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快乐体操园本课程实施研究
2023-05-21王惠
王惠
一、幼儿快乐体操园本课程实施现状
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别是体操作为“运动之父”能够帮助幼儿提高心肺功能,此外还能帮助幼儿在做体操的过程之中,通过跑步、爬行、翻滚等多种运动形式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根据我国教育部所制定的指南,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在快乐的基础之上提高幼儿的体育兴趣,在体育之中提高幼儿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因此,快乐体操是一项非常适合幼儿身心的体育教学活动。然而幼儿快乐体操课本实施仍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阻碍。
首先,公众对于体操运动存在着认知误区。根据相关的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很多公众并没有正确区分体操项目的类别。事实上,根据标准,体操项目可以分为竞技体操、大众体操和校园体操这三大类别。然而很多公众通过社交媒体以及网络接触的大多为竞技体操,例如奥运会之中的体操项目。因此很多幼儿园教师及园长对于快乐体操的最初印象就等同于竞技体操的一项运动。很多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不具备教授快乐体操的能力,并且认为教学内容较为困难,并不适合幼儿这一阶段进行学习。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和园长认为一些竞技类体操比赛中,竞赛者的身高都不高,所以他们认为快乐体操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发育。由于公众的误解,导致快乐体操等同于竞技体操,因此很多幼儿园的园长及教师表示,这种体操对于幼儿的要求过高,幼儿目前还不具备危险的回避能力。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认为快乐体操是一项体育训练项目,与大部分幼儿的学习内容并不相符;并且认为与课程游戏化的要求也相反,过早地让幼儿进入到竞技训练之中,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其次,幼儿园的教学成果交流与展示平台匮乏。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园不仅没有开展快乐体操活动,即便开展了快乐体操活动,大部分的幼儿园也没有举办过相关的赛事活动。这就导致了很多幼儿在学习快乐体操的时候,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展示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认真,没有实现提高身体素质的最终目标。此外,尽管有一些幼儿园举办了相关的体育活动,比如快乐体操节。但是这些幼儿园距离其他的幼儿园较远,甚至都不在一个省份,这就导致部分幼儿园因为时间和距离的问题不能去参加相关的教学展示活动。由于展示平台的缺失,很多教师在讲授快乐体操内容的时候,往往出现了敷衍了事的现象,不利于真正进行高质量的快乐体操,也不利于切实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落实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标。
第三,幼儿园快乐体操缺乏相关的场地条件。快乐体操课程要想得到切实实施,不仅需要软件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场地与器械的支持。相关软件的支持,可以将教学更加标准化、透明化,让所有幼儿园有可参考的教学范本,从而帮助落实快乐体操的相关教学内容。场地与器械的支持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快乐体操的过程之中提升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且一些器材起到了安全保护和辅助练习的作用。一来说在开展快乐体操课程的时候,幼儿园需要配备室内软地垫和保护辅助器材,这有助于降低幼儿在体操学习过程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很多幼儿在刚刚接触快乐体操的时候,由于心理方面的恐惧,不敢学习相关的内容。而相关配套设施的落地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行快乐体操课程实施。
二、实现路径
1. 培养幼儿先进理念
快乐体操是一项基础性的身体活动,有助于幼儿通过体操了解身体、了解活动,认识活动的规则。因此幼儿园就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对于快乐体操的认知,区分快乐体操和其他竞技类体操。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应提升培养幼儿的先进理念,正确认识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并且能够遵循科学规律认识到如何通过快乐体操和快乐运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有大部分的知识来自模仿类的学习,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会通过模仿教师来提升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在这种学习模式之下,教师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注意自己情绪表露的方式,有的时候自己的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往往也会对幼儿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我国的幼儿园中,大部分的教师学历比较有限,因此提高他们的幼儿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提高幼儿教师的幼儿理念,有助于教师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新时代的幼儿提供更加适合他们成长发育的教学内容。具体结合实际的调查走访来说,如果幼儿园园长以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有意回避进行快乐体操的学习,幼儿本身也会对体操这类活动产生抵触情绪。根据相关心理学知识可知,理念指引着行为,行为又会产生新的理念,因此在快乐体操实施的过程之中,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在培养的过程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快乐体操的教学。
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在3~6岁期间是打下良好运动基础的黄金阶段。体操作为一项调动全身肌肉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幼儿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和其他优秀院校相沟通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扩大幼儿快乐体操的参与人群。为了能够大力推行快乐体操课程落实的进度,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比赛,评选出最优快乐体操落实校园奖。并且借助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从而打造快乐体操幼儿园形象。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教学交流活动,以此来促进幼儿园整体教学理念的提升。
2. 保证体操训练质量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快乐体操活动的时候并没有保证体操训练的质量。这里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一些教师并没有严格按照快乐体操原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由于快乐体操活动正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完善,因此很多幼儿教师在刚刚接触到这个活动的时候,并没有先例可以参照。特别是很多教师在没有正确认识快乐体操这项活动的时候,为了帮助幼儿规避一些危险,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并没有非常严格地按照相关教学要求进行,这就导致快乐体操活动落实不到位,快乐体操课程设立的初衷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是很多幼儿由于心理比较紧张,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并没有认真学习。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活动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对快乐体操的认知有误区,所以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进行纠正。这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幼儿对快乐体操的学习态度,进而导致幼儿快乐体操学习和训练质量较差。
在缺乏教学展示平台的前提下,快乐体操的训练质量令人担忧。无论是从外部监管机制而言,还是从幼儿园内部教师授课而言,快乐体操似乎处在了“灰色地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敢让幼儿尝试一些动作;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由于教学设备配套不完全而产生了抵触的心理;教学交流平台匮乏,相关督促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快乐体操课程落实不到位。种种的困难与阻碍,限制了快乐体操训练质量的提升。这个现状和当时制定相关方案的初衷大相径庭。为了能够让快乐体操真正为幼儿带来快乐,让幼儿通过体操活动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必须认真进行教学活动,确保授课的质量,提升训练的质量。此外,教师还需要做好幼儿心理建设,帮助幼儿克服心中的畏难情绪。快乐体操本身可以通过其多样化的动作,锻炼幼儿的全身肌肉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并且这项运动也是其他运动的基础。因此保证训练的质量不仅仅是为了幼儿现在的成长发育,更是为了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
3. 做好幼儿心理建设
想要真正落实好快乐体操课程活动,不得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无论教育改革怎么变、怎么改,其中心思想都是为了幼儿的成长发育,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以孩子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幼儿园的教师也需要围绕本幼儿园之中的幼儿对快乐体操课程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在适当调整的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做好幼儿心理建设。有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的心理发育远比成人想象之中的更为复杂。由于幼儿善于捕捉一些细微的动作以及情绪的表达,所以有的时候教师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往往就会影响幼儿的思想。特别是对于这种新兴的事物来说,快乐体操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幼儿带来正向的影响,但是由于其中包含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一些幼儿往往会产生相应的畏难情绪。如果在此时教师没有对幼儿进行正向的引导,那么幼儿很有可能就会对这项体育活动产生较深的误解。在幼儿的眼中,事物往往是非黑即白的,所以一旦教师忽视了对幼儿进行正向的引导,那么快乐体操这项活动很有可能就在幼儿的眼中成了不可触摸的“禁忌”。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之前,一定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心理建设引导,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快乐体操这项活动。心理建设引导也绝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话语,需要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让幼儿产生安全感。比如在快乐体操训练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软的地垫、泡沫等等。通过这些防护措施来降低幼儿学习快乐体操的害怕心理,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失误,教师也应该通过及时的保护来避免幼儿身体上出现较大的伤害。通过言语上的引导以及具体物体的保护来抵消幼儿的畏难情绪,帮助幼儿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
总而言之,对于快乐体操这个课程来说,其利大于弊。这项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调动起幼儿全身的肌肉,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运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在学习快乐体操的过程之中,学会和他人团结合作、友好互动等习惯。幼儿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他们往往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学习有助于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在日后的发展之中更加高效地解决相应的困难。由于目前快乐体操这个体育活动正处于初始阶段,其教学方案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广大的幼儿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及时地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确保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式幫助幼儿学习快乐体操的内容,并且通过更加恰当的方式来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合他们的体操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真正从体操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