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癫痫患儿的影响

2023-05-22李露露王晓玲李娜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病耻癫痫动机

李露露,王晓玲*,李娜娜,张 鹏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52;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癫痫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长期、反复、积累等特征,发病时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对该病存在偏见,患病儿童常受到周围人的排斥与嘲笑,导致部分患儿出现病耻感[1]。该病目前尚无确切的根治方案,长期给药虽可有效控制患儿症状,但病情反复带来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不利于疾病治疗,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必不可少[2]。动机性访谈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帮助其探讨并解决心理矛盾,从而引导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辅助治疗中[3]。本研究将动机性访谈干预应用于癫痫患儿的疾病诊疗中,以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0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依据第九届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纪要中癫痫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6~13岁者;②诊断结果符合上述标准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差者;②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其他精神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13岁(9.16±3.22)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6.71±4.12)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12(9.34±2.98)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6.53±3.66)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4]及护理。护理包括发放癫痫知识手册、健康教育(疾病常识、病症识别及应对措施)、合理饮食及用药指导、发作时间的安全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动机性访谈干预,具体措施如下[5]。成立动机性访谈干预小组,组内设经验丰富的医生、责任护士及心理访谈护士各1名,每位成员均接受癫痫病、动机性访谈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各成员分工明确,分步实施护理计划。阶段1(了解患儿的前意向阶段):医生通过病情诊断,初步了解病情,责任护士根据医生建议的用药及护理方案采取护理措施。心理访谈护士鼓励患儿思考和讨论患儿行为,询问患儿的患病经历及对症状的主观感受,耐心听取其倾诉,鼓励患儿更加开放地探讨自身问题,如“你认为疾病对你的生活及学习产生的困扰是什么?你的哪些行为令你担心?通过治疗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你认为你可以为此做些什么?”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患儿向积极方面思考,提高患儿自我效能。阶段2(引导患儿改变的意向阶段):鼓励患儿积极配合医生诊疗,按时用药,合理饮食,帮助评价其对治疗疾病做出的各种选择,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不恰当或非理智行为运用癫痫病相关知识耐心开导,打消其康复过程中的顾虑,鼓励患儿向自己提问,如“你对治疗有信心吗?你担心的问题可以克服吗?你尝试过什么方法去辅助治疗,效果如何?”通过引导患儿探讨其行为的合理性改变患儿的意向。阶段3(制订行为改变计划):首先确定可实现目标,接着为实现这个目标制订可行性方案,最后由患儿确定该方案是否自愿执行,达成共识后详细记录该方案,制订阶段性奖惩措施。通过确定目标,提高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执行方案期间责任护士及心理访谈护士每周固定电话联系患儿,通过了解方案实施情况,给予改进建议,不断激励患儿突破自我。阶段4(肯定患儿的改变):通过阶段性干预,肯定患儿取得的成绩,鼓励其诉说困难和挫折,强调其坚持履行计划的能力,强化“信念”意识,帮助患儿巩固改变的意向,树立坚强的信心和希望。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干预6周后,根据依从性量表评估,完全依从:完全遵循医嘱按时定量服药,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饮食作息;部分依从:基本遵循医嘱,需家长监督,偶尔又不规范行为;不依从:不按照医嘱规定用药,擅自停药[6]。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计算依从率。②病耻感:采用病耻感量表(ISMI)[7]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共29个条目,采用1~4分评分法,分值越高表示病耻感越强。③自尊心:采用自尊量表(SES)[8]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尊心,该量表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设4个选项,分别赋分1~4分,总分56分,评分>20分代表自尊心水平正常,分值越高表明自尊心越强。④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9]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SAS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80分,评分>50分为焦虑,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SDS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80分,评分>53分为抑郁,分值越低表示状态越好。⑤生活质量:依据中文版癫痫病患儿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别从发作担忧、情绪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5个方面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社会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E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E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ISMI评分比较 见表4。

2.5 两组干预前后QOLIE-31评分比较 见表5。

表4 两组干预前后ISMI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干预前后QOLIE-31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精神类疾病,常于2~14岁发作,治疗周期较长且易反复,通常采用药物治疗降低病发率,但因患儿年龄较小,智力水平和身体承受能力较低,加之患病时常伴随行为异常,周围人对疾病存在的偏见等易导致患儿产生病耻感,严重影响疾病治疗[10]。常规护理在帮助患儿正常接受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患儿对疾病理解有限,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心理及疾病注意事项关心不到位等原因,不能有效调动患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动机性访谈干预主张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引导患者思考和讨论其行为,探索并解决其内心矛盾,进而引发其行及意识改变[11]。临床上动机性访谈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管理,如疼痛控制、糖尿病治疗、心脏康复、预防HIV等领域,在规范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危险行为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12]。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周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ISM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动机性访谈干预效果显著。青少年对疾病多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且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疾病产生排斥感和羞耻感,使自尊心受挫。而动机性访谈干预属于目的性心理干预,在具体实施中,首先,通过成立一对一护理团队,强化动机性访谈干预技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其次,充分挖掘患儿的心理活动,了解困扰患儿行为的主要思想症结,运用一系列自我提问的方式时患儿明确思想矛盾,动摇其不正确的前意识;第三,通过鼓励患儿制订合理的改变计划,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协助患儿合理评价其行为,引导患儿思考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有哪些不足,如何改善等提高患儿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肯定患儿的付出和改变,帮助患儿树立信心和希望,并将其当作信念坚持下去,不断巩固其正确的行为意识。故而通过一系列启发式询问及干预,引导患儿认识自己的心理矛盾,及时纠正患儿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进而降低疾病带来的羞耻感,并通过鼓励患儿勇于面对自身疾病,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患儿对抗疾病的信心,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由于长期用药及周围人区别对待,癫痫患儿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QOLIE-31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以患儿为中心从多层面进行开导,消除其负性情绪,鼓励患儿制订合理的意向改变计划,帮助患儿纠正了错误的治疗态度,在回访监督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使患儿感受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帮助,长期坚持配合治疗,提高其治疗效果,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病耻癫痫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动机不纯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