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窑创烧及汉代改造的里程碑意义
2023-03-04丁小良
丁小良
龙泉市宋元青瓷厂 浙江龙泉 323700
浙江是瓷器发源地和古青瓷的重要生产地,原始青瓷、东汉青瓷与龙窑烧制技艺探索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龙窑在青瓷烧制历史进程中,在陶瓷文化史上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青瓷的诞生和发展、奠定现代青瓷的辉煌,都与龙窑烧制技艺密切相关。本文拟对龙窑诞生后创造之三大里程碑作简要阐述。
一、龙窑诞生是古人研究窑火走向进行窑炉改造的成果
考古发现,龙泉窑区之龙泉、缙云、云和、蒲城等地至今已发现5处史前文化遗址。距今3900多年前,龙泉窑区的浦城猫耳山,就诞生了被称为“中国龙窑鼻祖”的长条形窑炉,该窑址迹象表明,其时已出现专业烧制陶器的分工现象。猫耳山遗址发掘的9座陶窑,其平面形状为圆形窑、椭圆形窑和斜坡式长条形窑(龙窑),保存较为完好。考古专家认为,三种形制窑炉间存在叠压关系,表明圆形升焰窑与长条形平焰窑之间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即龙窑的诞生是在古人研究圆形横式窑、竖式升焰窑基础上发展而来。圆窑和龙窑的区别在于形制不同和火焰走向不同。龙窑依山而建,约与水平地面存在10~20度角。龙窑的诞生是人们研究火焰走向和火力变化的过程对窑炉建造技术进行改造的成果。
《归 心》丁小良
猫耳山遗址2座龙窑的长度分别为5.56米和5.38米,其倾斜坡度在4-10度之间,属于诞生早期的雏形龙窑。据碳14测定,其烧制年代为距今3600—3900年,该2处龙窑,为同类窑炉中时代最早。长条形龙窑的建成在烧制中体现了良好的烧制优势:
1.充分利用窑内火力,保存了火焰在窑内熏烧的时间长度。
2.提高了陶器烧制温度,可成功烧造黑衣印纹硬陶,从出土情况看,猫耳山龙窑窑址出土的产品90%以上为黑衣印文硬陶,器形有罐、釜、盆、盅等。
3.龙窑装烧量比一般圆形窑大,可以一次性烧成大量印纹硬陶。
4.因坡度关系,龙窑内部形成有力的火焰抽力,利于有效引导火路走向。
总之,龙窑诞生,人类得以利用龙窑有效控制或调节陶器的烧制温度,能够烧成硬度、陶体紧密度、牢固度更好的陶器。因龙窑的诞生,硬陶得以较大比例地成功烧制,形成了陶器烧制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式的高峰。
二、龙窑烧制探索中烧出原始青瓷
夏商时期,在龙窑烧制的不断探索改进实践中,人们发现:
1.改进龙窑烧制工艺可将龙窑烧制温度提升至1200℃以上。
2.人们发明了南方特有的黏土新材料,以富含多种元素的瓷土制坯,经过龙窑高温烧制后其硬度可增强。
3.人们发现在陶器烧制中,龙窑内柴木灰烬自然掉落于陶器上,会出现一种微微透亮的薄衣。于是人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发明了利用石英、长石粉末添加至富含铁元素的红土中,再加拌入煅烧过的石灰粉水和稻草灰炼制成釉水,涂敷于坯器表面,经龙窑高温焙烧熔融后,可以在陶瓷表面形成玻璃质薄层。瓷釉在龙窑高温烧制中成功诞生。因此,夏商时期,人们在干透或素烧的坯体上涂抹釉料,经过龙窑1200℃以上高温烧制,创造出原始青瓷。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等人对东苕溪流域的瓢山、北家山、南山三个夏商时期的窑址进行分析,对南山窑址的年代作了一系列的C14测试,其中早期时代约为公元前1550年左右。瓢山窑址的时代当在夏代晚期,浙江地区在夏商时期首先诞生了原始瓷,这是龙窑烧制史发展上的第二座伟大里程碑。
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龙窑1200℃以上高温焙烧而成的原始青瓷成功诞生。原始瓷与陶器比较的优势有:
1.原始瓷器表面有玻璃质釉层。
2.烧结后的胎体呈灰白或褐色,胎体吸水率低。
3.原始瓷比较陶器普遍具有更好的硬度和细密度,故能敲击出清脆的声音。
4.原始青瓷瓷釉呈青色,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因釉中含有氧化铁在龙窑烧制中还原为青黄色。青釉含铁量在1%—3%左右,经龙窑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呈现青黄或青绿色泽的瓷釉,这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为汉代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奠定了基础。
三、东汉龙窑建造和烧制技术改进成功烧制出成熟青瓷
1.青瓷烧制成功的时间
原始瓷从滥觞到发展至烧成,4000年时光中,人们不断探索火路,改造龙窑,改进龙窑烧制技术,至东汉(公元25年—220年)时期,因为浙江地区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和龙泉窑在秦汉以来不断探索龙窑烧制技术,进行窑炉烧制创新,使得浙江成为先秦与汉六朝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制瓷中心(郑建明语)。1974年,上虞小仙坛窑址考古发掘出土东汉中晚期青釉器物,被学界公认为最早的成熟瓷器。2004年,再度考古发掘,进一步证明曹娥江中下游地区是成熟瓷器诞生地,并确认160余处窑址,建立了自东汉早期至晚期的成熟青瓷起源和发展序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青瓷标本进行测试,发现其烧成温度高达1310℃左右,其抗弯强度比1500多年后景德镇瓷器还高,证明上虞东汉窑厂的产品已达到瓷器的各项标准。考古事实表明东汉青瓷烧制已完全成熟。这得益于龙窑的改进,这是龙窑给浙江带来陶瓷烧制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2.烧制出成熟青瓷的东汉龙窑结构特色
(1)土坯砖砌龙窑的诞生。浙江先秦时期的龙窑均是黏土龙窑(以黏土构筑窑壁和窑顶),直到东汉三国前后才逐渐过渡到土坯砖砌龙窑。龙窑建造技术的改进,土坯砖砌龙窑在东汉时期诞生。东汉时期部分龙窑窑壁下半部为黏土抹壁,上部以土坯砖砌筑至窑顶,砖砌窑壁保存的高度约0.5米以上。土坯砖的使用使得窑炉高度的增加成为可能,表明龙窑构筑技术在东汉时已相对成熟。
(2)龙窑内部设计更为科学合理。龙窑为平焰窑,一般分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东汉龙窑程度一般为13米左右,窑室长度在10米左右。龙窑窑头有火口、通风口、火膛、火膛后壁、火膛侧壁。东汉时期火口与风口尚未分离。火膛这一燃烧室长一般有1—3米左右,保持2—3.8立方米的空间。火膛与窑室的高差,一般在0.5—1.2米之间。
窑室是烧成室,窑床修筑自然山坡之上,窑身前后有一个较大的高度差,龙窑斜坡度决定龙窑的火焰抽力。东汉时代的龙窑大部分前段斜坡为8—20度之间,中段为20—30度之间,尾端为3—14度之间。龙窑斜坡的利用,第一,可以使龙窑加长至10—14米之间,能增加龙窑装烧量。第二,说明窑工已掌握控制龙窑内部火焰温度的技术,通过不同部位不同倾斜坡度来调节龙窑内部温度,缩小龙窑内部各段窑室的火焰温度差别。
(3)出现了挡火墙与排烟坑(烟火弄)。东汉龙窑窑尾一般比较平坦,一般不设烟囱。一部分仍然未见挡火墙,未见排烟坑,估计以排烟道直接排烟。但在一部分龙窑中已经已经使用挡火墙,墙下有排烟弄,墙后有几个排烟坑[2]。挡火墙起对窑室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设置挡火墙,一可直接对火焰和热气流运动起截流作用,防止窑内火焰流速过快,增加火焰与坯件的接触时间,提高龙窑的烧制温度;二可调整龙窑内火焰流向和热气流的上下运动分布,平衡龙窑内瓷坯的受热状态,易于形成烧成过程的氧化还原效应。
东汉时期,通过龙窑的改造:设置挡火墙、根据火路火力状态设置龙窑的倾斜度使龙窑内部结构渐趋合理等手段提高龙窑烧制温度;提升龙窑烧制技艺,形成龙窑良好的还原氛围,成功烧制出品质良好的青瓷,这是龙窑给人们带来的第三座里程碑。
龙泉宝溪丁氏望族源出北宋山东济阳郡,自南宋淳祐七年(1247),丁氏始祖从邵武禾坪黄山街边居迁居浙江处州府龙泉县。远祖自福建邵武迁至龙泉后,开始建窑烧制青瓷,至清末创建“丁裕顺号”窑。丁裕顺号龙窑近代传承人:丁济高——丁美隆——丁德峰——丁经魁——丁学祥——丁绍杰——丁军良、丁少良。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来由,百年老字号丁裕顺号龙窑烧制历代传承至今,正是丁氏人研究和总结历史上无数先人的烧制经验,才如此的顺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