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建议: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标准的研制*
2023-05-19盛凤军
杨 芳 奚 军 盛凤军
化学课程是五年制高职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科学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要求,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转向为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持续发展。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依据,为加强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建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联院”)启动了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课标研制组在全面了解本省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实施现状后,对化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一、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1.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编制
课标研制组在学习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 年版)》(以下简称“中职化学课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化学课标”)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围绕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学生基础、学习效果、教学资源建设与运用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和访谈问题纲要。课标研制组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分别设计了“课标研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教师卷)”“课标研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学生卷)”和“课标研制访谈提纲(行业企业卷)”,旨在充分了解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基础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行业人才需求等内容,研制开发出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标准。
2.问卷调查的教师与学生参与情况
调研活动分为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两个阶段,全省共1248名教师和951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化学教师122名,专业教师1126名,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72.8%,“双师型”教师占比71.9%。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来自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等18 个专业门类。其中,医药卫生大类的学生参与最多,其次是电子与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和教育与体育大类。受调查的学生在五个年级中均有分布,年级越高,人数越少,与高年级阶段化学课程开设及课时数减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3.现场访谈代表参与情况
现场访谈阶段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召开现场座谈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苏州建设交通分院、无锡卫生分院、徐州医药分院等9 所具有代表性的分院或办学点开展实地调研,共42 名化学骨干教师、18 名行业企业代表和94 名学生代表参与访谈。教师代表包括化学课程骨干教师和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工程造价、建筑等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代表覆盖了全部年级;行业企业代表来自7 个城市的14 家单位,涵盖了医院、制药、建筑、园林绿化、加工制造等企业。
二、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1.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开设现状
本次调研涉及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等18 个专业门类。参与调研的教师中,执教电子与信息、设备与制造、财经商贸、文化艺术、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及土木建筑大类的教师比例较高,反映了化学课程在各校各专业的开设情况。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其所授专业开设化学课程的占比为29.17%,数据反映出全省开设化学课程的比例不高。目前,全省开设化学课程的学期数分别为1 个学期、2 个学期、3 个学期和4 个学期,其中实际开设2个学期、周学时为2学时的学校占比较高。
参与调研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化学课程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生存的物质世界。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五年制高职应将化学课程设定为一门不分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2.五年制高职学生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
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普遍认为五年制高职的生源质量能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人数占比46.47%,达到初中毕业水平2/3 程度的人数占比24.52%,达到初中毕业水平1/3 程度的人数占比17.79%,基本从零起步的人数占比11.22%。整体说明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化学基础薄弱,水平差异较大,化学课程教学实施与达成培养目标的难度较大。
3.化学课程目标与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与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职业学校化学课程培养目标的关注点除了知识、方法、兴趣、学科能力之外,还应关注“培养兴趣”“掌握基本方法”“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培养素养”等内容。
本次调研设计了24 个化学课程知识点,包括物质结构、物质的量、溶液的浓度及配制、溶液的渗透压、盐的水解、化学与材料等。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化学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安排较满意,但认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不合理。在实验教学方面,近一半教师反映化学教学中未开展实验教学,表明全省五年制高职公共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情况整体欠佳,原因在于部分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不健全,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建化学实验室,学校对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
4.化学课程的结构与学时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63.30%的教师赞同化学课程采取体系完整的系统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但对学时的设置有较大分歧。17.39%的教师认为化学课程应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议基础模块增加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除了要关注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关注对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职业模块要进一步关注化学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
5.学习结果评价方式的调查
实际课程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应采用“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开展,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能力。评价方式选择方面,大部分教师认同“注重过程评价”和“注重综合评价”。综合评价设计方面,大部分教师建议“过程评价”占较高的比例。
三、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建议
1.明确课程定位,提炼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是面对复杂的情景与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个性品质与关键能力,更能体现育人要求与全面发展理念,是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也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1]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化学课程的定位应高于中职、低于普通高中,应在充分学习与理解中职化学课标和普通高中化学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定义的基础上,立足本省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提炼出五年制高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表1所示)。
表1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比表
2.优化课程结构,彰显职教特色
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学时设置方面,课标研制组充分研究了中职化学课标和高中化学课标中关于课程结构、学分、学时的规定,调研三年制高职部分专业化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开设情况,认为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设置应融合中职、普高和三年制高职的特点,兼具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具体而言,高中化学课标规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为4 学分。中职化学课标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其中基础模块为2.5 学分、45学时。课标中明确,基础模块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是其他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分为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是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要而分别设置的内容。各地各校也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专业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等,适当调整教学内容。[2][3]《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应将化学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对三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
据此,课标研制组结合课程结构特点、调研数据分析及访谈建议,认为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可分为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部分。其中,基础模块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4 学分、64 学时。医药卫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和工程应用大类(包含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土木水利等专业)的化学课程由基础模块和相应职业模块两部分构成,除以上三大类专业,其他专业化学课程开设建议选用基础模块(如表2所示)。
表2 化学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建议
基础模块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理念,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模块是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结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而分别设置的内容。
3.精选课程内容,挖掘育人价值
原有的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内容未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特点,与初中化学衔接不够,与专业课程融合度不高。课标研制组建议以单元大主题融合知识点为教学任务,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衔接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系的建构能力和学科思维方式。
一是充分挖掘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案例和现象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学科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二是围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查、访谈、讨论,使学生掌握辨别信息的正确方法,形成对化学学科客观而正确的认识。三是以专业群为单位,充分梳理专业课程中关联的化学知识点,编入职业模块的相关主题,并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教学案例,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打牢化学基础。四是根据每个教学主题的具体内容,挖掘知识点育人价值,研究确定思政素材,并写入课程标准,实现化学课程的学科育人功能,为教师的思政化教学提供正确指导和素材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
4.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让教师成为学习的支持者,让课堂教学数字化、情境化、职业化、生活化,让化学成为一门学生“喜爱学、学得好”的课程。
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教师合理运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针对社会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化学问题开展探究性实验,通过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现象观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等探索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评价方式方面,应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原有期中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多维、全过程评价机制。以阶段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课前预习任务、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资料检索、小组合作实验设计等过程性评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理论考试、实验考试、项目调研报告、学期学习总结报告等终结性评价。重视实践环节及学习表现,关注学生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规范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进行测评,综合评价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提高化学学科育人质量。
5.强化校本研修,落实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依据,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是实施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标准发布后,江苏联院将组织全省五年制高职校化学学科骨干教师与高校化学学科专家共同开展五年制高职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各五年制高职校可根据各校专业所属大类,选用适合的化学教材,并以化学学科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针对化学课程标准的校本研修,依托听、评日常课,开设公开课,开展教学大赛等方式,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研讨与交流;通过在线课程建设、优秀教学案例编写等活动,丰富化学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将课程标准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切实提高五年制高职校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