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探析 *

2023-05-22彭泽洋邓可卉

关键词:苗绣黔东南针法

彭泽洋,邓可卉

(1.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 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

0 引言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由于男装已逐渐汉化,因此苗族刺绣的最高成就主要体现在女性服饰上,而苗族服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姑娘们所穿的苗族盛装,就其工艺特点而言,苗绣是不可或缺且最重要的装饰方法,具有经典的意义和普遍性。盛装上的苗族刺绣是苗族女子在母亲、祖母、姊妹的帮助下倾其青春岁月而完成的,为了使盛装的色彩保持鲜艳,她们极少清洗,有些甚至终生不洗,但仍需小心收藏,防止霉变和虫蛀。在黔东南苗寨中,血缘相近的氏族都住在相近的自然环境中,形成若干有共同文化认知的苗族支系。苗绣除了用作装饰外,还可用作界定和标识各支系间的婚姻、族徽情况,同一支系内的苗绣一般不会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对划分苗族支系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传统刺绣历来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以往研究者多为刺绣者本身,不仅艺术史家不关心,而且科技史研究者也对其关注度不够。[1]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一系列抢救性保护政策的出台,关于刺绣的研究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就包括黔东南的多项国家级非遗苗绣。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学界有关黔东南苗绣技艺的研究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某一特定技艺进行阐述,[2-4]另一类则是通识性的介绍[5-6]。这两类做法虽然可以提高大众对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认知度,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分类和梳理,很难形成整体性认识。另外,田野调查已经充分表明,黔东南苗绣很少用单独的某种绣法或针法完成所绣之物,通常都是多种绣法混合使用。虽然这为分类带来困难,但是好在单个绣法与纹样特征十分明显,地域性非常鲜明,这为研究苗绣技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其实,仅仅区分类型还是很难概括苗族刺绣技艺的全部特征,由于在一个地域类型中自然还会出现若干样式,因此,独特的苗绣样式只能在特别的地方文化框架下成长和发展。[7]尽管存在地方文化的不同以及苗族支系对苗绣的识别规范,这些样式仍在类型的框架下运行,有着共同的审美趣味。

1 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的分类

赵丰在讨论刺绣若干基本概念时指出,中国古代刺绣种类繁多,技法的变化也是相当丰富,因此,刺绣技法的称呼和分类十分混乱,如在品种分类中大多以地区为分类依据,在对刺绣针法的分类中也是很难统一。[8]

笔者经过整理发现,目前关于黔东南苗族刺绣针法系统的分类主要有两点划分依据:一是依据技法划分,如日本学者鸟丸知子在其专著《一针一线》中使用的“数纱绣”和“非数纱绣”二分法。二是依据效果划分,如部分学者在学位论文中使用的“二维平面效果”和“三维立体效果”二分法。这些分类方法最明显的弊端就是会造成过多针法集中在“取非”一端,影响分类时数量的平衡。为了解决传统分类法带来的“头重脚轻”问题,笔者以赵丰提出的针法、绣法和绣种分类法为基础,对黔东南苗族刺绣的技法进行分类。

众所周知,决定刺绣技艺分类的因素有很多,如绣线和绣地的质地、刺绣的主题、刺绣的色彩搭配等,但从赵丰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层次的技法和效果,即针法、绣法与绣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针法。所谓针法是以“一针引一线”运动的轨迹和形成的结构。针法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针法。当上下两针互不相交而在绣地表面形成一根直线时,称为直针;当两针位置导致绣线在绣地表面形成不封闭曲线时,称为环针;当两针位置导致绣线在绣地表面形成封闭曲线时,称为结针。直针、环针和结针,是刺绣针法中的三原针法。二是衍生针法,是针法中最主要的内容,它揭示了连续的基本针法之间的关系,如接针,它是直针多次沿纵向延伸形成线;排针,是直针多次沿横向展开形成平面;间针,是处理若干平面之间关系的针法,尤其是不同色彩区域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形成视觉上的立体化;交针,是使用前后不同方向的直针重叠相交,形成特殊的效果或在触觉上有立体感。三是衍生针法的组合,称为组合针法。尽管在刺绣实践中不同层次的针法的使用是随机的,但概念的界定有利于刺绣针法的划分和不同绣娘间的技术交流。

针法的更高层次是绣法,所谓绣法是指一定的针法与绣地或绣材具有某种固定关系的方法和结果。只采用针法进行刺绣的方法称为普通绣法,当刺绣技法中除穿针引线外,还涉及绣地的材质、方向,或添加了其他绣材作为装饰时,此时的技法我们可以称为特殊绣法。这里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严格按照织物的经纬组织结构、逐次落针形成线迹的经纬绣;二是用上下穿绕的直针固定各式编带(金属线、马尾线等)、装饰物(宝石、珍珠、玻璃等)、贴布的加物绣;三是较少织物中某些局部的减地绣。

所谓绣种是刺绣的品种,它应该是一件刺绣作品的风格归属,不仅包含了一定的针法和绣法的组合,而且结合刺绣的题材、用途、图案、配色等其他要素组成的一种刺绣风格。

赵丰所总结的针法、绣法和绣种分类法是以注重写实的苏绣为原型,与笔者研究的少数民族刺绣技艺存在差异。为此,笔者在黔东南凯里、雷山、台江、剑河、黄平等以刺绣见长的地区的田野考察基础上,根据当地苗族刺绣特点作出以下四类划分:一是以直针为单元结构的针法,如平绣、破线绣、数纱绣;二是以环针为单元的针法,如锁绣,打籽绣;三是以材料为表现主体的绣法,如贴花绣、堆绣、锡绣;四是以线为表现主体的绣法,如辫绣、绉绣、绞籽绣。

2 直针针法

直针是指以平直、等距、连续和重复排序的线条纹为单元结构,进行并列有序排列、参差交错或相互交叠的绣品,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基本针法。以平针绣针法为基础的各种变化针法可以细腻地表现动植物、人物形象、器物以及花纹纹理的姿态和情感,使绣制的花纹具有自然形态美,黔东南施洞苗寨擅长的破线绣、黄平的数纱绣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2.1 平绣

平绣(图1)是以平针为基础的绣法,它不仅是刺绣中最基础、最朴素的技法,也是中国传统刺绣中最常见的技法,它或许是起源于缝缀时产生的线条纹,除苗绣外,在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及其他少数民族绣种中也可见到。在物质基础上,平绣的绣材相对简单,对于绣线和绣地的选择没有那么考究。绣线可以分为棉线、毛线、丝线等。至于绣地,在机制布绸进入黔东南苗族聚居区之前,当地多以绣女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为主,质感粗粝而厚实,所绣之物往往也淳朴凝重。在方法上,平绣构图可以不必使用剪纸,图案轮廓可根据需要锁边,仅需在刺绣时盖住纹饰边缘。有些绣娘熟能生巧,她们甚至无须预先在绣地上用笔描绘,仅以指甲在绣地上划出花纹图案的痕迹,便开始飞针走线。

图1 平绣图示

近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尤其是物流运输业的发展,机制布、机制绸缎在黔东南的集市上广泛出现,施洞作为清水江流域的重要水上枢纽最先受到影响。当地平绣绣片几乎用的都是丝质绣底,平绣工艺也随之发生一些改变,光滑的绸布与闪耀的丝线,使黔东南苗绣由淳朴向细腻靠拢。平绣技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排线均匀不露绣底,而考验苗乡绣娘的刺绣审美能力则依据所见之物象来安排线的走势,入针和出针都在图案边缘,这就要求绣线张弛有度、平整光滑。

2.2 破线绣

所谓破线绣(图2),即将丝线拆分成多条细丝,垫以剪纸,逐针绣成,以构图饱满、绣工精细、绣品平滑光亮见长,是流传于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沿岸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9]其中以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的台江县施洞镇的破线绣最具规模、最为精美,也最具代表性。2011 年台江县凭借“台江苗绣作为苗族刺绣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民间艺术品之一”,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2 破线绣图示

破线绣以丝绸为线,是苗绣的极致技法,但实际上它不是运针法,而是运线法。根据前文丝绸传入贵州的相关记载,清代“贵州民不知蚕桑、丝锦悉资他省”,遵义是最先引进蚕桑的地区,贵州布政使陈德荣遣人至山东购买蚕种,并雇用山东蚕师,教民育蚕、缫丝、织锦。随着苗疆开发,黔东南苗族也逐渐掌握了放养山蚕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苗族纺织生产和刺绣工艺。虽然苗乡妇女大多养蚕织布,但受工具、技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洁白柔韧的高质量蚕丝线显得弥足珍贵。苗族妇女本着“惜物致用”的造物观念,将一根蚕丝线破成数根,以减少材料和制作工序,[10]而且从山东引进的蚕种所吐的蚕丝本身就较为粗壮坚韧,为苗族妇女劈丝提供了物质基础。破线绣是苗族妇女在特定时期创造性造物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结晶。

由于台江县施洞镇地处清水江沿岸,水运往来频繁,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地人的审美也随着民族交流而日益多元,刺绣纹样的细节呈现也越发丰富。随着平绣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动物神态、植物脉络、人物表情等细腻的审美需求,再加上平绣运针时针脚的张力若不均匀,长时间穿着容易造成绣线松弛,余留缝隙。因此,苗族妇女运用破线的方法得到极细的丝线,再将剪纸花样贴在底布上,用彩线根据需要排针,凡落针、起针需在花纹边缘,针脚疏密得当,均匀,不重叠,不露底,绣面平整光滑,并因内里包裹剪纸而在表明呈现浮雕感。施洞镇破线绣依据穿着者的年龄大体可分红、蓝两类,一般年长的苗族妇女选择穿着不锁边的蓝色“袄缎”,而年轻的则穿着锁边的“红绣”。当蓝、红二色的绣片缀在由蓝靛染成的亮布上,即刻产生红色华丽、蓝色沉稳的色彩效果。

破线绣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破线、上浆和绣制等步骤。首先,绣娘把双股的丝线破成两根单股线,然后根据需要提前准备数个包裹皂角浆糊的小包;再将打过节的线用针穿过含有皂角液的小包;最后把针插进泡沫板悬挂在阴凉通风处晾晒,穿过皂角包的拉力使线更顺畅、更具光泽,经过上浆使得绣面光滑如缎,一针一线极其清晰,可保百年光鲜亮丽。

2.3 数纱绣

数纱绣又叫纳纱绣、平挑、织锦绣,在黔东南以黄平为盛。它是一种严格遵守绣地经纬纱规律的绣法,其所绣的各式几何纹样采用平绣,效果类似织锦。清人爱必达在《黔南识略》中记载:“女子银花饰首,耳垂大环,项带银圈,以多者为富,其所绣布曰苗锦。”这或许就是对数纱绣等具有类似织锦这种经纬交织针法的记述。在苗乡,绣娘进行传统数纱绣时多选择家织土布为绣地,但现在逐渐购买机器布作为代替。因为要数纱操作,这就需要家织的土布经纬分明,而使用的绣线则大多是经过染色的棉线或彩色的丝线,有时也会根据纹样的需要将两种绣线混合使用。

数纱绣与挑花绣是不同的,前者是利用布的经纬位置,沿着经纱或纬纱的方向,采用平绣的排线针法进行单向刺绣,并根据构图的需要进针、退针走线;后者也利用布的经纬数纱,但采用十字针,即以两短针交叉挑制,由“×”形单元组成。贵州民族民间刺绣中的很多种类都使用数纱绣,其中以大塘苗族数纱绣、贞丰苗族数纱绣,以及文章所涉及的黔东南黄平苗族数纱绣最精美(图3)。此外,日本学者鸟丸知子在其著作《一针一线》中介绍了她所见的9种苗族妇女常用的数纱绣,分别是反面平挑、直线绣、反面直线绣等。

图3 数纱绣图示

3 环针针法

环形针法,指的是线迹在水平或竖直方向呈弯曲形态的基本针法结构单元。在黔东南苗族刺绣中,环形针法构成了锁绣、打籽绣。

3.1 锁绣

锁链绣是指以环圈纹为单元结构,在绣地上表达纹样的绣品。在黔东南,当地人称其为锁子绣、锁边绣,由于用锁链型针法绣成的花瓣如少女的麻花辫一样,因此有时也会称其为“辫子股”。考古出土的纺织文物表明,锁绣在古代刺绣技艺中独具特色,表现力丰富,自殷商至魏晋南北朝的漫长历史中,锁绣针法一直占有绝对优势。从殷商时期妇好墓发现锁绣痕迹开始,到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了大量精美刺绣,此间的大部分作品仅用锁绣一种针法来完成。虽然唐宋之后锁绣的主导地位被更适合表现出类似绘画效果和光滑肌理的平绣所取代,但生活在黔东南的苗族继承并发扬了锁绣这一古老针法,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多种样式:按照形态可以分成闭口锁绣、开口锁绣;按照使用的绣线可以分为双线重叠绣、单针锁绣。

锁绣针法的出现可能起源于原始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用骨针编结“网罟”时对弧圈结构形态的模仿。锁绣针法与编织的联系,可以从与之类似、最早的单环编织物形态结构中看到。从使用功能上来说,由于线圈相互牵扯增加了拉力的作用点,因而比平针型刺绣更加牢固和耐磨。[11]从表现效果来看,锁绣更适合表现长条形的图案装饰,拉锁的时候需要绣娘双手同时用力,并维持一致的张力,否则拉出环圈左右会失衡。锁绣的线迹装饰效果更强,穿绕成型的单个单元自身形成一种肌理和纹路,而通过前后连接的锁环形成的线迹,也常被用于勾勒装饰图案的轮廓;通过锁绣线迹的互相盘绕,又能形成富有肌理效果的块面表达。[12]因而,无论是单个的点,还是成束的直线或曲线以及不同的面,通过锁绣都能绣得婉转流畅,尤其是环圈拉紧之后线条营造的指向性和形体的动感都是其他针法无法比拟的。

就其工艺过程来看,锁绣依据第一针的位置和方向可以分为古代锁绣和传统锁绣(表1)。传统锁绣的具体针法是在纹样根部起第一针,然后在水平方向上紧挨着第一个出针口处落针。落针时需要控制好力度防止形成的线圈起翘和扭转,控制线圈的美感和位置是考验绣娘是否熟练掌握锁绣针法的关键。第三针从第一个线圈内部中间起针,并与第四针保持约1毫米的间距,随即将第一个圈拉紧,以此重复做绣。传统锁绣要求针脚规整、排列均匀,链条排布流畅。在黔东南施洞镇,姑娘们一般较少单独使用传统锁绣绣制纹样,而是以传统锁绣为边勾勒画面轮廓,在内部使用绣线更细腻的破线绣填充。

表1 笔者绘制的锁绣针法

虽然古代锁绣和传统锁绣的效果看似相同,但针法存在差异,它是在前一个拉锁的根部来做下一个拉锁。古代锁绣的针的方向与此相反,需要从上至下且从线圈的底下穿过而绣,因此古代锁绣线条更纤细修长,且能绣出细小、整齐而灵动的纹样,也便于从纹样的中央向边缘过渡,但因锁绣每根链条都只能进行单色绣,铺面时只能按色块进行,色彩变化较之其他绣法较少。

黔东南有些苗寨会使用一种开口锁绣的针法绣制纹样。所谓的开口锁绣是一种在传统锁绣的基础上,将每个线圈的底部打开,增加起针和落针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更宽的链条,使得填充的区域更加密实。需要注意的是,在套索时,手部力量不宜过大,且需要保持一致。当所绣纹样的轮廓是曲线时,锁绣线圈两边的力度可以内紧外松,从而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增加纹样的层次感;当所绣纹样的轮廓是直线时,通过在线圈内外施加相同的力度,可以使纹样看起来规整、有秩序感,更容易营造出纹样的直线与曲线轮廓在视觉上形成的对比效果。黔东南从江县的岜沙苗寨是使用开口锁绣的典型代表。在岜沙,开口锁绣的纹样以每个线圈间的距离越近、越紧密为美, 层层盘绕的开口锁绣线迹,使线转变为富有肌理效果的块面,非常考验刺绣者的刺绣能力。[13]

双线重叠绣是苗族极具特色的一种锁绣衍生针法,在黔东南台江县施洞、雷山县朗德等苗寨都可以看到。双线重叠绣也叫重叠拉锁子,一般在绣制盛装时使用。完成双线重叠绣需要用到粗细不一的两根针线,选其中稍粗的绣线用作线圈盘绕,称为花线;另一条稍细的绣线用来固定绕好的线圈,称为扣线。花线始终只在正面盘绕,且不穿到背面,扣线用来固定花线盘出需要的纹样。花线与扣线可以使用相同颜色,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增强画面表现力。与传统锁绣相比,双线重叠绣形成的立体、清晰的边线,适合表现纹样的外轮廓,其结构间的孔隙较小,有较好的消光性,显得色彩厚重、不浮艳,边缘绣纹清晰、富有立体感、装饰性强。

3.2 打籽绣

打籽绣也称打子绣、环子绣,在苗语中被称为“秋波”,是指针尖从绣地露出,然后用面线绕针数圈,再插入绣布,以点、圈结构在绣地上形成突出小点的技法。打籽绣作为一种古老的针法,是在传统的锁绣针法根源上演变而来,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方棋纹绣料可以见到打籽绣的雏形,藏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的唐代《释迦牟尼说法图》局部采用了打籽绣,表现出一般绘画中所不易达到的立体感,可见唐代打籽绣发展得已很成熟。[14]明清时期,打籽绣仍作为“补子”的绣制工艺出现在文武官员的官服上。在汉族华服中也常有使用,如清代宫廷内外使用的三蓝绣,此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也用这种针法进行装饰,如藏族的唐卡。民国以来,汉族地区使用打籽绣范围进一步压缩,只在点缀花蕊时使用。

成书于1919 年的《雪宧绣谱》作为我国第一部刺绣专著,沈寿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打籽绣的技法。这一针法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但现在只在绣花芯的时候使用一下。使用打籽绣时需要使用11 号或10 号的针以及整根线。当针从绣地露出后,随即在针尖上绕线一圈,形成一个小线圈,针在线圈边上落针并顺势将其固定。线圈即是“子”(籽),使子(籽)不动便称为“打”。绣线必须捻匀,起针、落针的力道也要均匀。如果用力不均匀,手上的力道大了,子(籽)就大,力道轻的,子(籽)就小,看上去胖瘦不一,就只能算一般绣品了。中等以上的绣品,使用12 号针和劈丝过的线,方法同上。如果要用打籽针绣完整的花绘、树木、石头,需要先将墨钩的轮廓绣起,依次向内排列。打籽绣排列既要均匀,又要密集,不能露出绣地。

黔东南的打籽绣具有地方性民族特色。当地苗族喜爱将打籽绣作为图案在绣品上大面积使用,台江县革一地区及其周边几个乡镇尤为明显。革一位于台江县西北部,地处水运繁忙的清水江和巴拉河之间,西南面与凯里凯棠镇相接,与凯里旁海镇相邻。这些地区的苗族服饰在刺绣手法、纹样、色彩等方面几乎一致,故被学者们统称为革一型服饰。[15]革一苗族进行打籽绣之前,先用以棉为芯、外缠丝线组成的“梗线”钉出图案边缘,再填充打籽,故也被称为“梗边打籽绣”。苗族打籽绣在图案、色彩和构图上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打籽绣的艺术特点,是悠久灿烂的苗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6]其工艺流程可以概括为:打籽时一针一个点,出针后,左手拉住绣线,右手持针,以针尖反向绕圈,向原点旁一两根纱线处下针,下针前左手将线拉紧,就形成一个打籽针。绕的线圈越多则“籽”越大,越有立体感。这种方法打出的籽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自由地簇拥在一起。见图4。

图4 打籽绣图示

4 贴物型绣法

贴物型刺绣主要指苗绣中以材料为表现对象的绣法,主要分为纺织品类和金属类两种。以纺织品为表现对象的,如在凯里与雷山县相邻的舟溪一带的苗族秉持“节用”理念,通过贴的方式将碎布片再设计,拼贴成精美的刺绣图案;凯里东北部与台江县相邻的凯棠一带的苗族同样秉持“惜物”观念,通过堆的方式创造性地将更小的布片转化为三角形来构建纹样,它们是凯里苗族妇女服装的独特饰品,长久以来流传不衰。以金属为表现对象的当属剑河的锡绣,它是当地最有特色的绣法,该绣法以锡片卷成筒状缀在绣地上,闪现耀眼的光泽。

4.1 贴绣

贴绣又叫布贴、补花,以凯里舟溪最有名,与凯里相邻的麻江、丹寨、雷山也有使用。在黔东南苗寨,贴布绣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黔东南在明清之前还属于“生苗”区,当地交通闭塞,苗族物质生活普遍贫苦,物资也比较缺乏,衣裤不会因为简单的破损而丢弃,而是修补之后再穿。虽然苗族传统的“十字裁剪法”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衣料的浪费,但衣领、下摆等服装转角处还是会产生一定碎布,秉持“惜物”和“节用”的理念,苗寨的妇女们将服装边角余料,通过剪切然后重新组合成喜爱的纹样缝补在衣物上。虽然现今该地区的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人们无须再为温饱奔波,但她们的巧思却一直传承,这不仅反映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出苗寨人民勤俭质朴的传统美德。

凯里舟溪的贴绣最惊艳的是不同色、不同质地的面料搭配在一起形成的凹凸有致、大小有别的视觉效果,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剪样、拼贴、缝制等步骤。目前贵州各民族博物馆、刺绣传习馆等收集到很多来自雷山县西江、凯里舟溪、麻江县下司、丹寨县等地方的民间布贴作品。对这些贴绣绣品进行梳理,可以看到其中虽有喜好和审美带来的差异,但其基本制作工艺是按照剪样、拼贴、缝制和辅助缝制的顺序完成。其制作的关键步骤可以分为:(1)贴布绣图案的选取、制作是第一步,确定图案题材后,就要进行图案的绘制及剪样。(2)拼贴是苗族贴布绣的重要设计步骤。妇女如何将每个独立个体图形有秩序地拼贴在一起是整个图案构图及组合结构是否和谐有序的关键,拼贴时的技巧在于图形是很有层次感的,必须逐层拼贴,厘清底层图形与最顶层图形的排列。在工艺上,拼贴时要注意将每个图形接缝处衔接得平顺,以不露出多余毛边为美,为防止设计好的贴布图形在正式绣制之前错位,需要用异色的缝纫线进行假缝,以更好地固定每个部位。(3)缝制是将拼贴好的图形牢固地固定在底布上,缝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边饰和多层次的处理。一方面,单层的贴布图案处理边饰时需要手腕控制好缉线的张力,避免绣线被过度拉扯,同时为了美观,两段绣线针脚间隔最好保持一致,但在弯角转折处则需适当增加缉线的距离,使尖点处也能顺畅;另一方面,相对复杂的多层次图案拼贴时需要注意顺序问题,缝制底层图形时绣线可以多留出一段距离,这样线头可以藏于压在上面的图形,对于一些较小的图形可以通过填充和镶缀使整个布贴的装饰手法更加精致,细节更丰富,形象更立体和生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绣线的长度需比图案围度多出一定距离,避免缝制中出现线不足的麻烦(图5)。

图5 贴布绣图示

4.2 堆绣

堆花绣也叫“堆绣”“叠绣”,在苗语中称为“干亮”,主要集中在凯里东北与台江西北相邻的凯棠地区,是一种复杂、费工、耗时的绣法。它是苗族妇女制作盛装时用到的独特饰品,长久以来在黔东南的凯里流传不衰。凯里东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山上植物种群繁多,常年生长着用于染料生产的苦楝树、魔芋等植物,皂角树在这里生长得也十分繁茂,这种自然条件为堆花绣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堆花绣的特色是刺绣材料不以线为主,而是以绸布为主,其制作工艺可分为4 个步骤:(1)将各色绸布放在皂角液中浸泡,捞出晒干使其硬化备用。(2)将它们剪成1 cm×1 cm 的正方形,将小方块对折,以压痕和一边的交点为顶,再将两边向下折叠,成为带尾的小三角。(3)图案中心开始将这些小的三角形钉在绣地上,一层一层的小尖角以“鱼鳞”状逐层由内向外伸展,构成各种花鸟图案。(4)最后以绫缎片“堆”成堆花绣饰品,缝在衣服上,使之成为亮丽的堆花绣服饰。这一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是皂角浸泡过的彩绸片,它不仅挺括伏贴,还平滑光亮防污渍。堆花绣形成的图案有较强的立体感,适宜表现几何图案及抽象的形体画面,它以多个三角构成图形,画面工整、规律,主体感强。堆花绣是苗族刺绣工艺中的精品,也是苗族盛装的标志,穿戴时不仅需要钉上银饰构成“银衣”,而且需要佩戴银冠和数量众多的项圈和手环。由于堆花绣费工费时,花费太大,现在凯里、雷山已经少有见到,即使少数老年妇女仍坚持绣制,但仅限于领花、肩花、袖花等部位,绣制范围也大为减少(图6)。

图6 贴布绣图示

4.3 锡绣

剑河县是黔东南的重要交通枢纽,穿流而过的清水江给这里带来了河运商贸,人们通过在服饰上装饰亮片,不仅展现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表达了特殊的审美喜好,由此形成的锡绣更是逐渐成为剑河苗绣的特色工艺。锡绣以锡片缀在深色的绣布上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黔东南剑河县境内的高丘、南寨、敏洞等乡镇,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相关学者考证,锡片早期是由湖南商人通过水运方式从沅江贩卖到贵州。[17]从分布地区来看,包括汉族在内的很多民族都有在刺绣中加入亮片、金属片的习惯,以增加绣片艺术效果,据道光《凤凰厅志》记载,未婚的苗族姑娘“额发中分,结辫垂后,以海贝、锡铃、彩珠为饰”。从审美上看,锡与银色泽相近,且比银更易加工。

在技艺上,剑河苗族锡绣的基本特征是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用金属锡块敲成薄片,用剪刀剪成条后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图案空隙中绣成彩色的暗格。[18]成片后与银饰在亮布的帮衬下相映成辉,别具一格。由锡片所组成的几何纹样通过金属般的光泽,辉映着古老的传统,点缀其间的紫红与深蓝使单一的深色转换成令人神往的色彩。锡绣图案一般是相对固定的几种几何图形,如“万字纹”“寿字纹”“勾连云雷纹”等。

锡绣的工艺过程分以下6 步:(1)将锡块放入普通的铁锅中加热,待熔化成液体后将锅中锡液用勺子盛出快速倒在平滑的石板上,锡液与石板接触后快速冷却变成不到半毫米厚的锡片;(2)用剪刀将锡片剪成规整的矩形,剪下的边角料则收集起来放回锅中继续加热使用;(3)继续用剪刀将规整的锡片剪成宽度在1~2 mm 的锡线,并将头部剪成尖角;(4)将深色的丝线根据图案布局在绣地上按照样式钉出一个个线套;(5)将带有尖角的锡条从头部弯折成锐角,并勾住预留的线套;(6)将锡条卷合,同时用小剪刀将锡条剪断,并压实绣布上的小锡条,使之成为一个小锡粒,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扣锡”过程。[19]之后再按照棉布上的图案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锡绣图案。

锡绣技法(图7)讲究手工精细、图案清晰、构图整齐对称,锡粒制作是否细致,钉锡是否均匀整齐、细密。这种技法做成的绣品以“匀”“软”“垂”为佳品。锡绣与数纱绣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极高鉴赏和收藏价值的苗族刺绣。

图7 锡绣图示

5 钉线型绣法

钉线型刺绣,从字面意义来看,在苗绣中主要指以钉“线”为表现对象的绣法,尽管这种类型的绣法在汉族刺绣中也有运用,但就技巧而言,黔东南雷山苗绣更具特色,并且技法多样,尤其是辫绣以及在辫绣基础上衍生的绉绣和绞籽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5.1 辫绣

辫绣(图8)在苗语中称为“贺刀”,是黔东南雷山苗绣中的特色绣法,其工艺流程是先将彩线编织成花带,再根据图案轮廓盘绕于剪纸上,最后用同色丝线固定在绣地上形成立体效果的绣法。刺绣前需要提前剪好纸样、编好花带,制作花带的过程被称为“打辫子”。[20]在苗寨,苗族姑娘一般采用手工编带,制作时要用到一个类似小凳子的工具,坐面呈圆形,直径不超过30 cm,靠背宽度较窄,不超过20 cm,相较一般的椅子,编花凳支架更靠近坐面的圆心,高度约50 cm。编辫时苗族姑娘将多根丝线的一端捆扎在一起,固定在靠背中段,然后将缠绕丝线的木棍排列在圆形椅面周围,按照一定的次序将丝线编结在一起。每根丝线的另一端缠绕在带有小叉的木棍上端,木棍底部坠着一块重物。据当地老人介绍,坠物一般是几个用纱布包裹的石块,有些家境好为了讨吉利会在木棍下坠几枚铜钱,以铜钱祈求得到祝福,当然是一种朴素的美好愿望,但使用铜钱其实是为了更好地避免丝线缠绕打结,一方面铜钱中间自然开孔,便于线的绑扎,虽然石头放在纱布里包裹同样起到固定效果,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接口的磨损会导致线绳的断裂;另一方面,每一枚铜钱的重量几乎相同,选择数量相同的铜钱,就可以保持每根线的重力一致,防止“ 打辫子”时由于惯性不一而出现失误。

图8 辫绣图示

有时根据苗族家庭的实际情况,也会使用竹篮作为替代。竹篮是每个苗族家庭必备的生产资料,无须专门准备,各种丝线、工具可以装在篮中,便于随身携带。根据花带的复杂程度,苗族姑娘会选择8~13 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丝线进行编结,丝线越多,花样越复杂,速度越慢,编成的带也越宽。编好的花带多为扁平状,宽度约为3 mm。

辫带编好之后,用它在绣地上由外向内顺着剪纸纹样的走向铺设,然后用线固定,盘缀出纹样的形状,直到完成整个绣面。由于“打辫子”一般是由一人独立完成,因此漫长且重复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忍耐力。以12 根丝线的辫带为例,一个熟练的苗族妇女1 小时仅能编16 cm 左右。[21]现在市场上也可以买到机器编好的花带,但苗族妇女普遍认为,机器编的花带花样单一、结构松散,不如自己编的好绣。

5.2 绉绣

绉绣(图9),在苗语中称为“贺合”。在黔东南雷山苗绣中,绉绣是一种对“线”进行再创造的绣法。绉绣前期准备步骤与辫绣相同,都需要“打辫子”。首先,根据纹样轮廓由外至内地将辫子盘绕盖于绣布上,但盘钉方式与辫绣有别:辫绣只需将编带平盘,而绉绣在盘绕的同时,需要绣娘用指甲尖推挤丝带形成褶皱。其次,依纹样皱缩弯曲而产生交替起伏和隐匿的褶皱,彼此依靠相聚成有规律起伏、富有肌理感的绣面。绉绣由于起褶显得粗狂原始,色彩搭配大胆、新颖,粗而不俗,如同浮雕,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浓烈的艺术表现力,但也十分耗费精力和时间,在雷山一个绣功熟练的苗族妇女完成一对衣绣需要花2~3 个月时间,若以价格来衡量购买一对需要支付数千元,因此绉绣一般用在黔东南台江、雷山地的苗族盛装中。

图9 绉绣图示

5.3 绞籽绣

与辫绣、绉绣相比,绞籽绣(图10)的技法特征除了后期盘钉的方法不同之外,前期的“打辫子”、贴剪纸都相同。只是在盘钉的时候,要把辫带翻转凝结成突起的“籽”状,一个个连续突起的“籽”由外向内构成图案,形成的肌理效果类似于苗族打籽绣的点状形态,手感粗糙如沙砾,但绣面看上去又十分细腻精致,多用以表现蝴蝶、花卉纹样,绞籽绣也可与辫绣、绉绣搭配使用。[22]除雷山外,苗族中使用这种技法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图10 绞籽绣图示

6 结语

笔者以黔东南苗绣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法为论述对象,从针法基本单元和表现对象维度将其划分为针法和绣法两大类,分别是直针针法、环圈针法和表现“材”“线”的绣法两大类,并分别从工艺起源、支系分布、工艺流程、使用材料、工艺内涵等方面分析其特征。研究认为:一方面,黔东南苗绣技艺具有多样性。其运用针法、绣材的组织变化,衍生出丰富的绣法,每种针法或绣法虽可单独使用,如辫绣、绉绣等形成的绣面肌理感强烈,贴花绣、堆绣组成的图形井然有序,但他们往往彼此之间相互配合,搭配形成完整的绣面,如破线绣搭配锁绣使绣面轮廓清晰形象细腻,锡绣搭配数纱绣使绣面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秩序感;另一方面,苗族以服装为婚姻的界限,苗绣还肩负着支系间婚姻的界定和标识作用,通过工艺的研究有助于服装分类更具地方特性,如堆绣之于凯里、辫绣之于雷山、破线绣之于台江、锡绣之于剑河等,但也需要注意这个界限是一个软性的界限,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改变。

猜你喜欢

苗绣黔东南针法
凯里学院美术作品选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遇见黔东南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苗绣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黔东南
贵州苗绣中的鱼形象与审美特征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