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中医药期刊《文医半月刊》学术特色研究

2023-05-22李天昊韦良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医界半月刊栏目

李天昊,韦良玉,陈 婷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中医药界的有识之士为了抗争“废止旧医案”运动,维护和发展中医学,促进中医学术交流,在西医药刊物出版的影响下,相继创办了一批刊物。 这些中医药期刊以“阐发中医学理论,融汇中西医药,宣传维护中医药学,宣传中医药科学化,发扬针灸学术”为主旨,“谋国学之复兴,作知识之交换”,为宣传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1]。 自1908 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期中华大地相继创办的中医药期刊(目前尚存)约有260 余种,如《绍兴医药学报》《三三医报》《医学杂志》《中医杂志》《北京医药月刊》《北平医药月刊》《医界春秋》《文医半月刊》《国医砥柱月刊》《中国医药月刊》《中国针灸学季刊》等[2]250-254。 中医药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生发于中华大地。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以其时效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承载着近代中医药珍贵文献资料,全面地反映了中医行业为生存、发展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客观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医界的真实面目,从侧面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现象[3]1。

本文以民国中医药期刊《文医半月刊》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对该刊的学术特色进行整理研究,旨在揭示与报道《文医半月刊》的特色与价值,为探讨民国时期中医发展状况提供依据,为研究燕京医派特色提供借鉴。

1 《文医半月刊》概述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国民政府颁布取缔中医的法案,企图废止中医。 施今墨先生指出中医药界所处环境已岌岌可危,如不奋起抗争,唤醒医界自救,则中医有灭亡的风险。 施今墨先生于1932 年创办华北国医学院,旨在培养中医人才[4]。 1935 年创办《文医半月刊》,联合业界人士,以该刊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扩大中医影响力[5]。 《文医半月刊》以“普遍国医常识,联络医药同志,共同研讨学术,使国医步入科学化之途径而造福社会”为宗旨,以“切磋学术,联络感情,并将本校研究医学的新种子,藉本刊来散播到各地”为使命。

《文医半月刊》创刊于1935 年12 月1 日。 施今墨先生主办,杨开祥任《文医半月刊》社社长,杨医亚任《文医半月刊》社总务主任兼编辑。 本刊顾问17人,特约撰稿员152 人,社员共计55 人。 社址设于北平西城大麻线胡同八号。 由华北国医学院《文医半月刊》社出版发行。 该刊为半月刊,每月发刊2次,1 日和16 日出版,每期15~17 页,16 开。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文医半月刊》于1937 年7 月1 日后停刊。 《文医半月刊》共出版4 卷,发刊37 期,主要栏目发文1021 篇(连载文章均按单篇计算),撰稿人以本社顾问、特约撰稿人和本社社员为主。

2 《文医半月刊》创办人简介

施今墨(1881—1969 年),原名毓黔,祖籍浙江,生于贵州。 施今墨医文兼修、德才兼备,富于革命思想,求学期间,曾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 年施先生弃政从医,悬壶京师,并改名“今墨”。行医期间,以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信赖。1929 年施今墨亲自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奔赴南京抗议政府《取缔中医法案》。 1930 年施今墨同萧龙友、孔伯华等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任副院长。 1931 年施今墨出任中央国医馆副馆长,主持学术整理事宜。1932 年施今墨筹办华北国医学院,出任院长。 他与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被称为“京城四大名医”[2]286-287。施今墨先后主办的期刊有《文医半月刊》《国医月刊》《复兴中医》三种。 施今墨师古不泥古,在继承发扬中医特色的同时,对比西医理论认识,探索既辨病又辨证的诊疗方法。 施今墨临证擅用双药配伍,世称“施氏药对”,在学术上倡导中医改革创新,主张对中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革。 施今墨毕生诊务繁忙,无暇著述,《施今墨临床经验集》(1979 年)系门人所辑[6]。

3 《文医半月刊》学术特色

本文基于《文医半月刊》创刊背景与宗旨、栏目设计主旨、主要撰稿人群体、主要内容,总结《文医半月刊》的学术特色如下。

3.1 文学与医学结合,专雅共赏

姚季英言:“文而不医,病何由已;医而不文,庸俗可鄙;亦文亦医,往哲所美;韩潮苏海,嗣响诸子;徙柳针茅,仰承先轨;强我中华,爰于此始。”[7]《文医半月刊》以“文”“医”命名,注重文学与医学的结合,使医学的专业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相辅相成。

然虽曰“文医”,而以“医学”为主。 《文医半月刊》所设22 个栏目,以学术研讨类栏目为主,即:论著、杂著、专著、医案、自由谈论、医学商讨、译作、良方介绍、针灸研究、方剂研究、药学研究、外科启秘、脉学讲座等。 如“论著”《论大头瘟症治法》(第1 卷第8 期),杨叔澄指出“瘟疫出症,其患最烈,其变最多……而大头瘟一症,尤为险恶”,“正当疗法,自宜以清内化毒为主”,以银翘散、桑菊饮合大青汤,大剂投之,且忌发表、滋腻之品。 学术研讨类栏目主要以阐释学术思想、促进中医及中西医学术交流、传播学术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为宗旨。

《文医半月刊》自创刊号即刊载文学艺术文章,第1 卷第2 期设立“文艺”专栏,第2 卷第4 期更名为“杏林文艺”。 该栏目共刊载文章66 篇。 “文艺”栏目主要刊载散文、小品、诗词歌赋、短篇小说等,代表性文章有:《蝶恋花》《拾煤女》《再过二十年》《著作家》等。 如汪华东的《蝶恋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这类诗歌文学凭借其艺术性和抒情性,在读者群众中深受欢迎。“杏林文艺”栏目主要刊载医书序言,代表性文章有:《古今药物别名考序》《经方实验录序》《针灸医学大纲序》等。 如施今墨《古今药物别名考序》首以“医学之于药物,犹车之附轮,鸟之附翼”,说明药物的重要性;其次历陈诸家本草之短长而力推刘亚农《古今药物别名考》一书,盛赞其为“精审详博,多发前人所未发,可谓集药物之大成”。 由“文艺”到“杏林文艺”反映出该刊由文学向医学、由高雅向专业发展的方向。

3.2 倡导中医科学化,守中用西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废止中医派联合国民政府颁布取缔中医的法案。 北京的施今墨,上海的祝味菊、陆渊雷等众多中医界有识之士,为了中医生存和与时俱进,广泛传播中医知识,促进学术交流,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倡导中医走科学化道路。 如第3卷第1 期《弁言》一文,施今墨写道:“当此科学发达之秋,自应舍去吾国医学陈陈相因之玄说奥理,而走向科学化一途。”《文医半月刊》在“论著”“杂著”“专著”“医案”等栏目中,以施今墨、丁福保、朱壶山为代表的众多医家尝试继承中医精粹的同时,借鉴西医科学来解释中医问题,对中医进行全新解读,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如《萧山今墨医案》采用西医病名及诊断,主以中医治疗,让中医病证更清晰地与西医病名相对照,顺应时代发展。 如第1 卷第5 期施今墨医案,病名:心脏病;诊断:心脏衰弱兼血压高症;治则:拟以强心脏降血压之剂;处方:钩藤三钱,首乌藤五钱,松子仁、柏子仁(各)三钱,白蒺藜三钱,磁石八钱,怀牛膝三钱,鲜生地黄、鲜茅根(各)六钱,焦远志一钱五,杭菊花三钱,桑叶二钱。 在中西医汇通融合的道路上,施今墨开展新的探索,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该刊虽提倡中医科学化,但仍以中医为体。 《文医半月刊》推崇中医经典理论,“专著”“医案”“杂著”等栏目刊载大量尊经重典的文章,如彭子益的《中医系统学》,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朱壶山的《朱壶山氏医案》等。 施今墨认为,“明眼之士,亦多以我中医有可效法处也”,视中医为世界医学之源泉,呼吁中医界要树立信心[2]350。

3.3 中长篇医著连载,名家荟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刊经验成熟,《文医半月刊》逐步成为北京地区较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刊物之一,不仅深受读者的喜爱,也吸引了华北地区名医的关注。 彭子益、曹颖甫、朱壶山、丁福保、谭次仲、温敬修等名家多次为《文医半月刊》撰稿,多以医著连载的方式加以刊登,其中以彭子益撰稿数量为最多,达40 余篇。 见表1。

表1 《文医半月刊》“专著”“长篇专著”栏目刊载情况

因抗日战争爆发和期刊自身发行的局限性,大部分长篇专著未刊载完整。 发行5 期以上的专著有:《中医系统学》《最新杂病论精义折中卷上》《老人延年术》《消极防控要领》《老年性尿闭症》《中风论》《鼠疫汇编》《谭次仲伤寒论讲义》等。

彭子益的《中医系统学》将《伤寒论》六经原文进行重新编排,使抽象的六经辨证思维具体到详细的病证,见病证而知归属何经,见病证而知追根溯源,见病证而洞察元气升降周流,使《伤寒论》内容更加生动易懂,增加了经典学习的趣味性。 杨医亚高度评价《中医系统学》(第1 卷第6 期):“今彭先生有见于此,特抖擞精神,力图奋斗,将其所学《灵》《素》奥旨原理之心得,编成《中医系统学》一书……实为后学者一助尔。”当代医家李可先生极力推崇此书,并整理出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张谷成的《中风论》以《内经》中的“中风证”为引言,借用后世医家的观点与西方医学中的“脑卒中”对照,博采众家,汇通中西,阐发医理,提出中西汇通参治,并将古方医案陈列期中。

3.4 重视药学与验方,契合实用

《文医半月刊》极其重视中药、方剂的研究与讨论。 最初设有“药物”“良方介绍”两个栏目,从第1卷第11 期“药物”专栏改为“药学研究”栏目,从第3卷第4 期增设“方剂研究”栏目,方药专论共刊载文章128 篇。

“药物”栏目刊载10 篇文章。 该栏目不仅运用传统中药学的归经、升降浮沉、四气五味等理论对药物进行研究,亦运用西医药理学理论对中药的主要成分、科系等进行探究,与时俱进,从中、西两个角度研究中药。 代表性的文章有:《药物的研究》《马勃》《蛤蚧尾》《苍白术功用之研究》等。 如医夫的《药物的研究》,主要介绍了防己、大黄、连翘的别名、释名、鉴别、原植物、形态、产地、药用部位、性味、成分、归经、功用、特效、用量、禁忌、处方等。 1936 年《文医半月刊》社成立“药学研究会”。 自第1 卷第11 期“药物”栏目随之改为“药学研究”栏目。 该栏目共刊载71 篇文章, 多以连载的形式发文。 代表性文章有:《用药须知》《治欬药品作用之分析》《论麻黄利尿之我见》《黑烧之研究》等。 如陆湘生的《黑烧之研究》主要介绍黑烧的定义、制法、性状、应用等。 重点说明炭末之种类、炭末之作用、医疗上之应用,并附以治疗集,全面对黑烧进行了研究,以利于药学研究与发展。

“良方介绍”栏目刊载良方40 个,其中杨医亚辑选良方22 个,占比超过总数的一半。 该栏目收集了各类经验良方,涉及内、外、妇、儿等病证。 部分文章对病因病机进行归纳分析,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而契合实用。 代表性文章有:《鼻流臭涕方》《治砂眼方》《治乳汁不下方》《治小儿头疮十方》《肥儿方》《治鼓胀神效方》等。 如杨医亚选辑《鼻流臭涕方》,此方选百姓平日常用的白芷、炒辛夷花、炒苍耳子、小薄荷叶等中药,研磨成末,瓷瓶收纳,饭后茶调服用,用于治疗胆热移脑而成的鼻渊。

“方剂研究”栏目刊载7 篇文章。 所选方剂出自《伤寒杂病论》《片玉心书》《傅青主女科》《脾胃论》等中医著作。 代表性文章有:《栀子豉汤与瓜蒂散之研究》《金匮枳术汤及气分水饮之研究》《五种泻心汤释义及其分别》等。 如《栀子豉汤与瓜蒂散之研究》选自《伤寒杂病论》中仅有的涌吐法两个方剂。 尹寿麒鉴于“今人唯知汗下,而吐法则不深加研究,以致当吐不吐,养痈为患”,从方剂配合、药物性味、方剂主治、生理作用、加减和治疗、禁忌须知等方面,对栀子豉汤与瓜蒂散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栀子豉汤为轻剂,治虚烦寒热;瓜蒂散为重剂,治痰食宿寒。

3.5 纳医界自由言论,众家争鸣

民国时期,中医地位岌岌可危,面临着生死存亡之窘境。 《文医半月刊》设有“自由谈论”“自由论坛”“医学商讨”等栏目。 针对中医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各界有识之士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医理诊法、处方用药, 共谋中医生存发展之路。 代表性文章有《怎样坚固中医之壁垒与其源本》《整理国医学之我见》《中医存废问题之商榷》《再论卫生署不应管理中医及此后办法》《胃病述》《热病新论》等。 如《怎样坚固中医之壁垒与其源本》(第2 卷第5 期),薛公善指出:“二十世纪的中医,可以说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之中生存着。 他一方面忧饥畏馋的恐遭西医与社会人士之攻击,一方面提心吊胆的惧遭政府当局之废除……故我们现在要坚固我们的壁垒与其根本,即在如何发扬我们的真精神与铲除我们的谬说,如斯方足保存中医命脉于不敝……认清我们的目标去做我们应当做的事,如斯方足维持我们医学于不敝,希望全国医学家其注意而毋忽。”他呼吁中医有识之士改变中医中玄虚而不踏实的谬说,但不可盲目地全盘借用西医来改良中医。

3.6 察医界实时动向,宣传要闻

期刊作为宣传阵地,在宣扬中医知识之时,亦刊载时事新闻,聚焦时事热点。 期刊不同于专著,它具有易于传播、报道及时等特点,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为及时向社会宣传中医药界的重要新闻,《文医半月刊》设有“特载”“医界新闻”等栏目,报道医界要闻、各地医药新闻事项,宣传医界动态,共谋医学发展。 如《医界紧要消息》《三中全会两个重要提案》《中医委员会开成立会特志》《呈请中央国医馆续刊公报藉作南针文》等。 针对中医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有识之士各抒己见,为中医发展建言献策。 如《三中全会两个重要提案》,即中西医平等待遇决议原案、责成教育部明令制定中医教学规程编入教育学制系统以便兴办学校而符法令案。 两案皆决议审查修正通过。 此案体现出中医地位在逐渐回升,广大中医有识之士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让中医的救亡图存与发展看到了希望。

4 小结

期刊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及时有效地报道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是学科的前沿和学术的堡垒[8]。 《文医半月刊》倡导文医并行、专雅共赏;以中为本,顺应形势,走中医科学化之路;汇集名家著作,阐释医理真传;汇集药物与验方,主张日常实用;鼓励自由讨论,开放包容;实时关注医界动向,宣传要闻。 然《文医半月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亦有不足之处,如栏目设置前后不一,编排缺乏规范性,长篇专著连载因刊物停办而缺乏完整性等。 但《文医半月刊》作为民国北京地区影响力较高的综合性中医期刊之一,在凝聚地区中医药力量、捍卫中医地位、促进中医学术交流、推行中医科学化、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以及中西医汇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医界半月刊栏目
《 青春期健康》杂志(下半月刊)征稿启事
2021年4月《青春期健康》下半月刊读者调查表
精英
关于栏目的要求
2019《青春期健康》下半月刊征稿启事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上海医界春秋社的成立及主要活动
《对联》下半月刊2011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