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角露地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3-05-21韦莉洁

种子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豆角病虫害防治

韦莉洁

摘    要:豆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豆角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这两项技术的高效应用有利于豆角高产优产。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蔬菜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豆角作物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豆角种植技术也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技术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分析豆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保障技术应用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豆角;露地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7-008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3;S436.43       文献标志码:B

豆角是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蔬菜作物之一,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因此,随着我国居民对蔬菜作物需求量的增大,豆角成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蔬菜之一。为了满足豆角蔬菜的供应需求,我国各地区都在研究豆角种植技术,露地种植是农作物种植最常见的技术方法之一,也是豆角种植经常使用的主要方式,为了提升豆角产量,达到高产目标,应加大对豆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力度,促进技术发展,并逐渐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豆角品质。

1 豆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

1.1 研究对象

豆角作为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的重要蔬菜作物,不仅可以烹饪食用,而且可以深加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为例,该地区的豆角不仅直接提供给蔬菜市场,也在逐渐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近些年,鹿寨县一直大力推动豆角等农作物特色种植技术发展,通过应用特色种植技术保证豆角露地高产种植达到最佳效果。当前,该地区正在致力于研究豆角种植技术,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鹿寨县已经建立了多处露地豆角种植基地。以平山镇石龙村基地为例,该基地预计种植豆角18 hm2,通过机械与人工结合运用,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80%,预计豆角上市可以在50 d左右完成。同时,当地政府为了促进螺蛳粉产业发展,大力支持露地豆角种植。实施主体为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已达到6.67~13.33 hm2,其中,种子补助1 050元/hm2,豆角架一次性补助7 500元/hm2,诱虫板、防虫灯等防控补助1 800元/hm2,喷、滴灌一次性补助7 500元/hm2。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援助,快速助力豆角产业发展。

另外,在鹿寨县豆角产业发展的同时,地区内也逐渐形成了先进的豆角种植产业技术基地,促进了区域内豆角产业发展。例如,该地区正在研究绿色露地豆角种植技术。当地农业农村局开始向豆角种植户免费提供杀虫灯、杀虫板和杀虫剂,并且指派了技术指导员对种植户进行相应的技术辅导。绿色防控種植技术取得了初步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清洁了田园,美化了乡村,使人们生活更加健康,实现了立体丰收。豆角是鹿寨县蔬菜主导品种之一,种植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1 000 hm2。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发现,鹿寨县的豆角种植产业已基本成型,种植技术也比较成熟,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因此,文章以鹿寨县豆角种植经济为例研究豆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实践研究价值。

1.2 豆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总结鹿寨县露地豆角种植经验,可以确认豆角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优种选择、种子处理、选地整地、育苗栽培管理等技术要点,以下为各项技术要点分析情况。

1)选择优种。选择优种对于豆角高产种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良好的品种,能够促进种子生长发育。选择豆角优良品种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豆角种子健康,种子饱满,其抗病虫害能力以及抗逆性较强。例如,当前柳州市正大力研究露地豆角种植技术,根据柳州市农科所菜心课题组以及柳州市千禾农业科技开发中心联合报道,已经成功研究出高产优产的白玉豆角,该品种的豆角优势比较明显。该品种荚长70~80 cm,横径0.8~1.2 cm,单荚重50~75 g,耐热、耐旱且适应性广;早熟,从播种到初收,春豆角55 d,秋豆角45 d;具有高产、优产早熟等特点,能够助力豆角种植产量提升。

2)优种处理。露地豆角种植在栽培之前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通过提前处理种子确保豆角露地高产栽培产量和质量双高。例如,选择好豆角种子后要进行晾晒处理,晾晒24~48 h即可实现对种子日光杀菌。另外,种子还要进行浸种,采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浸泡2 h后,清水洗净后再晾干,之后混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做好豆角种子处理工作,提升其抗病能力。

3)选地处理。露地豆角种植对土地要求较高,需要依靠土壤为豆角提供充足养分,因此选择合适地块,并且通过整地处理,能够促进豆角良好生长。豆角种植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不可选取低洼地势,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通透性较强的地块。另外,地块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避免排水不畅造成涝灾。土地选择完成后,需要对土地进行处理,方便种植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例如,应对土壤进行翻耕,保证地块松软、肥沃,一般采用机械翻耕作业方式,翻耕深度为10~20 cm,翻耕出土壤中的细菌,利用阳光有效消杀病菌。翻耕结束后应在土壤中施入定量的基肥,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施肥以完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施加量控制在30 000 kg/hm2左右,并根据土壤肥力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为豆角高产提供充足的肥料。

4)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豆角露地栽培技术时,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方法进行栽培。因此,在豆角种植过程中,育苗和移栽管理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育苗采用播种育苗方法。鹿寨县豆角育苗播种采用双行双粒的播种方式。现阶段豆角播种采用机械装置,播种期一般为每年3—4月,夏季也可播种,时间为6—7月。播种量控制在22 500 g/hm2。整个育苗期间,栽培密度应保持在10 500株/hm2,设置行间距为70 cm、株间距为30 cm。播种完成后,要做好苗期管理。在播种完成后,浇1遍底水即可,不要过量浇水,以免对苗木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豆角秧苗在7 d左右就可以起苗移栽,全部出苗之后,再浇1次水,即可满足苗期的水分要求,促进豆角良好生长。育苗完成后要进行栽培。豆角栽培作业应根据豆角的攀缘茎习性,及时架设豆角架,为豆角生长提供空间。例如,豆角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架体结构,每个架体之间距离为5 m,同时在中间立柱,要求在距离地面1.5 m的位置用铁丝将2根竹竿紧紧捆扎,并在其对称位置插入人字形竹竿,保证豆角架的稳定性,豆角架稳定才能促使豆角向上生长。豆角栽培过程中,水肥管理非常关键,能够为豆角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例如,豆角在开花前和结荚期间需水量较大。开花前浇水1次,保证苗地湿润,豆角结荚期浇水量应适当增加,确保豆角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豆角追肥采用磷酸钾三元素复合肥,施肥量应控制在600 kg/hm2。另外,在豆角结荚旺盛阶段,施加肥料以尿素为主,施肥量控制在300 kg/hm2,通过科学的肥料管理,促进豆角高产。豆角生长期间应注重整枝控蔓管理。豆角开花结荚期间,要对豆角的枝叶进行必要的修剪管理,清除豆角的枯枝、烂枝,剪除侧芽,保证豆角生长过程中的透光率,促进豆角良好生长。

2 豆角露地栽培时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豆角露地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病虫害问题,容易造成豆角减产,对豆角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2.1 豆角病害及防治措施

豆角病害防治工作非常关键,研究发现,在豆角露地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锈病、疫病以及煤霉病,以下是对各种病害的分析和防治措施总结。

1)豆角锈病的发生特征和防治措施。豆角锈病是豆角生长时受到春植豆角的病残体孢子堆的影响,夏孢子堆萌发形成芽管,以气孔侵入到新的豆角植株上,形成病害。该病害的主要特征是生长期较长,感染初期,豆角叶片下部分开始出现褪绿及黄白色斑点,并且伴随豆角生长,斑点也会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最终导致豆角叶片提早脱落,甚至出现植株死亡。豆角锈病是豆角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会对豆角造成严重影响。针对锈病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例如,选择抗病虫害豆角品种,有效防治该病害。另外,发现豆角患病后应及时采用药剂治疗,常见的有效治疗药物为硫黄悬浮剂,用药剂喷洒感染病害的位置,连续喷洒3~7 d,能够实现对豆角病害的综合防治,达到预防效果。

2)豆角疫病发生特征和防治措施。豆角疫病也是豆角種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对豆角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疫病属于一种细菌类的病害,极易在潮湿阴冷的天气下滋生。豆角感染疫病病毒之后,病症首先出现在豆角的叶片位置,感染部位会出现褐色无规则的水泡状斑点,随着病毒不断入侵,斑点开始增大。疫病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土壤、流水以及孢囊孢子直接传播,严重影响豆苗质量[1]。总结实践种植经验发现,通过轮作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豆苗疫病发生。豆角疫病防治非常关键,如果豆苗感染该病后,需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以应用克露、可杀得三千、新植霉素等药剂,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2]。

3)煤霉病发生特征和防治措施。豆角煤霉病也被称作叶霉病害,该病害极易发生在豆角叶片、藤蔓、叶柄等位置。在该病害发生初期阶段,叶片最先出现症状,叶片开始出现圆形黄绿色斑点,最后病斑颜色逐渐深化为褐色。病情严重时,豆角会出现弯曲、干枯或早落等现象。防治叶霉病可以通过合理密植的农业措施进行预防。研究发现,叶霉病与种植密度有关,种植密度越大,叶霉病的发生概率越大。因此,种植时需要合理密植,降低叶霉病的发生概率。化学防治可以选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照病情合理用药,保证药剂使用达到理想效果,有效治理叶霉病。另外,豆角叶霉病暴发严重时,要集中烧毁处理[3]。

2.2 豆角虫害及防治措施

在豆角种植过程中,豆角蚜虫、豆角螟虫、蓟马是主要的虫害,对豆角生长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露地高产栽培豆角时,需要针对性做好虫害防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豆角蓟马虫害的防治措施。豆角种植的过程,易发生蓟马虫害,该害虫主要啃食豆角心部,造成豆角停止生长,严重时导致豆角死亡。因此,针对该虫害的防治十分关键。应避免选择前茬种植地瓜的地块,有利于克制该虫害,达到预防效果。化学药剂防治应选择强效药剂。例如,选用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能够实现对该虫害的防治效果[4]。

2)豆角蚜虫虫害的防治措施。豆角蚜虫也是影响豆角生长的主要虫害之一,为害豆角叶子和嫩茎。在露地豆角栽培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豆角蚜虫。可以选择乐果1 000倍液防治,或者10%吡虫啉可湿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施防治,施药量控制在50~100 g/株,同时可以防治异色瓢虫以及蚜霉菌,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5-6]。

3)豆角螟虫虫害的防治措施。豆角螟虫虫害也是豆角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虫害问题,该虫害严重影响豆角生长。豆角螟虫为害症状主要是附着于豆角叶片上,啃食叶片,叶片遭到啃食后易滋生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豆角生长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等手段能够降低豆角螟虫发生概率。除了农业措施之外,还可以选择物理防治法及化学药剂等综合防治方法,有效防治豆角螟虫,保证豆角健康生长。物理防治方法是一种无公害虫害防治方法,能够减少虫害。例如,可以利用杀虫灯防治,在种植地悬挂杀虫灯,利用螟虫的趋光性吸引该害虫,继而统一杀灭。使用杀虫灯过程中,杀虫灯距离豆角秧苗控制在5 m左右,防止杀虫灯对豆角秧苗造成影响。化学药剂防治见效较快,杀虫速度快,是现代防治虫害的良好方法之一。但是,应用化学药剂防治时,不仅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容易造成豆角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此,应采用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对症下药,确保螟虫虫害得到治理。如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杀灭该害虫,建议农户可以在晴天6:00之前或者19:00以后喷施药剂,如果早上露水较大可以在晚上喷施。另外,豆角螟虫的危害性相对较大,容易大规模暴发,对豆角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此外,豆角虫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在虫害发生初期阶段防治,每隔7 d用药1次,喷洒药剂时要对准花蕾、豆荚、叶片,且用药量要充足。

3 结束语

文章全面总结了豆角露地高产栽培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和栽培技术。要想实现豆角高产,研究豆角高效栽培技术是必然路径,同时应致力于机械化种植技术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豆角露地高产栽培种植产量和质量。希望文章能够对鹿寨县露地豆角种植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而促进我国豆角种植技术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鸾艳.豆角露地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32):48-50.

[2]申记平.豆角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探析[J].农家参谋,2020(6):78.

[3]李志辉.豆角种植技术要点及管理分析[J].农村百事通,2021(6):172.

[4]黄素荣.豆角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1(33):79-81.

[5]宋梅秀.浅议豆角露地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中旬刊),2021(8):35.

[6]耿兴业.豆角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7):108-109,120.

猜你喜欢

豆角病虫害防治
剥豆角
词语对对碰
氤氲豆角香
夏日豆角饭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