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唐宋茶文化研究综述
2023-05-21张琳
张琳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近三十年来,茶文化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关于茶文化的研究专著成果,以地方特色茶文化专著较多。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围绕茶文化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茶文化研究内容较为庞大,似乎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研究体系。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中国茶文化特定历史阶段的文献梳理尤为必要。纵观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唐宋时期的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唐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关于茶的著作陆羽《茶经》,进入宋代,茶文化又具有了“文人”的气质,出现了如宋徽宗《大观茶论》等茶学著作,饮茶方式也由唐代的煎茶演变为煮茶,以及斗茶文化尤为盛行。同时,唐宋时期丰富的古籍史料,也为近现代学者研究唐宋时期茶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此,文章试图通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唐宋茶文化研究的专著、期刊和学术论文进行考察,从唐宋茶文化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多元化视角下唐宋茶文化研究概况、唐宋茶文化未来可拓展的研究空间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以此对唐茶文化研究的学术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呈现。
1 唐宋茶文化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本文设计了文献综述研究方案(图1)。
图1 文献综述研究方案
阶段一:初步收集和筛选国内文献。首先,基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以唐代、宋代、茶文化3个关键词进行目标限定检索,首先通过泛读文献进行文献的初步筛选。
阶段二:为保证检索到的文献数据尽可能完整,通过精读相关文献中的引用文献,做进一步的查漏补缺。检索时间截止到2021年12月4日,检索获取文献共621篇。由于搜索引擎的模糊匹配逻辑和中文的一词多义现象,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中存在大量的无关文献,因此,通过人工逐一排查并剔除不相关文献,对保留的286篇文献进行文献追踪再次补充文献,最终获取期刊文献320篇。
1.2 论文期刊统计分析概略
根据本次统计,论文发表来源多达30多种期刊。期刊如《农业考古》、《福建茶叶》、《茶叶》、《茶博览》、《茶叶通报》、《美食研究》、《陶瓷》、《中国茶叶加工》、《文物鉴定与鉴赏》、《明日风尚》。其中有4种是北大核心期刊或者CSSCI期刊。另外,相关的学术论文共有28篇,而且在科研基金的支持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篇,湖南省、陕西省基金项目各3篇,福建省以及衡阳市基金项目各2项等。
1.3 多元视角下唐宋茶文化研究概况
1.3.1 唐代茶文化。从研究内容来看,关于唐代茶文化研究范畴主要涉及唐代茶文化史、陆羽《茶经》解读、代表性茶画和茶器玩赏、美学思想、茶文化传播等方面。首先,从茶学专著注释的角度出发,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对陆羽《茶经》内容分析,唐代作为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茶经》正是反映唐代茶文化兴盛的代表性作品。通过陆羽《茶经》解读茶文化内涵探析、美学思想研究、茶器考究,以及通过《茶经》的茶文化传播研究等。同时,有部分学者对唐代著名诗人咏茶的诗词也进行了关注。而关于唐代茶器独特审美价值的研究,尤其是从考古学视角出发,对新出土茶器类文物的考察和探究,加大了我们对唐代茶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基于以上研究,有效推动了我国唐代茶文化、饮茶风尚以及茶器特征的呈现,对深入了解唐代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关于史料的研究中,唐代茶画又是一个被学者们关注的点。乐素娜(2017)通过唐代具有代表性茶画如《萧翼赚兰亭图》、《唐人宫乐图》和《调琴啜茗图》,结合陆羽《茶经》以及中国茶叶博物馆所藏的唐代茶具,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唐代煮茶场景[1],出现奢华精美的制茶和品茶场景的原因在于唐代高度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茶文化的兴盛反过来又推动了唐代茶器的生产,使茶器种类更加丰富。在韦志钢(2021)的“唐代茶画蕴含茶文化生活方式下的茶家具特性分析”中,作者以使用者为中心,基于茶事活动的饮茶方式、饮茶器具、饮茶形态和饮茶空间,用图像数据分析归纳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对唐代的代表性茶画进行分析并统计得出数据,总结出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唐代茶画中茶文化生活方式的茶家具的四大特征[2],这为现代茶家具设计提供了启示。但由于唐代的茶画数量偏少,学者们在总结唐代茶文化的普适性特征时,多结合《茶经》、诗歌以及出土文物进行全方面的求证,为我们较为清新和完整地呈现了唐代的茶文化。
1.3.2 宋代茶文化。而相较唐代茶文化的研究,学者们对宋代茶文化研究成果突出表现在对宋代茶画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文人在茶画方面的突出贡献,为我们了解宋代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关于茶画的研究,孙晓燕(2014)通过茶画渊源及流变、宋代茶画品鉴、宋代茶画特色三部分内容进行展开,其中,宋代茶画品鉴部分,根据茶画所描绘的内容,又具体分为皇室茶画和高士茶画,以及将宋代茶画的特色概括为精致的点茶技艺、丰富的点饮器皿和浓厚的文人气息[3]。此文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宋代的茶画的艺术特征。汪星燚(2011)的“绘画中的宋人雅集与吃茶”中,以赵伯骕《风檐展卷》、刘松年《撵茶图》、赵佶《文会图》等为对象,在内容分析上,与前文相似,分为文士雅集和皇家雅集,进行器物系统分析[4]。相较孙晓燕的研究,此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阐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世俗文化兴起的主要原因。但此文并未对宋代风俗画进行全面展开,这也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邓莉文等(2021)的“宋代文人集会茶画中茶器色彩的图像解读”中,以宋代文人集会茶画中的茶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学分析法,图像与史料、文物的对比研究法,总结归纳宋代文人集会茶画中的茶器的色彩特征。又进一步从精神层面剖析出受儒释道的影响,宋代文人群体对茶器色彩趋向文雅、素淡、简致的审美[5]。概括总结了茶器的功能与色彩之所以能够得以完美实现,其原因是宋代经济与技术为茶器的精美提供了保障。
宋代作为我国古诗词发展的另外一个高峰,文学的蓬勃发展为茶文化与宋代文学的交融奠定了基础。宋代喜欢饮茶的名人众多,最为著名的有关茶的专著莫过于前文所提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而文人雅士如苏轼、陆游、黄庭坚、朱熹等人都是喜好饮茶的文学大家。诗词的内容涵盖了茶艺茶道、茶俗茶礼、茶性茶德等方方面面,留下的史料丰富,为学者们对于宋代名人咏茶文学提供了研究基础。学者们认为咏茶词作为宋代饮茶文化的载体,对茶文化中的采茶、制茶、饮茶和茶艺方面都有详尽的描写和表述。同时,词人通过咏茶词来托物言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禅茶一味”、以及离别和相思之情。
除上述期刊和学术论文外,关于唐宋茶文化的讨论还出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著作中的相关章节部分,如姚国坤和胡小军编著《中国古代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朱自振著《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扬之水著《两宋茶事》(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廖宝秀著的《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和《历代茶器与茶事》(故宫出版社,2017)、吴觉农等著《茶经述评》(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姚国坤著《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2020)等。此外,一些历史文化、绘画史方面的著作对唐宋茶文化亦有所论及,譬如杨渭生等著的《两宋文化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孙机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4)、裘纪平著《中国茶画》(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等。
2 唐宋茶文化未来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前文从学者们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唐宋代茶文化史、代表性茶专著的注释和解读、茶画、美学思想、出土器物考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等方面,总体上,较为清晰、完整地呈现了唐宋茶文化面貌。下文从多元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未来茶文化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2.1 比较研究和茶文化传播方面尚需拓展
首先,将唐宋茶文化加以比较的研究,学者对其有一些关注,其中内容涵盖了专著陆羽《茶经》和宋徽宗《大观茶论》比较、宋代建窑与吉州窑比较、宋茶文化与日本平安时代茶文化的比较等。在唐宋比较类研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倾向表现为时间方面的纵向比较。譬如尧水根(2012)以《茶经》、《大观茶论》和《茶疏》为核心,略评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脉络[6],以及关涛等(2021)以宋代建窑与吉州窑做比较,从唐宋不同的茶艺手法“煎茶”到“点茶”浅谈唐宋茶文化的变迁[7],翁丽芬等(2018)在“宋代建盏的近现代国内研究文献述评”中,就概括介绍了宋代两处著名窑址出土文物的比较研究,从文献内容上看出土器物、茶文化、胎釉化学组成、造型工艺等都对建窑与吉州窑产品加以比较研究[8]。
而唐宋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中日茶文化交流方面,张高举(1995)通过中日文献史料,以日本大批遣唐僧人如弘法大师、永忠和尚等为例证,探讨日本的禅茶文化源起于中国[9];而唐宋茶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杜娟等(2020)通过对韩国古典文献分析和现代钱茶制作工艺的考察,收集整理了韩国传统钱茶的制作方法及品饮方式,并将其与中国唐宋时期的茶饼进行比较,进而从中韩文化一脉相承来探讨中韩茶文化的异同点[10]。概括来讲,学者们对唐宋茶文化在邻国日韩等国的传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比较的范围,仍需要进一步拓展。例如,从时空间角度,唐宋茶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以及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等。
2.2 结合图像学对茶画中空间的探讨尚不足
图像学作为绘画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是从图像本身出发进行解读,更为直观的表达图像本身蕴含的意义。而在实际的图像解读中,往往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文本记录,例如题跋、作画背景等信息,进行更为全面严谨的信息挖掘,建立一个图像系统下的“空间”认知。
相比茶史、茶器、茶艺与茶道美学的研究,对于中国茶画中茶空间的探讨尚不足。作为唐宋茶文化研究的专题,扬之水(2003)发表的《两宋茶诗与茶事》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两宋时期从煎茶用器到分茶斗茶,以及关于茶角、器物茶匙等[11];同样,廖宝秀(2017)在《历代茶器与茶事》中,对中国历朝历代的茶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其中,关于“唐代茶事”专题,分别从出土文物、绘画以及茶诗词,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唐宋茶器特征、陈设形式和唐宋时期的茶风[12]。但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未对茶空间这一概念进行全面具体的探讨。
在高居翰(2014)的《图说中国绘画史》中,其中局部内容是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作为背景来展开论证[13];张朋川(2016)在《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中,以韩熙载为核心人物,对其活动空间的室内陈设、人物造型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14]。而巫鸿(2018)在《“空间”的美术史》中,用了大量笔墨分析了中西绘画空间赏析方式的异同,强调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史需要建立一个以“空间”为核心的解析框架[15]。之后,巫鸿(2019)又在《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中,以女性绘画题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图文互证的方法,对中国历朝历代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进行分析和解读[16]。对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分析,他们都认为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中的空间认知需要进一步讨论。
2.3 “器物—身体”关系的探讨需进一步加强
莱辛认为:“动作并非独立的存在,而须依存于人或物。”莱辛强调了“物与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物与体”之间的关系,张玲(2018)在“近四十年来宋代服饰文化研究的综述”中论及到“对于衣着的研究还是忽略了衣着作用于身体的方式”、“没有人的衣装就缺乏它的完整性和动感。”[17]同样,乔迅(2017)的《魅惑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器物—身体”和表域中也提及“一件器物要么强调其空间体积,要么强调其动势,对于古代中国器物来说,一个基本特征是以动势为先。”[18]乔迅强调了动态之势,而非静态之体。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茶器系统的研究,止步于“器物”与“身体”的分离状态,仅专注于器物的形式、颜色、花纹等表面化静态特征的考证,而忽略了器物重要承载者人与器物的内在关联性。同时,除了与身体直接相关联的物外,还伴有部分与身体间接关系的物,或称延体关系。以上论述中可知,部分学者论文及专著中已经开始关注“器物—身体”之间的关系,但是茶文化方面仍未有学者进行进一步细致化的探讨。唐宋作为茶文化的两大顶峰时期,器物与身体的直接关系,以及器物与身体的延体关系,都能够反映出唐宋茶文化的独特审美,需要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