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构建与实践

2023-05-22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

陈 参

(河南开放大学 机电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高等职业教育工科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党的二十大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

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尚有较大空间。首先,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随着我国“百万扩招”计划的推进,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学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实训设施建设等办学资源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其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佳、专业素养不高是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深度,在开展合作时存在种种顾虑,实现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目标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发展进入结构性减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提质增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的提质增效必然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快速迭代,智能化的生产系统能完成并替代大部分人工的简易操作岗位,企业需要的不再是操作工,而是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员工,具有一专多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能解决综合生产问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原有的培养质量与先进装备制造类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存在脱节,特别是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单一,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相对于“一体化”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研究兴起的时间要晚很多。2014年邵阳学院最早提出“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实践教学模式之后[2],“协同育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起初主要集中在校企协同对某些具体专业的改革上,后来“协同育人”的视角逐渐延伸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到对其复合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比如说,复合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包括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个部分,内部创新系统构建在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师团队的互补协同、师生互动协同、教学模式多元协同的高效课堂;外部协同创新系统的构建重在完善“校企合作”“校研合作”“校校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机制。于晓秋教授梳理归纳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五个协同模式[3],即政产学研用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内协同,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中原经济区产业经济对复合型技能人才岗位高技能需求,在前面的教学研究基础上,我校(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结合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提出“四协同一体化”新型育人模式。经过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专业群的教学质量,持续培养出了更高质量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的内涵

“四协同”是指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协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同、理论课堂与实训课堂的协同、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协同;“一体”是指高职工科专业办学机制运行的一体化。“四协同”是路径方法,“一体化”是保障举措。“四位一体”模式以整体开放性教育思想、协同创新理论以及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为现实依据。

一是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课程思政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与职业高等教育工科的特点相结合,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三个层面进行价值引领。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工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多途径协调育人平台[4]。

二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同。这是对两种课堂组合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强调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两个教学系统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共同聚焦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推进对线上课堂的强化,使线上课堂真正成为线下课堂的有效拓展和补充。同时,鼓励教师制作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

三是理论课堂与实训课堂的协同。职业高等教育下的工科实训课的作用,首先是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教学过程虽然是以间接知识为对象的特殊认识过程,但是仍然需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这样一个认知规律。

四是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协同。职业高等教育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应着眼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这是对校内外组合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强调教育活动中教学功能与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作用,建设“校中企,企中校”的混合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如何整合校内教学与校外企业实习的教学安排,共同服务职业教育工科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5]。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工科“四协同”思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项围绕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改革,涉及多个工学专业。因此,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须对现行的办学机制进行创新。此外,还应研究工科各年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彼此衔接、逐层递进问题,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一体化”培养问题。

三、高等职业工科专业协同育人的模式构建

针对构建“四协同一体化”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提出的问题,在深入梳理剖析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教学设置与课程结构编排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实训环境,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建设。

(一)加强立德树人建设,强化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否胜任岗位要求,不仅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取决于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至关重要。

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也应体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而在实际中,此类课程仅由政治课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此外,专业课重技术忽视素养,文化基础课日益被边缘化,其育人功能也日益被削弱,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实效性差,流于形式,导致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出现了一定偏差。调研中企业反映最多、最强烈的不是学生的技能问题,而是学生的职业态度和综合职业能力问题。

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只要工作态度端正,技能水平的欠缺可以培养,而责任感欠缺、缺乏吃苦精神是对个人和企业的不负责,这是致命的缺陷,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今天,企业不单要出售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配套服务。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等行业,服务始终贯穿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打破专业壁垒,促进课程有机融合

现行的专业划分过于细致,各专业的课程自成体系,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不利于发挥课程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整体效能。树立“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的人才混合培养思路,通过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工科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底层共享、中层分离、高层互选”的体系结构,积极构建课程模块间及模块内各课程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强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常态沟通,促进课程间的有效衔接与融合。

(三)线上线下立体教学,构建理实一体体系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的线上教学通常流于形式,可有可无,有些甚至没有开展教学活动,有些虽然开展了教学活动,但活动内容、主题可能与课程主旨无关,不能有效与线下教学衔接。因此,要着重强调线上教学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并要统筹两种教学模式,使其教学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同时,为有效发挥线上线下协同教学作用,可通过专业协会、学科竞赛、大创项目、专业实践等活动进行整合优化。理实相融,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与技能锻炼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课与实训课相互融合,以实训为平台,理论为基础,相辅相成,适应理论与实操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

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关键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解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势引导,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落实主体责任,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规划、实施、监督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项目建设过程的监控、管理与反馈机制,开展项目建设过程的决策、组织、监控与自我诊改活动。加强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面向企业的能力培养,严格落实教师(不仅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学校员工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学校员工文化也有别于企业文化,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但教师并不真正了解企业,对企业的了解多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导致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空洞而苍白。教师必须到企业去学习、调研、见习,有能力的要顶岗实习,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氛围,对其有深层次的了解,而不仅仅只停留在技能学习层面。

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剖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纳入课程内容设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以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再仅仅是理念倡导,而是能真正落到实处[6]。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助力人才输出。

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的终极目标。因此,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校企协作育人机制,将用人单位、专业评价机构等作为评价主体,将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作为核心评价指标,构建“并列双闭环”人才培养自我诊断、监控、评价体系。

(五)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

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勇于承担、独立思考、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岗位需求,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立足书院育人模式,通过选修课、专业第二课堂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激发学生潜质,提升专业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当前的志愿者活动群体化,对学生品行培养和能力提升等作用有限,书院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到社区、福利和慈善机构做义工、志愿者的机会,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内涵,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勤勉敬业、负责任等综合职业素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四、协同育人模式在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实践

机电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是我校办学时间最早、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学院现开设有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6个专业,形成以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市场设专业,根据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以就业为导向,在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7]。

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构建与改革,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实施多方面的协同育人方案[8-9],见图1。

图1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育人培养方案

在课程思政方面,通过编制第二课堂(文化基础与素质拓展)课表,协同育人书院做好做实第二课堂,保证课表的执行力;通过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大力组建学生专业社团,要求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至少参加1个专业社团,实现专业社团对在校学生的全覆盖;开展课外学科专业竞赛,把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技能、学生发展中的重要素质凝练成竞赛内容,通过竞赛及赛前的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协同育人。

按照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平台的便利性,在多个智慧课堂平台上进行线上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分享,与线下课程相互协同配合,形成全方位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知识与技能需求,充实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活。

智能制造专业群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轩明实业公司联合开办轩明机器人班,与格力电器集团联合开办格力英才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综合性技术与管理人才,积极稳妥地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8-9]。

通过实施“四协同一体化”育人模式,可以对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训教学协同、校企产教协作的培养机制优势,提高为社会输送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毕业生的社会就业率,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在产教协同中生产效益得到提升,大量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了企业得人才、学生得技能、学校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四协同一体化”复合型育人模式在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专业群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加强了专业课递进关系的有效衔接,强化了群内专业的良好融通,加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步实施,着重提升了企业岗位素养与技能的培养,全方位提高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用人企业的良好反馈。

同时,在现有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将在理论层面对其进一步丰富完善、凝练升华、形成体系;在实践层面,通过专业群办学机制的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其进一步固化,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可复制性,使“四协同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育人模式推广到相关工科专业群,进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五反思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