无法在课堂环境中收获快乐,最终表现为学科兴趣不高等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带领学生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学科,引导学生真正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逐步引导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水平。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整合学科教学知识,并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通过这些教学任务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引导,使得学科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學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知识点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带领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节课,对于学科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可以在这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带领学生深入认识信息技术学科,那么可以给以后的学科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是信息技术”,让学生一起探索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并说出这些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由于很多学生对于以前的生活形式都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以前没有信息技术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再跟现在的生活场景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价值,并了解信息编码的内容,感受信息技术的精髓内容,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水平。
(二)优化课堂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做好课堂互动交流的优化工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在以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较多教师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也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一般,同时也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价值,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课堂内容,显著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智慧课堂构建的学科教学,可以考虑积极使用多媒体等工具,将原本枯燥的学科教学知识,转化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信息,改变学生与学科知识的互动方式,锤炼学生的计算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科教学的综合水平。
在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Excel数据表处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做好课堂互动交流,同时还要积极使用信息工具展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Excel数据表处理》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Excel数据表,并学会使用常用的公式和函数运算,以及基础的排版功能,将本身比较繁杂的数据输入到Excel数据表中,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完成统计图表的建立与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Excel数据表基础功能的讲解,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正确熟练使用Excel数据表。在后续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处理涉及的现实问题,完成数据处理过程的建模,依托于建模思维明确后续数据处理的过程。在学生完成统计图表建立以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处理过程,并总结核心流程,能够将其代入到其他同类问题中,锤炼他们的计算思维。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这些重要教学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里也可以回顾学习,巩固他们的学科能力。
(三)引入小组分工合作,培育数字化学习创新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考虑引入小组分工合作模式,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互动过程中发散学科思维,培育他们的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合理分组,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讨论主题,使得每一个学生可以在组内讨论中充分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教学环境的热烈程度。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组分工合作模式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指引,明确组内讨论的方向。教师在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的时候,也要做好组间巡视工作,观察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如果发现部分小组在组内讨论中遇到了显著的困境,教师也可以适时介入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保证小组分工合作模式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分工合作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通过组内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简单的平面设计。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图像获取、图像简单处理、图像特效处理等知识点的教学,等到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共同完成“简单平面设计”的任务。在开展小组分工合作之前,教师也要提供相对充足的图像素材,并给出一定的创作方向,比如海报设计等,但不要限定学生的创作方向,真正凸显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创新素养。教师在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与创作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组间巡视,观察每一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部分小组可能在图像特效处理等方面遇到困境,教师也可以进行实时指导,使得每一个小组的设计活动都可以顺畅进行。通过这个设计活动,可以较好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锤炼他们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四)设计实践教学任务,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设计一些实践教学任务,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来说,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还要立足于社会环境中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辨别信息的准确性和自身价值,面对社会问题可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最终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智慧社会。立足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就可以考虑结合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设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这些社会事件中灵活使用学科知识,并能够有所感悟。这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学科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信息安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环境中进行计算机病毒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防治计算机病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出以前计算机病毒泛滥的社会事件,比如熊猫上香等。通过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看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动抵制与防范计算机病毒。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如何从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上做一个文明守法的网民,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怎样约束自身行为。通过这些教学任务,就可以较好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上网实践活动中全面贯彻文明上网的原则,共同维护我国的互联网环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是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理论导向,同时也是智慧课堂建设的关键指引之一。因此对于各个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后续时间里也应该能够加强自身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探索核心素养理念有效融入的方向。这也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优化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并培育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有较好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改變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并积极引入小组分工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智慧性,提高学科教学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云.例谈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7):48-49.
[2]黄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实践分析[J].新课程,2022(15):62-63.
[3]贾建平.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22(12):101-103.
[4]黄永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22(1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