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

2023-05-20付芝军

管理学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问题

付芝军

[摘 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了如今的高质量增长,企业要积极改革与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推动其进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常是企业资金管控、监督及运营等方面的重要系统,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宏观层面来看,体现了内部资产拥有者的权利关系;从微观层面来看,体现了政府和企业二者之间的财产关系。大力改革和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助于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助推其不断发展及进步,因此,需注重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于此,文章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类实施的经济学原因及现实原因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问题,研究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策略。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类实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09-0064-0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为对不同企业中关于国有资产的部分的实施权限进行有效划分,大力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会对我国日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效果,应强调企业自身的问题,并从国外吸取经验,实施充分的改革,以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成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学原因

企业的分类是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产物,是满足我国社会生产力进步要求的主要手段。企业的分类愈细,企业的商品生产就愈专业化,企业商品的运用价值就愈明显,企业商品的交换价值体系就会愈显著,社会生产力会随之获得提升。

社会生产效率与生产力不断提升的主要体现,即社会分工的明确和细化。在产品及相应生产部门不改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技术越发娴熟和各项设备的不断完善,资本有机构成占比的提高会明显加大剩余价值,致使利润率降低。

市场规模与社会分工的关系是对称的,这主要是指社会分工会受到市场规模的影响,市场规模也会受到社会分工的影响,社会分工的实际情况可依据市场规模作出判断,市场规模的实际大小往往会对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产生影响。

因此,社会分工不但能够为生产力的提高创造更好的空间与条件,而且可为剩余价值的提高创造更可行的方式。新兴部门的构建及产品的发展,不但在“量”上拓展了当前的社会分工体系,而且在“质”上也拓宽了劳动差别的主要范围,使产品越发多元和分化、交换价值体系愈发拓展[1]。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是否发达会对企业的根本特点产生决定性作用。其特点明显界定了企业的功能,在功能划分时将企业的类别作为主要对象,具体的类别体现了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在相应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将企业划分为公益类及商业类等类型。其中,商业类企业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追求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公益类企业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提高社会效益方面。

(二)现实原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有助于加深社会主义生产模式及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在分类要求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大力改革,可作为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时,国有资本配置及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面的大力改革为关键任务。

由于股权运作的灵活性、股权构成的多元性,以及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组织较简单,因此能够利用划归股权等诸多方式,保障国有资本的合理进出,切实保障国有资本有着较好的流动性,以此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重要目标。

其次,在企业战略要求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有利于契合当前市场配置资源规律的政策,企业分类能够保障市场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分配至企业的资源通常是投入产品生产的,在实施分类管理时,资源的主要类型可确定资源准入门槛,规定资源准入规模,以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资源的集约不但推动了企业的不断发展,还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

针对公益类企业开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可提高公益资源的配置效果。因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是具有一定公共性质的资源,可结合市场一般规律将其合理分配至公益类的企业中,体现供给公共产品的广泛性,进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我国唯有充分推广低碳经济及运用绿色经济等诸多模式,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及均衡性发展。

(一)政企不分问题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问题中,存在政企不分的問题,这会明显影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的提高,不但难以彰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作用,而且会削弱企业的发展实力。如在一些企业的产权部门中,政企不分不但会影响行政部门开展工作,还会牵扯到产权职能问题。一些行政人员掌控着企业的主动权,相较于企业的管理者,行政人员的权力往往更大。在企业的重要工作中,行政人员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如在目标规划及人员配置方面。这导致企业的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较高的主动性,不注重内部管理,在处理工作时,往往会缺乏耐心,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监督机制问题

监督机制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类实施期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在当前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时,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监管手段较为单一,易出现监管不力的问题。比如按照相关规定,国有资产在实施产权交易的过程中,务必根据相应的方式及流程进行,但在实际交易期间,因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易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增值及安全。在此情况下,利用何种方式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及安全,就成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期间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应注意的是,能否保障监督机制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最终的改革效果。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问题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中,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影响其效果的突出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难以确保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

同时,当前存在的国有资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还不成体系,只是零散地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规中,虽说上述法律法规的效力极强,然而作为具有综合价值的法律法规,上述法律法规内容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并不具有针对性。

(四)国有资产战略布局不合理问题

国有资产战略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但就现阶段国有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分析,发现在战略布局方面,国有资产的结构布局不够科学、严谨,导致经营效率降低[3],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限制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必要调整和优化当前的国有经济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要从分类整治、监管、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

(一)对于不同功能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整治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策略中,可将对具有不同功能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整治作为一项关键策略,将此作为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一条必要路径,因此,需将分类整治不同功能的国有企业作为重要方式。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中,结合企业的各项职能,商业类企业可推动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公益类企业可作为解决市场缺陷问题的关键方式,其数量往往非常少,其重要功能在于发展经济[4]。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公益类企业会转变成商业类企业。对于不同功能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整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整治中,应将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实施。

(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

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改革的重点内容即强化监管国有资产。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设置特殊部门监管国有资产,易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损害国家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对于上述状况,需要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注重健全和优化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严格监管和规范企业的资格认定条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控,加大监管国有资产的力度,以保障不同的经营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除此之外,还应设置专门开展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重要部门,防范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状况的出现,有利于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由此可知,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策略中,应将此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5]。

(三)完善法律法规

如今,尽管我国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多,然而在监管方面,仍存在大量法律法规漏洞问题,要加强修订和补充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国有资产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在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积极把控好侧重点。

对此,一方面需将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及时引导至强化监管政府各项行为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需结合具体的原则,转变监管的方式,积极了解国有资产及其他资产之间在实施管理时的界限,对各个行为者实施相应监管,规范管理行为。

应制定新型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比如在进行国有资产交易时,要根据资产管理部门确定的程序实施交易,不可违规操作。

(四)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中,还应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及结构调整,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其发展速度。通过对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配置,可显著提升国有经济在当前市场中的竞争力[6]。

促进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大力改革和发展。企业应明确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及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从而保障国有经济的布局及结构调整的合理性,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效性,促进企业取得快速、长效的进步。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和质量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可作为企业从之前的计划经济向当前的市场经济转变的基础。

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应基于我国国情,以及企业管理的方式、模式、政策和思想等层面,强化分析和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分类实施问题,明确具体的对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际改革效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1]陈文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企创新投入——基于“管资本”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21(09):113-120.

[2]伏开迎.基于国有企业分类视角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财经界,2020(30):77-78.

[3]廖金兰.福建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4]王洁筠.基于国企分类视角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1):10+12.

[5]韓小建.浅谈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1):69-70.

[6]徐传谌,翟绪权.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理论学刊,2016(05):46-53.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问题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