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2015-06-15丁祥锋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

丁祥锋

摘 要 玉米是较为普通的农作物,在我国播种广泛,已经占据各农业作物产量之首,但在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我国玉米病害有数10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10%。危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小斑病、大斑病、丝黑穗病、疣黑粉病、纹枯病、粗缩病及矮花叶病等,近几年,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灰斑病危害严重。对此,可以实行绿色防控技术来减少病虫害防治影响玉米的食用效果,满足人们的要求。基于此,针对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与解决方法,确保玉米生产达到实际需求。

关键词 制种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027-02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实行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减少病虫害防治影响玉米的食用效果,满足人们的要求。玉米绿色防控技术就是采取多种方法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农作物的污染的目的。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预防。绿色防控主要利用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提高食物安全。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综合预防技术,它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良种,合理的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当病虫害发生时也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减少化学药品使用,将化学药品的负面效用减少到最低,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玉米。

1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外观,根据玉米斑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才发生严重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叶片病斑因品种抗性基因不同[1]。在具有Ht抗性基因的品种上产生椭圆形小斑,病斑沿叶脉扩展后,形成褐色坏死纹,周围呈黄色或淡褐色的褪绿斑。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适宜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内扩展很慢,侵入木质部导管后则扩展较快。受侵维管束的导管被菌丝堵塞,水分输送受阻,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呈现典型的萎蔫斑。从侵入到显症一般需7~l0 d。对其预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及时对斑病比较明显的玉米植株进行处理,将其翻入土壤,通过化学方法使其发酵,减少病害植株对周围植株造成的影响。对于斑病比较明显的地方应该进行重点防治;同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根据调查显示,斑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玉米植株长期处于湿润的气候当中导致的,因此,应该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在雨季湿润的气候中应该增加玉米植株的干燥度,减少斑病发生。在心叶至抽丝期的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锰锌或代森铵喷雾预防,在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通过物理和化学多种方法的综合防治,能够有效减少玉米大小斑病,减少斑病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玉米根系和茎基部腐烂一类病害的总称[2]。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夏玉米田9月中旬症状最明显。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 d,快的只需2~3 d。近几年,青枯病发病地块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注意。发病田玉米表现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玉米刚发病时叶片出现青灰色干枯,好像是遭霜打了一样,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秆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植株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质量下降。该病发病的轻重与玉米的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田间排灌、气候条件等有关。对于该病的诊断与防治,应在玉米灌浆期,雨后突然出现整株叶片干枯或黄枯现象后,查看茎基部手捏是否有组织疏松的感觉,如果有可判定为青枯病。发病后再防治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清除病残体可减轻来年发病程度。发病田秸秆不要进行粉碎还田,可将之集中烧毁并对土壤进行深翻减少田间菌源量。同时,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并应在发病地块更换抗病品种,能有效减轻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在雨后及时进行排水,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中后期喷施叶面肥2~3次,提高植株抗病性。此外,玉米播种前选用戊唑醇等杀菌剂拌种,同时兼治丝黑穗病。采取药剂防治,用46.1%氢氧化铜即可杀得叁千10 g或50%氯溴异氰尿酸15 g,对水15 kg喷淋玉米茎基部,或用多菌灵加农用硫酸链霉素喷雾、灌根,隔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3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且清除起来比较困难。可以提高清除次数。根据调查显示,燃烧玉米秸秆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够有效预防玉米螟的生长和繁殖[3]。冬季,玉米螟的需要依靠苍耳等杂草越冬。因此,可以将这些杂草清除,减少玉米螟虫源。在玉米螟羽化前期使用性诱剂进行诱杀,当羽化高峰期来临时,性诱剂的诱杀效果不明显,需要借用杀虫灯对其进行诱杀。在玉米螟孵化率超过30%时,需要采取化学措施进行诱杀,可以喷洒一部分Bt制剂。此外,还可以再玉米心叶内撒上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玉米授粉后玉米螟仍旧存在时,可以再花苞内滴灌敌敌畏,滴灌时的浓度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比,否则在杀死玉米螟的同时,还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

4 玉米蚜虫

蚜虫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直接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授粉,并能传播病毒,引起玉米矮花叶病,可降低玉米产量[3]。玉米蚜虫分为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粟缢蚜、玉米缢蚜4种,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分散,无一定规律,玉米缢蚜最喜欢集中于幼嫩雄穗和雌穗上为害,尤以雄穗上较多,雄穗枯萎后,又转入雌穗苞叶内危害。蚜虫越冬时对田间杂草和败叶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必须要及时清理杂草和败叶能够减少蚜虫的虫源。根据调查发现,蚜虫对颜色比较敏感,喜欢依附于黄色和橙黄色的植物上,因此,可以将杀虫板制作成黄色或者橙黄色对蚜虫进行诱杀,也可以将一些粘着性强的材料涂在黄板上对蚜虫进行诱杀。同时,调查人员发现,蚜虫对银灰色比较反感,可以在玉米田或者是玉米枝干上悬挂一些银灰色的物件,避免蚜虫接近,趋避蚜虫。蚜虫的天地是七星瓢虫和草蜻蛉,因此,可以在玉米地中引入一些蚜虫天敌制衡蚜虫,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七星瓢虫对玉米生长造成破坏。如果蚜虫害比较严重,使用武力预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化学药剂防治。

5 结语

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的长效治理方针,加强对多种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并实施生物、物理机化学进行辅助,采取应急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证玉米高产、优质。同时,还应对玉米病虫害发生条件和发生规律进行仔细的研究,采用多种耕种方法,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使玉米病虫害得到良好的控制。此外,当病虫害发生时还应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减少化学药品使用,将化学药品的负面效用减少到最低,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玉米。

参考文献

[1]汤世成.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8(6):32.

[2]陈建军,李波,吴.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83-85.

[3]刘晓馨,姚永祥,吕春波.丹东地区玉米纹枯病日趋严重的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13(5).

[4]顾盼.夏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葡萄采收后 病虫害防治莫忽视
思茅区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成效
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