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分析

2023-05-21冯恩位

种子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种植效益水稻种植栽培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提升水稻种植效益,越来越多的地区纷纷建立合作社,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推动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发展,优化水稻种植结构,实现水稻种植产量显著提升。文章围绕不同的水稻栽培技术,探究了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以期推动水稻栽培技术创新优化,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种植效益;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机械栽培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5-001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水稻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水稻产量和消费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保证水稻生产安全和效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水稻种植仍以人工育秧、插秧为主,整体效率不高,作业强度大。随着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现代化技术、机械设备广泛应用其中,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标准化发展,在实现环保、高效生产,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水稻种植效益。但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生产条件存在差异,如何选择最佳的水稻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种植效益的关键性因素[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Ⅱ优118。

1.2 试验设计和实施

试验区域选择不同栽培技术对比方式,探究其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种植区域面积1 334 m2,选择机械直播、机械移栽和人工移栽方式,均在4月8日播种。机械直播为旱地机械直播,播种量为18 kg/hm2;机械移栽播种量为56 g/盘,试验田按照375盘移栽1 hm2,播种量为21 kg/hm2;人工移栽为塑盘旱育秧,播种量为25 g/盘。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产量和构成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3种水稻栽培技术中,机械直播技术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 973.40 kg/hm2;其次是机械移栽技术,产量达到8 785.24 kg/hm2;再次是人工移栽技术,产量为8 531.00 kg/hm2,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相差不大。机械直播水稻有效穗数远高于机械移栽技术和人工移栽技术,机械移栽和人工移栽技术穗粒数高于机械直播技术。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指标方面,人工移栽技术最为突出,高于其他两种栽培技术。机械直播栽培技术的水稻产量高、效益高主要是依托于提高有效穗数来实现。

2.2 种植成本

从表2可以看出,相比于人工移栽技术而言,机械化栽培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机械直播技术的成本最低,究其原因是机械直播技术省略了育秧和移栽环节,机械移栽和人工移栽2种方式的育秧、移栽均占据相应的成本,加之旱地机械直播不需要泡田,旋耕费用大幅度降低。机械直播、机械移栽的种子用量要超出人工移栽技术,但旱地机械直播可以减少播种量,能够与人工移栽技术取得相近的播种效果[2]。机械直播在植保方面的成本高于机械移栽、人工移栽技术,主要原因是旱地直播水稻两叶前需要保证田面湿润不浸水,此种方式会加快杂草滋生,除草剂和人工成本较高。

2.3 经济效益

从表3可以看出,相较于人工移栽,机械直播经济效益提高了2 674.71元/hm2,机械移栽经济效益提高了1 615.98元/hm2。可见,应用机械设备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增加产量和生产效益。未来,应进一步推广机械直播栽培技术,持续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3 讨论

3.1 不同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实际应用中,机械直播和机械移栽技术的优势鲜明,是目前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主流,其充分遵循水稻生长规律,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移栽造成的损失。水稻直播栽种技术的单株养分面积大、个体发育好、根系活力强、分蘖时期早、有效分蘖终止期早、成穗率高、个体和群体协调生长、光能利用率较高,可以显著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和效益[3-4]。随着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的创新发展,适合机械直播的高产品种愈发多样,加之科学施肥理论的完善、除草技术的发展,促使机械直播技术成为我国水稻栽培的主要方式。本研究中,机械直播技术的成苗成穗量、产量和效益均远超过人工移栽技术,达到了高产水平。尽管机械直播的千粒重和穗粒数量有所降低,但有效穗数大幅度增加,这也是机械直播产量高的关键所在[5]。

随着未来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水稻生产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但同时有2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如何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如何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变过渡。结合国内外的水稻种植经验了解到,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依靠机械化生产技术。水稻机械直播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育秧、插秧,栽培环节精简,旱地直播省时省力,节水效果好,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整体经济收入水平[6]。

机械直播方式能够缩短水稻生育期,没有拔秧断根、移栽返青活棵环节,分蘖时间早,生长速度较快,因此相较于同时期播种的水稻生育期明显缩短,对于多熟制地区水稻生产较为有利。相较于移栽水稻,机械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生育期短15 d,播种延迟,后期温度降低,导致抽穗期随之延后,会对水稻灌浆结实环节产生负面影响,滋生大量杂草,如果缺少切实可行的杂草防治技术,则会影响水稻生长品质。若水稻倒春寒问题较为严重,早期温度较低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种植水稻时要考虑耐低温因素。

3.2 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3.2.1 选种和育苗

水稻种植品种的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水稻种植产量和效益,因此要做好选种和育苗工作。水稻品种选择方面,优先选择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从源头上降低水稻种植风险。优质水稻品种在抗病、抗災害和抗倒伏方面性能优良,可以有效保证水稻产量和效益。水稻种植期间,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区域的水文条件和自身种植经验选择水稻品种,增强选种工作的合理性;后期育苗期间要依据1∶2的比例配制腐熟肥料并填土,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壮秧剂;水稻苗田适合选择在背风向阳区域,为其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支持;水稻播种后,对栽培田地进行平整处理,表面覆盖1层地膜和无纺布,保证田地湿润。

3.2.2 插秧

插秧环节对于水稻成活率、种植效益影响较大,如果选择人工插秧的方式,人工消耗时长、成本较高,而且秧苗排列混乱,无法保证秧苗的成活率。目前,多数地区选择机械插秧,在先进机械设备的支持下开展高效作业,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升水稻秧苗插秧效率。使用机械化设备前,要立足于区域实际情况,了解送秧机、秧门以及分插秧结构运行情况,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插秧后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水稻种植时间,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种植效益。需要注意的是,机械化插秧的同时采用塑盘育秧、使用插秧机插秧作业的方式契合水稻生长要求,具有穗大、熟相好、丰产性强和增产潜力大的优势,能够实现高产增收目的,但机械插秧成本高,对田地的平整度要求高。

3.2.3 施肥

水稻分蘖能力强,早分蘖能保证水稻成穗,种植初期需施加足量的氮肥,依据实际情况增加磷、钾肥,促使水稻早期分蘖,施肥时间在移栽后8 d左右。结合水稻叶龄变化施肥,如果叶色变淡,应适当增加穗肥,加快幼穗分化,提升水稻结实率、穗粒数。机械直播种植水稻过程中,肥水至关重要。出苗期间,要保持半沟水,避免板面积水;3叶期后灌溉浅水,没过秧板避免出现杂草;分蘖期结合灌水和浅露起到促进分蘖的作用;单位面积苗数达到要求后搁田,然后间隙灌溉,收割前7 d断水,保护根叶,起到抗倒防衰的作用。

3.2.4 稻田养殖

稻田养殖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升水稻种植效益,还可以创设完整的生态系统,防治病虫害。在水稻养殖期间,要积极采用新型水稻生产技术,开沟养鱼。此方法资金投入少、管理便捷,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3.3 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

3.3.1 建立合作社,扩大规模效益

为了最大程度提升水稻种植效益,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在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水稻种植趋势,积极推动水稻种植技术创新优化。对于管理理念先进的水稻种植区,应推广应用合作社经营模式,切实解决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应积极优化改进相关技术,加强水稻基地建设,同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3.2 提升机械化设备利用率,优化水稻种植结构

现阶段,水稻种植技术持续优化创新。为了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应积极引用机械化设备,扩大水稻种植规模,逐渐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对于平原区域,应推广机械直播栽培技术,精简水稻种植流程,正确熟练操作机械设备,通过机械设备完成烦琐的工作。

地方政府要在政策和经费上适当予以支持,鼓励农户租赁机械化设备,通过多种形式补贴农户;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改善机械化生产条件,降低机械化生产成本。

地形较为复杂的水稻种植区域不适合推广机械化作业方式,可以先使用简单的机械设备,辅助开展水稻种植活动。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选择微型水稻種子清洗机,扩大机械设备在水稻种植领域的应用范围,全面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3.3.3 积极更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有着突出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率和效益,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但技术并非一成不变,要持续创新完善,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紧跟水稻种植发展趋势,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在水稻生产环节,应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号召,综合考量水稻品种、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水稻栽培技术,全方位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4 结论

水稻栽培技术较为多样,不同的技术有着不同的优势,使用情况也存在差异,因此需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灵活选择最佳的水稻栽培技术。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平原地区可以大力推广机械直播种植方式,在提升种植效率的同时,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锋佳.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途径分析[J].现代农业,2020(12):60-61.

[2]高雪.气候变化与农户适应性对水稻灌溉效率的影响以湖北省水稻种植户为例[J].节水灌溉,2020(12):46-50.

[3]徐强,吕廷波,马晓鹏,等.水分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滴灌水稻生长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0,33(1):46-52.

[4]张明静.不同种植方式下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及同化物转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7):1537-1552.

[5]卢春玲.杂交水稻覆膜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在文山州的应用表现及栽培要点[J].中国稻米,2021(6):128-129.

[6]赵杰,李绍平,程爽,等.“独秆”栽培模式下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47(6):1162-1174.

作者简介:冯恩位(1979—),男,汉族,广西浦北人,专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农业技术培训。

猜你喜欢

种植效益水稻种植栽培技术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