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播种期和苗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5-21樊建春

种子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虫害玉米

樊建春

摘    要: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玉米播种期和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了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7-011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除了要采取先进的种植技术之外,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1 玉米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有些地区的玉米产量不稳定,主要是受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同时还受病虫害的影响。为此,应做好玉米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工作。该时期要重点防治地下害虫、黑粉病、丝黑穗病和杂草等病虫草害[1]。

1.1 选择优良的品种

应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高产、优质、产量稳定、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播种期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1.2 药剂拌种

在玉米播种前可以选择杀菌剂或者杀虫剂拌种。选择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500 mL/hm2,兑水37.5 kg,拌種750 kg。选择70%吡虫啉拌种,堆闷4~6 h,晾干后播种,能够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粗缩病。选择3%敌委丹,每公顷用量1 500 mL,兑水7.5 kg,拌种300 kg。此外,选择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 g,加入适量水,拌种50 kg,在预防根腐病、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等病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病虫害混合发生,可以选择杀虫剂或者杀菌剂混合拌种,需要注意的是,应先放入杀虫剂,堆闷、晾干后再放入杀菌剂[2]。

1.3 土壤封闭除草

玉米播种期至出苗期,应选择药剂防治杂草,可以选择40%乙阿合剂或者42%玉米乐等药剂,每公顷用量2 250~3 000 g,兑水600~750 kg,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如果已经出现杂草,可以在药剂中加入20%草铵膦200 mL,能有效防治杂草。需要注意的是,在封闭除草的过程中要做好土壤管理工作,保证土壤湿润、用水充足,均匀喷洒药物。

2 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苗枯病

苗枯病会造成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患病叶片呈灰绿色,并且由下向上出现黄化和干枯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幼苗死亡,缺苗断垄比较严重。在盐碱地和地势低洼的种植区以及在长期低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导致苗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初期选择70%恶毒灵4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针对根部喷灌药剂,每隔7 d用药1次。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施用云大120水剂2 000倍液叶面喷施,促进根部生长[3]。

2.2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在玉米各个生长阶段都会出现,尤其是苗期受害严重,5~6叶期会出现明显症状。发病初期心叶部位出现透明褪绿色斑点,之后逐渐扩散、蔓延。患病叶片背面和叶鞘部位会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条状隆起的现象。发病严重时会出现结节短缩的症状,并且叶片僵直和肥厚。此外,玉米粗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在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应做好田间和周边杂草清理工作,破坏灰飞虱生存环境,能够有效预防该病。可以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患病植株可以选择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 d用药1次,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

2.3 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主要为害玉米的根部和茎基部,病菌直接从根部入侵,然后在体内扩散和蔓延,会造成根部和茎基部的木质部变成褐色,严重时会导致根部坏死,甚至造成茎基部和根部腐烂,导致植株发生倒伏或者枯死。植株地上部位染病后中下部叶片发黄甚至变为褐色,严重时植株枯黄。防治该病害可选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 g,拌种10 kg。发病严重的玉米田块可施用12.5%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对准茎基部喷淋。

2.4 玉米烂心病

玉米烂心病是由病虫为害引起的,因为蓟马和瑞典蝇会直接啃食玉米芯部叶片,导致其破损或者畸形,从而引发细菌性腐烂。防治该病害可以选择10%吡虫啉1 000倍液、农用链霉素500倍液和锌肥,混合均匀后向心叶灌药,每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两次,能够有效杀虫灭菌。

2.5 玉米黑粉病和丝黑穗病

玉米黑粉病是一种典型局部感染的病害,主要为害茎秆和果穗部位,发病后会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系统感染病害,发病后会导致果穗变成黑粉包。针对玉米黑粉病,可以选择50%多菌灵或者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 g,加入适量水,拌种50 kg,并坚持随拌随播的原则。针对玉米丝黑穗病,可以选择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剂450 mL/hm2,兑水后均匀搅拌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3 玉米播种期和苗期主要虫害和草害防治技术

3.1 地下害虫

玉米苗期会出现多种类型的地下害虫,包括金针虫、地老虎、蛴螬和蝼蛄等,对玉米种子、根部和茎基部的为害较大,导致玉米不能正常发芽和出苗,或者出苗后死亡,出现严重的缺苗断垄现象,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药剂拌种。可以施用40%甲基异柳磷,根据种子用量控制好剂量,采取湿拌方式。二是撒毒饵。选择炒香后的麦麸或者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60~75 kg/hm2,与90%晶体敌百虫7 500 g/hm2,混合均匀制作成毒饵,均匀撒在玉米苗边。三是制作毒土。选择80%敌敌畏乳油,用量为4 500~7 500 mL,拌入细土375 kg,在早晨均匀撒在玉米苗边,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四是灌药处理。选择50%辛硫磷乳油、80%毒死蜱乳油,用量为15 kg/hm2,灌注到土壤中即可。

3.2 黏虫

黏虫的迁飞能力较强,并且具有群集性和杂食性的特点,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导致叶片缺刻,严重时会啃食光茎叶,造成玉米减产。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选择40%辛硫磷乳油,用量为1 125~1 500 g/hm2,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入沙土,用量为600~750 kg/hm2,将其均匀撒在玉米心叶内,能够保护天敌。二是出现害虫后,喷洒菊酯类或者有机磷类药剂,可选择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0~600 mL/hm2,或者可选择48%毒死蜱乳油750~900 mL/hm2,兑水450 kg,均匀喷雾防治即可。

3.3 耕葵粉蚧

耕葵粉蚧的成虫和若虫会吸食玉米根部以及近地面叶鞘上的汁液,尤其是4~6叶期为害比较严重。玉米茎基部和根部呈现黑褐色,受害植株叶片发黄,严重时可能造成整个植株死亡。出现害虫后要选择药剂灌根处理,可选择毒死蜱或者辛硫磷。

3.4 蓟马

蓟马在玉米苗期的为害较大,主要为害玉米心叶部位,成虫和若虫会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发黄,出现黄化和扭曲的现象,有的叶片畸形、破裂,严重影响幼苗健康生长。采取轮作倒茬制度,在发现虫害后选择药剂喷雾防治,可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3.5 二点委叶蛾

二点委叶蛾直接将卵产在玉米根部,孵化后直接通过玉米茎基部钻到心叶部位,取食为害,会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孔洞,造成植株死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一是毒饵诱杀。幼虫3龄时可选择30%辛硫磷乳油2 250 mL/hm2,也可选择80%敌敌畏乳油3 000 mL/hm2,之后加入炒香的麦麸75 kg,再放入切碎的青菜叶30 kg,制作成毒饵后均匀撒在玉米根部附近,但是不能撒在玉米植株上。二是撒毒土。选择80%敌敌畏乳油7 500 mL/hm2或者48%毒死蜱乳油7 500 mL/hm2,之后放入300 kg细沙土,制作成毒土,均匀撒在玉米根部附近,应与玉米根部保持一定距离。三是出现害虫后喷洒药剂防治。可以结合除草加入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者甲维盐,同时也能防治低龄幼虫。

3.6 蚜虫和灰飞虱

蚜虫和灰飞虱会直接为害刚出土的玉米幼苗,并且灰飞虱会携带病毒,导致玉米发生粗缩病或者病毒病。应做好蚜虫和灰飞虱防治工作,采取以下药剂防治措施。一是在玉米3叶期前,应选择10%吡虫啉300 g/hm2,或者3%啶虫脒225~300 g/hm2,混合加入4.5%高效氯氰300~450 mL/hm2。二是心叶期发生蚜虫,并且发病率高达50%,应选择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可选择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 g/hm2,或者2.5%高效氯氟氰乳油225 mL/hm2,兑水后喷雾防治。三是发生病毒病,可以选择6%病毒克600 g/hm2,兑水后均匀喷雾,同时防治灰飞虱效果较好。四是做好病毒病预防工作,防治玉米苗期的蚜虫和蓟马。病毒病发病初期,应及时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可施用2%病毒A 500倍液或者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每隔7~10 d用药1次,连续用2~3次,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3.7 玉米苗期杂草防治

玉米3~5叶期,选择药剂喷雾防治杂草,可选择硝磺草酮悬浮剂1 050~1 500 mL/hm2,或者选择4%烟嘧磺隆悬浮剂1 500 mL/hm2,兑水450~750 kg喷雾防治。玉米8~9叶期,可选择20%百草枯水剂1 800 mL/hm2,兑水450 kg喷雾防治。需要注意的是,烟嘧磺隆和有机磷类农药混合施用时,在用药前7 d不能施用有机磷类农药。

4 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技术

玉米苗期防治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应采取以下农业防治手段,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是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二是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做好日常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理周边杂草,减少病原菌和虫卵数量。四是采取科学的轮作制度,并且严格控制好土壤养分比例,防止土壤中氮磷钾肥比例失衡致使发生病害,尤其是苗期出现的紫叶病和花白苗病,主要是因为土壤缺少磷元素和锌元素。通过采用科学的轮作倒茬制度能够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五是在玉米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旋耕灭茬处理,并彻底清理田内秸秆,在出苗后应及时清除玉米苗附近秸秆或者其他覆盖物,破坏病菌和虫卵的生存空间。六是加强栽培管理。应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玉米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可以采取间作套种模式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田间的透光通风性,降低发病概率。七是调整播种时期。结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适当调整播种期,目的是避开病虫害生育繁殖高发期,降低发病概率。针对春播玉米,可采用地膜全覆盖或者半覆盖的方式,适当提早播种时间。八是中耕松土和培土,要及時排出田间积水,提高土壤透气性,否则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在收获后应彻底清理病残体组织,并且采取深翻土壤措施,将病菌孢子翻耕到土壤底层,可以减少菌源数量。在施用肥料方面,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和沤制的堆肥,减少肥料中虫卵数量。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减少病菌和虫卵数量。

4.2 推广包衣种子或者药剂拌种

种子包衣剂含有杀虫和杀菌的成分,并且富含微量元素,能够实现对种子杀毒和灭菌处理,在预防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

4.3 物理防治技术

一是选择黑光灯诱杀害虫。黑光灯是当前灭杀害虫的主要方式,利用灯光发出的光谱能够吸引多种害虫,当害虫接近黑光灯后可以电击,能够灭杀大量害虫。二是选择荧光板诱杀害虫。可在荧光板上装置电击设备,能够灭杀大量害虫。但是害虫天敌数量较多,在利用该种防治技术时要保护好天敌,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三是利用粘虫板诱杀害虫。有些害虫有明显的趋色性特点,可选择黄板或者蓝板诱杀害虫,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4.4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害虫天敌数量较多,包括鸟类、蜘蛛、赤眼蜂和瓢虫等,应为害虫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控制好天敌数量,避免破坏生态平衡。与药剂喷洒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当前已经出现专门孵化害虫天敌的机构,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在了解玉米害虫数量后可以释放天敌,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5 结束语

玉米播种期和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该时期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分析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病特点,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应结合玉米种植情况,为玉米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从而保证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庞分泉.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河北农业,2019(6):18-19.

[2]蔡海峰.高产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2017(3):52.

[3]马维祥.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2018(6):12-13.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