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身理论的“基础营养学”实践教学的探索
2023-05-19陈其欣
夏 明,陈其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1402)
1 概述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理论,简称“具身理论”,是心理学的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1-2],认知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3],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4]。同传统认知主义视身体仅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的观点截然不同,赋予身体在认知塑造中的枢轴作用和决定性的意义,在认知的解释中提高了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
1.1 具身理论的教学应用
具身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认知过程植根于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之中,这一观点与某些课程的实践教学理念高度契合。对于需要通过亲身感受获得认识升华的课程而言,具身实践有望成为实践教育的新路径。这一路径的创新之处在于看到教育中本身存在的具身逻辑[5],肯定了实践教学的“具身”性,将“亲身体验”与“实践树人”结合,为纠正“知行不一”的实践教育难题指明了方向。具身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是要将实践教学与身体感受相结合,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现实中面临的真实任务统一起来,将实践教育具体化、自身化和实践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验证理论,还可以获得经验,并解决现实中自身身体遇到的问题。
1.2 “基础营养学”实践
“基础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内容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营养学的具身性很强,中国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典型的营养学具身实践。从广义上讲,营养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6],每个人的日常饮食生活都可视为对营养知识的具身体验,因而“基础营养学”可以作为实施具身实践教学的优良载体。通过把营养学知识用于指导日常饮食生活,学生可以不断地加深对营养学的认识,在获得身体感受、调整自身健康状况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操和应用能力。
“基础营养学”的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具身实践的技能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对个人和密切相关人群的体格测量与评价;调查、记录、评估自己的膳食营养状况;对自身的膳食营养摄入进行评价、管理、指导;通过对自己的营养干预来调整亚健康状态等。合格的营养师,理应比普通人更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善于用饮食调理自身。在“基础营养学”的具身实践中,每个学生都可通过构建基于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境,将书本理论与现实世界中的个人营养、群体健康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2 具身理论与“基础营养学”实践教学的融合
2.1 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影响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具身理论在教育上强调个体认知的形成是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在身的体验中达到心的认知[7]。运用于营养学实践教学,就需要增加身体健康改善目标,学生应当通过对专业技能的使用,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受益,而后建立起对专业的热情和养成专业素养,为从事临床营养或公共营养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基于这一目标,抽象的营养知识可以具体到学生的个人日常生活,变得外显而可操作,学生可以结合对自己健康状况、营养需求的探索,理解和内化课程的理论内容。
2.2 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一些高校,“基础营养学”的实践内容中,化学、生化实验占有很高权重。造成这一现象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一方面,营养物质测量等与生化、化学相关的课堂实验,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参考,实验结果稳定,课堂组织实施较容易,而且容易形成整齐、规范的教学档案;另一方面,膳食调查等涉及公共营养的实践,工作内容上偏向于社会调查,医学、理学背景师生在科研中较少涉及。此外,在营养学发展之初,营养师确实需要亲手做一些营养素的化验工作。于是,“基础营养学”实践课,就简化成了“基本营养素的测量”课。这与“基础营养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偏离的,也不是目前营养师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
基于具身理论的实践课程,从内容上将摆脱化学、生物实验室,转向与营养基础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以实际生活为主线来构造教学内容,学生本人或密切相关群体作为实践的对象[8]。例如,在体格测量与评价这一课程环节中,学生需要测量自己或密切相关人群的身高、体重、臂围、胸围、皮脂厚度等基本数据,计算标准体重和体质指数,依照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计算、评估时所借助工具也不是书本上的经验公式和计算器,而是现成的计算机软件或APP,因为这才是营养师日常使用的工具。借助网络上的体验平台,将营养学知识点与自身生理指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等相结[9],测量、评估自己和周边的人,获得与身体密切相关的最直观感受,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利的,因为学生获得了客观评价自身健康状况的机会,并且可以不断地改良生活习惯。类似的具身实践内容还包括“膳食调查记账”“膳食史回顾”“营养干预”等。
2.3 对实践教学过程的重组
营养实践教学的常规流程为“讲解—演示—实操—讲评”,这种模式组织难度较小,能在固定时间内让很多学生同时操作,故被广泛采纳。但也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实践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偏向生物、化学,与营养师职业技能结合不紧密;第二,实践课的时长设置不合理,分配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过短,学生主要精力用于练习实验操作;第三,学生虽然会在课后撰写实验报告,但实验内容相似,实验结果也几乎相同,难于趋动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偏离了“基础营养学”的实践教学的初衷。
“基础营养学”具身实践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基础营养学”具身实践教学流程
由图1 可知,与具身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流程,应当从针对单个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向整体的针对营养学知识体系的“实境体验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身体在认知活动的重要性[10]。把情境融入课堂以后,并不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只需要用一些可以现场测量的仪器,结合仿真模拟、视频演示与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情感发展引导和个体体验促进。当学生主动将个人健康代入情境中,借助身体感受,参与讨论分享,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价值感。学生在教室现场通过评估自身营养状况而获得的营养干预建议,并不在课堂现场立刻得到应用,而是融入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饮食生活中,并逐步形成实践经验,使实践教学过程得到了整体延伸。
2.4 对实践教学关系的重构
具身实践教学的课堂会变得更加具有发散性,课堂将会从教师枯燥讲授、演示,学生被动接受、模仿,变成学生积极活跃主动地思考、交流、互动、验证。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学生,而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地完成知识构建,主动实践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不能对实践结果进行预测和精准控制,但是必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作出客观、有价值的点评。
在具身实践中,教师无需预设实践项目、数据、内容、结果,只需给出一个笼统的实践主题,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力量,采用各种手段获取资料,自行设计实践流程,完成实践目标,最终获得开放性的实践结果。当然,并不意味着教师重要性的下降,反之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非常熟悉专业的内容,能够在学生天马行空的实践构想中寻找亮点、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在膳食调查的实践环节中,很多学生往往无法把握好膳食调查的细化程度,不擅于对日常的膳食数据进行估测,过度追求数据的精细化或统计过于粗略,就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把握好尺度。针对实践报告的讲评是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因为对于“基础营养学”的具身实践而言,完成初步的实践报告,只是更持久更大范围具身实践的开始。报告中的营养评价和干预手段,其对象正是学生个体,评价结论不正确,干预手段不合理,学生如果遵照实施,就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伤害。需要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仔细研读实践报告,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修订建议。
2.5 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营养学”领域,具身实践教学依赖于学生对于自身健康的正确认识、客观评价和乐于改变,因而在实施上,仍会面临一些问题。具身学习强调学习环境的营造,所谓的学习环境包括有形的物理环境和无形的社会支持环境[11]。当前社会文化中身体形象的认识偏差,“以瘦为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慢性疾病没有显现前,青年学生对自身的营养与健康关注不够,阻碍了营养干预举措的具身落实,学生即使在评估中发现了自身的健康问题,也不愿意在日常饮食上有所改变。对于教师而言,在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上有较高水平但没有公共营养师职业经验的教师,往往缺乏具身教学所需的相应技能,不一定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具身实践[12]。此外,“医不自治”的文化传统,和“自己的健康自己知道”的民俗观念,也会使基础营养学的具身实践,止步于课程阶段。这些问题的存在,反过来证明了在“基础营养学”课程中积极推动具身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3 实践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基于具身理论的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营养相关工作,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对待个人健康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对待生活的乐观精神;由于实践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对自身健康主动探索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3]。从更深层次讲,学生还会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受益,通过具身实践获得健康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14]。
对于教师而言,具身实践教学锻炼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因为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状态、课堂的氛围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主动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面对学生各种想法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上体现出灵活性。借助一些数字化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养成主动利用网络巩固拓展知识的习惯[15]。
4 结语
依托“具身理论”,从目标、内容、过程和教学关系等方面对“基础营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出一条理论知识与个人实践体会相融合的实践教学路径,使得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达到身心合一,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知行合一”的目的。该课程的探索表明,具身理论在实践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如何结合具体课程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身心体验提升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新兴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