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美育教学现状及质量提升策略
2023-05-21殷放
殷放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
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代引领教育改革的第三次思潮,是“终身教育”“全面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完善[1]。体育与美育教育则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哲学家柏拉图很早就提出了体育与美育结合的主张[2],他认为肉体的健美和心灵的美化同样重要。现代教育所提出的身心教育同古代哲学家有着一致的观点,都是追求体育美育的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处于快餐文化横行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侵蚀,很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差,审美偏差。可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和健全的人格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受困于应试教育等因素,学校教学环境长期存在“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玉劳”[3]等问题,体育与美育的教育多流于形式。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的指导方针,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的熏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1 体育与美育的内涵释义
体育能够展现美,自古以来人们与体育就有着不解之缘,强健的体魄、合乎规律的运动比例、优美的体育动作等等都给人以美感。众所周知世界著名的古希腊雕塑作品《掷铁饼者》,把运动者强健的肌肉,健美的体魄,全神贯注的神情以及即将掷饼爆发的瞬间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无可挑剔给人以静示动的十足美感。谁能不为其感到震撼呢!艺术作品体现的美是永恒的,让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它充分体现了力与美的和谐精神是力与美的高度统一。艺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体育处处洋溢着美,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雕刻了身体曲线和优雅姿态等,使人由衷地产生美感。比如一场NBA 篮球赛,观赏运动员灵巧的运球过人、华丽的转身跳投等技术动作,感受美的享受,获得情感的释放。1997 年东京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美妙音乐伴奏下,以优美的姿态、高超的技巧、动情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美的精神享受,为祖国夺得首枚金牌。因此,在体育运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资源”,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观赏体育比赛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以达到怡情悦性的精神享受。美育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
2 高校体育与美育课程教学现状
2.1 政策导向带来体育美育课程发展春天
美育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存在并举的重要性。从心理学教学上讲,人类的心理结构被分为认知、伦理和审美三大板块[4]。素质教育目标中的“五育”亦可分为生理和心理两大板块。心理即为人类的精神前提,生理即为人类的物质基础。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上讲,对于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培育正是为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5]。因此美育是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基于此背景下体育美育课程更应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包括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审美、社会适应能力三个维度[6]。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特性,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通过体育学习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日本、欧洲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认为对大学生体育美育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步入社会中最直接的、理想的育人路径。
2.2 教师是学生体育美育课程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实施体育美育课程教育的主体,是具体的实践者,也是第一责任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育素养,首先就得要求教师具有培养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基础,简言之教师自身应掌握体育美育审美能力,并且认可体育美育教育需要,从而才会不断自我提升。反之如果教师都不能够认知体育美育教育的概念与涵义,不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就很难胜任课堂教学。因此培养学生体育美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根据文件政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包括教师的基础业务能力,教师的爱岗奉献精神以及教师的创新发展能力等[7]。其中,教师基础业务能力是教学基础,教师的爱岗奉献精神是教学的基本保障,而教师的创新发展能力更是体育美育课程效果的推进器。三者缺一不可,互相并列,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可见教师才是学生体育美育课程教育的关键。
2.3 体育美育教育是滋养自身成长的内在诉求
从美学理论角度上说,人的美,不仅要从人体美来表达,还要从人的内在性格美、行为美去表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便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8]。体育和美育同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造就现代人才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体育的美育功能是建立在体育的美学价值基础上的。体育的美学价值是一种对人体美、心灵美、自然美、技术美、艺术创造美的综合表现,构成了美育的主要内容。体育的美育功能就是在遵循体育和美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体育的直观美的感受和运动实践中体育动作美的创造,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人们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现代体育运动在赋予人肌体美的同时,不断充实人类美的精神、美的品质,美的情操,使人的思想、感情得到美的丰富。在提倡素质教育和终生教育的今天,体育美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教育与感性教育的融合,滋养了自身成长的内在诉求,还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
3 高校体育与美育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3.1 高校学科发展不平衡,美育受冷落
通过对高校调研发现,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美育教学不尽理想,美育课程多停留在指标上,教学大纲上,相关科研成果也较少。而公共体育课内容常常流于形式,很难培养出学生的体育美育鉴赏能力。纠其根本原因是学校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没有充分地认识,对美育教育的渗透没有更深刻的了解,阻碍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体育美育的培养理念强调要从单一的学科体系中解放出来,要从学科只是技能本位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本位[9]。基于此,学校及体育教师首先需要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出发,理解美育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将美育教育贯彻到底。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及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理解美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次学校课程的设置要从体育锻炼上升到体育审美,体育课已不单纯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应在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提升学生全面能力的素养以便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课培养学生体育审美的目标是对体育美育学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体育美育的学科认识也要重新再认识。教师不能再从学生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和健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必须是从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体育美育课程的本质和目的,如何实施、如何突破、如何调整、如何评价,这意味着体育教师在传统观念上,思维方式上,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应有重大改变,方能适应体育美育课程的要求。
3.2 高校学生审美能力普遍缺失,人文素养需提升
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美育的审美观念偏颇,甚至审美能力缺失,认为美育就是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体育教学的实践倾向越来越鲜明。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的精神角度出发,既要保证体育知识的教学,又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充分发挥美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操、民族正义感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作用。现代体育所培养的是身强体壮、心灵健康、积极向上、具有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并能够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而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美育素养是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长期实践的过程,其效果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0]。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日常体育术课教学,同时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基础,更需要在培养过程中转变传统体育教师的观念。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传统体育术科教学相比,没有具体量化的项目,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不会有术科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样也不存在客观的评价指标。所以体育教师在人文素养培养中要平衡好术科教学的关系,两手都要抓,是全面发展的关系。
3.3 高校体育教师美育教学综合素养欠缺
部分体育教师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美育教学的需要,体现的不足有:(1)在自身形象上(尤其是男教师)缺乏对形体美的认识,留给学生的印象多为不修边幅,着装随意,体重过重等。在需要教师做示范动作时完成质量上不够连贯、优美,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对课程不屑甚至亵渎的行为。(2)部分教师受过去传统教育影响,认为体育课是放松课,体育课堂教学过于松散,因其对体育课堂的不重视,造成了懒散的状态,对学生进行放养式教学,即课前热身,热身完后自由活动,选择了自己轻松,学生也轻松的教学方式。这样浪费了大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时间以及通过体育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再关注体育课堂。因此教师必须从自身做出改变,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整改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3)部分老教师,多年教学习惯的养成导致在教学中多采用经验式的教学,例如出现理论PPT 教学多年不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年不变,对体育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如运动生理学、美学、运动康复学、在线教学等了解甚少,导致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4 高校体育美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 聚焦体育美育课程,强化教师美学修养
以培养学生体育美育素养为目标的背景下,要做到体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至关重要。学校传统体育教育教学需聚焦于体育美育素养的认知。从仅关注体育课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到学会审美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转变。体育教师要从“体育人”“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教育工作者,并逐渐养成“大教育”的观念[11]。另外对于体育学科的理解也要超越身体锻炼与健康发展的范畴,而是从“大教育”的思维去探索和挖掘体育学科的非术科功能。突破学科的壁垒,坚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具体教学实践上革新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把美育教育、创新教育融入到传统体育课中。另外作为体育教师也要有充分的责任和担当,学生体育美育素养的培养尤其是人文底蕴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有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其自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感知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人,具有健美体格的人。
4.2 全面审视自身发展,逆向思维弥补不足
现阶段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尤其是部分教师的学历还多处于本科,甚至还有一部分在职本科,过去一劳永逸的做法是典型的拿昨天的知识去教授如今的学生,就不可能培养好未来的学生[12]。教师队伍的知识储备应及时跟上社会变化,恶补自身短板,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培养学生体育美育素养息息相关的知识都要了解和掌握,才能在日常教学知识储备中游刃有余。孔子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就是边学边温习,并不断的反思,才能更好的进步,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国外许多国家和组织将反思性思维纳入教师的必备素养中,反思性思维是一种逆向思维,如同旁观者清,是教师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13]。体育教师是日常教学实践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在教学理念和目标上是否有创新,是否做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观念转变,教学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培养学生体育美育素养的目标预期;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是否还是经验式教学,孤立的技能培养,是否忽略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评价上是否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体育美育素养教育,不仅有量化的成绩指标,也有主观的人文表现。更有成绩进步的表现记录,这种全面审视自身发展的做法更是一种逆向思维,更能够查漏补缺,全面发展。
4.3 提升体育美育教学质量,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学生体育美育素养的培养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应提升体育美育教学质量,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学校行政部门和体育部门要进行通力合作,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促进学生体育美育素养培养高质量的发展。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协调举办各种美育讲座,对本校体育美育素养教学较好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并对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进行定点帮扶。而学校作为学生体育美育素养培养的中枢,校领导首先要重视学生体育美育培养工作,其次要重视体育学科中美育课程建设工作,让体育不再是边缘学科,不再让体育课流于形式。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学生体育美育素养培养小组,积极组织主题培训、专题培训、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观摩听课等方式不断提升本学校师资业务能力。最后教师是学生体育美育引领下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对体育美育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力度是影响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理解和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做好体育教师的坚强后盾,在大方向上进行把舵,让教师明晰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意义。
4.4 打破学科壁垒,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高校体育与美育学科长期处在边缘学科,尤其是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师的待遇及职称评定也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落实,这严重削弱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4]。随着大学生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体育美育课也在这种情况下打破了学科固化的壁垒,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施展舞台。学校在此基础上也对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倾斜,解决教师后顾之忧,不仅体育教学器材场地有较大改变,体育教师在工资收入和职称评定上均由较大提高。在政策的红利下,体育教师也应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的积极性。满腔热忱的投入到工作中,获得的不仅仅有经济上的提高,还有各种教学比赛和职称的晋升机会。体育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水平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每一名学生,言传身教胜过“说一千,道一万”。体育教师只有自身师德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才会培养出素养全面的优秀学生。
5 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校体育与美育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但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美育教育的地位越加凸显。美育教育不仅仅只存在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学科中,其也存在于体育之中。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上讲,对于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培育正是为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美育是培养人才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体育教学的实践倾向越来越鲜明。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从学生的精神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美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操、民族正义感等方面的积极的影响作用,既能够保证知识的教学,又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美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也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