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

2023-05-20黄荣博章英英李文娟

现代食品 2023年5期
关键词:鲜蛋兽药食用

◎ 黄 程,黄荣博,林 慧,章英英,李文娟

(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食用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1]。农业活动是指种植、采摘、养殖、捕捞等传统农业活动以及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2021 年是“十四五”食品安全规划的开局之年,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对2021 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并挖掘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1 202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对2021 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公布的36 002 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食用农产品抽检6 883 批次,抽样数量排名第一,共检出245 批次不合格样品,抽检合格率96.44%,低于所有食品合格率(98.04%)1.6%。综合33 大类食品监督抽检数据来看,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率排名第四,详见表1。

表1 2021 年浙江省各食品大类监督抽检情况表

2 食用农产品抽检总体情况

根据《2021 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将食用农产品划分为畜禽肉及其副产品、蔬菜、水产品、水果、鲜蛋、豆类、生干坚果与籽类等7 个亚类进行监管。由表2 可知,水产品不合格率(8.43%)最高,其次是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3.80%)和鲜蛋(3.69%),且不合格率均高于平均水平(3.56%),需引起重视。豆类未检出不合格样品,但抽检基数较少,不能代表其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表2 2021 年浙江省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情况表

3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项目分析

由图1 可知,从不合格项目检出类型看,兽药残留超标情况最为突出,超标162 项次,占不合格总项次的62.31%(162/260);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排在第二位,超标45 项次,占不合格总项次的17.31%(45/260)。

图1 食用农产品中不合格项目类别分布图

3.1 兽药残留违规使用情况

抽检发现,兽药残留超标是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的第一大因素,涉及产品种类最多的是水产品,占兽药残留违规总项次的72.2%[其中禁用兽药占比30.9%(50/162)],其次是鲜蛋和畜禽肉及副产品,分别占17.9%[产蛋期禁用兽药占比17.90%(29/162)]和9.88%[禁用兽药占比4.32%(7/162)]。兽药残留涉及不合格项目及其类别分布情况详见表3。

表3 兽药残留不合格项目分布情况表

由表3 可知,畜禽肉及副产品中检出的禁用药物包括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氯霉素、五氯酚酸钠、克伦特罗,畜禽肉及副产品中检出禁用药物的原因可能是养殖主体在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兽药[2]。水产品中检出的禁用药物包括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氯霉素、孔雀石绿、氧氟沙星以及诺氟沙星,水产品中检出禁用药物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为了降低鲜活水产个体病死率而在养殖、运输过程中违规使用药物抑或是养殖环境中禁用药物的迁移性污染[3]。鲜蛋中检出的兽药残留均为禁用药物,其中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在产蛋家禽中禁用,金刚烷胺为禁用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地美硝唑、甲硝唑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鲜蛋中检出禁用药物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止禽类被细菌性疾病感染而违法使用,进而传递至禽蛋中;也可能是为快速控制养殖过程中的疫病,不遵守休药期规定或是未按规定要求擅自加大用药量[2],从而造成产品上市时的残留药物量超标。

3.2 农药残留违规使用情况

农药残留超标是导致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的第二大因素,涉及蔬菜和水果两类,分别占农药残留不合格总项次的93.3%和6.67%。涉及常规农药和禁限用农药两种情况,分别占农药残留不合格总项次的71.1%(32/45)、28.9%(13/45)。农药残留涉及不合格项目及其类别分布情况详见表4。

由表4 可知,检出的禁限用不合格农药残留项目包括6-苄基腺嘌呤(6-BA)、克百威、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毒死蜱、甲胺磷、氧乐果以及乙酰甲胺磷。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均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家已经取消二者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5 年第11 号)中要求,豆芽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豆芽中检出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豆芽的产量、缩短生长周期、不生根只长茎,起到使豆芽粗壮、杀菌的作用而添加[4]。韭菜、豇豆、姜、茄子等细类检出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可能是种植主体为了增强虫害防治效果,未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而擅自用药;也可能是相关主体对禁止公告和相关法规不了解,仍在继续使用。

常规农药中以韭菜中腐霉利超标问题最为突出,占常规农药不合格总项次的21.9%(7/32),其次是姜中噻虫胺残留超标,占15.6%(5/32)。韭菜易发灰霉病,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果蔬的灰霉病防治。腐霉利在韭菜种植中使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大棚韭菜,更易发生灰霉病,而棚内湿度大,腐霉利的降解能力有所下降,药物残留期延长,从而造成产品中腐霉利超标。种植户长期广泛使用腐霉利,导致病源耐药性增强[5-6]。噻虫胺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对姜蛆等有较好防效。姜中噻虫胺残留超标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种植过程中加大了用药量,也可能是没有按照采摘间隔期规定收获产品,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残留量超标。

3.3 重金属污染情况

重金属超标污染问题是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的第三大因素,不合格品种包括蔬菜中的韭菜、茄子、姜,水产品中的海水虾、海水蟹以及生干坚果与籽类中的花生,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镉(以Cd 计)。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矿山开采、工业冶炼或农产品应用(如肥料)等释放到环境中,然后进入食物链。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7-8]。镉超标可能是产品在种植、养殖环节富集了环境中的镉元素。

3.4 真菌毒素超标情况

在245 批次不合格农产品样品中,有12 批次生干坚果与籽类样品(均为花生)真菌毒素不合格,超标项目均为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超标原因可能是花生原料受到黄曲霉等霉菌的污染,也可能是运输条件控制不当,成品的贮存环境潮湿、霉变,也会引起真菌毒素产生。

3.5 质量指标不合格情况

在245 批次不合格农产品样品中,有2 批次样品质量指标不合格。其中1 批次畜禽肉及副产品(羊肉)中检出挥发性盐基氮不合格。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因此挥发性盐基氮是肉品新鲜度的重要指标。羊肉中挥发性盐基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产品在宰杀后上市销售阶段受到细菌污染或是长时间售卖,导致肉质不新鲜。另有1 批次生干坚果与籽类样品(花生)酸价不合格,可能原因为花生含油脂量较高,因其本身的质量问题或者储存环境温度过高都会引起油脂的氧化酸败,导致不合格。

4 结论与讨论

2021 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用农产品合格率为96.44%,低于浙江省整体食品合格率1.6%,说明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需引起关注。浙江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为水产品和鲜蛋中的兽药残留以及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监管部门可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抽检。

下一阶段浙江省仍需继续关注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问题,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监管执法,对市场经营环节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追溯其进货来源,严格追溯外省进货产品的合格与否。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联动监管机制,规范本土种植、养殖基地农兽药的使用,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9]。

猜你喜欢

鲜蛋兽药食用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加工有妙招鲜蛋“变”蛋粉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咸蛋黄出油的秘密
兽药
无精蛋鸭蛋制作咸蛋工艺研究
鲜蛋涂膜保鲜剂材料的研究现状
食用芹菜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