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3-05-19张程锋
张程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体育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
近年来,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各类课程就如何形成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育人方面展开了丰富的理论探索。体育学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研究如何发挥体育学科独有的课程育人功能方面也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对已有体育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总结,不仅在学术价值层面有助于了解现阶段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聚焦方向和重要研究观点,而且在实践价值层面有利于将学术理论观点转化为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重要操作指南。据此,本文以中国知网平台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为检索数据库,搜集现有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中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通过系统性的内容分析,了解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具体进展、研究特征、研究不足以及后续研究趋向。
1 文献检索方法与质量评价
本文以中国知网平台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为检索数据库,以“体育课程思政”为主题,选择2016年为文献搜索的起始时间,以该节点为检索起始点的考虑是,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被认为是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思政化改革的重要事件。首次文献检索(2022年1月19日12点04分),共获取42篇文献。随后在2022年4月3日10点40分进行了第二次文献检索,目的是为获取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通过检索共获取53篇有关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中文核心学术文献。发表时间最早的是2018年6月23日由常益、张姝撰写的《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1],发表时间最近的是2022年3月22日由张洋、张泽一、魏军撰写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特性、实践样态与行动方略》[2]。
为保证文献质量,本研究对获取的53篇文献进行仔细阅读,严格筛选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本文对存在如下情况的文献进行剔除:一是书评类文献,剔除6篇,二是文献内容与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不相关,剔除2篇,最终纳入研究分析的文献共45篇。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部分在2022年4月3日10点40分已发表但没有公开上传至中国知网平台的文献未被纳入本文的研究工作。
2 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动态
2.1 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文献概况
本研究对最终纳入研究工作的45篇文献进行编码整理,主要包括发表时间、期刊分布情况进行归类。具体如下。
2.1.1 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本文绘制了2018-2022年度的发文量趋势图(实线),在文献发表的时间脉络方面,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中文核心论文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需要明确的是,2022年的发文量统计数据是以4月3日为截止日期的,不能反映一个完整年度的发文情况,因此在图表中显示2022年份是下降趋势。但根据虚折线发文数量的预测,2022年度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仍然可能维持增长趋势。整体上看,学界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尚处初步的探索阶段,总体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起步时间也相对滞后,直至2018年才出现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文献,尽管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就已要求各学科应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从2018-2022年度发文的数量来看,直至2020年学界才真正开启了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这主要与同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有关,该文件的出台全面拉开了全国各高校各学科各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序幕,并成为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学术研究的重要现实背景。
图1 2018-2022年度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趋势
2.1.2 文献的期刊分布
如图2所示,现有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中文核心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13本学术期刊,多数相关研究主要发表在体育学中文核心期刊,有7篇学术论文刊发在非体育学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在所有发表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中文核心期刊中,《体育学刊》是发表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学术论文最多的一本刊物,是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理论研究阵地。其次《体育文化导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也较为关注体育课程思政研究。
图2 2018-2022年度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文献数量
2.2 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议题回顾
本文对最终纳入研究工作的45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excel软件对每篇文献涉及的研究主题进行编码,通过汇总45篇文献的研究主题发现,现有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一是解析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二是阐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三是剖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四是解答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五是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据此,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法对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主题进行细致剖析。
2.2.1 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释读
厘清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不仅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体育课程思政现有文献的主要研究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由于研究角度的分殊导致对体育课程思政内涵的具体解读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对体育课程思政内涵的释义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理念观”角度提出体育课程思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历来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弱视课程育人功能,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能够将知识技能教育与价值引导功能有机融合[3],在知识传授、技能提高过程中强调价值引领[4-6],发挥体育课程的德育价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7]。秉持“理念观”的代表性学者是武汉体育学院赵富学教授,他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是体育学科教学中的新视角,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8],并深刻地提出“育体”与“铸魂”同向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9]。二是从“课程观”角度提出体育课程思政是体育类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显性的思政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是隐性的思政教育,是包括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外所有的课程。与显性的思政教育课程相比较,体育课程思政是指所有体育类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10,11],是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价值观融入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不是特意增加额外的思政课时[12]。具体而言是挖掘体育类专业知识隐含的思政元素或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而不是将思政课的内容直接搬入体育课程[13]。
尽管不同研究选择的诠释角度存在分殊,但是现有研究基本澄清了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区别,从学术理论层面解答了广大体育教师关于“体育课程思政是什么”的疑惑,厘清了体育课程思政不是机械性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增加思政教育时间和思政教育内容,而是将“真善美”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塑造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众多研究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存在共识的。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理应围绕立德树人任务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家的“责任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与思政课程双管齐下,形成育人协同效应[4,7-15]。
2.2.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
已有文献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分析,基本上是从“问题意识”与“价值意蕴”两个研究角度展开的。具体而言,前者试图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实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解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后者是从价值维度分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尽管研究切入角度不同,但从相关研究文献具体阐述内容来看,两个研究视角具体分析的逻辑依据是基本雷同的,多数研究归纳的学术观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概括起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有五点。
一是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向当代大学生传递了一定的不良信息,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塑造期,思想上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为纠正大学生群体错误的价值观,单凭思政课程难以实现育人任务,需要体育课程同频共振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7]。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每况愈下,缺乏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体育课程兼具育体与育德的双重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16-17]。二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育德”功能没有充分重视和挖掘,未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2-5,18]。三是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培养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体育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使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需要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奋斗同体育强国建设相联系,需要将爱国主义情怀和体育强国梦融入体育课程之中[11,13,16]。四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而课程育人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主渠道。体育课程作为教育体系中基础性内容,一方面育体铸魂的双重育人责任是应有之义[10,16],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具有天然的育人价值优势[11,17]。五是建设教育强国战略需要一流的课程作支撑,一流课程是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于一体的课程结构,因此一流体育课程建设需要强化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10,13]。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价值取向是充分肯定和认同的,并且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在内容上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三种层次(见表1):一是国家发展层面,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需要实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二是人才培养层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以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实施体育课程思政;三是课程优化层面,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价值需要实施体育课程思政。
表1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依据
2.2.3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难点与问题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多维度的价值意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纵观现有文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与问题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都有具体反映。在宏观层面,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15,19]。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同育人工作理念较为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充分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二是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另一方面保障措施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缺乏充足的经费保障、缺乏必要的激励举措,难以调动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三是缺乏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评价体系,当前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机制,严重影响到体育课程的协同育人成效[15]。
在中观层面,多数研究共同反映体育教师存在认知鸿沟、能力不足、动力不足三方面的问题[4,12-13,15]。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存在两点误区:一是对“教书育人”本质内涵存在错误认知,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对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进行人为割裂[10,12],认为“教书”是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体育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行业认可与需要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助力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育人”是思政教育课程的专属,责任主体是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与体育教师自身无关[4]。二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内涵理解存在错误认知,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在体育类课程中机械性增加思政课时,并且认为课程思政建设会挤占体育课程专业知识学习时间[4,12]。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凸显在对体育类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方面[4,15,20],这一方面与体育教师缺少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有关,在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尚未形成具体的思政化教学文件,造成体育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无纲可循,多为个人自我理解和自我探索,导致思政化设计呈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4-5]。另一方面与部分体育教师的成长背景相关,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欠缺在体育课程中提炼和整合思政元素的能力,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中的创新力与创造力[13]。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改革动力不足,主要由于外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无法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主观上不愿意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选择拖延式应对[4]。
在微观层面,体育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存在难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将“真善美”元素融入具体体育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的和谐统一。但是“真善美”元素的融入需要建立在遵循基本体育教学规律之上,不能违反运动技能形成、人体生理机能等体育教学规律。因此,如何实现体育专业知识与“真善美”的深度融合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大难点[12,15]。
2.2.4 体育课程的思政内容构建
在体育课程的思政内容构建方面,王秀阁教授(2019)[10]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非常广泛,并将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方式归纳为挖掘与融入两种方式。如何挖掘体育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他提出只要是与体育专业知识存在内在联系的思政元素均可设计成育人要素。如何将体育课程之外的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他提出只要是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均可融入,包括但不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已有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方面的文献,基本上也都是基于挖掘和融入两种方式进行设计的,部分研究从挖掘角度着重分析体育课程自身蕴含的具体思政内容,另外一部分研究是从融入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本体以外的思政内容构建方式。
在挖掘体育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方面,相关研究的具体做法和研究对象也存在差异:一是基于项群训练理论,整理运动项目群蕴含的共性思政元素。薛浩,郑国华(2021)[21]在学理层面创造性地提出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思路、方法与路径。谢伟,张矛矛等人(2021)[22]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研究深度,在项群理论启示下对不同体育项目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了具体的归类分析。二是基于具体学科、专业、运动项目角度,挖掘整理特定学科和具体运动项目蕴含的思政内容。例如王佃娥(2020)[23]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就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初步归纳。在随后的研究进程中,不断有学者着手深入分析单一专业和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例如专门对体育教育专业[6,24]、运动训练专业[25]、武术专业[19,26-27]、运动养生课程[17]、体育音视频课程[28]等进行思政内容设计研究。三是从体育学的学科与术科的视角,挖掘和梳理体育学科知识与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元素。贺新家(2021)[18]一方面对体育学科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提炼,另一方面对运动实践活动如何开展课程育人进行了有益总结。四是从体育学科独有的优势角度,归纳总结体育学中自身蕴含的显性思政元素。例如体育对个人意志品质与行为规范、团体合作和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等方面的育人价值[16,20,29-30]。
在融入体育课程以外的思政内容方面,多数研究提出可以尝试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想法[2,19],也有部分学者在研究层面开展了实质性的理论探索,一是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31],二是探讨女排精神融入排球专项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32],三是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33],四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34],五是探究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35]。
2.2.5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已有研究文献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分析,提出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观点。尽管研究观点不尽相同,但综合现有研究的具体成果来看,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剖析基本是从学校、教师与课程三个层面具体展开的(见表2)。
表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在学校层面,多数研究均提出校级层面应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综合众多研究观点,完善的保障机制主要囊括: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成立校党委统一领导的体育课程思政工作小组,抓好宏观顶层设计[2],通过健全高校体育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发挥高校党委对体育育人工作的统领作用[36];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课题立项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环节[2,4,8];三是建立协同机制,整合思政教师、辅导员、团委负责人等多方教育主体力量,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互助合作模式[2,4,36-38],建立教师校际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和研修制度[5,9];四是建立监管与评价机制,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目标形成评价体系,包括丰富评价主体、建立专门的评价组织、构建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等[2,4,7-9,19,33];五是建立体育课程思政专业认证机制,有机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6]。
在教师层面,已有研究均指出应加强体育教师在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两方面的改变。在提高德育意识方面:首先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思政内涵,增加育人自觉性和教育改革意识[10,38],摒弃体育课程思政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性任务观念,完成从外力到内因的转化过程[1,2]。其次改变仅教书不育人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4,13,32]。在提高育人能力方面:多数研究是基于学校的主体责任角度提出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路径,综合相关研究观点,核心路径是构建全周期、全手段、全类型的教师培训规划。具体而言,建立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岗前与在岗全周期培训体系,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手段学习平台,形成专题培训、经验交流、教学观摩、资源共享等全类型培训举措[2,4,7,13,19,32]。少数研究从教师育人能力的具体内容出发,剖析体育教师育人能力应当具备的核心要素,例如赵富学教授(2020)[39]认为应从转化认知、调整机制、整合设计、素材优化等方面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此外,在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方面,体育教师不仅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运动技能情况进行构建,还要着眼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对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影响[18]。
在课程层面,现有文献就如何具体实施体育课程思政化建设主要形成了两种推进思路,两种实施思路的显性区隔表现在具体举措方面。第一种实施方案的核心举措是完善体育课程相关教学文件的思政化修订,具体而言就是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教材进行思政化修订[4,7,10,40]。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德育培养的具体目标[4,7,10];在教学大纲方面,应充分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4];在教案方面,应实现体育教案思政设计的规范化[10,40];在教材方面,修订并选用思政化设计的体育教材体系[1,9]。第二种实施方案是从教学环节或教学步骤展开思政化建设,多数研究基于“泰勒原理”中的“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体验(学习体验)、组织教育体验、评价教育体验”四个步骤,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环节进行思政化设计[3,13,29,41],少数研究在简化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42],或“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反馈”进行思政设计[22]。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种方案中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顺序方面也存在细微差别。大部分研究文献是将教学目标的思政化修订视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起始点,再根据思政化的教学目标修订其他教学环节。部分研究采用反向设计思路,主张首先梳理和挖掘思政元素,再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之中[12,24-25]。
此外,部分研究指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课程育人应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价值引领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后,形成“课上教与论、课下读与思”的一体化育人模式[25]。例如,充分用好社区服务站团建、中小学体育教学培训、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国际体育友好交流等各类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丰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元化渠道[2]。再如,积极探索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拓展大学体育俱乐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拔节孕穗”作用[43]。
3 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审视
尽管体育学科开展课程思政研究较晚,但相关研究工作仍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与此同时,体育课程思政作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全新领域在短时间内又给相关学者带来了一定的研究挑战,导致现在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不足。
3.1 研究特征
第一,初步形成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相辅相成的研究进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细分领域,不仅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已有研究一方面在学理层面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内容进行了集中性的诠释,回应了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关于“什么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为什么要建设体育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什么内容”的疑问和困惑。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围绕具体的体育专业和特定的体育课程(如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武术课程、啦啦操课程)展开了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建设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分析。不仅从修订教学文件角度具体分析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教材的思政化设计,而且从具体教学环节深入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思政化修订。已有实践研究对指导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第二,从宏观理论分析转向关注实践层面微观问题。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肇始之初,众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建设价值、内涵释读等宏观理论分析方面。随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持续推进,部分学者开始将研究聚焦到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关键环节上。例如系统性分析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素养[39]、探索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具体应用实践[44]、探究体育课程思政专业认证建设[6]、研究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45]。概而言之,体育课程思政研究逐渐呈现走向深度化、内部化的发展趋势,实践层面出现的一些问题逐步成为体育课程思政学术研究的重要选题。
3.2 研究不足
第一,部分研究观点存在商榷空间。一是体育课程思政内涵解读方面,少数研究存在窄化、简化解读现象。表现一:将体育课程思政狭义地解构为思想政治素养,认为课程思政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没有准确认识到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表现二:部分研究将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直接列举出来,意图方便体育专业老师快速理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这种做法在学术研究层面无可厚非,是研究者展示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重要过程,但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别人现成归纳的思政元素再反向融入具体教学中,容易产生“硬融入”和“难融入”的可能。表现三:少数研究将思政元素设计的理论依据严谨地归纳为几个方面,试图确立体育课程的思政化设计的应然标准,这种做法对特定的体育课程开展思政化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实则是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狭隘化处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以及确立思政元素的依据应该是没有所谓的标准和尺子,但凡是关于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素、正确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均可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际课程内容安排进行设计,基于教师自我理解的思政元素设计才更可能实现“盐溶于水”的效果。二是在剖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方面,少数研究对问题与难点的归因也存在商榷空间,例如有研究将学生对武术套路课程的不感兴趣现象归结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三是在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方面,部分研究存在评价内容与评价目标不契合的现象。例如对学生体育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内容应侧重于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将体育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纳入评价内容中是不合适的。
第二,存在重复研究现象。部分研究文献存在重复已有研究成果的现象,早期有关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主要围绕体育课程思政内涵、价值、特征等议题,但目前仍有多数文献在重复以上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并且少数文献中提及的研究观点与前人研究成果中的内容高度重合,例如部分后期发表的学术文献在分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问题上,文献中呈现的研究观点基本上是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新颖性观点和研究亮点乏善可陈。总体而言,创新性研究选题较少。
第三,实践层面微观问题关注较少。现有文献以宏观、整体性的理论研究居多,对实践层面的微观问题与核心议题关注较少。体育课程思政学术研究需要统筹好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两方面的关系,现有研究对体育课程思政实践应用问题的关切不够及时。总体上理论研究有些滞后于实践发展,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和较好的回应,对涉及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核心议题与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已有研究给予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第四、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研究主要是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逻辑思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工作,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较为鲜见。整体而言,现有体育课程思政学术文献在研究过程方面缺乏较为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在开展量化研究工作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研究方面,已有部分文献通过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事课程思政评价研究,例如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开展《文化传播英语》课程思政学习成果[46],使用CIPP评价模式构建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47]。
4 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后续展望
在实践层面,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做好、做实课程思政设计,而不是初始阶段对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和价值的困惑。后续研究应将研究方向多聚焦在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方面,具体而言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体育教师思政能力建设研究。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主体,体育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根本上是以授课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为依托的。因此,关于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系统研究对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尽管已有多数文献在研究中提及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举措,但仅仅是零散性和粗放式的泛泛而谈,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系统性和细致化的研究成果。当前对此问题进行系统性探讨的文献仅有1篇,探索性地回答了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应然素养内容与培育路径[39]。关于如何构建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以及术科型体育教师与学科型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思政能力是否存在区别,此类议题仍然处于研究断层状态,这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第二,深化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在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已有研究也充分认识到该议题的重要性,但多数研究仅仅是蜻蜓点水式地略有提及,对评价主体与客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的描述较为空洞和模糊。系统性地研究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中文核心文献仍然较少,目前深入研究体育课程思政评价的研究也仅有一篇[44]。并且非中文核心期刊关于体育课程思政评价的系统性研究也比较少,仅有赵富学,黄莉等人(2022)较为全面地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督导机制和评测路径[48]。由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思政评价的目标与评价的内容仍然不够清晰,亟须进一步厘清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客体对应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内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包括学校、二级学院、教师,因此后续研究应根据不同的参与主体,分析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探索可操作性、可适用性的评价方法。
第三,论证体育课程思政课程认证制度研究。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欧美教育强国被广泛认可和重视,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期望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二是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期望的学习成果?三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期望的学习成果?四是如何了解学生已经获得的学习成果?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在工程类和师范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较为普及,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通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当前已有学者从师范专业认证角度,开展了关于推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工作[6]。此项研究对深化体育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指导建设实践工作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后续可将认证制度延伸到其他体育专业或具体体育课程,探索建立校级、省市级、国家级体育课程思政认证制度和认证办法。
第四,探析体育课程思政课内外一体化设计研究。按照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课程方面,应充分挖掘体育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课程育人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时间内,应该积极探索将育人工作延伸到课前与课后。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专业课程在课堂时间上的思政设计,对体育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挖掘、对课前与课后育人时间的有效利用还有待深化探析。后续研究可探索大学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体路径,结合课前与课后的时间特征,对体育课程思政课内外一体化进行研究设计。
第五,拓展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现有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主要以高校课程为研究对象,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显然关注不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建设者。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只局限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从中小学教育阶段就要抓起,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思政化设计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学术研究层面应加强不同教育学段体育课程的思政化建设研究。此外,目前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纵向方面的衔接设计[45],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和有效衔接方面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第六,丰富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在思政内容设计方面,已有部分研究尝试将课程内容以外的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例如探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相关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不应该局限在对专业知识思政元素的挖掘,应积极丰富课程内容以外的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工作者应树立持续学习的精神,积极学习党中央关于体育发展的最新精神与讲话,研究将国家关于体育发展的重要决定与引起社会反响强烈的正能量事件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以此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