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糯玉米新品种云黑糯50号的选育

2023-05-21黄吉美李晓慧谢荣芳杨眉浦军倪留双钱成明周金娥

种子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选育玉米

黄吉美 李晓慧 谢荣芳 杨眉 浦军 倪留双 钱成明 周金娥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介绍了黑糯玉米新品种云黑糯50号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分析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总结了云黑糯50号的栽培与制种要点,以期为玉米育种人员、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云黑糯50号;选育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02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云黑糯50号是曲靖市农业科学院黄吉美研究员于2015年以JB001为母本、JH004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单交种。2019—2020年参加湖南省糯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湖南省糯玉米组品种生产试验。2021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玉20210004。2021—2022年引种到云南省,该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广适、抗逆、抗病、高产,深受农户的欢迎[1]。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云黑糯50号母本JB001由2009年以曲靖市常规白糯玉米JB作基础材料,经4年8代套袋自交选育而成,2013年稳定成系,系谱JB(S)-1-2-2-2-1-1-1,定名为JB001。其株型紧凑,生育期93 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窄且短,剑型上冲,节间短粗,株高150 cm,穗位60 cm,雄穗分枝5~6枝,花粉量中,雄穗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果穗为筒型,穗长10 cm,穂粗4.3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206 g左右,籽粒白色、硬粒型、糯质,穗轴白色。

云黑糯50号父本JH004由2009年用曲靖市常规黑糯玉米JH作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4年8代连续套袋自交选育而成,2013年稳定成系,系谱JH(S)-1-2-2-1-2-2-1,定名为JH004。株型紧凑,生育期90 d,幼苗叶鞘紫色。株高180 cm,穗位70 cm,叶数22片,叶片深绿色,雄穗分枝8~10枝,花粉量大,雄穗颖壳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红色。果穗锥型,穗行数16行,行粒数25粒,千粒重220 g左右,籽粒黑色、硬粒型,穗轴紫色。

1.2 选育过程

云黑糯50号于2015年组配,当年冬季在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进行鉴定筛选试验,于2016年、2017年在云南省保山市、曲靖市、宣威市、会泽县、文山州、德宏州、临沧市、楚雄州、师宗县、鲁甸县试点进行多点比较试验,2019—2020年参加湖南省糯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湖南省糯玉米组品种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湖南省各试验点田间表现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2021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云黑糯50号在湖南省作春玉米种植,从出苗至采收需87.3 d,比对照中糯304早1.7 d。云黑糯50号株高223.7 cm,穗高85.8 cm,穗长17.8 cm,穗粗4.8 cm,秃尖长1.0 cm,穗行数14.7行,行粒数35.7粒,鲜百粒重37.5 g,鲜出籽率72.3%。田间表现双穗率2.6%,空秆率1.1%,倒伏率0.4%,倒折率0.3%,大斑病1.4级,小斑病2.0级,纹枯病1.8级,玉米螟1.5级。

2.2 品质评分

2019年8月11日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持,由省内有关专家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评价云黑糯50号的外观、感官和蒸煮品质,鲜果穗品质评分86.0分。2020年9月18日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持,由省内有关专家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评价云黑糯50号的外观、感官和蒸煮品质,鲜果穗品质评分87.0分。2年品质平均得分86.5分[3]。

2.3 抗性鉴定

经湖南省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连续两年接种鉴定,云黑糯50号抗纹枯病病、小斑病、大斑病、中抗茎腐病。

3 产量表现

3.1 多点比较试验

云黑糯50号于2016年、2017年在云南省保山市、曲靖市、宣威市、会泽县、文山州、德宏州、临沧市、楚雄州、师宗县、鲁甸县10个试点进行多点比较试验。试验地选择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采用间比法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3.6 m2(长8.4 m×宽4 m),等行种植,行距84 cm,塘距40 cm,每小区10行,每行播种10塘,每个小区播种植100塘,双株留苗,折合30 000塘/hm2、60 000株/hm2。四周设2 m以上作保护行。种植时用玉米专用复合肥600 kg/hm2作种肥,7叶期追施尿素225 kg/hm2作提苗肥,14叶期追施尿素525 kg/hm2作穗肥。也可用毒辛24 kg/hm2拌土75 kg/hm2撒入塘内灭杀地下害虫,播种后及时浇透水。试验均按统一方案及技术规程进行。2016年平均产量为18 052.5 kg/hm2,100%试点较对照甜糯888增产,平均增幅6.5%,表现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口性优,如表1所示。

2017年平均产量19 542 kg/hm2,100%试点较当地对照品种甜糯888增产,平均增幅8.8%,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表现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口性优,如表2所示。

3.2 品种区域试验

2019年区试,承试单位为湘西州农科院旱粮所、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继福种业(永顺)、慈利县百农旱杂粮种子开发中心(慈利县旱科所)、永州市农科所。参试品种为沣甜糯3号、真彩糯2号、苏香糯1875、甜加糯968、沣甜糯2号、云黑糯50号、甜糯182号、精彩 919、钱江糯4号,以中糯304作为对照。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7 m2,包沟长5 m、宽3.33 m,5行区种植,每行16株,折合48 000株/hm2,试验地四周均设不少于4行与试验小区内相對应的品种作保护行。各小区收获计产,用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云黑糯50号鲜果穗平均11 581.5 kg/hm2,较对照中糯304增产3.2%,居参试品种第6位,增产点次率80%,与对照比较产量结果差异显著。云黑糯50号株型半紧凑,穗型锥型,株高225.0 cm,平均穗长18.5 cm,穗粗4.8 cm,秃尖长0.9 cm,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6.4粒,粒色紫黑色,鲜百粒重39.9 g,鲜出籽率72.4%,双穗率4.6%,空秆率1.0%,倒伏率0.0%,倒折率0.0%。云黑糯50号出苗至采收天数为88.2 d,与对照中糯304生育期相同。田间表现大斑病1.0级,小斑病1.4级,纹枯病1.8级,玉米螟1.0级。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6分。

2020年续试,承试单位为湘西州农科院旱粮所、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继福种业(永顺)、慈利县百农旱杂粮种子开发中心(慈利县旱科所)、永州市农科所、邵阳市农科院,参试品种为云黑糯50号、甜糯182号、精彩919、钱江糯4号、湘农白糯3号、华耐黑糯57、海糯208、甜加糯916、浙糯玉16,以中糯304作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7 m2,包沟长5 m、宽3.33 m,5行区种植,每行16株,折合48 000株/hm2,试验地四周均设不少于4行的与试验小区内相对应品种作保护行,各小区收中间3行计产。试验结果表明,云黑糯50号鲜果穗平均11 586.9 kg/hm2,较对照中糯304增产3.7%,居参试品种第7位,增产点次率为100%,与对照比较产量结果差异显著。云黑糯50号株型半紧凑,穗型长锥型,平均株高222.3 cm,平均穗位高89.5 cm,平均穗长17.0 cm,穗粗4.7 cm,秃尖长1.0 cm,穗行数15.0行,行粒数34.9粒。粒色黑色,鲜百粒重35.1 g,鲜出籽率72.2%,双穗率0.6%,空秆率1.1%,倒伏率0.7%,倒折率0.5%。田间表现大斑病1.4级,小斑病2.2级,纹枯病1.3级,玉米螟1.7级。2020年鲜果穗品质总评分87.0分,完成区试。

两年平均具体情况如下:云黑糯50号鲜果穗11 584.2 kg/hm2,较对照增产3.5%,增产点次率为90.9%;出苗至采收天数87.3 d,比对照早1.7 d;株型半紧凑,穗型长锥型,株高223.7 cm;穗位高85.8 cm,单穗长17.8 cm,穗粗4.8 cm,秃尖长1.0 cm,穗行数14.7行,行粒数35.7粒,粒色黑色,鲜百粒重37.5 g,鲜出籽率72.3%,双穗率2.6%,空秆率1.1%,倒伏率0.4%,倒折率0.3%;田间表现大斑病1.4级,小斑病2.0级,纹枯病1.8级,玉米螟1.5级;两年鲜果穗品质平均总评分86.5分。

3.3 品种生产试验

2020年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湘西州农科院旱粮所、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继福种业(永顺)、慈利县百农旱杂粮种子开发中心(慈利县旱科所)、永州市农科所、邵阳市农科院。参试品种为云黑糯50号、甜糯182号、精彩919,以中糯304作为对照。大区种植,不设重复,参试品种随機排列,每个品种种植334 m2,四周设置不少于4行的保护行,种植对应品种。种植密度48 000株/hm2,首、末厢面种植对照品种中糯304,全区收获计产。试验结果云黑糯50号鲜棒11 358.3 kg/hm2,比对照增产2.9%,居参试品种的第3位,增产点次率83.3%,与对照比较产量结果差异显著。出苗至采收86.2 d,比对照早2.5 d。株型半紧凑,株高222.4 cm,穗位高95.3 cm,穗长16.2 cm,秃尖1.0 cm,空秆率为1.1%,倒伏率0.6%,倒折率0.4%。田间表现大斑病1.3级,小斑病1.7级,纹枯病1.7级。

3.4 生产示范

2021年在湖南省、云南省各地示范种植15.3 hm2,平均产量11 529 kg/hm2,比当地对照增产3.68%。2022年在湖南省、云南省各地示范种植100.8 hm2,平均产量11 973 kg/hm2,比当地对照增产5.36%。云黑糯50号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表现均十分突出,早熟、抗旱、耐瘠、抗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4 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4.1 栽培技术要点

直播、露地栽培、春播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季栽培需确保土壤温度稳定在12 ℃以上,播种深度为3~5 cm,足墒下种。授粉后20~23 d收获最佳。

4.2 制种技术要点

制种地集中连片,确保光照充足、排灌方便,春播制种。安全隔离需确保制种区域上风500 m、下风300 m内不种植其他玉米品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田间严格除杂,母本及时去雄。

参考文献:

[1]张世煌,胡瑞法.玉米育种的需求分析与技术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Suppl 1):1-8.

[2]陈洪梅,段智利,黄云霄,等.云南省玉米育种现状及研究方向[J].玉米科学,2003,11(Suppl 2):77-79.

[3]黄吉美.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种业,2012(6):8-13.

猜你喜欢

选育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浅析玉米杂交育种的选育及应用技术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