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正念的太极拳文化审视及启示
2023-05-19温靖思康正煜王筱妍姚慕涵黄明华
屈 萍,温靖思,康正煜,李 冉,王筱妍,姚慕涵,黄明华,潘 锋,吕 雯,刘 杨,周 晖
(1.中山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75;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65;3.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4.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5.中山大学 心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太极拳被誉为医学领域的“补充和替代医学”,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肯定了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证实了太极拳对不同人群在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1-6]。早在2006年太极拳就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国政府开始为太极拳申报世界非遗,然而,连续五次受挫,直到2020年第六次申报才获得成功。
太极拳具有良好的身心功效、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的全力支持,但世界申遗道路却为何如此坎坷?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观的影响[7],对太极拳文化内涵表达和身心功效的挖掘有限,以至于进一步制约了国际社会对太极拳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太极拳功效的诠释以及太极拳教授与练习方式的突破。具体主要表现为太极拳的教学和练习质量较低、比赛少、缺少将文化元素加入太极拳教学等问题[8-10]。此外,还存在练习者对太极拳练习意、气、形等功法要求难以理解,太极拳对人体心理健康影响的功效机制难以量化和可视化,缺乏受国际认可的相关阐释理论媒介等问题,这也是青少年等人群对太极拳的兴趣和关注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正念起源于东方禅宗,后来传入西方并被心理科学去宗教化,逐步发展成当代热门的心理学理论和身心健康干预方法。它指的是将注意指向当下经验而产生的状态,即不加评判地对待此刻的各种经历和体验[11]。大量研究均证实,正念可以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疼痛接纳水平,提升情绪管理水平以及注意和记忆能力,进而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12-14]。其中,太极拳被认为具有正念成分,被西方称为“正念运动”[15]。但在大多数的传统太极拳干预过程中,很少提及正念要素[16-17]。太极和正念彼此分离的状态,不利于充分解释太极拳促进心理健康的起效机制,因此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因此,从理论层面上,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关于太极拳和正念的文化起源、内涵、原则、功法原理等大量文献,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共通之处,剖析正念作为阐释太极拳身心健康作用机制的可行性,以加深对太极拳的文化认识与理解,丰富运动锻炼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理论,拓展身心健康共同促进理论,为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新思路。从实践层面上,通过对比近年来国内外涉及太极拳及正念的干预研究,总结基于正念的太极拳的应用经验,以助力改良或创新传统太极拳或正念的教学和练习方式,提升身心健康练习效果与效率,推动太极拳在国内外各人群中的普及度。
1 溯源:正念及太极拳的思想渊源与内涵
1.1 正念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正念”一词对应两个概念,一是来自东方佛教离苦得乐的禅法——Sati(巴利文),二是被西方发展的现代心理疗法——Mindfulness(英译)。
首先,从正念的哲学源头剖析其核心思想,审视其目标,以加深对现代正念理论的认知。在佛教中,正念为“八正道”中的一个修行方法,意为觉知自己。正念的心如一面镜子,不扭曲镜前事物的原本模样,暂时中止对事物的概念化与价值化的判断。简言之,正念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觉知当下,接纳新的思维习惯,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世界,并引领我们洞见一切事物遵循的三法印——无常、苦与无我。技巧上,称为“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为正念的四个觉察对象[18],正念通过四念处察觉当下身体与心理时刻出现的感受。在觉知的路上,乐受和苦受会相互生灭交替,正念提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世俗感受,对“自我”的不执着,对感受不作过度反应,最终回归洞见一切存在事物的三法印的真相。
20世纪70年代开始,正念这些源自佛教的核心教义逐渐被当代科学心理学所借鉴和发展。美国麻省大学Kabat-Zin教授参照佛教核心教义,通过抽离宗教术语和抽象概念,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概念化和研究。在当代科学心理学中,正念被定义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在当下的、不作评判的觉知方式[11]。觉知当下指将注意力聚焦于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并观察此时此刻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经验。觉知过程与个体的注意能力有关。大量研究发现随着正念练习的深入,个体注意能力会得到提升[19-20]。不评价的接纳指以一种不带有好坏利弊、不渴求、也不排斥的态度去接纳自己所有的经验。
基于正念的核心内涵,并参考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当代心理学发展了一系列正念练习技术,常见的有观照呼吸,静坐冥想,身体扫描、正念运动等。这些正念训练方法依然把握佛家的核心思想,对当下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升起的贪嗔痴慢疑等负性心绪保持“时刻有意识的觉知”,但不过多强调类似传统正念对负性感受的生与灭的描述,而是保持自然的态度去关注身体与心里的感受,用身心和谐共融的方式来调解情绪和还原清净舒畅的心灵[21-22]。研究发现,正念训练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如减少个体焦虑、抑郁症状[23],增强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24],以及提高注意调控和执行控制能力[19,25]。
然而,传统的正念训练如静坐冥想、身体扫描、观呼吸等形式都是偏静态的正念训练,而动态的正念训练,如被西方称为“正念运动”的太极拳、健身气功等,虽被认为运动本身具有正念成分,在一些干预研究中也有应用[19],但相对较少,且大多干预方式并未在练习过程中强调正念要素,对效果评价的报道也不太一致。孙健等人(2018)[26-27]认为,体育锻炼的注意方式与体育锻炼态度同正念的注意方式与正念态度都具有较高契合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个体的正念水平;还提出除了传统的正念训练模式外,可将正念融入太极拳等体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动作本身或身体感受,深入理解“意、气、形、神”的含义[28]。比如,Carmody等人(2008)[29]研究发现,与身体扫描和静坐冥想等传统正念练习相比,正念运动组受试者更容易随着身体的运动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并且正念的效果加上运动本身带来的体育锻炼效益,能更好地减压放松。一项基于正念的运动计划对女性压力和应对能力影响的研究也显示,8周干预后基于正念的运动组在状态焦虑和感知压力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将正念与运动相结合,或者在正念实验中加入更多的运动干预手段[30]。刘曙(2019)[31]对比了观呼吸和身体扫描这两种传统正念训练方法,结果显示,虽然两法均有效,但较为单一且静态,不能显示动态正念训练的效应,相对也比较枯燥,建议未来可以尝试动静结合的如太极拳、瑜伽等动态正念训练方法。目前已有基于正念的运动干预应用于老年人慢性病[32-33]或睡眠障碍[34]等研究,还有研究发现基于正念的运动干预能够增加成年人的身体活动,并且认为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传播潜力[35]。可见,将正念融合于运动是以大众身心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新趋势和新途径。
1.2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渊源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36-37]。挖掘太极拳的正念内涵,应基于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哲学思想。由于太极拳受到各流派哲学思想的影响,侧重点不同[38],且表达的内涵要素不尽相同。我国传统文化由儒、道、佛三教思想为主,对民间思想和活动的影响尤为深远,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也主要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39],本文也主要从太极拳的儒、道、佛的思想、功法、特性等角度进行论述。儒家“中庸”的入世思想,道家“无为”的出世态度和佛家“中观”的先入世后出世的悟性形成了三者的主要哲学倾向,三者影响并造就了太极拳阴阳和合、和谐和身心如一等拳理哲学和运动特性。
1.2.1 儒家思想
首先,儒家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主要主张人要修身养性,完善本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太极拳运动受到“天人合一”观的思想影响,把人体各部分以及人与自然都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他们的统一与和谐[40],主要分两方面:其一,太极拳注重养生思想,遵循人体自然以及天体运转规律,注重身心调养,与自然万物协调一致;其二,太极拳除注重人的形体修炼外,还讲究精、气、神统一,要求练习者形神兼备、内外结合、身心俱修。
其次,“中庸”思想是儒家对人修行处世的认识论的诠释,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中庸”的主要内涵是“中和”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适中之意,强调把握“度”的原则。 仁义礼是中庸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须具备的立身之本。太极拳吸纳了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遵照其义,完善博大拳理,故其有“文化拳”“哲拳”之称。
最后,太极拳拳论引用了很多“舍己从人”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舍己就是舍去“我”的个体,“我”是主观臆断的个体,影响感知判断,须物我两忘,顺从客观规律;其二,在太极拳推手技法中,要舍我,首先要知我,量力而行,这时则要知我就要虚己、松己,舍去自己的拙力,不丢不顶,以柔顺硬,方可引进落空,达到目的[41]。
1.2.2 道家思想
首先,太极拳强调“阴阳之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本和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的原理,阴阳之道是认识和揭示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太极拳运动的外在表现上,动作的阴阳变化特点是贯通整个演练套路,开合有度、动静结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进退有序这些都同属阴阳变化的范畴。动作阴阳互为共存的表现,不仅作为一种调养身心的效果,也是在推手技法中表现出的人生智慧。太极拳不丢不顶,左重左虚,以柔随刚,不追求零和博弈,而是机巧化解对抗的矛盾,将对方引进落空,达成“正和”协议。
其次,太极拳蕴含着“上善若水”的人生态度。《道德经》里对水有至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一层含义是太极拳推手技法讲究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另一层含义是对太极拳学拳者德行的约束,不主动侵犯对方,保持儒雅风气,以礼待人。
再者,太极拳追求“虚静”的精神境界。虚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表现更多的是出世思想,追求心灵自由,返璞归真。太极拳非常强调内心清净,心无旁骛,专注于动作的感受,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领悟技法真谛,动作才可以从容自如、势正招圆,并获得更高质量的身心合一的体验。另一方面,太极拳技法讲究以静为始,“静”便于判断和避免妄动失策,寻找时机,以静蓄势,方可以静制动。
1.2.3 佛家思想
《中观论》有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是至中,没有偏执之意。这跟儒学中庸“不偏不倚”和太极拳“不丢不顶”的态度有相似之处。佛法“中观”的“观”也是一种禅宗观察法,但更多倾向于一种世界“观”的辩证思维,可能在方法形式上与太极拳和正念有一定的区别。而东方禅修八正道中“正念”是“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主张断舍习惯性思维的内观心法,主动觉知内心以及外在升起的感受,是一种前所未有且被一直忽略的快乐体验。如今发展成现代正念理论,其核心内涵依然保留,且发现正念内涵与太极拳技法特点和习练态度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2 思辨:太极拳与正念的共通之处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太极拳及正念刨根溯源,并对二者的哲学或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太极拳与正念有着密切关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见图1)。
图1 太极拳与正念的内涵关联
2.1 太极拳“天人合一”整体观与正念“身心合一”观点的关联
在太极拳练习的过程中,要求练习者在动作柔美顺达和呼吸细匀的配合下,贯通身体各个关节和经络,促使身体气脉畅通,气孔张开,使人体之气和自然之气形成内外相通,并吸收大自然之精华,犹如身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意境。这充分体现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太极拳习练过程要求心静身正,以意运动,主张“气动于内、发形于外”,并逐步融入“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理念,使“天人合一”思想延伸形成对“身心合一、形神统一”的认知体悟[42-43]。正念的习练方法中有“山禅”“湖之禅”“立禅”“卧禅”“行禅”等,也正是由人对自然之物的形象感触,深化出自我的体悟,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
正念指导我们要时刻觉察当下并接纳所升起的感受和万物细节[44],引导经历一个“认同—体验—领悟”的具身认知过程。可见,正念所强调的觉知,不仅仅包括觉知个体的情绪和想法,还包括觉知个体的身体和环境。此外,正念练习的许多成分,也都在强调身心的联系。如关注呼吸和身体扫描的练习,要求练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身体的感受,建立身心之间的联系。再如,正念冥想练习中非常强调坐姿,当代科学正念带头人卡巴金也强调正念练习中身体和心理整合[45]。由此可见,正念理论打破了“离身性、重心抑身”的思维局限,与太极拳理论形成心身统一的阵营,共同追求“明心见性”的境界。二者皆拒绝身心二元论的分离,将人的身心作为可以互相感受与调和、联结时间与空间的整体看待,注重人与一切事物(包括内在)的协调,超越了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认知桎梏。
2.2 太极拳“中和”思想与正念“不作评价”态度的关联
“中和”思想最初源自《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中和为阴阳平衡的结果。人体表现喜、怒、悲、乐之体验过度,脏腑气机则受影响,导致气机的升降协调关系紊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太极拳以意驱动,结合姿势变换,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送良好的信号冲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得以提高,从而延缓神经系统衰老,最终实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太极拳是一项在动态中追求“和”的平衡功法,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张弛有度”,意念上也强调“过犹不及”的思想观念。只有深刻体会到“度”的存在,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太极拳“阴阳之道”不仅是在其动作机理上的体现[46],也是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同样,正念看待事物也有正反两面之见。正念的心是准确、敏锐、平衡与不乱的[18]。正念体验如带着好奇心的寻宝游戏,它主张不作思想倾向的判断,只在乎觉知(探索)的体验过程,以开放友好的态度与时刻升起的感受保持和谐共处,不回避不抵抗,引导觉知的非对立状态的构建[47],这类似于太极拳历经“心明”阶段的体验过程。正念训练将人们惯常的行动模式(doing mode)——即用实际行为甚至自动化的行为来应对压力情境的方法,改变为存在模式(being mode)——即客观觉知情境,但是不评价、不马上作出反应的方式[48]。正念所强调的这种不评判的态度,使个体能客观而清晰地看待情境与自身体验,从而能更充分感知现实。这与太极拳强调的中正平衡[49]是有相通之处的。
2.3 太极拳“以柔克刚”反式思维与正念“开放包容”整体内涵的关联
太极拳是修养一种豁达谦逊的人生境界,初衷不是以柔克刚,而是不求于“克”。寻求成功并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自己保持不败。若对方毫无收敛之意,蓄意施暴,那可以借力打力,此乃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的文化精髓。太极拳讲究贵和包容、仁义、忠恕、絜矩之道,以柔克刚的目的是趋向和平,以和为贵,其思维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正念强调以开放和友好态度接纳所觉察到的经验,不以回避或反击的方式来应对压力情境,而是把压力看作生活一部分,敢于接受并应对。正念练习改变人的习惯性思维,培养一种先全然觉察和接纳,依据事物的真实面貌再作出适宜反应[50]。这种类似于静观其变从而灵活应对的方式,与太极拳“后发制人,以柔克刚”理念一致。
2.4 太极拳“意、气、形”功法原理与正念觉察、呼吸等技巧的关联
太极拳是一种持有整体性思维的运动,是符合身体内外平衡、身心统一、天人合一的一种人体生命整体观。具体地说,太极拳每一个手足的动作,都是腰腿乃至整个身体动作外在形态的表现,围绕人体意、气、形三个层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训练。意与形的关系为“意动形随”,强调意识专注于身体动作并对其控制;意与气的关系为“以心行气”,强调心静专注的平衡状态;气与形的关系为“以气运身”,强调在呼吸配合下体内能量的运行效能,意、气、形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身心“和谐”。在许多涉及太极拳或正念的实验中,为了突出相互感知意识,会强调运动、注意力和深呼吸的结合,呼吸亦是正念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点[51-52]。这与正念所强调的对当下有意识的觉察、专注呼吸等技术元素,以及身心协调过程颇为相似。
太极拳功法练习中包含动、静态练习,其中静态练习多以站桩、坐桩等桩功练习为主,与正念静坐练习形式相似。“心静体松”同为桩功练习和正念练习的必经过程。这是由于利用意识对当下的觉察和伴随呼吸的调节,使身体回归先天自然的一种状态。其中太极拳运动通过去僵求柔进行伸筋拔骨,去掉拙力以求自然力的回归,最后功夫到位逐步打通内气和疏通经络。与正念相比,太极拳运动还包含许多丰富的身体练习,包括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圆背松腰、溜臀坐胯、尾闾中正等功法要领,这些练习都可以更大程度地扩展太极拳的“正念”练习范围,而太极拳“动静相兼”的特点为正念训练改良提供了技术迁移方面的参考价值。此外,太极拳运动缓慢,利于将内部的意识贯注于外形的动作上,达成心身统一的意向。这与基于传统正念的慢行禅相似,旨在获得更多感知的空间和细节。如果太极动作和其动机同时快速发生,由于没时间看清动作与思想之间的间隙,可能导致欲速则不达[18]。可以说,尽管太极拳与正念在功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前者的要求和意蕴可能比后者更为精妙和丰富。如将两者的相同之处和各自优势找出,相互融合和补充,可发挥出相得益彰的效果。
3 交融:基于正念的太极拳的国内外实践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虽然“正念”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心理学,太极拳也被西方学者归属于正念运动之一,但有关太极拳产生“正念”作用的机制和效果仍不明确[53],且同时涉及两者的实验也较少。表1展示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同时包含正念和太极拳要素的实验研究,其中前6项研究采用传统太极拳干预(干预过程不结合正念),后6项研究采用结合或基于正念的太极拳干预。
太极拳作为一种正念干预手段,在近年的大部分实验应用中取得了促进心理健康,提升正念水平的良好效果。表1中前5项研究均证实传统太极拳干预能显著提升受试者正念水平等相关指标。如华正春等人(2021)[2]研究显示,通过12周的太极运动干预,正念水平在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p=0.003),干预后太极组的正念得分显著优于形体组(p=0.004)和对照组(p=0.003)。Caldwell等人(2011)[54]对无身心练习经验的大学生进行为期15周的太极拳课程干预发现,仅太极拳组的正念总分显著提高(p<0.001),且正念的提高与幸福指数的改善显著相关(p<0.001)。Sally Miller等人(2018)[55]对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与安全驾驶表现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发现进行连续3个月以上的太极拳练习的老年人的正念得分(p<0.001,d=0.75)和活力增强量表得分(p=0.002,d=0.38)均显著高于驾驶员筛查和评估项目的标准参考值。Chen等人(2021)[51]探讨太极拳干预对正念水平的直接影响,发现经过8周太极拳干预后,在正念五因素中,描述(p<0.001,η2=0.365)、觉知地行动(p<0.001,η2=0.468)、不判断(p<0.001,η2=0.353)和不行动(p<0.05,η2=0.105)其中四个因素的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太极拳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在实验结束后的第16周仍可以观察到太极拳组效果的延续。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未能验证太极拳在个体正念水平提升或情绪反应调节等心理健康促进上的作用。如Lee等人(2017)[56]对比了太极和物理疗法分别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发现太极拳组的正念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受试者正念水平的基线得分较高,本身呈积极状态等原因有关。另一项对比水疗和太极课程分别对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研究也显示,太极拳组在抑郁、焦虑、压力得分以及健康状况调查SF-12简表中的心理得分上与干预前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被试者对太极的兴趣不高等原因有关[56-57]。同时,尹剑春(2017)[58]关于太极拳对改善心境的情绪反应特征的研究也发现,太极拳对情绪反应没有调节作用,推测可能是由于受试者仅为太极业余爱好者,太极拳练习时间和运动年限均较短,且对太极缺乏深入了解,未能反映出太极的本质特征。这提示未来相关研究设计应充分考虑太极拳受试者对太极持积极或消极状态、运动年限等背景情况,以及练习时间的剂量效应等要素。同时,这些研究也提示传统太极拳练习对于没有身心练习经验的初学者人群而言,其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59],甚至可能没有作用[56-58]。如果太极拳初学者希望通过太极拳练习在短期内提升其正念水平,可尝试通过创新或改善传统练习方式来实现。
常规太极拳训练虽然不包含传统正念冥想等训练,但如果在太极拳训练的全过程中,能融合正念训练的重要内容,如鼓励关注呼吸、强化建立身心联系的动作意识,就可能得到提升正念等心理效应的效果,并可能用此来解释为何可以在太极训练中提升正念技能。如表1中后六项研究均设置了正念太极拳组[19,27,60-63],正念太极拳是将正念技能与太极拳练习相结合的一种干预手段,具体包含了描述、行为觉察、不作评判等正念要素的太极拳练习,而这样的正念太极拳的干预效果相比普通太极拳组也许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更好的身心健康促进影响,部分研究[51,60,63]在干预结束后4个月到1年的随访中还发现了良好的持续性效果。如表1中Zhang等人(2018)[27]的8周正念太极拳干预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缓解抑郁症状、提升正念水平,干预后正念太极组的正念水平(p<0.001,η2=0.384)显著提升(p<0.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该文是查阅到的最早明确将正念与太极拳结合的干预研究,但未能说明两者如何进行结合。
表1 国内外关于太极拳干预对正念等相关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续表
表1其他采用结合正念的太极拳干预研究则均有强调在太极拳教学中须融合正念技巧,并保持“正念”的态度。比如,在孙健等人(2020)[19]的研究中,设置了正念瑜伽组、正念太极组、形体练习组和对照组,其中在两个正念运动组中加入10~20分钟的简短正念技巧练习,在练习中注重强调身心结合,逐步加入正念理念,经过12周的干预,仅正念太极(p=0.004)和正念瑜伽(p=0.013)这两个正念运动组别的正念得分显著提高。还有一项研究对乳腺癌幸存者进行8周正念太极拳干预,结果显示了创伤后成长水平(p<0.01,η2=0.11)压力评分(p<0.01,η2=0.03)和焦虑评分(p<0.01,η2=0.05)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显著,各项指标在干预后以及干预一年后测试时均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60]。在Zhang等人(2022)[60]的研究中将认知衰弱的老年人被试分为正念组、太极拳组和正念太极拳组,进行了24周的干预,发现虽然三组均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身体表现,但正念太极拳组在逆转认知衰弱上效果最佳,且该组的正念水平在实验结束1年后进一步增长,作者认为正念太极拳这种干预方式十分有效且创新。上述研究中由于较多被试是从未参与过身心练习的太极拳初学者,而由于正念太极拳组运用了正念作为媒介,让受试者更容易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强调正念中的呼吸和觉察,能使太极拳初学者更好地认识与练习太极拳,从而发挥其对正念水平的促进效果。
然而,这些实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表1中有三项研究的受试者均被指出性别差异较大[19,27,54],此外还有年龄、教育程度等其他特征不平衡的问题。还有几项研究,研究不足都提到了样本量较少[2,27,51,60,64],受试人群比较局限,多见于学生[2,19,27,51,54,61-62]和老年人[55,63-64],因此,今后以正念太极拳进行干预的受试人群可以考虑更多不同年龄、职业或具有特定需求特征的人群,如强制戒毒人员等。同时,这些实验大多采用自我报告形式的正念量表进行效果评估,可能会存在的一定的虚假效应和偏差风险[5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少数融合正念的太极拳干预实验[61-62]并未发现正念太极拳干预能提升个体正念水平的效果,推测可能与干预的频率较低(每周1次)且周期不长(10周)有关。尽管在表1中所提到的融合正念的太极拳研究的干预频率(每周1~3次)、时长(60~90分钟/次)、周期(8~24周)不尽相同,但发现正念水平在正念太极拳干预后提升的研究基本符合:较长周期(12周以上)干预频率至少每周1次;较短周期(8~10周)干预频率则不低于每周2次。以往的正念干预(如正念减压干预和正念认知行为干预)一般为8周左右[65],但是在正念太极拳干预中,由于每次大部分的练习时间集中在太极运动的部分,而进行的正式的传统正念练习(不结合太极)部分的时间很短,因此可能需要更长周期或更高频率的干预才能起到提升正念水平的作用。这与一些学者认为正念干预一般需要被试经常反复练习或足够的干预周期的观点类似[29]。建议学者们未来可以对正念太极拳干预的起效时机、显效周期、干预单位时长与频次等进行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对太极拳的正念作用的探讨于近几年开始涉及,并呈上升趋势;尽管大部分研究认为太极拳作为干预手段能够提升受试者的正念水平,但缺乏直接解释作用机制的有力证据,且研究存在局限性。比如受试者主要局限于大学生和老年人、样本量较少、前测时被试组间的正念水平基线不同、各实验中太极拳干预内容和手段差异较大等。同时,仍然有一些传统太极拳干预,甚至正念太极拳干预研究无法证实太极拳能提升正念水平[63],调节情绪反应[64-65],从而未能起到预想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受试者的运动年限、对太极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或者练习时间剂量效应等有关。提示今后的研究可通过对太极拳的正念内涵挖掘,完善正念与太极拳的结合方式,优化正念太极拳干预内容、手段、方式、周期和流程,尝试在更多人群中进行正念太极拳训练。
4 启示
通过对比分析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太极拳文化与同源于东方禅修思想的正念内涵,发现正念在不同程度上契合了太极拳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柔克刚”等思想,而太极拳的众多功法特点也与正念的核心含义不谋而合。这说明太极拳与正念意念相通,如麦穗两歧,有许多共通之处。事实上,太极拳与正念的关系已经逐渐开始被当代体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关注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践归纳,深度挖掘太极拳与正念在文化内涵上的共同点,对于充分发挥太极拳心理健康功效,诠释太极拳身心健康促进机制,均有着较大启发作用。同时,明晰正念内涵的太极拳作为一种正念练习手段,有利于加深个体对正念的认知,提升个体正念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一方面,太极拳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方法之一,虽然被大量研究证实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太极拳的这些功效(尤其是心理功效)发挥的机制却未能得到广泛且深入的探讨,影响了国外学者对此的清晰认知,从而制约了太极文化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形成与普及传播。部分原因可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观等影响,缺乏让国际能理解和认可的相关阐释理论,太极拳对心理健康促进机制也难以被量化和可视化。而挖掘太极拳文化的正念内涵,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角度,即从被国际广泛接受且易于量化的心理科学中的正念理论视角,去诠释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机制。另外,许多研究指出,太极拳相比于传统的静态正念训练,更能让正念初学者接纳和坚持,拓展和丰富了正念实践方法[2,19]。
另一方面,尽管太极拳被西方称为“正念运动”之一,但“正念运动”理论与实践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无统一的标准,易造成概念模糊混淆,以至于在应用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指导,甚至可能导致不客观的研究结果。太极拳在国内外的普及和传播过程中也受到了文化、教学等阻碍,同时,由于运动本身易受到练习者的练习水平、练习年限、运动知识储备、有无引领者及引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正念运动”发挥出的正念效果差别迥异。因此,本研究建议,可根据太极拳的正念内涵,在太极拳教学或训练的各环节强化正念要素,提炼并明晰类似“基于正念的太极拳(简称‘正念太极拳’)”的新教学方式,即在太极拳编创、学习或教授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应用太极拳自身的正念内涵。通过意、气、力、呼吸的主动引导,觉知身体位置和动作感受,以专注于当下、开放的态度来学习太极拳的正念哲学内涵,以及身体和心理练习功法,从而获得比单一练习传统太极拳或传统正念带来的更好的身心健康共同促进效果。
关于正念太极拳的应用,建议如下:对于太极拳初学者在练习套路选择上,拳法动作应尽量简单易学、层次丰富,能让练习者们更好地增加觉察,最好能包含双人或多人互动,趣味性也更强。在教授方式上,带领者需使用融合正念内涵的语言(或自我意识)进行引导,强调气和意念引导下的身体和内心的觉知、接纳、合一的专注性练习,不但关注外在的动作、招式和套路,还注重修心养性的内在重要功能,从而挖掘且强化太极拳本身所蕴含的正念内涵与功能,提升太极拳对身体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功能,从而能更大程度提升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