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大黄标准化生产中病虫害防控技术
2023-05-21赵仲杰
赵仲杰
摘 要:文章介绍了掌叶大黄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综合分析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促进掌叶大黄生产向优质、高效、生态、绿色、产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掌叶大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09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7.239;S435.672 文献标志码:B
掌叶大黄为蓼科大黄属药用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归脾、胃、肝、大肠、心包经,具有清热泻火、泻下攻积、逐瘀通经等功效,常用于临床中。掌叶大黄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涝、不耐旱,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较丰富的高寒冷凉地区。在掌叶大黄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是田间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种植无公害掌叶大黄的关键。规范掌叶大黄标准化田间管理,建立使用农药化肥可追溯体系,避免环境污染,对于保证掌叶大黄标准化生产朝着优质、高产、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掌叶大黄病虫害防治管理
1.1 为害分级
掌叶大黄标准化种植过程中,根据气候情况、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通常把病虫害分为普通性和严重性两个类别。一是普通性病虫害。仅个别植株零星发生病虫害、不连片、无传染扩大趋势,不影响产量和质量,可用农业和物理措施防治。二是严重性病虫害。发生病虫害的面积超过基地种植总面积的10%,连片发生,并有扩大蔓延趋势,影响掌叶大黄的产量和质量,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采取化学农药防治。
1.2 防治原则
防治掌叶大黄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达到安全、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生产的目的。
1.3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或改善掌叶大黄的生长环境,创造有利于其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生长的条件,达到防治掌叶大黄病虫害的目的。枯枝、落叶、杂草是害虫和病菌主要的越冬场所和寄主,秋末冬初,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株、病根、枯茎落叶和田间杂草,远离田园深埋或烧掉,以减少越冬病虫源。在产前合理安排,实行轮作倒茬,前茬以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薯类等作物为宜。在产中加强田间管理,通过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发生概率,如有病害植株或田间杂草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病株周围的土壤用石灰杀菌消毒,能有效控制病源菌扩散蔓延,防止造成更大为害,筑起病虫害防治第一道防线。
2)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方法,根据害虫的应激、趋光等生物学特性防治虫害。通过人工机械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法消灭或控制害虫,减轻病虫害对掌叶大黄的为害程度。在生产中常采取黑光灯诱杀蛴螬和甘蓝夜蛾成虫,黄板诱杀蚜虫,还可采用机械捕捉等方法杀灭掌叶大黄害虫。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蟲的天敌、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掌叶大黄病虫害。如瓢虫防治蚜虫,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诱捕有害蛾类,高效BT杀虫剂、阿维菌素等生物性农药防治害虫。
4)化学农药防治措施。只有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都无法控制病虫害时,才能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重大病虫害必须采用此防治措施。
2 农药选购与使用
2.1 农药选购
在掌叶大黄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农药种类繁多,注意甄别可以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选购时认真检查所购农药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相关产品信息,确保农药质量安全有效,谨防假冒伪劣产品。
2.2 禁止使用农药种类
在掌叶大黄生产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慢性毒性、易药害、致癌的农药。
2.3 农药使用要求
根据掌叶大黄标准化生产管理要求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防治对象选用农药种类、常用剂量、施药方法、使用次数、最后一次施药与采收的安全间隔期等,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掌叶大黄绿色生产要求和农药安全使用说明书开展工作,严禁使用违背无公害生产要求的农药种类。
农药施用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器械,妥善处理污水,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盛装过农药的空瓶和空袋要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剩余农药要先登记,再妥善保管。同时,做好配制和使用农药的相关记录,为安全使用农药积累资料。
3 主要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1)根腐病。症状:主要为害根部,起初是根部先腐烂,然后叶片变黄,直至掌叶大黄植株枯死。根腐病病原菌能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时病原菌开始萌发,随温度升高和湿度增大,会为害植株。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前茬作物收获后应清洁地块,深翻土地,用石灰消毒土壤,减少菌源。掌叶大黄生长期降水后及时排水防涝;适时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药剂防治:移栽前对种苗施用30%苯噻氰(倍生)乳油1 0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蘸根30 min。发病期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病株根部,每隔3 d灌根1次,共2次,及时拔除病株,用石灰消毒病株周围土壤,减少菌源。
2)轮纹病。症状:由病原真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病斑呈近圆形,直径1~2 cm,呈红褐色,具同心轮纹,内密生黑褐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可致叶片枯死,一般在掌叶大黄生长期内发病。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秋末冬初清除落叶杂草、病株、病根,远离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加强早期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发病期可以施用波尔多液3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洒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7 d喷洒1次,共2次。
3)霜霉病。症状: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叶上越冬,来年春天适合卵孢子萌发时,会释放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状,黄绿色,无边缘,叶背出现灰紫色霉状物,可致叶片枯死,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一般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发病严重。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病株、远离田园集中烧毁;防涝,保证土壤能够良好排水;用石灰消毒病株周围土壤,消除田间枯枝杂草,消灭病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40%疫霜灵300倍液、58%瑞毒霉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喷洒1次,连喷3次;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喷洒1次,连喷2次。
4)炭疽病。症状:由掌叶大黄炭疽病病原菌引起,病原菌在植株上越冬,来年4月蔓延为害,7—8月高温多雨发病最为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呈圆形,中央淡褐色,边缘紫红色,逐渐出现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后期病斑穿孔,造成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冬季清洁地块,集中烧掉病株,减少越冬菌源;增施有机肥,适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药剂防治: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 d喷洒1次,连续喷雾2~3次。
5)锈病。症状:锈病由真菌中的锈菌引起,被害叶片背面生有大量锈菌孢子堆,造成受害处因积集孢子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毛状物。主要为害掌叶大黄的嫩芽、嫩叶,锈病的病原菌会使掌叶大黄叶片出现黄色或橙色斑点,随着为害程度加重,病斑逐渐增多。为害植株表皮破裂,形成黄色或粉红色粉状物,严重时可致植株死亡,病菌孢子在温暖多湿季节依靠气流、风雨等传播。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开沟排水,防涝,减少病菌;秋季清洁地块,消毒处理,减少病虫害越冬。药剂防治:施用15%粉锈宁600~8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续喷雾2~3次。
3.2 虫害
1)蓼金花虫。症状:蓼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为害掌叶大黄主要害虫之一,寄主范围广且为害时间长,成虫主要为害掌叶大黄叶片,使叶片缺刻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掌叶大黄生长,甚至造成毁灭性伤害。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冬季清洁地块、集中烧毁枯株落叶,减少越冬虫口数量,在越冬成虫产卵前加强防治。药剂防治:应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5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早春越冬成虫活动时应用5%西维因粉剂防治。
2)酸模叶甲。症状:酸模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为害掌叶大黄主要害虫之一,会为害掌叶大黄的叶片,成虫啃食叶肉,把叶片啃食出许多透明斑,严重时造成叶片枯萎,高龄幼虫啃食叶片,叶片呈缺刻或大孔洞,叶片上有黑色粪便,为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冬季冻土前深翻地块,消灭越冬虫卵,或在成虫出土活动时,在地面喷撒5%西维因粉剂防治。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期可以施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产卵前施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洒防治。
3)甘蓝夜蛾。症状:甘蓝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为杂食性害虫,具有暴食性,受害严重时啃光叶肉,仅剩叶脉和叶柄;受害较轻时叶子被啃食成大小不等的孔,严重影响掌叶大黄生长。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深秋深翻土壤,消灭越冬虫卵,减少来年虫口基数;黑光灯诱杀甘蓝夜蛾成虫;糖醋液诱杀害虫。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在傍晚应用80%敌敌畏乳油500~1 000倍液或20%殺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喷雾防治。
4)蓼蓝齿胫叶甲。症状:蓼蓝齿胫叶甲啃食叶片,其成虫啃食叶肉,叶片被啃食成许多透明斑,为害严重时致使叶片枯萎。1年发生1代,成虫具有假死性和夏蛰习性,卵多产于寄主植物叶片背面,不规则排列成堆。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加强冬前田间管理,消灭越冬虫卵,减轻害虫来年繁衍。药剂防治:成虫为害期可选用辛硫磷1 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洒1次,最多施用3次。
5)斜纹夜蛾。症状: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为害掌叶大黄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国范围均有分布,具有杂食性、暴食性特点,其为害植物多达99科290种,斜纹夜蛾幼虫为害植物叶部、花以及果实,发生严重时能啃光叶肉仅剩叶脉。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加强冬前田间管理,消灭越冬虫卵,降低翌年虫害发生概率。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时可选用50%马拉硫磷乳油2 500倍液,每隔7 d喷雾1次;或选用20%除虫脲悬浮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30 d喷雾1次,最多使用2次。
6)大灰象甲。症状:大灰象甲又称为大灰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寄主植物达41科101种,成虫吸食幼嫩多汁的幼苗,幼虫沿叶脉啃食至叶片,被啃食部位呈半圆形缺刻,群集为害,为害严重。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加强冬前田间管理,消灭越冬虫卵。药剂防治:选用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喷雾或90%晶体敌百虫防治幼虫。
7)蚜虫。症状:蚜虫分布在叶片背面,成虫、若虫汲取幼芽及叶片的汁液为害掌叶大黄,叶片皱缩,造成植株干枯、发育不良,6—8月频发。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黄板诱杀有翅蚜。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抗蚜威粉剂9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洒1次,施用次数不超过3次。
8)蛴螬。症状: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为掌叶大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土壤湿润时活动性强,食性杂,通常取食掌叶大黄的侧根、主根及地下茎皮层,咬断幼苗的根、茎,严重时造成田间缺苗、死苗。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蛴螬成虫。药剂防治:在播种或移栽前,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2 250 g拌适量细土。
4 鼠害
中华鼢鼠为掌叶大黄的主要鼠害之一,栖息在土壤潮湿、疏松的洞中,通常啃食掌叶大黄的根、茎,造成植株枯死。通常采用弓箭射杀。
5 草害
掌叶大黄苗期要加强除草管理,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无杂草,应视杂草生长情况尽早除草,除草过迟则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严重影响种苗质量,影响种植收益。
移栽后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有利于掌叶大黄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消灭杂草,防止病虫害滋生和蔓延,中耕除草2次/年,第1次于4—5月,第2次于7—8月,下雨天不宜中耕除草。
6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不断完善,中药材产品交易市场对绿色、安全、无公害掌叶大黄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生产环节是实现无公害掌叶大黄的关键,因此在掌叶大黄产前、产中和产后科学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种群数量,维护绿色生态系统平衡,提升掌叶大黄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提质增效,对强农富民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编辑:申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