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2023-05-21张立伟
张立伟
摘 要: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葡萄栽培面积扩大,整体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葡萄种植已实现规模化设施栽培,栽培设施逐渐完善。文章研究了葡萄栽培设施的结构与规格,探讨了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08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3.1;S628 文献标志码:B
如今灌南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0.067万hm2,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优质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设施葡萄需要在温室或塑料大棚中栽培,改善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如水分、温度等。目前市场对葡萄提出了大量要求,并且在葡萄淡季,有着高额的供应利润,为加快葡萄上市时间,葡萄设施栽培在我国已经得到大范围推广。
1 葡萄栽培设施的选址与规格
在选址葡萄栽培设施时,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透光性良好的地区,适合葡萄生长。肥沃的土壤能够促进葡萄果树根系生长,尽量选择沙壤土,不要在低洼处或盐碱地种植葡萄。葡萄栽培设施采取单篱壁架式设计,株行距控制在0.8 m×1.5 m,种植密度8 250株/hm2。葡萄架高度控制在1.2~1.4 m。采取双篱壁架式设计,株行距控制在0.5 m×1.5 m,种植密度11 250~13 200株/hm2。
2 选择葡萄品种
在葡萄栽培管理中,葡萄品种与葡萄的质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要想提高葡萄产量,应尽量选择早熟、优质、果粒多又大、抗病能力强的葡萄品种[1]。此外,葡萄品种也要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抗寒性、耐盐碱性等。种植葡萄要选在葡萄落叶后的晚秋时期,设施栽培密度要大于普通栽培密度,后期若是葡萄生长速度过快,可酌情砍伐葡萄树。
3 定植管理
选择壮苗,在栽培时施加充足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栽培后加强水肥管理,并采用合适的方式防治病虫害。在新梢生长到20~30 cm时摘心,促进副梢芽萌发,留下2~4个壮枝,用于培育结果母枝。在栽培管理中要观察副梢生长状态,当副梢生长到0.6~1 cm时,要停止摘心;在产生二次梢后,保留1~2片摘心,促进下部芽发育饱满。此时要埋设立柱拉铁丝,引导新梢在架上生长。当葡萄落叶后应及时剪枝,对于生长旺盛的植株应集中摘心或抹去部分果穗,保留饱满果实[2]。根据树势生长情况,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针对长势较弱的植株,在靠近地表3~5個芽处即可停止修剪短梢;针对生长状态一般的植株,可在30~50 cm壮芽处停止短截,将其绑缚在第一道铁丝两侧;针对长势旺盛的植株,应停止修剪长梢,扩大其结果面积。
4 大棚管理
4.1 扣棚时间
一般情况下,葡萄芽会出现休眠状况,此时枝条将停止生长或减弱长势,枝蔓节间变短或下垂,叶片变小呈黄色。当葡萄新梢由下向上渐熟时,新梢上的冬芽逐渐进入生理休眠期,这种休眠状态一般会在落叶后持续低温30 d左右才能解除。完全解除自然休眠状态,需要在7.2 ℃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历经1 000~1 200 h。例如,巨峰葡萄在12月中下旬要开始扣棚,成熟期更早的葡萄在11月末即可扣棚。若想葡萄尽早成熟并上市销售,可在落叶后采取人工集中遇冷的处理办法。在扣棚前3~5 d,白天覆盖草帘,将大棚内温度逐渐提升至12~13 ℃,待大棚内的土壤充分解冻后,白天应掀开帘子,提高大棚室内温度[3]。在此过程中应保持棚膜清洁与干燥,并保证通风透光性良好。15~20 d后萌芽,60~65 d后开花,花期持续12~15 d。不同葡萄品种从开花期到成熟期的生长周期有所差异,巨峰葡萄的生长周期为100 d左右,早熟品种所需生长周期更短。
4.2 温度管理
大棚内的温度会对果实中相关酶的活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植物代谢能力,同时温度与葡萄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着密切关系。温度对于葡萄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葡萄在不同生长期所需的温度不同。开花前,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 ℃以下,当温度超过25 ℃时,要对大棚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温度。夜间温度控制在7~8 ℃,当温度低于7 ℃时,要采取加温措施。为了不使大棚内的夜间温度过低,白天要保证光照充足,同时防止强光对果树造成伤害[4]。开花后,大棚内日间温度要控制在15~28 ℃,一旦温度高于30 ℃要采取放风降温措施,白天应保证充足的光照与通风。夜间温度保持在14 ℃以上有助于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浆果成熟后,棚内温度逐渐上升,白天棚内温度迅速上升,此时温度可控制在28~32 ℃,一旦高于32 ℃要采取顶部放风措施。夜间温度保持在15 ℃,有助于浆果着色与糖分积累;如果夜间温度过低,会对这一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应根据外界气温变化调整放风时间,保证浆果正常发育直至成熟。放风口位置对温度有着直接影响。放风口最好设于葡萄大棚的上部与下部。在葡萄生长初期,放风口应设于大棚上部,这样能够使大棚顶部的热空气迅速向外扩散,延长冷空气到大棚底处的时间,使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平稳状态。在葡萄生长后期光照变强,将大幅提高棚内温度,此时大棚顶部与底部要同时放风,形成环绕气流在大棚内流动,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大棚温度。
4.3 湿度管理
葡萄从发芽至开花前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相对湿度过高会影响葡萄发育,甚至造成落花落果。花期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60%~65%,相对湿度过高会影响花药开裂与散粉,相对湿度过低会出现花冠不易脱落的现象。
4.4 光照管理
葡萄是一种喜光作物,对于光照十分敏感,在选择覆盖大棚棚膜时,要选用具有良好透光性、不吸尘、无滴漏的醋酸乙烯棚膜。采取早揭晚盖的措施延长大棚内的光照时间,阴天若非持续降雪,可以一直揭帘,充分利用散射光。在晴天中午前后补充红光、黄光、蓝紫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葡萄的品质与产量。在大棚中悬挂反光幕,在地面上铺设反光膜。每隔7 d清扫大棚中的灰尘、草叶及其他杂物1~2次。
4.5 灌溉管理
大棚葡萄在过冬前需要浇封冻水,在完成扣棚后、土壤冻结前浇第1遍水,发芽后浇第2遍水,有个别花出现需要浇第3遍水[5]。之后使用地膜封闭,这样不仅能提高地温,而且能够控制水分蒸发速度,降低大棚内湿度。第4遍水在谢花后浇透,20 d后浇第5遍水,待浆果变软后浇最后1次水。
4.6 施肥管理
大棚葡萄一般在10月施加基肥,主要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可适当增施氮磷钾肥。基肥中有机质含量高,能够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施加充足的有机肥是确保大棚葡萄高质丰产的基础。在扣棚后有以下几个追肥阶段。在萌芽期首次追肥,以复合肥、尿素与磷酸二氢钾为主。在开花前叶面喷肥2~3次,施用0.2%~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在谢花后配合浇水喷施尿素,4月底至5月初喷洒硫酸钾,果实膨胀期至果实成熟期在叶面喷洒2~3次稀土微肥与光合微肥。
4.7 花果管理
要想收获果粒大、色泽优良的葡萄,就要加强控制负载量与果穗数。果穗数应根据葡萄品种特性来决定,以坐果率为依据。结果枝生长至20 cm,开花前应停止疏除花序,一条果枝上保留一个果穗,少量壮枝留下两个果穗,弱枝不保留果穗,以此使产量保持在30 t/hm2。开花前7 d,在花序顶端掐去全长的1/4,同时掐去副穗,以此控制果粒数,让其余果粒都能正常生长。对于一些有一定大小但未成熟果实的枝条,应进行摘心处理,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在盛花期过后的10~20 d施用25 mg/kg赤霉素喷洒果穗,这样能够获得无籽果实。
4.8 整形与修枝
葡萄是一种藤本植物,在架设葡萄架前,需要结合葡萄的品种与节位高低,采取不同的葡萄架整形方式,以此提高葡萄架的整体稳定性。在大棚葡萄栽培中,葡萄架整形可采取单干双臂式整形,避免出现交接现象,对于主干上较粗和过密的枝条可采用拉平法处理。在修剪葡萄枝时,生长初期可以剪去多余枝条,改善葡萄架的通风条件。对于过密枝条,可采用疏层法。根据剪面尺寸决定新梢的预留数量。花序上可留叶4~5片,剪除多余部分,确保坐果率。在结果期要根据不同品种的枝条情况与环境条件合理修剪。在葡萄生长期剪除卷须时,需要剪去发育不完全的花序,坐果后要完全去除架上的畸形果和小果。若大棚内光照强度较弱、温度偏高,在接缝后要及时处理掉弱枝。
5 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5.1 施肥技术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二氧化碳气肥一般用于浆果着色期或成熟期。4月中上旬白天棚内温度超过20 ℃时,可施用二氧化碳气肥,通风前30 min停止施用。在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时,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浓度,阴天控制在600 mg/kg,晴天控制在800~1 200 mg/kg。若是在阴天并且棚内相对湿度较低,尽量不要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在棚内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时,要相应提高棚内的空气与土壤湿度,并同步施加磷肥、钾肥。
5.2 灌溉技术
灌溉系统由供水装置、输配水管道与灌水器构成。供水装置一般指压力调节器、水泵与水源等。供水装置分为加压输水系统与低压输水系统两类。在葡萄设施栽培中,一般使用微压水泵直接供水。输水管道是将水源输送到设施灌溉区的通道,常见输水管道有钢管、支管与毛管等,通常材质为塑料。灌水器在灌溉系统中是一种滴水设备,使用灌水器能够实现节水灌溉,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对于滴灌系统,要定期检查过滤器,冲洗灌溉系统中的排沙。当发现滤网损坏时更换新滤网,若不注意维护保养会损坏滴头,影响灌水质量。严格控制滴灌系统的水压,严禁超压运行,否则会使配水管道膨胀直至破裂;水压过低,水流速度过慢,会导致滴水器阻塞。灌溉带在收放时,不能用力拉扯、扭曲。在不使用灌溉系统的情况下,各级管道要排除积水,避免管道中产生微生物,阻塞滴水器,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在冬天未排出管道内的积水,在低温环境下管道内的水会冻结,损坏管道。
5.3 解除休眠技术
欧亚品种的葡萄需要在7.2 ℃以下的低温环境中经过90~110 d才能解除自然休眠状态。葡萄品种不同自然休眠的天数也不同。在葡萄设施栽培中,尽量选择自然休眠期较短的品种。以玫瑰露品种的葡萄为例,在生长后期,取其成熟的硬枝进行扦插试验,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经过40 d后,温度上升到30 ℃,萌发率为76%;温度上升到36 ℃,萌发率为90%。因此,高温能够促使成熟枝条生根发芽,提前解除自然休眠状态。目前石灰氮在农作物种植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在葡萄栽培中,将1份石灰氮+4份水混合搅拌2 h,沉淀后,取上层澄清液,涂在葡萄枝芽处,能够有效解除葡萄休眠状态。早春时期,在大棚升温前30 d施用效果最佳。每10 m长的篱架可使用15 mL石灰氮澄清液涂抹枝芽。
6 病虫害防治措施
6.1 灰霉病
灰霉病对大棚葡萄的为害最大,主要发生在葡萄花穗期与幼果期,该时期是葡萄设施栽培中各种细菌数量持续增加的时期。防治灰霉病要将重点放在预防上,在葡萄开花、结果前后,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使用滴灌或渗灌的方式灌溉,用地膜遮挡土壤,降低棚内湿度。阴天中午前后放风通气。棚内发生灰霉病要及时施用农药,可施用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40%嘧霉胺1 000倍液。在用药时,使用手持式喷雾机喷洒果穗,可降低棚内的湿度。
6.2 霜霉病
霜霉病是在葡萄生长期间需要重点防治的一种病害。霜霉病是由气候环境因素引起的,流行在春末夏初或连续阴雨天。在我国北方地区,露地栽培的葡萄园均有不同程度发病,南方多雨地区发病率较高。当葡萄发生灰霉病时,大量叶片干枯脱落,严重时减产20%~40%。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褐色或黑色小斑点,常在谢花后至套袋前发病。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施用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50%腐霉利1 000倍液、50%金科克4 000倍液,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治霜霉病,对于白腐病与灰霉病也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7 结束语
在葡萄设施栽培管理中,从葡萄栽培设施选址规划、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都要做到详细、严谨,以技术规范为指导,加强细节把控,积累葡萄设施栽培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葡萄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一珺.葡萄埋藤机械化作业质量指标体系探析[J].农机质量与监督,2021(11):22.
[2]赵海良.上海设施栽培葡萄春夏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J].烟台果树,2021(4):27-28.
[3]张丙孝.民权优质葡萄生产须关注这六个问题[J].西北园艺(果树),2021(4):19-20.
[4]孙秀英,李学雷.绿色理念下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及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79-180.
[5]尚忠,于建波,张雪芹,等.葡萄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业机械,2020(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