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22刘寒露
刘寒露
【摘 要】论文从内控审计的概念、作用及定位出发,探讨了我国企业内控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供企业参考。
【关键词】内控审计;企业管理;问题;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45;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23)05-0103-03
1 引言
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内控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价,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然而,我国企业内控审计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企业内控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我国企业内控审计水平,推动企业规范管理,降低企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内控审计概述
企业内控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规性进行评价,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多,内控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2.1 内控审计的概念
内控审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独立、客观的评价,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一种审计活动。内控审计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绩效,降低经营风险。
2.2 内控审计的作用
第一,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内控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第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内控审计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管理、财务、生产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通过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降低经营风险。第三,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内控审计关注企业的法律法规遵从性,对企业的合规经营提供指导。通过内控审计,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法律法规遵从方面的问题,避免因违规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第四,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内控审计关注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五,保障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内控审计关注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保障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
2.3 内控审计的定位
第一,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独立、客观评价,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第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内控审计通过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帮助企业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各类风险,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内控审计有助于企业建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第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有力支撑。内控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内控审计能够发现企业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治理水平。第四,企业战略决策的参考依据。内控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为企业提供了有关企业运营状况、风险状况、合规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企业制定和调整战略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我国企业内控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国企业内控审计仍面临诸多问题。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3.1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建立模式不恰当
第一,内控审计机构设置不独立。部分企业内控审计机构的设置缺乏独立性,隶属于某个具体业务部门,容易受到业务部门的影响,导致内控审计工作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内控审计人员配置不合理。有些企业内控审计人员配置存在问题,例如,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内控审计工作的需求,或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开展有效的内控审计工作。第三,内控审计机构职能不明确。部分企业内控审计机构的职能定位模糊,内控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职责交叉重复,导致内控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3.2 内部控制审计法规体系及管理制度不全面
第一,内控审计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内控审计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存在空白或不适用于实际审计工作的问题,给内控审计工作带来困扰。第二,内控审计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内控审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内控审计工作缺乏明确的规范和程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内控审计监管不力。对企业内控审计的监管力度不足,相关部门对内控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不到位,使得企业内控审计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管。
3.3 审计方法落后且经营管理者的重视程度较低
第一,审计方法落后。部分企业内控审计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审计方法,缺乏现代审计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导致审计效率低下,难以适应企业复杂多样的内部控制环境。第二,审计工具不完善。有些企业内控审计工具不完善,难以满足内控审计工作的需求。例如,缺乏高效的审计软件和系统,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第三,经营管理者对审计认识不足。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控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附属环节,而非核心职能,这导致内控审计工作难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第四,内控审计培训不足。企业对内控审计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导致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内控审计工作。
3.4 缺少完善的财务内控审计考核方案
第一,财务内控审计考核标准不明确。部分企业在财务内控审计方面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导致内控审计工作难以对照业务实际进行有效评价。第二,财务内控审计考核过程不透明。有些企业财务内控审计考核过程缺乏透明度,难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三,财务内控审计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部分企业对财务内控审计考核结果的应用不充分,未能将考核结果纳入企业战略决策和内部管理改进中,导致内控审计工作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4 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为解决我国企业内控审计存在的问题,提高内控审计水平,以下探讨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保障内控审计关键经费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内控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关键经费的投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内控审计人员培训经费。企业应当投入足够的经费对内控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内控审计工作。第二,内控审计技术和工具投入。企业应加大对内控审计技术和工具的投入,以提高内控审计效率。这包括引入先进的审计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以及对现有审计技术和工具的持续更新和优化。第三,内控审计活动经费。企业应为内控审计活动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包括审计项目的开展、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发布等方面的支出。
4.2 提升内控审计工作效率
为提升内控审计工作效率,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内控审计机构设置。企业应合理设置内控审计机构,确保其具备独立性,避免受到业务部门的影响。此外,企业还应明确内控审计机构的职能定位,避免职责交叉重复。第二,加强内控审计人员配置。企业应合理配置内控审计人员,确保其数量能够满足审计工作需求。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第三,完善内控审计制度体系。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内控审计制度体系,包括内控审计法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等方面。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内控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第四,提高审计方法现代化水平。企业应着力提高内控审计方法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手段,提高审计效率。这包括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开展风险评估、持续审计等创新性审计方法。第五,加强内控审计沟通与协作。企业应加强内控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内控审计工作的协同效应。通过有效沟通,企业可以确保内控审计部门更好地了解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六,激励内控审计人员。企业应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内控审计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3 强化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强化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并保障其独立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企业高层领导层面强调内控审计的地位。企业高层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内控审计的重要性,并在企业战略层面予以重视。高层领导的支持对内控审计工作的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明确内控审计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企业应当明确内控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内控审计部门在组织架构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有助于避免内控审计受到业务部门的不当干扰,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第三,设立内控审计委员会。企业可设立内控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审计工作的开展,并向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层汇报。内控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有一定的审计背景和独立性,以保证对内控审计工作的客观评价。第四,明确内控审计部门的权责。企业应当明确内控审计部门的权责,赋予其足够的权力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进行审计。同时,内控审计部门应当对审计结果负责,并依法依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五,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在企业文化中强调诚信、合规和风险管理,营造一个重视内控审计工作的氛围,提高全体员工对内控审计的认识和参与度。
4.4 强化财务内控审计考核评价力度
财务内控审计考核评价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内控审计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财务内控审计考核评价,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科学的财务内控审计指标体系。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内控审计指标体系,以衡量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这些指标应涵盖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合规性、内部控制环境等方面。第二,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内控审计。企业应結合实际情况,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内控审计,以确保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定期审计有助于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不定期审计则可以起到预防和震慑作用,避免企业内部违规行为的发生。第三,完善财务内控审计流程。企业应完善财务内控审计流程,确保审计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包括对审计项目的选择、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过程的执行、审计报告的撰写与发布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第四,强化财务内控审计的沟通与反馈。企业应加强财务内控审计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反馈,确保审计结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此外,企业还应关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改进企业内控制度的依据。第五,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企业应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以奖励那些在财务内控审计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将有助于提高财务内控审计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第六,加强对财务内控审计结果的应用。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内控审计结果的应用,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决策和内部管理改进中。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现内部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4.5 革新內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是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提高内控审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优化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与任务。企业应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任务,包括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规性和经济性等。通过明确目标和任务,可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审计效果。第二,完善内部审计职责与权限。企业应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程序等。此外,企业还应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具有足够的权限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进行审计,避免审计受到不当干扰。第三,制定详细的内部审计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内部审计操作规程,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过程的执行、审计报告的撰写与发布等环节。这有助于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提高审计效率。第四,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机制,以评价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评价机制可以包括审计报告的审核、审计结果的复核等环节,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第五,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与发展。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审计技能。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以拓展其视野和知识体系。
5 结语
总之,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完善内控审计制度和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企业可以提高内控审计水平,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还需关注内控审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伟,李红.内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财经研究,2021,34(5):89-95.
【2】孙静,刘洪波.企业内控审计制度研究与实践探讨[J].中国审计,2020,31(8):72-78.
【3】王梅,刘凯.我国企业内控审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1,36(2):47-53.
【4】高婷,唐文莉.企业内控审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J].中国市场,2020,29(6):112-118.
【5】赵丽萍,陈明明.内控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38(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