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施肥技术与机械施肥方法探讨

2023-05-21塔娜

种子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施肥技术玉米

塔娜

摘    要:玉米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是一种高耐水肥的农作物。现阶段,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为了保证玉米市场供应,不仅要创新玉米栽培技术,同时应加强玉米施肥管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玉米吸收养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此外,为了提高施肥效率,应采取机械施肥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玉米施肥技术以及机械施肥的方法,以期为玉米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施肥技术;机械施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11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1 玉米施肥特点

1.1 玉米的需肥种类

为了确保玉米健康生长,应了解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关数据显示,营养元素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土壤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但是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无法通过自然供给的方式满足玉米生长需求。为此,在玉米施肥前应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分布情况,掌握玉米的需肥规律,及时补充肥料,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2 玉米生长阶段对氮肥、磷肥、钾肥的需求

1.2.1 氮肥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

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对氮肥需求量较大,其中幼苗期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约占氮肥总需求量的2.1%。如果玉米幼苗期没补足氮肥,会直接影响玉米结穗情况,甚至会出现空秆的现象,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拔节期至穗期,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该时期的氮肥需求量约占氮肥总需求量的51.2%,必须要做好该时期氮肥补充工作,否则玉米无法正常授粉,结穗率下降。玉米在生长发育后期对氮肥的需求量约占总氮需求量的46.7%,如果后期氮肥施用量不足,也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1]。

1.2.2 磷肥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

玉米生长过程中对磷肥的需求量少于氮肥。调查研究显示,合理施用磷肥能促进玉米根部生长发育,促进玉米雌穗和雄穗分化,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玉米幼苗期,磷肥的用量约占总需求量的1.1%,如果磷肥用量不足,会影响玉米的生长速度,还会出现紫苗的现象。玉米生长发育前期缺少磷肥,后期很难补充。因此,应结合玉米的生长需求适当补充磷肥。玉米在生长发育后期对磷肥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35%,玉米生长后期磷肥施用不足会导致产量下降。

1.2.3 钾肥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

在玉米生长早期,应结合土壤肥力施入钾肥。玉米在进入苗期后会吸收更多钾元素,尤其是孕穗期对钾元素的需求量明显增多,开花期后对钾元素的需求量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少。因此,在施用底肥时应适当增加钾肥的比例。

1.3 施肥原则

在具体施肥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能盲目施用肥料,否则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在玉米施肥前应制订科学的施肥方案,保证底肥充足,合理追肥,并且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4 确定施肥量

我国的地域范围较广,不同地区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施肥前应充分调查种植区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分布情况,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了解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才能针对性地施肥和补充缺失元素。另外,应控制好施肥量,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减少肥料残留量超标的问题,符合当前农业生态化发展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玉米。

2 玉米施肥技术要点

2.1 种肥施用技术

在玉米生长初期,要做好种肥施入工作,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施肥效率,可以选择机械设备,配合使用玉米播种机械设备,实现播种和施肥同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控制好肥料和种子之间的距离,否则会出现烧种现象。

2.1.1 种肥混合施入技术

种肥混合施入技术的弊端明显,将种子和肥料一同施在沟底,会导致种子和肥料直接接触,易出现烧种现象,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逐渐被淘汰。

2.1.2 种肥侧位分施技术

种肥侧位分施技术能保证种子和化肥不直接接触,化肥进入到土壤后能被玉米幼苗直接吸收和利用。但是,该技术可能会造成土壤肥力不均匀,要做好前期土壤开沟工作,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但开沟会破坏地表的结构,也影响玉米种植效率。

2.1.3 种肥正位分施技术

种肥正位分施技术是指肥料施入土壤后位于种子正下方,应与玉米种子保持一定距离,肥料在施入土壤后,直接被玉米根部吸收和利用。该种施肥方式优势明显,能够有效预防玉米倒伏问题,但是在施肥过程中要控制好种子和肥料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5 cm,开沟的深度应控制在10 cm左右。

2.2 一次性施肥技术

一次性施肥技术是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只施用1次肥料,满足玉米各个阶段的养分需求,该施肥技术的优势明显,能够节约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注意的是,该施肥技术对肥料的要求较高,并且肥料价格相对较高。

2.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在科学对比分析肥料的配比、农作物对肥料吸收率和土壤营养消耗率基础上,利用适合的肥料配比技术和施肥方式开展施肥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将土地划分区域,在划分的区域内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施肥前结合区域内的土壤性质和农作物生长特点制订科学的施肥方式。二是针对划分区域内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点分析其营养需求,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合理配比肥料,并且结合区域内土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肥料。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利用该技术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营养,促进玉米更好地吸收养分,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能够起到节本增效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在充分掌握肥料利用率、玉米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特性的基礎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确定具体的施肥量和肥料品种,保证肥料在玉米生长阶段均衡地供给,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减少农药施用量,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满足其对养分需求,实现玉米高产稳产;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在利用配方施肥技术时应将土地利用和保护联系起来,并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在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能力[2]。

2.4 玉米穴施肥技术

玉米穴施肥技术是将种子成穴播种,严格控制好播种量,1穴播种1粒种子或者几粒种子,之后将肥料采取穴状的方式施入到土壤中,但是要保证种子和肥料有一定距离,避免种子和肥料混合施入而出现烂种情况。该种施肥技术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面效果显著,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3 玉米不同生长期的施肥技术

3.1 底肥施入技术

底肥是玉米生长中的基本肥料。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应结合自然环境、土壤营养成分、播种周期和玉米品种适当调整施肥量及肥料种类。通常情况下,底肥应该选择优质的有机肥料和迟效型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将磷肥和钾肥作为底肥,春玉米应在前一年秋季耕作时将底肥施入土壤中,施肥过程中保证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夏玉米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完成后结合耕地施入底肥。在施肥中可以结合秸秆还田技术,能够提高施肥的效果。在前茬作物收获完成后,可以将经过处理的秸秆直接施入土壤中,能够解决有机肥料施用不足的问题。 在施肥前,可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土壤中的肥力情况,合理搭配肥料,改善土壤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3.2 轻施苗肥

玉米进入苗期后对肥料的需求量明显减少,但也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否则会出现弱苗。在玉米苗期,应施入提苗肥,促进玉米生长。通常情况下,该时期施肥可以选择充分腐熟的粪尿肥或者速效氮肥,禁止大量施用化肥,否则会造成玉米徒长。调查显示,苗期施肥量约占施肥总量的5%~10%。

3.3 施入壮秆肥

玉米进入拔节期后要施入壮秆肥,该种施肥方法能够起到壮秆的作用,促进雌穗和雄穗分化。针对中早熟和早熟的玉米品种,利用该种施肥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但要严格控制好用量,用量过多会导致玉米倒伏。通常情况下,壮秆肥约占施肥总量的10%~15%。

3.4 合理施入攻穗肥

合理施入攻穗肥能够促使玉米雄穗和雌穗分化,增加玉米穗粒数,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调查研究显示,穗肥的需求量约占需肥总量的50%,肥料主要为速效氮肥。在施入肥料前要了解土壤肥力水平,并且严格控制好肥料的用量和施入时间,保证施肥合理性。针对土壤贫瘠或基肥较少的田块,应尽早施入攻穗肥,并且要适当增加施肥量,过早或过晚施加攻穗肥都很难发挥肥料的效用。

3.5 酌情施用粒肥

玉米进入开花授粉阶段后施入粒肥,能够确保玉米籽粒更加饱满,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通常情况下,粒肥主要选择速效氮肥,采用叶面喷施肥料的方式,选择0.2%磷酸二氢钾溶液。粒肥用量约占施肥总量的5%。

3.6 合理施用微肥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在玉米籽粒阶段,可以选择施入锌肥,利用0.02%硫酸锌溶液浸泡种子,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如果玉米植株萌发和生长旺盛,应适当补充锌元素,采取叶面喷施的方式,除施用硫酸锌溶液外,还可选择硼酸溶液浸泡种子。

4 玉米机械施肥

4.1 机械施肥的主要类型

4.1.1 先撒肥后耕翻或者旋耕处理

可以先将肥料均匀地撒在耕地表面,翻耕后将肥料埋入土壤,深度约为6 cm,保证地表没有肥料颗粒即可。如果采取旋耕的方式将肥料施入土壤,深度为10~15 cm。

4.1.2 机械旋耕施肥播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许多先进的施肥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可以选择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機械设备,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作业。利用该种机械设备需要在条播机上加入肥料箱和排肥装置,在播种同时可以施肥,将化肥施入到种子下方,或者施入到种子旁5 cm处,能够将种子与化肥隔开,提高玉米幼苗的成活率。使用旋播施肥机械设备能够发挥旋耕机、播种机和免耕播种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既可以一次性完成联合作业,也可以分段单机作业,深受许多种植户的欢迎。

4.1.3 机械播种施肥

机械播种施肥的深度应控制在5.5 cm,肥带宽度控制在3 cm以上,保证肥料的均匀性,不能出现断条或者漏施现象。

4.1.4 机械化追肥

玉米追肥可以使用机械设备,对玉米后期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追肥深度控制在6~10 cm,在玉米植株两侧10~20 cm追肥,肥带的宽度应大于3 cm,施肥后要及时覆盖。机械化追肥能够调节施肥量,也能控制好追肥时间。应结合墒情和玉米苗情控制追肥量,针对墒情和苗情较差的地方,应配合灌溉,并且适当早追肥。追施尿素的用量为150 kg/hm2,深度控制在6~10 cm,施肥位置的准确率高于70%。机械施肥作业不会出现明显的伤根和烧苗现象,施肥后要覆盖并且镇压密实。

4.1.5 机械喷施肥料

叶面喷施肥料主要选择喷雾器喷施,包括机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其中机动喷雾器的效率高、质量好,适合大规模生产,当前机动喷雾器的应用较普遍。手动喷雾器的价格较便宜,但是效率低,开始逐渐被机动喷雾器所取代。

4.2 玉米机械施肥的方法

玉米施基肥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撒施肥机械旋耕、机械化少耕施肥播种一体化等方法,其中撒施肥机械旋耕是将复合肥通过人工的方式均匀撒施在耕地表面,然后进行机械设备旋耕,深度控制在15 cm左右,完成旋耕后播种。机械化少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是指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具有很好的效果,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应用效率高和示范效果好的特点,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5 结束语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种植范围较广。为了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除了利用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外,还应重视对玉米施肥技术的研究。科学施肥能够为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满足玉米生长各个阶段的养分和水分需求。为了提高玉米施肥效率,可以采取机械化施肥方式,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琦.浅析玉米高产施肥规律及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9(5):21.

[2]敬碧芳.玉米高产栽培施肥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92.

猜你喜欢

施肥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在商丘市的应用研究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
吐鲁番设施早春番茄绿色生产施肥技术要点
分析我国咸阳地区苹果施肥技术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