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的写作插上“翅膀”

2023-05-21廖美春

考试与评价 2023年4期
关键词:随文翅膀语文课堂

廖美春

在新课改的实践与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各种课程形态。其中,课堂小练笔是一个有效培养学生思考与写作能力的教学手段,主要通过教师进行引导,由学生进行实践开展的一种随即完成的课堂练习任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设置小练笔的过程中,可以选取所学习的片段文章以及课后积累布置练笔任务,以此发掘学生的文章写作潜力与创造性,进而帮助学生减少文章写作的困难,同时营造出更为积极、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读写水平与整体综合素质,推动其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小练笔这种教学手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实际运用较为简洁,能根据学生的所学内容直接进行训练,以此促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断强化,并且在小练笔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得语文基础知识点和写作创作得以有效地融合,进而推动了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课堂上小练笔的方法,促进小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提升其写作能力。

一、传统课堂练笔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单一问题

传统的语文课堂在随文的练笔教学中,教师所要求的练笔题目都比较单调。最主要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将自我带入到文字当中,与文字的主人公交流,设身处地地考虑,提出假如自身是叙事的主人翁,会做出何种抉择的问题。长时间实行此种课堂模式,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写作能力,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培养其思维与创造性。即使教师进行了丰富的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等,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无法提高。

(二)模式固化问题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的随文小练笔模式,在长期运用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变化,致使随文小练笔模式逐渐固化。在教师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常常由于模式固化,致使学生学习趣味和参与激情根本无法激发,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小学语文课堂的随文小练笔流于表层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听、说、写与阅读都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其中听、说和阅读环节,在常规语文课堂中会运用到随文小练笔环节中。不过,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化得较为严重,致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原有的教学模式顺序开展,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和细节分说,造成小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语文课堂中随文小练笔的含义与功用,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累。

(三)内容浅显问题

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随文小练笔时,往往需要顾及到课堂内的每一个同学,因此,小学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指导内容一般都比较浅显,而学生在自主表达的过程中,也往往无法根据自身需要,将自身的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与此同时,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出自身的观点以后,教师并没有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课后总结、研究或者实施的习惯,学生的好奇性特点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探究性学习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使得语文课堂随文练笔其最根本的作用无法发挥。

二、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与实施方案

(一)以文为基础,运用仿句激发学生想象力

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联想的情景进行描写,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创造出良好的文章。一旦学生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其写作水平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机会,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其实际写作水准,以便提升学生的实际创作水平,在此期间,学生的学习和写作的激情被触动,则其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便能具有更大的动力,从而致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一旦被激活,就会感到创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深刻的体会,创造出质量更高的作品。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感悟更加深刻,激发学生的联想性,但是必须以文字为基础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以便在小练笔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写字和认字的能力,如此方能将小练笔深化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其内容大多选取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此类文字就能以丰厚的内容和强大的吸引力来影响学生,而且还能带动学生的创作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作品,大多是作者对当时所思所想进行描写,但是其中语句结构精美且篇章布局富有特点,在开展小练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散文进行小练笔任务的布置,促使学生感受字句的结合和魅力,提升其实际写作水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句式仿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仿写时通常会运用小练笔手段,并且运用其中修辞手法凸显较强的句子,如排比、比喻、拟人等开展练习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准。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荷花》教学后,开展小练笔时,可以模仿其第二自然段中对荷花不同样子的描写。此时教师在布置相应的小练笔任务过程中,运用引导的模式,使学生模仿荷花不同的样子,仿写自身喜爱的植物不同的样子。由于部编版的第1单元写作目标为:进行事物的观察,并试着将觀察的事物清晰化描写。因此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开展仿写使学生发掘自身对喜爱植物的观察记忆,既能锻炼其写作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

而在第4单元《花钟》后的小练笔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使学生仿照课文中消化开放的句子,仿写自身喜爱花蕾开放的过程,此种练笔既符合单元习作训练目标观察事物的变化,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又能使学生提升自身的专注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小练笔与单元学习相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其学习基础上提升自身练习效果,以单元要素为基础,为学生写作创作提供练习性积累。

(二)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各个模块后半部分都设置有名言警句、成语和描写短语等知识积累性的内容,设定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希望扩展孩子视野,增加其在阅读实践中的积累。但是小学生往往积累的只有简单的词汇,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要求。在积累性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知晓知识的含义,而仍旧有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单词的组成,但不知道其表达的内涵,还有部分小学生虽然知道了单词的意思,但却不懂得怎么使用。因此,教师在介绍了各个单元组成后,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的小练笔,或进行改写,或进行造句,或进行扩展,促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运用各个单元组成后读读背背中的知识点,对其进行词汇的小训练,促使其随机选取若干个单词,书写成一个含义连贯的句子。

例如,在语文园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后面的词语进行景物描写,并且根据学生自身需要还可以为其拓展一些形容性较强、寓意较好的词语或是名言警句,使学生在运用过程中理解课后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或是古诗名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改写此种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创新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创造能力。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随堂小练笔,使学生根据古诗内容选择其中一首改写为短文,此时学生会通过朗读想象的方式理解诗句含义,之后感受古诗情境,将古诗改写为小故事。此时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利用疑问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使其改写的故事具有节奏和内涵,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准。

除了改编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没有结局的文章或是文中留白处使学生进行扩写或补写,将其作为小练笔内容引导学生与文章情感之间不断建立联系,从而使其更准确地解读文本,教材根据其中的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不断扩写,适当地填补文章内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锻炼其在阅读过程中的联想能力。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宝葫芦的秘密》教学中,文章结尾处最后一句话,“我要是有那么一个葫芦,那么……”文章到此为止,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省略号设计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续写,使学生带有想象和疑问进行文章思路延伸,从而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情感为基础,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为其建立合理的课堂情境,运用合理创设的教学情境,促动学生对教学氛围和情感环境进行情境融合,在情感中爆发自身的创作能力,以此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创建相关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对学生文章写作过程中透露出的情感表现给予关注,引导其在课堂小练笔中完整地表现自身的思想,致使小学生的情感能够和教师所设置的课堂情景保持一致。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达到促进学生完整感知具体的课堂情景表达的目的。在这最基本的条件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融入自身真实情感,使其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能够了解自身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而不断练习,使其在进行阅读理解中也可以理解文章作者在创作时的所思所想。运用课堂情境创造激发学生强烈情感的方式,开展课堂小练笔能够促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将优美的语言以及情感思维融入在创作中,促进学生写作效能不断发挥,提升其创作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教学后,教师开展小练笔时可以围绕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学生进行讲解,虽然小学生的理解力以及其涉及的知识内容面较窄,但是在教师的情境引导下,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理解,并在情感上进行表达。教师为对民国时期背景进行更好的诠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影片和图片,再加以相应的解释,提升学生的民族认知感。此时学生在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能够将文章中每句话的背后含义和中心思想进行全面性、深层次的理解。在一些具有深度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运用创造教学情境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此类深度较大的文章,能够更好地激发其情感共鸣。在讲解之后,教师布置“写一写你为什么而读书?”此练笔题目时,学生会根据自身认知进行表达,此时学生创作的内容与文章、自身所感更具关联性,在情感认知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既能提升自身写作水准,又能对民族文化进行学习和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其学习和创作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學,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准和阅读感悟力量。利用语文教材中精心设计的小练笔教学内容,来发掘小学生的创作潜力和创新性,既能激发学生创新性的思想,又能帮助小学生缓解创作的困难,以便促进小学生激发想象力,并充分调动起小学生潜意识里的创作冲动,用自身的语言给文字添加颜色,进而推动小学生语文综合才能与文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论文为福建省永安市级2021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小练笔在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YAKT2021024。

猜你喜欢

随文翅膀语文课堂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没有翅膀也要飞向远方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