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宾阳县下窑村传统制陶工艺调查 *

2023-05-22覃月林颜广光汪常明

关键词:宾阳烧窑龙窑

覃月林,陈 彪,颜广光,汪常明

(1. 广西民族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6;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安徽 合肥 230026;3. 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陶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 宾阳 530400)

0 引言

陶是人类首次创造的非自然的人工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时间约为2万年前。[1]广西是我国出现陶器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桂林南郊雁山区的庙岩遗址中发现了广西已知最早的陶器残片,距今约15 000 年。[2]同样在桂北地区,在距今约1 万年的桂林甑皮岩遗址中也发现了原始陶器残片。[3]自战国始至汉代,印纹硬陶在广西长期被使用,此后虽然广西开始出现瓷器,但是陶器仍然是古代广西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具之一。时至今日,广西有不少地方仍然在用古老的制陶工艺生产日用陶器,很好地保留了制陶这一人类最先发明创造的传统手工技艺,为我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陶窑停烧,一些制陶艺人已经放弃这一手艺,年轻人也很少有愿意学习和继承这一手艺的。为了记录和保护这一传统工艺,本研究团队自2016 年7 月开始,对广西传统陶瓷制作工艺进行持续调查和研究,其中对宾阳邹圩镇下窑村传统制陶开展了多次田野调查与研究。

1 地理环境

邹圩镇位于宾阳县北部,其面积为154 平方千米。邹圩镇地处宾阳的北部,其西南和北面分别与上林、来宾市兴宾区两地交界,东邻洋桥镇,西南面与新圩镇连接,国道322 线穿腹而过,距离县城18 公里,交通便利,下辖15个村委,总人口为30 873 人,[4]属壮、汉、瑶等民族杂居乡镇和山区乡镇。邹圩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全县最丰富的优质石灰石矿产资源和大量的优质红黏土资源,县内唯一的一条大河——清水河贯穿邹圩镇9 个村委70 多个自然村,是发展建材、水产养殖以及旅游开发等产业的理想地。该镇有3 个陶器生产专业村,分别为新窑村、下窑村和江口村,矿石开采点达数十个。此次调查点为下窑村,总人口为700余人,是宾阳现存规模最大的传统制陶村落,其制陶技艺于2016 年被评为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村现存龙窑(包括阶梯窑)7 条,目前使用的有4 条,新建的阶梯窑有1 条。制陶户主要有颜、苏、冯、黄、梁、李六姓,以颜氏人数最多。一进入该村,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制陶气氛。村口就是淘洗陶土的淘洗池,不远处就是龙窑和制陶作坊。陶器成品、半成品和碎片在地表随处可见。

2 历史调查

宾阳县素以手工业著称。明代陶瓷器陆续问世。民国时期,宾阳是广西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到20 世纪80 年代,陶瓷等手工业品达490 多种。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3 亿元,其中手工业营收占23.73%。[5]宾阳陶瓷业历史悠久,据考古调查发现,宾阳在宋代即产青瓷,窑址遗址在今邹圩镇粮所仓库附近。[6]民国时期,瓷器是宾阳工业的最大宗产品,其质量仅亚于景德镇。[7]这些产品大都经宾阳芦圩运往广西都安、宜山(今宜州市)以及云南、贵州等地销售。过去的荣生和、广发昌、伍怀廷、马祥记等商号就是主要经营这些货物的。[8]

本调查组发现,在穿越下窑村而过的清水河长达几百米的河岸地层上,仍遗留大量陶器和窑具等废品堆积。2016 年清水河河岸修路施工挖出的剖面包含陶器堆积的文化层多达5层(尚未计水下的文化层),其堆积层厚度达数米(图1)。从出土的陶器风格和原料来看,其与现代下窑村陶器类似。

图1 下窑村清水河岸陶器文化堆积层

据下窑村最大的制陶家族颜氏族谱记载和陶艺传承人颜长希口述,他们祖上从山东迁来,先是到广西横州市,最后迁到宾阳下窑村,在广西从事制陶已经有17 代。在有些村民的家中,还保留着民国时期他们祖辈生产的陶壶和碾钵。

据1987 年的宾阳县志记载,下窑村(原名康能村)生产钵、瓮已有250 年历史。邹墟下窑、新窑和江口3 个村主要生产瓮、罐、钵、瓶;1949-1979 年以陶器手工业合作社方式集体生产;1980 年恢复家庭自产自销,有169 户、390人从事制陶,有窑5 座,年总产量达69 万件,占宾阳全县生产陶器量的大半,主要产品有米罐、油罐、龙坛、钵、粥罐、酒熬、筷筒等35 种。这些产品的特点是薄而轻,耐高温,不渗漏,而且畅销河池、柳州、南宁等地。[5]

3 下窑村制陶原料与工具

3.1 原料

邹圩陶器原料分三部分:陶土、釉料和化妆土。陶土分两种:一种是黄白黏性土,一般在水田和鱼塘下面;另一种是红土,当地称为泥骨,有花点,比较硬,一般在山岭上。制陶时黄白土与红土的配比一般是7∶3,但是根据土质或器物不同,需适当调整比例,如做小件只用黄白黏性土即可,做茶壶只用50% 的黄白土。附近的六新村甘蔗种植区地表下面有大片的黄白色陶土,一般在地表3 m 以下。在水塘下,黄白土一般伴随有石头出现。上层是白泥,下层才是更好的黄白色泥。如果一直往下挖到石头,就说明没有陶泥了,有的陶泥厚4~5 m。陶土一般在阴历12 月或者春节过后的正月备料,那时天气干燥,适合采泥。

釉料:采用天然釉土,在附近山岭中采取。外表为红色,当地称“红珠土”,很硬,采出后需敲打、淘洗,打得越细,釉水越好。产地不同或烧制时火候不同,釉的颜色也不同。

化妆土:是胎上釉下的一层陶衣,目的是打底,掩盖胎色,使胎外表呈白色,同时可使坯胎表面光滑,便于上釉和显色。下窑村所用化妆土产自宾阳县新圩镇罗凤村。

下窑村以前有很好的陶土,经过祖祖辈辈长年累月的采掘,到20 世纪80 年代,下窑村的陶土已差不多采完了,一些地方也因为挖泥形成了大坑和沟渠。目前下窑村制陶所需的陶土主要从邹圩镇其他村购买。一车陶土大概5吨,价格为600 元左右,红土和黄白土价格相当。

3.2 加工工具

邹圩下窑村制陶特色工具包括以下6 类。

陶轮:用于拉坯的工具。上下有两个小轮盘,中间为大轮盘,用水泥制造,中间是铁轴。以前的大轮盘是由制陶用的黄白泥掺入动物毛发和竹篾做成的。

泥弓:也称泥叉,竹弓装上细铁丝弦,用于匀泥、练泥,除去泥中杂质和空气。

陶模:用于模制、压制。

匣钵:装烧工具,将陶器放在匣钵内烧制,可以保证烧制出精品和得到特定的釉色。

抵手(掌头):拍打器壁、修整陶器内壁的工具。

拍手(掌板):拍打器壁、修整陶器外壁的工具。

各类修整、刻花工具:刻刮刀具、戳刺工具、竹刀、刮高(抛光用)。

3.3 窑炉

邹圩下窑村制陶的窑炉分阶梯窑和龙窑两种。这两种窑都建在山坡上,坡度为20°~24°,长度为20 m 左右。两者外形相似,不同的是龙窑内部贯通,窑床为倾斜面(图2),而阶梯窑内部为分室,每个窑室内窑床为阶梯结构(图3)。室与室之间有一堵墙间隔,因此当地也有人称阶梯窑为分室龙窑。一般阶梯窑烧制的陶器烧成温度较高,龙窑温度要低些。笔者对下窑村的一座龙窑和一座阶梯窑(6 节)分别进行了测量,情况如下。

图2 龙窑内部

图3 阶梯窑窑室内部

阶梯窑窑头宽约3.5 m,往上逐渐增宽,后一节(室)比前一节(室)宽20~30 cm,窑尾最宽,约为4 m。靠近窑头的窑室高约1 m,往后逐级增高,最后一节窑室高1.7 m。窑头正前方底部有一排通风口,同时也是出灰口,窑身两侧设有投柴孔。投柴口既可以加柴火,也可以观察火候,还可以通风。窑尾有一个扁长的烟囱。阶梯窑两侧都设有窑门,两个窑门相对,呈一条直线,与窑身垂直。这样设立窑门,一是因为阶梯窑窑室比较大,两边设立窑门是为了装窑方便;二是窑门相向而设便于通风,窑炉降温平稳,保护产品。阶梯窑具体形状见图4。龙窑结构比阶梯窑简单,也是前小后大,中部窑高160 cm,宽140 cm。龙窑两侧都有投柴孔,但只在一侧开设窑门,这是因为龙窑窑壁比较薄(20~30 cm),升降温快,两侧开窑门不利于保温。阶梯窑可以两侧开,是因为窑壁厚(约40 cm),相比而言,阶梯窑可以烧更高的温度。龙窑具体形状见图5。

图4 阶梯窑示意图

图5 龙窑示意图

4 下窑村制陶工艺流程

下窑村制陶基本上都是靠手工完成,其工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原料准备、成型与修坯、装饰与上釉、装烧。

4.1 原料准备

原料准备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可细分为采土、晒土、泡土、过滤、沉淀、晒泥、陈泥和炼泥。

原料选好、配好之后放入洗泥池,经过多次淘洗、过滤之后,取出晾晒,为方便搬运和干燥,晒泥时将泥料划成方块,晒到一定程度时堆起陈腐存放。制陶前,取出陈腐过的泥进行炼泥(图6)。

图6 炼泥

炼泥时,用泥弓不断切割出泥块,并对其进行拍打,将泥中的草茎、沙子等杂质带出,并释放泥中空气。如此反复炼制过的泥才可用来拉坯,一般300 斤泥约需炼1 小时。泥太湿时,需要拍打到墙上,让吸水砖头吸收水分,这样炼泥更快。目前炼泥有用机器也有用手工,但手工比机器更细腻。

4.2 成型与修坯

下窑村制陶成型方式有拉坯成型(图7)和模制成型两种,以拉坯(轮制)更常见。

图7 拉坯成型

制作形制较大的陶器一般不能一次拉坯成型,需要先制作陶器的下半部分(底部),再制作陶器的上半部分(顶部),晾干后再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陶器。拉制每个陶器用多少料,制陶师傅会根据经验捏取,在拉坯底的过程中会用手指试探陶器底部的厚薄,然后用平滑的木片刮泥使陶器底部内壁平滑,待陶器底部制作完成后用竹片(为一种特殊的竹片,使用方法错误会割坏坯底)或钢丝割底,然后从底部抱起放到一边晾干。拉的坯越薄,表明技术越好,同时越利于节约成本。此外,过去都是肩挑运输,坯体越薄越方便运输。

模制的器物主要是丧葬用的金坛(罐),其盖子和罐身都是模制和压制,不拉坯。器物无论是拉坯还是模制,成型之后还需要对坯体进行加固和修整。大的器物器壁需要用抵手和陶拍捶打加固(图8),器物表面用工具通过慢轮转动修理表面至平整光滑。

图8 修整加固器壁

4.3 装饰与上釉

根据用途,下窑村陶器有些上釉,有些不上釉。

上釉之前一般先上化妆土,用刷子蘸取化妆土(白膏泥)浆液均匀地涂抹在陶器的坯体上,晾干,等待上釉。大器一般采用浇釉法上釉。先给陶器内部施釉(上内釉):用一个杯子盛取泥釉,均匀地淋在陶器内壁上,将多余的泥釉倒出来,放置好(一般放置一天,看天气情况,晴天最好)。干燥后开始给陶器外表面施釉(上外釉):用杯子盛取泥釉均匀地淋在陶器表面,放置到一边,晾干后,等待装窑烧制。除了浇釉之外,下窑村还有荡釉、浸釉等上釉方法。有些器物为了美观,还需进行装饰,比如在表面雕刻弦纹、戳刺纹等(图9)。

图9 施加纹饰(白色为化妆土)

4.4 装烧

4.4.1 装窑

装窑要分类装烧,不同种类和大小的器物要分开装窑。龙窑装窑前在窑床撒上耐火的沙子,阶梯窑则是垫耐火砖。然后根据窑和陶器的大小,整齐地摆放成一排,有时候烧制大件器物时里面会放一些茶壶、茶杯之类的小陶器,每一排陶器之间会留一定的空隙,以便空气流动,也便于从两侧烧火孔放入柴火把陶器“烧熟”。龙窑如果没装满整个窑,还要在装到最后陶器的位置上起一堵墙隔断后面多余的空间,以便保持窑温,墙上留有通气孔,以保证火向上的抽力。一般两个人装满整个窑约需两天时间,装窑完成之后要用砖和泥封好窑门。

4.4.2 烧窑

此处以龙窑为例,描述烧窑过程。龙窑的窑头是一个长约2 m、宽2 m、高1.3 m 的火膛,火膛正面有4 个烧火孔,从最底下的火孔开始生火,其他3 个烧火孔先封闭,从下依次往上生火。根据烧窑师傅的经验,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封闭下方的烧火孔,打开上方的烧火孔继续放入柴火烧窑,窑的温度从下往上依次升高,当烧到第4 个烧火孔时窑温可达到1300℃以上(红外测温仪显示温度)。第4 个烧火孔烧到一定程度后,把火膛正面的烧火孔全部封闭,打开龙窑两侧的烧火孔,从窑头(龙头)两侧开始,烧完两个烧火孔后用砖头和泥封闭好,打开下一节窑的两个烧火孔继续烧(图10),依次一直烧到窑尾(龙尾)的最后两个烧火孔,待烧制完成后封闭好所有火孔,至窑温冷却后出窑。从两侧烧火孔观察烧制的过程中,发现有釉滴在陶器上,可用专门的铁棍刮落。

图10 向两侧烧火孔投柴烧窑

从火膛正面第1 个烧火孔生火开始到烧第2 个烧火孔需要20 小时左右,第2 个烧火孔到第3 个烧火孔约4~5 小时,第3 到第4、第4到两侧的烧火时间亦是如此。两侧烧火孔每个约烧半小时后到下两个烧火孔,整窑烧下来约需50 个小时。下窑村烧窑一般为明火,但有些器物放在匣钵或者大器内加盖闷烧,烧出来的器物釉色发青。过去下窑村烧窑没有验火工具,全凭肉眼,根据火的亮度、产品的颜色和光泽判断,窑工时刻要观察窑内火色变化,现在则利用测温仪和钟表辅助烧窑。原先四到五个人一起烧窑,由于每个人的控温能力和把控升温速率的经验不同,每当换岗的时候容易造成窑温的不稳定,如今通常两个人轮流换岗,这样减小了误差,烧窑成品率更高,但烧窑师傅也更辛苦。以前烧窑所用的燃料为茅草、树叶等材料,燃烧快,需快速添加燃料,烧窑师傅十分辛苦,手脚基本不能停;而且以茅草、树叶等为燃料,火势不好控制,容易失火,发生火灾。现今一般用木材厂的废料小木条,如压板边角料(桉树),木条火势比较好控制,从窑头到窑尾所烧的木条越来越长,火势越来越猛,窑温越来越高。但烧制茶具等精致器物对燃料要求高,通常用松木,可从宾阳县城、各镇锯木厂购买松木边角料。

4.4.3 出窑与检验

等窑温缓慢下降到常温左右,即可打开窑门散热,等窑内温度进一步降低后,把烧制好的陶器搬出,等待检验。一般生活用品出窑之后不用处理,茶具则需要磨口、平整,这样会使壶有更好的密封性。有些器物为了美观,出窑之后还会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后的陶器外表更为光亮,呈灰黑色。装车出售时,窑工每拿起一个陶器装车,就用一块小陶片轻轻敲击陶器的四周,根据声音判断陶器是否有损坏。一般没有损坏的陶器声音比较清脆,有损坏裂痕的陶器声音比较杂,有“漏风”的声音。

5 下窑村陶艺特色及传承

下窑村制陶工艺及其产品极富特色。第一,下窑村陶器胎色为红色,因此也被称为邹圩红陶,是南宁红陶的重要代表。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原料中含有较高的铁,经笔者检测分析:红土、黄白泥和某一成品胎中的Fe2O3含量分别为10.26%、6.27% 和13.64%。第二,下窑村红陶具有原始性。下窑村制陶原料都采自天然材料,制作工艺保持长久以来的轮制等传统方式,产品十分古朴。如其生产的典型产品酒熬(图11),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酿酒工具。目前宾阳及周边地区仍然使用这种工具蒸馏酿酒,下窑村生产的酒熬销路很好。第三,下窑村陶器具有多样性。下窑村陶器可分为日用品、婚嫁、建筑、祭祀、葬具(金坛)、工艺品等,产品品种十分丰富。第四,下窑村阶梯窑陶器烧成温度普遍较高。笔者对下窑村阶梯窑陶器成品经科学测试分析证实,其烧成温度高达1320℃(图12),且大多数产品超过1200℃。根据陶与瓷的定义,这种烧成温度已经超出一般陶器的温度范围,其产品实际上应属于炻器(stoneware),即介于陶与瓷之间的陶瓷器。第五,下窑村陶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承载了当地民俗与文化。其生产的酒熬、饭甑、腰鼓、金坛、腌酸坛子等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器物。壮族人民爱吃糯米饭,下窑村生产的饭甑,专蒸五色糯米饭;广西人爱吃酸,下窑村生产多种类型的腌酸坛子,根据其大小,可分为大酸、二酸、三酸和四酸,大酸能装40 多斤水,四酸最小,可以装七八斤水。有一种小陶罐被称为“礼呈”,是当地婚嫁必用品,结婚时用来装稻谷、米、酒;另有一种名为六步罐的罐子,建造房屋时,在六步罐里面放酒和钱,埋在正厅地下,作为奠基仪式。此外,在烧窑和开窑之时,还有祭祀鲁班的习俗,烧窑过程中也有诸多禁忌。

图11 酒熬

图12 下窑村阶梯窑陶罐烧成温度

下窑村做陶的原有6 个姓,调查时以颜姓、苏姓为主,其中颜姓更多些。下窑村颜家人现在的生产方式是以合作社的方式运行,几户人家联合生产,窑一块用,产品一起卖。货物除了在广西销售,还卖到云南、贵州、湖南等地,较受欢迎。但价格上不去,利润不高。小件陶器往往就卖几块钱一个,一个陶户年收入通常不到4 万元。

传统手工制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分辛苦,现在的年轻人往往不愿意学,下窑村常常因为人手不够,产能跟不上而不敢接一些老板的大订单,这种手艺传承也一度陷入困境。2016 年以下窑村为代表的宾阳邹圩传统制陶技艺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 年颜长希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9 年他又被评为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下窑村制陶技艺以前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但为了将该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颜长希表示,他愿意将这一技术传给真正想学的人。目前他长期给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宾阳县新桥中学等学校的学生教授陶艺,希望通过传统制陶工艺进校园,让年轻的学生们了解传统制陶工艺的价值,把该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近年来宾阳县政府十分重视邹圩陶艺的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已经通过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多个项目支持,投入资金,保护和修复了下窑村的一些老窑,完善了下窑村制陶作坊的建设,建立了陶器展示馆和陶艺工作室,修建了道路和配套旅游设施,意在将下窑村陶艺打造成为当地技艺传承、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基地。

下窑村制陶工艺历史悠久,产品品种丰富,制陶特色十分明显,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界应加强其历史、工艺和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将其与乡村振兴、研学旅行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陶艺人应紧跟时代步伐,对陶艺进行传承与创新,通过产业发展来保护传统技艺。通过上述措施传承和保护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宾阳烧窑龙窑
浅议龙窑烧制与龙泉窑之烧制技术改进
浅谈龙窑创烧及汉代改造的里程碑意义
驼背伍烧窑
罗诗彬龙窑作品欣赏
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南宁六景至宾阳段)项目获批
荆州古城远眺
最后的砖窑
最后的砖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海上丝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