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路径

2023-05-18余燕王晓波宋贺李金才周可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位双一流

余燕 王晓波 宋贺 李金才 周可金

摘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我国“新农科”建设需要以及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该文剖析了影响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原因,并从加强招生宣传、改革选拔方式、完善课程内容设置、建立多元教学方式、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考核管理体系、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路径,以期为提升农业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双一流”;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4-0177-05

“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核心在于培育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的培育离不开研究生教育[1]。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改革,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为建设科技强国与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发展所需,能在实践中创新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3]。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最早是于1999年设置的农业推广硕士,2015年正式更名,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已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仍存在差异化培养机制不健全、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职业素养内涵不清晰等问题[5-8]。随着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复杂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其具备更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201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建设“新农科”,提出要面向新农业加强人才创新培养,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接着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提出“强化产教融合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9]。多方面实践表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该专业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如何从教育的角度提升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既有过硬专业技能又富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农爱农”型农业专门人才对农林高校来说尤为迫切。为此,本文首先剖析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困境及其原因,然后从加强招生宣传、改革选拔方式、完善课程内容设置、建立多元教学方式、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考核管理体系、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协同提升路径,以期为提升农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为更好地服务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1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1.1 生源竞争优势不强,招生选拔机制不健全

虽然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农业特有的工作环境与研究对象,社会各界对农科专业仍有偏见,优秀的学生在考研时往往更热衷于报考热门专业,导致农科优质生源相对不足。在选拔方面,现行的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注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对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仍然不够,容易把一些理论考试能力稍弱但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拒之门外。同时,因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现行调剂制度的存在也导致不少学生在考研过程中优先选择热门专业。这就导致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招收的学生往往不一定真正对农业感兴趣或想要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在学习中也容易存在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1.2 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教育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机制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想培养出一流人才,就必须厘清教育理念,并针对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机制,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既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又强调实用性。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具体培养时在课程设置、导学方式、实践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课程学习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调研发现课程存在设置不够合理,与学术型硕士趋同,内容缺乏特色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等问题。教学方式也多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较少,教学方式不够多元化,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校虽然设置了“双导师”指导制度,但由于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专业实践未得到有效落实,校外导师的指导也常流于形式或形同虚设。学生毕业设计也多是参与老师的研究课题,论文选题与产业需求的结合不够紧密,通常在校内基地或实验室完成试验,接触生产实际较少,与同行交流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1.3 考核管理体系不全面,激励奖励政策不完善

完善且多元化的考核管理体系对培养质量具有正面导向作用,可及时反馈问题,指导培养机制的调整,从而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目前,很多高校在毕业考核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学分修读、学位论文和发表论文等方面的情况,通常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且论文达到标准便可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其中,理论课程仍然采用教师讲台授课,通过论文、作业、考试或者汇报等方式进行考核,过于侧重理论,缺乏实践性。实践实习则由于组织形式和指导方式的多样化,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多为学生提交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定,更侧重结果和专业知识评价,而较少关注过程管理和能力评价,既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也不利于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充分了解、指导改进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整改完善。学位授予主要考查学生论文发表、专利等研究成果的数量,毕业论文的开题、中期和答辩过程很少有行业主体参与,考核方式和考核主体缺乏多元化。通常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周期为2年,第一年学生集中授课学习,第二年主要进行课题研究与毕业论文撰写。同时,农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科研工作需要服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地域性与季节性,过度重视论文发表和成果产出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立足农业产业需求和实际生产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探索和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另外,虽然学校设立了奖助学金,但主要针对学习阶段,缺乏针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以及对扎根乡村、从事“三农”工作者的奖励和激励政策。

2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路径

2.1 构建宣传选拔机制,提高招生整体素质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并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招生和选拔环节上以涉农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专业兴趣、报考动机、专业基础、创新潜质和品质毅力的考核。

2.1.1 加强招生宣传。招生宣传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第一环,是决定农业专业硕士生源质量的重要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招生宣传时,除了招生内容和政策的介绍解读外,还应加强对“新农科”“新农人”的介绍和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改变学生对农业的传统认识,端正报考动机,吸引真正热爱农业、有志于“三农”工作的优秀学生报考。同时,采取有力的激励措施,提高吸引力,如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和实践创新类项目、展示返乡创业就业故事等。宣传上,拓宽渠道,多措并举扩大影响力,例如结合互联网进行招生宣传和直播、现场招生宣讲会和咨询会、夏令营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

2.1.2 改革选拔方式。选拔方式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考研学生努力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一方面,统一考试制度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建立学业水平、学农动机、品质毅力、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等多方位的考核体系,改变僵化的命题模式,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也避免学生把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当成提高学历的“备胎”,把真正热爱农业、不怕辛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生招进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队伍。另一方面,完善调剂制度,实行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双向互调,避免形成专业学位不如学术学位的印象,与此同时还应控制调剂生源数量,不能为了完成招生指标或者任务而放松要求。此外,还可探索专家联名推荐、申请考核制等灵活多样的选拔方式,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广泛吸引有能力的人才。

2.2 优化特色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教学方式

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不仅是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决定一流人才培养成效的重点[10-1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行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科交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凸显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2.1 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认真调研社会对农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根据专业特点及学校所在地区农业实际情况,将科研机构、企业主体等单位纳入制定培养方案的范畴中,进一步提高课程體系的应用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课程培养的节奏性。在围绕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实现性与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实践创新应用为导向,增加学科前沿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模块,注重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到专业技术应用、前沿探索及农业实践转变。前沿类课程重点突出国家农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我国“三农”现状以及国际农业农村发展动态和趋势。实践类课程则是联系企业和农业农村实际问题和需求设计,结合农业生产规律分阶段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定期召开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的研讨活动,加强联动与指导。课程体系设置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加强线上课程资源建设与校外优质在线课程引进工作,确保学生实践过程中灵活安排时间自主线上学习,形成弹性课程结构。

2.2.2 建立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反思应用和拓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实践技能锻炼[12]。改变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增加研讨交流、案例教学、试验调查,并引入翻转课堂与混合教学模式,增加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式学习的关注。实践类课程可采取校内外实践、集中与分段实践、考察实习、跟岗或顶岗实践等多元化的方式,通过院校平台、导师联系或自主申请企业实习岗位完成,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现场会以及交流学习,了解国内外前沿技术,增强对行业产业的关注,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2.3 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打造优秀导师队伍

专业实践的落实和质量提升离不开一流的创新实践平台,需要优秀的导师进行指导。因此,农业院校要强化实践实习基地平台建设,搭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实践平台,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双导师制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2.3.1 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可为研究生提供广阔开放的平台,是专业实践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13-15]。①农业院校可针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坚持产学研协同培养,加强与农业企业、农村基层组织等的长期稳定合作,搭建一流实践创新平台,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既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②农业高校可利用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地方建立特色农业综合试验站,既可作为实践基地实现育人功能,又能发挥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的智库作用,带动地方的发展。③农业高校可建设依托农业服务社、农业合作社、村民联合社等新农村社团协会组织的实践基地,在专业实践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与农业农村一线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让其主动投入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中。④加强学校自身的实验室、农业园和实验基地建设,提供一个离学校近、足够容纳学生实习实践和开展试验的稳定平台。⑤加强与国际科研实践单位的合作,选派优秀学生交流学习,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办学,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影响力。通过搭建多元主体支持与全方位培养的实践平台,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需求,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2.3.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是第一责任人,选择具备优秀科研能力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二者共同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课题研究等[16]。双导师制的有效实施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优秀导师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定期交流和项目合作研究等方式提高校内导师的理论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导师队伍教科研水平和能力,如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交流,建立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导师梯队等。校外导师要有一个严格的遴选标准,聘用之后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校外导师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相关要求,明确校外导師的职责,规范指导工作的开展。加强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和协作以及校内外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由各方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和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合作中同时实现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导师理论实践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正向循环。

2.4 健全考核管理体系,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检验培养目标,而且具有正向引导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培养效果[17]。因此,农林高校应根据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健全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形成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过程化考核管理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

2.4.1 健全考核管理体系。在关键环节的考核上严格把关,全方位、多维度加大考核力度,如课程考试、实践课题、实验教学与毕业设计等。借助智慧课堂将对课程学习的考核放在课堂研讨、师生互动、作业任务完成、课程汇报和考勤考试等各环节中,设置师生互评等多主体参评方式,在考查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参加社会实践和调研项目的评分标准,专业实践由校内外导师组共同考核,通过撰写实践日志、定期进行实践汇报提交实践报告等多种方式实现过程管理并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并将创新实践活动成果等纳入到学分中,体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核。在开题、中期和毕业答辩等环节,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学院、企事业专家等多元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通过双导师与实践平台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质量把控。设立研究论文、竞赛获奖、学术报告、专利品种、项目标准等多元化质量要求体系,建立弹性学制和清退机制,兼顾不同培养对象的情况下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全方位提高培养质量。

2.4.2 完善奖励激励机制。改变传统形式相对单一的奖助学金奖励激励制度,建立侧重于激发创新实践能力的奖励激励措施。从院校层面,设立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和奖励基金,将创新成果与评奖评优、推荐出国交流和就业等挂钩,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和动力。丰富激励形式,采取奖励与表彰宣传相结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颁发荣誉证书,在院校层面或媒体报道的形式进行宣传,树立优秀榜样,形成实践创新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在“双一流”建设及“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一流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高等农业院校应以“双一流”和“新农科”建设为契机,认真审视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改革招生选拔方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协同推进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助力“双一流”建设,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4 参考文献

[1] 齐西婷,胡晓辉,张琼琼.农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37-39.

[2] 李伟,闫广芬.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回溯与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3):92-103.

[3] 王红,欧阳宗书,袁雯,等.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7-24.

[4] 卓炯,杜彦坤.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4):31-39.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定名为农业硕士有关事宜的通知》(学位办〔2015〕5号)[EB/OL]. [2022-02-22]. http://www.mae.edu.cn/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3138&columnId=12642.

[6] 郝晋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3-25.

[7] 朱启臻,曾富生.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9-13.

[8] 罗黎敏,戎幸,童再康,等.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内涵研究及其教育路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21(1):117-122.

[9]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 [2022-02-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 921_489271.html.

[10] 刘国瑜.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7(3):99-103.

[11] 陈勇,周发明,彭健民.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三双四模块七学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37-43.

[12] 魏昕蓉.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13] 刘润泽,马万里,樊文强.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3):89-94.

[14] 郭时印,欧百钢,李阿利,等.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17-21.

[15] 赵光武,沈希,童再康,等.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42-47.

[16] 钱爱民,邵妍,祝继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工作机制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1(1):58-60.

[17] 张学敏,宋正河,李金凤,等.涉农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0(6):101-10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位双一流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