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八方面发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5-22

关键词:科技成果政策科技

日前,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2023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和巨大潜力,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河北将在八方面发力,推动民营经济迈出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推动科技创新

开展科技成果推介。梳理筛选财政资金资助科技项目取得的成果、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获奖成果、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重点科技成果等,分类汇总建设统一的省科技成果库。加强与京津科技成果信息的互联共通、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增加全省科技成果储备。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资源,建设全省专利库。通过网络平台将成果库和专利库向企业开放,并组织科技成果直通车、科技成果交易展示等活动,畅通科技成果、专利向企业推送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专利等向企业转移、转化。

完善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团工作机制。整合全省科技特派员数据库、科技专家数据库、省级科技项目申请人数据库等,建立全省科技人才数据库。推进人才信息开放共享,支持企业便捷发现所需人才。开展“院士行”活动,推动高端人才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团制度作用,为企业开展“一对一”科技帮扶。

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制定分层分类的专项扶持政策,统筹财税、金融、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持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大服务力度,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强化综合科技服务。建设全省科技政策库,开展科技政策信息网络共享、科技政策宣传辅导活动。收集全省行业协会、学会、创新联盟、科技服务机构信息和企业诊断等服务单位信息,建设科技服务机构库,向全省民营企业开放。推进科技服务机构开展跨领域、跨区域合作,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多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通过网络征集平台、服务热线、接待中心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技术创新需求征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利用“揭榜挂帅”等组织形式,支持企业引进省内外企业、高校院所力量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强化金融服务

优化信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在用足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政银企合作机制,优化贷款发放流程,合理设定利率水平,持续扩大减费让利政策影响面。

开展银企对接。发挥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效应,联合开展专项对接活动,建立重点企业动态名单库,向金融机构推送碳减排领域项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专精特新等企业,合力推动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新旧产能转换。

推动减税政策落地落实。多措并举推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政策及接续措施落地见效,确保政策红利助企纾困、惠企利民,让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

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优化多元保障、融资畅通的金融环境。充实完善全省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和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聚焦企业上市前期培育,继续实施“蝶变计划”。健全完善上市培育体系,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个性诊断、业务指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分级分层开展精准服务,有效衔接券商辅导备案,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

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振兴

培育“领跑者”企业。扎实落实《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市县和有关部门加强企业培育,解决企业问题,集中政策资源,支持“领跑者”企业做大做强。

构建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实施省市县分层培育,构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分级指导、分类施策。抓好首批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集群的后续培育工作,并做好跟踪评估。

开展对接服务活动。开展质量服务企业行活动,组织质量专家和技术机构深入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品牌建设能力。聚焦集群、企业的科技技术、人才等需求,组织科技特派员进集群活动,做好科技特派团(员)与集群企业的对接服务。

稳就业促发展

统筹做好就业援助工作。认真开展大数据比对,全面摸清援助对象底数,核实基础信息,将符合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援助对象范围,建立工作台账,开展精准帮扶。动态跟踪、精准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态、就业意愿、服务需求,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制定分类援助计划,组织“点对点”定向推送、直播带岗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推动就业援助政策打包办、提速办,及时发放失业保险和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让政策快落实、服务快落地、群众早受益。

用好用足降费减费政策。组织各地建立政策落实和经营主体“一卡两台账”,细化条目,精炼内容,实化数据,确保台账客观精准反映政策落地实效。整合相关资源,实现关键信息实时共享,缓缴办理部门协同,关联业务协调联动。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不断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受益面,切实帮扶符合缓缴条件参保单位尽享政策红利。大力推行保单、保函替代现金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模式,不斷减轻民营建筑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发展。

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加强企业包联帮扶。持续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省市分级对重点外贸企业展开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持续开展“暖企助企”稳外贸系列行动。落实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为企业扩大出口保驾护航。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特别是有订单在手的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保障企业安心生产、如期交货。向外贸企业加强涉外法律知识培训、信息预警等服务,开展国际经贸法律风险及合规评估,指导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案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助力企业开拓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廊洽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实施“冀货出海拓市场”行动,组织我省企业参加境外知名展会。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方式参加境外展会。

优化政务服务

提升服务水平。持续规范审批事项办理,推行一窗综合受理,规范设置综合受理等窗口。持续深化基层综合服务改革,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百米”。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一次办和“就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掌上办”,提高“冀时办”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省市县三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完善全省电子证照库,推进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任,为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提供更多便利。全面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

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以提升规范化、精准性、震慑力为引领,以大数据、信息化为支撑,持续完善“一单两库一指引”,深入推进联合抽查和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加大抽查结果分析,完善随机抽查后续处置机制,年度随机抽查企业占比不低于3%,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随机抽查企业占年度抽查企业总数不低于80%,抽查检查结果公示率100%,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后续监管和处理率100%。持续完善“一单两库”,深入推进联合抽查和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加大抽查结果分析,完善随机抽查后续处置机制。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完善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强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与双随机抽查、重点监管、专项整治等有机结合,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

提升准入准营便利化推动经营主体提质增量。巩固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日办结”成果,持续推进“证照分离”“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充分发挥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开展“服务个体户、助力稳增长”专项活动。积极推进国家“个转企”试点,探索创新并推广富有河北特色的措施和经验。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放宽民企市场准入。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善常态化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机制,筛选发布交通运输、仓储物流、能源、水利、林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补短板建设。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法律法规修改情况,营造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权利,促进各类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密切政商关系

加强政企沟通协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展政企面对面座谈会,不断助力扩大惠企政策的覆盖面、知晓度,反映民企困难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指导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政企沟通协商,切实为民企纾困解难。

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加强对涉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案件的法律监督,保障民营企业家在协助各级机关审查调查时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全面落实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司法执法对民营企业家的平等保护机制,畅通维权受理渠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生命健康、名誉等人身权。

引导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力度,延续拓展金融服务、政策支持、宣傳表扬等支持举措,确保力度只增不减。深入挖掘一批参与行动的优秀民营企业典型,培树一批动员企业广泛、工作筹划务实、“兴村”成效明显的商会典型。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政策科技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