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地名概说(上)
2023-05-21孙进柱
孙进柱
2019年以来,随着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的开始,一批批村落整体征迁,原有的地标、地物迅速改变,现有的地名不断消失,新的地名在生长,地名命名体系面临重构。要在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中,盘固、盘活雄安新区的地名文化遗产,为新区建立新的地名命名体系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滋养,找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契合点,对雄安新区的原有地名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必要的。雄安新区地名,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地名类别,主要有行政区划地名、居民地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专业地名四类。
特色鲜明、內涵丰富的居民地地名
居民地地名以自然村落为主体,反映出雄安新区三县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现状。自然村落维系着雄安新区大部分原住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其命名和演变深深烙印下雄安新区历史和地理特征。
雄安新区居民地地名,有的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如易、鄚、葛、浑埿等。一、二次地名普查反映出,雄安三县村落始建于秦汉时期及以前的14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个,隋唐五代时期的13个,宋辽时期的72个,金元时期的30个,明代的353个,清代的71个,民国时期的6个,尚不能确定始建时代的14个。雄安新区村落地名的产生有三个比较集中的时代,即北宋、明和清,与这一地区历史发展相关。
北宋时期,雄安之地处于北宋和辽的边界,辽军经常从这里南下骚扰侵掠北宋,于是知沧州节度副使何承矩上疏:“若于顺安砦(在今安新县安州镇)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俟期岁间,关南诸泊悉壅阗,即播为稻田。”[1] 得到宋太宗的采纳,“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2]何承矩围绕白洋淀大建塘泊,以此作为军事防线,阻止辽骑兵南下。同时进行屯垦开发,“由是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而有莞蒲蜃蛤之饶,民赖其利”[3],军事防御的需要和大规模屯垦开发,带动了这一地区人口的增加和村落的形成。
金元时期,雄安之地虽然总体产生的村落不多,但是金代安新县产生的村落相对较多,与渥城县的设置和金章宗在白洋淀的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清乾隆《新安县志》载:“金属安州,泰和四年(1204年)改混泥城为渥城县,八年移州治于渥城。”[4]又载:“浑渥城,即易京城也,金章宗以元妃李师儿家筑而缩之,为今县城。”[5]因章宗元妃李师儿为渥城人,金章宗多次巡幸渥城,除扩建渥城外,还建有建春宫、观莲台、望鹅楼、梳洗楼等[6]。同时,李师儿兄弟也因李师儿而腾达,“独新安建城池、修公署,升新安为州,开水田,免租税,亲戚、故旧、乡党、坊社夤缘,无不致富”[7]。金代安新村落的增加与此有直接关系。
到元朝末年,由于统治集团政治日趋腐朽,对百姓盘剥加剧,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连年不断的战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田地荒芜、人口锐减,尤其是元大都附近更是一片凄凉景象。据《明实录》载:“洪武元年闰七月,大将军徐达率师伐汴梁,徇取河北州县,时兵戈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使得“租税无所从出”[8]。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采纳户部郎中刘九皋提出的向河北移民的建议,批复:“山东地宽,民不宜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9]将山西泽(今晋城)、潞(今长治)二州百姓迁河北等地,史称“洪武移民”。到洪武末年,社会经济刚刚得到复苏,但不久“靖难之役”即爆发,雄安一带为朱棣与建文皇帝的军队交战之地,前期决定朱棣命运的雄鄚之战、白沟河之战,双方投入几十万军队,死伤十多万人以上。当地百姓或在战火中丧生,或为避战乱流亡他乡,又造成这一带人口迅速减少,村庄被毁坏。
朱棣夺得帝位后,把北平定为“行在”,为将首都移此做准备。然而河北空虚,人烟稀少,不能适应定都需要。为此,朱棣开始更大规模地向河北移民,史称“永乐移民”。永乐移民的移出之地,除山西外,还有南方和河北北部。据两次地名普查资料显示,雄安新区现存自然村落大部分源于明永乐年间。明嘉靖《雄乘》载,嘉靖年间编户有12社、7屯,“社为土民,屯为迁民,迁民皆永乐间迁南人填实京师者”[10]。又据《雄县乡土志》载:“常氏始祖还淳,明永乐元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城西常家庄。”[11]这些屯社移民,仅是民籍人口,永乐年间,大宁都司从长城以北迁至保定府,新的军卫由原在口外的军卫人员迁来,政府为其别立户籍,称作军户,大量军队及家属在这里驻守,成为事实上的移民。雄安一带的军事移民主要是从小兴州(今河北滦平)一带迁来,据容城县北城村《孙氏族谱》记载:“孙忠,北边外小兴州人,不详所自出。明永乐间,兄弟二人徙居保定府容城县贾家庄。”《雄县乡土志》载:“马务头谢氏始祖志皞,明永乐间由小兴州迁雄。”[12]
明末清初局势的动荡和清初的圈地,又造成雄安一带人口的流失,容城、雄县、安州(今安新县)大量土地被圈占,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或逃亡外地,或成为满洲贵族及八旗旗丁的庄客。如容城孙奇逢曾率领亲族守卫容城县城,抗击清兵的进攻,但终因明朝大势已去,即携家人隐居于易州五公山,随其迁居的门生故旧有数百家。清朝建立后,他率门生族人再南迁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的夏峰,在此躬耕授徒。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诏停止圈地,同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形势趋于稳定,加之康熙皇帝多次到白洋淀巡行,并在白洋淀内村庄修建行宫。使这一地区重新得到开发,人口繁衍,村落随之增加。这一时期村落增加主要是本地村落的村民因人口增长向附近迁移,如容城县张楚营,是清雍正年间部分村民从东张楚、西张楚、刘家庄村迁此定居,因紧邻张楚村,取名张楚营[13]。安新县季庄子,是雍正年间季姓一家从任丘县司马庄迁居此地,初名季家庄,后演变为季庄子[14]。或因自然变迁原因不得已离开原地形成新的村落,如容城县南、北后台村,是因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拒马河决口,将这里一个名叫小柏庄的村庄冲毁,原村民分别迁至南北两块高台居住,形成南、北后台两个村落[15]。
通过对地名命名特征分析,便会发现这些地名既体现了这一地域历史沧桑变迁,又反映了这一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态特点。
其中以姓氏命名是居民地地名最大类型,共有229个,而且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大部分形成于明代初年,应和明初移民有关。移民多按家族姓氏聚居,许多村落便以姓氏命名,分布于全区。有的是以某一姓氏命名,如安新县宋庄、张家村,容城县薛庄、南文村,雄县常庄、宗家佐等;有的村落因人口增长等原因,分为两个以上村落,或又有同姓居民迁至此村附近,即以方位或大小加以区分,如安新县大张庄、小张庄,容城县东、西、南、北陈杨庄,雄县北刘庄、南刘庄等;有姓氏和地理特征组合在一起的地名,如雄县昝岗、孔码,安新县泥李庄、崔公堤等;有姓氏与历史或传说及某种寓意组合在一起的地名,如安新县杨桥,容城县李茂,雄县艾西楼等。雄安新区带有“营”字的村落有26个,多数与军事移民有关,反映了军事移民的特点,其中产生于北宋的6个,与北宋大批军士在此地戍边屯垦有关,如雄县东留官营村,容城县南阳村,村名中的“阳”字为“营”字所转,原来均为北宋时期军营所在地。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卫所屯田制,永清卫军部分军兵及家属在雄县一带屯驻定居,形成村落。明嘉靖《雄乘》载有王黑营、河西营、大崔营、皮家营等,并注:“永清卫军所居故曰营。”[16]
以历史人物、事件及历史遗迹命名是居民地地名第二大类型,有150个,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特点。有的村名反映了乡民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如容城县南、北剧村,清咸丰《容城县志》记载:“周剧辛墓,地县东二十五里,剧村居人掘地见墓志一通,志名年代俱载。”[17]后人以剧辛之姓名村;东牛、西牛村,据传北宋将领杨延昭驻扎边防,曾与辽军在此地作战,摆下东西两个火牛阵,有人在此定居后,即以火牛阵的传说命名村庄。雄县王马浒、关李马浒、张马浒村,据民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北征时,在此有一场恶战,一名战将战死,其所骑战马左前腿受伤,几日夜不离开主人,悲伤哀鸣,死后被人们埋葬在此。移民据此取村名马哭,后写作马窟,后又谐音为“浒”,并按姓氏分为3村。
在居民地地名中,带有“城”字和“台”字的村落各11个,这些地名多与建村前的历史遗迹相关,如容城县城子村,因自西汉容城置县始,直到明代中叶,此地为容城县城,县城迁移后,此地成村落,即名城子[18]。雄县亚古城村原名“亚谷”,汉景帝封东胡降王卢它父为亚谷侯,在此建城,后成村落名亚谷村,又因西邻雄州外罗城,更名亚谷城,后演化为亚古城[19]。安新县大教台村,据传说,北宋抗辽及明代燕王扫北时,都曾在此设置教兵台,明永乐初年山西移民在此建村,即以教台名村[20]。
一些村落的命名与某个历史阶段的事件相关,如东汉末年,公孙瓒在今容城东、雄县西一带筑易京城,所属诸将也在驻守地建营垒楼橹,后人迁居此地建村,即以楼名村,如雄县艾西楼等5个带有“西楼”的村落,均与此相关。北宋时,雄州是北宋与辽开展边境贸易及使臣往来之地,北宋在此设立榷场与辽进行贸易活动,并设立税收机关,在此地形成的村落,仍沿用其名的有馬务头、道务、米家务。也有的村落是因建村时当地有一明显的标志物,即以此名村,如安新县狮子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来王姓一家在此定居,因此地有一石狮子,即取名狮子村[21]。容城县以古石桥命名的有东野桥、西野桥等村是因此地原为古河道,河上建有青石桥,移民在此居住立庄后,便取村名野桥[22]。雄县坛台村,因此地曾筑风云坛,以祈风调雨顺,相传筑坛后连年丰收,远近人家不断迁来,逐渐成村,取村名坛台[23]。(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二七三《列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9328页。
[2](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二七三《列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9328页。
[3](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二七三《列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9328页。
[4]清高景、孙孝芬纂,张鳞甲增纂乾隆八年(1743年)《新安县志》卷一《舆地志·方域》。
[5]清高景、孙孝芬纂,张鳞甲增纂乾隆八年(1743年)《新安县志》卷一《舆地志·古迹》。
[6]清高景、孙孝芬纂,张鳞甲增纂乾隆八年(1743年)《新安县志》卷一《舆地志·古迹》。
[7]清高景、孙孝芬纂,张鳞甲增纂乾隆八年(1743年)《新安县志》卷四《明宦志·勋迹》。
[8]《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九。
[9]《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九三。
[10](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齐纂修《雄乘》上卷《疆域·社屯》。
[11](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刘崇本撰《雄县乡土志·地理》。
[12](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刘崇本撰《雄县乡土志·地理》。
[13]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7页。
[14]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5页。
[15]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6~107页。
[16](明)王齐纂修嘉靖十一年(1532年)《雄乘》上卷《疆域》。
[17](清)詹作周修,王振纲纂,咸丰七年(1857年)《容城县志》,舆地卷之一《丘墓》。
[18]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6页。
[19]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81页。
[20]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0页。
[21]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4页。
[22]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4页。
[23]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80页。
作者: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