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无技术”教学

2023-05-19临西县第一小学卫罗菴分校王自强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沈先生读后感学校

■临西县第一小学卫罗菴分校 王自强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去年学校又分来三位年轻老师,他们本该在校园里掀起的青春浪花,却如投入湖中的几粒石子,并未见湖面漾动的波纹。

学校老师总体比较年轻,十几个老师中,工作时间大多在十年以内。无论年长的师兄师姐,还是年轻的师弟师妹,进入学校没有几年,大家说话都变成了一样的“腔调”——上课教学严肃认真,长成了相同的“面孔”——孩子面前不苟言笑。

“走的路”也大致相同:刚开始的几年,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模仿教学。三四年后,学生熟悉了,教材熟悉了,常规的教学也熟悉了,便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套路”起来:看教参,抄教案,上“课本”,画对号,套评语……不过几年,“一条龙”下来,轻车熟路。不再花费大把时间备课,只要提前浏览一遍现成的教案;不必考虑课堂上会有什么新情况,照着教学步骤,照本宣科,自说自话,轻松自如。

不必担心课堂,学生都很“乖”: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即使有个别“心血来潮”的“天马行空”,能当没听见就没听见,实在“听见”了,就敷衍几句,让其因自觉无趣而再无兴趣。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师生。今天的课堂和十几年前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两样,讲台上的老师就像生活在千米海底,任凭海面风吹浪打,这里依然波澜不现,故我如常。

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的课堂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校都是最省力的,既符合考核标准,又回应家长的热心关切:学校管理稳中求进,教学工作扎实有为,常规管理按部就班,学生学习有条不紊。在如此的环境下,老师心甘情愿地被“格式化”,即使有时间,也懒得去考虑“爪哇国”的什么突破。就做那头“被一根细绳拴着的小象”,随着一届一届的学生,皱纹滋长,白发暗生。

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曾说过,“五条绳索”捆住了学生,如今,老师一样没有挣脱“绳索”的捆缚。

每当这时,很容易怀念大师们。

谢冕在《无尽的感激》一文中记述余钟先生讲《论语·侍坐章》的情景:记得他读这段文字时,用的是福建方言传统的吟诵的方法,那迂缓的节奏,那悠长的韵味,那难以言说的情调,再加上余先生沉醉其中的状态,都成了我生命记忆中的一道抹之不去的风景。尽管有余先生细致的讲解,当年只有十五六岁的我,仍然无法理解当时年届七十的孔子喟然而叹的深意,却依稀感到了他落寞之中的洒脱。当年听讲《侍坐章》的印象就这样伴着我走过人生的长途,滋养着我的灵魂,磨砺着我的性情。

汪曾祺回忆沈从文先生教书的情景:“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毫无系统”“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还会比原文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文本得失,有时也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他强调:“沈先生教学生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部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这个作品写法相近的中外名家的作品。”“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个很大的鼓励。”

金克木先生在《国文教员》一文中,介绍了他小学时的国文教员:

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三位先生对自己老师课堂的回忆,可谓简单至极。没有精心设计的开讲,没有精妙绝伦的导语,没有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甚至连时间都无法控制,颇有点信马由缰的意味。这些纯粹的无教学参考,无固定步骤,无统一教案的“无技术”教育,却处处是“师在场”的教育:有老师的开阔视野,有老师的深厚底蕴,有老师的担当负责,有老师的远见卓识。这样的老师,不重外在技巧的娴熟,重视的是内在修炼的精深。也因为这“师在场”的“大师”的教育(金克木先生的老师似乎并无大师之名,如此教法亦堪称大师),才成就了三位当代大家,才令人回味无穷。

教育即我。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材的主人、合作者,这样的定位皆以老师的“在场”为前提。“在场”的老师不需刻意追求一节课的行云流水,不用精心打造一个环节的美轮美奂,他们的举手投足就是丰富课程资源的天然流淌。

我即教育。生命在场的老师才可能是教育。挣脱束缚的老师才能“在场”。老师“在场”,需要老师不但说出消化吸收、整理评判过的前人的独特感悟,还要能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以此对学生进行点化和引导;老师“在场”,才能带动学生“在场”的感悟、沉思、浸染与体验,形成课程文化与学生心灵共鸣的默契与交融。

我们该追求“无技术”教学。这需要给老师更多的宽容和自由,少用规范的标准、名师的课堂、一轮轮的公开课去“套”老师。

我们该拥抱“师在场”课堂。这需要鼓励老师强化“人就是教育的目的”的终极追求,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让自己长成一棵参天的树,成为一朵美丽的云。

猜你喜欢

沈先生读后感学校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古镇依旧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假
会飞的沈先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