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作隐忧与创新路径探析
2023-05-18周婧雯
摘要:近年来,具备简洁、便捷、创新等特征的短视频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崭新的传播思路。纪录片向来以长篇、连贯的叙事为主要特点,并在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连续播出,但在短视频的风潮之下,也开始谋求减小体量并逐渐转向移动设备播放,以适应观众日新月异的审美变化,迎合受众的全新视听需求。《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纪录片短视频化的突出尝试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在众多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有大量话题讨论。但其将传统纪录片与短视频结合的探索尚存在优化空间,开播以来逐渐出现了叙事模式陈旧、文化重心偏移、元素堆叠等问题。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参考法国于2018年推出的文博类短纪录片《奇趣美术馆》系列,提出《如果国宝会说话》可以向互动型纪录片进行新的尝试和发展,同时,利用短视频的特点规避碎片化的问题,使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忠实受众,有助于《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纪录片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文章聚焦《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传统纪录片领域的突破,探究纪录片与短视频这一全新传播形式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国外优秀短视频纪录片进行对比,探索未来短视频纪录片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文博类纪录片;短视频;创新路径;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2;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243-04
一、短视频纪录片时代将至
新的艺术媒介拓展了当代艺术创作的路径和传统艺术作品传承与创新的路径[1]。短视频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异军突起,其传播速度、广度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了10亿,这说明短视频逐渐成为互联网用户热衷的主流传播形式。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并对纪录片生态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2]。当人们习惯了时长只有几秒钟到几分钟的短视频,面对长篇叙事的纪录片,自然会觉得其冗长、枯燥、节奏缓慢,从而导致受众观看欲望降低。
许多纪录片的制作者认识到了短视频的传播能力,开始尝试将纪录片与短视频结合。创新性的传播方式是推动文化传播持续年轻化、蓬勃向上的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3]。《如果国宝会说话》在播出伊始就因为年轻化的宣发和历史文化类的题材而引起了许多关注和讨论,在微博、豆瓣等新媒体平台有大量的相关话题。因为超高的热度与观众参与度,制作方趁热打铁,在2018年推出了第二季,又在2020年制作了第三季,在豆瓣平台上均取得了9分以上的评分,但结合实际评分人数发现,参与评分的观众人数从第一季的2.8万人降到第二季的1.3万人,再降到第三季的1.1万人,其关注度和观众基数逐渐下降。
短视频模式是一个全新的传播形式,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是其不可忽视的优点。在新媒体发展势不可挡的今天,只有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带头作用并融入新兴媒体的新鲜血液,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强化短视频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二、《如果國宝会说话》的创作隐忧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开播之初凭借历史文化主题自带的热点和关注度,配合制作方在各个互联网平台的宣发,短期内收获了大量观众讨论和好评。当热度逐渐降低,其叙事模式的套路化、过度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使得文化重心偏移等问题暴露出来。
(一)主要叙事模式趋于陈旧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播放时由关键词进行引申,以“标签”的形式介绍文物的历史背景、功能作用以及文化价值,观众在初次接触时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利用关键词的方式使受众在短时间内对未知事物有大致了解的叙事方法来自短视频。其优点显而易见,即关键信息十分突出,观众可以快速抓住重点。纪录片模式在经过一定的发展后,会形成独特的模式,造成受众群体的观看疲劳,不利于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4]。而《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这一叙事模式已经使用了三季,都是以某一文物的局部或者特征作为开端,通过模糊性的描述吸引观众的目光,再简要介绍文物出土地点以及文物所处时期的历史背景知识,并与同时期文物进行对比,剩余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长进行主题上的升华。观看了三季节目之后,观众从当初的眼前一亮逐渐走向审美疲劳。
这种固定叙事模式的弊端,在传统的长篇纪录片中不是特别明显,因为其篇幅够长,内容足够丰富,观众更容易沉浸在纪录片所营造的氛围和其所提供的信息当中。而短纪录片由于体量较小,内容多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表达,模式化非常明显,与传统纪录片在电视媒体上一天一集或者一周一集的分散播放不同,受众在观看短纪录片时多选择连续观看,加速了审美疲劳。此外,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未必适合一个固定的叙事体系,在叙事的过程中应当从纪录对象出发,选取最适合、最能突出文物特点的叙事方法,灵活多样地向受众介绍文物。
(二)舍本求末中文化重心的偏移
对大多数观众而言,文物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较远,即使是通过“贴标签”的形式,与现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器物、形象进行类比,例如将陶鹰鼎比作愤怒的小鸟等,也很难使观众切实感受文物在当时的作用和价值。制作方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有意给每一集的主题进行升华,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拉近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但这一安排却将纪录片从“讲文物”变成了“讲道理”。比如,在《红山玉龙》这一集中,结尾这样表述:“这块玉,成为我们身体延伸到空中的部分,在时光中飞翔、起舞。”旨在将今人与古人通过这件文物连接起来,期望使观众可以从其他的维度、别样的体验中立体地感受文物的内涵。但因为营造主题升华需要大量语言的铺垫,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平均一集只有5分钟的时长下,要拿出接近两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进行铺垫,给人一种还没有进入文化情境的感觉,没有对这一主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情况下就开始走向结尾。
将纪录片传达的思想拔高,赋予纪录片除了科普之外的深层次意义固然重要,但文博类纪录片的核心是历史文化,为了表述主题而压缩对文物和其所处历史时代的深入介绍,属于舍本逐末,并且片中有些升华部分显得过于牵强,如《人头壶》这一集中,将陶壶洞口流出的水与泪水以及女性孕育的苦楚进行类比,显得过于刻意。《如果国宝会说话》应当适当压缩用于主题升华的时长,深入介绍文物和历史背景,为受众讲述更多与文物、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使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过度打造话题热点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高热度、话题度,离不开在开播前各个平台上的宣发推广,以及播出期间配合默契的微博热搜和豆瓣话题。制作方和播放平台有意将其打造成“网红”节目,通过各种新奇形式和噱头来吸引观众,但这种有意打造话题的宣发方式,只能为纪录片带来一时的热度和流量,不能为纪录片本身吸引忠实观众,也很难引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预热期间,制作方通过各大互联网平台传播了一组海报,给文物配以非常现代化且十分简洁的宣传语。例如,阿斯塔纳俑与文书的“吃瓜群众”、花树状金步摇的“上头”、太阳神鸟金箔的“这款美瞳我要了”等等。这些宣传文案与文物本身和历史背景都没有明显的联系,只是通过文物外形和网络流行语进行“拼接”,吸引观众观看,有意将文物和历史往娱乐方向引导。播出期间,B站还推出了相应的二次创作活动,通过鬼畜、配音、混剪等形式进行进一步宣发,吸引平台内的潜在观众。在当今“流量为王”的时代,需要一些话题和噱头来吸引观众驻足,但不应当刻意制造话题。历史和文化可以是生动有趣的,但不应当是过度娱乐的。
在泛娱乐化语境下,传统的社会文化精神被娱乐意义解构,大众的物质需求在消费社会中得到进一步满足,处于娱乐沉浸状态的大众的精神文化极度匮乏[5]。在《如果国宝会说话》播出平台的相关评论区中,大部分网友的评价都停留在夸赞文物“可爱”“萌”“精美”等基础层面,评论和评价也多集中在前10集,证明了这一系列宣传措施确实为纪录片带来了热度,但有不少受众只是出于对海报或者二创视频的兴趣而来,抱着图新鲜的心态,因此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
同时,要警惕新闻娱乐化这股表面顺应市场而内在背离市场的媒介逆流[6]。《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的目的是唤起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从而投入研究、传承。如果一味放任其娱乐化,最终会起到反作用,与初衷背道而驰。
(四)“诗意文本”喧宾夺主
自“画面+解说”的模式开创以来[7]89,解说词就担当起了串联纪录片叙事逻辑、传递信息、与观众进行交流的媒介。《如果国宝会说话》最“出圈”的就是解说词,被称为“百万文案”而被广泛摘录传播。解说词的功能是向觀众介绍记录对象。如“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这样的表达,美则美矣,但与文物本身的关系不够明显和贴切。诗意的文本辞藻优美,但指向性不够明显,使纪录片看起来更像电视散文。
与传统的长纪录片相比,短视频纪录片表达方式受到局限,要完全依赖画面去表达内容,传达创作者的意图[8]。《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的重要程度往往超越了画面内容,结合互联网平台上的评论,“诗意文本”博得了大批观众关注,也有博主将其整理为写作素材,但如果在纪录片中为了辅助主体、烘托主题而存在的解说词关注度超过了主体本身,显得有些喧宾夺主。
(五)迎合受众堆叠元素
从制作方将纪录片与短视频结合开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目标观众范围就是固定的,即互联网短视频用户,这些受众以年轻群体为主。为了迎合他们的接受习惯和兴趣点,国宝的特质常与时下的流行事物相结合[9]。例如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比作化妆用品美瞳、将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比作战国“黑科技”、称三星堆青铜面具是“奥特曼”等等,这些年轻化的元素从宣发文案到最终成片,一直在被频繁使用。贴合目标受众的表达方式可以拉近与部分观众的距离,但同时也会推开其他对这些流行元素不感兴趣的观众。
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大众向往的内容,短视频用户中也有大量其他年龄段的潜在观众,一味堆砌流行元素和进行网络化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纪录片扩大受众范围和进一步传播。同时,这些堆砌的元素也影响了文物主体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再加上关键词介绍的叙事模式,使观众对文物本身描述的印象非常模糊,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美瞳”“黑科技”“奥特曼”等流行元素。
三、《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新思路:以《奇趣美术馆》为启发
同样是将传统纪录片与短视频结合,法国文博类纪录片《奇趣美术馆》在叙事模式、内容创新方面有诸多可取之处值得借鉴。与法国影视作品的一贯风格一致,影片具备后现代叙事的主要特征:碎片化拼贴,经典型互文,戏谑、自嘲、比对,奇观画面等外在形式[10]。以美术作品之口,述说文化与法兰西民族发展脉络,以生动的形式配合扎实的内容串联古今。
(一)打造互动型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每一集开头都有这样一句提示语:“叮,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查收。”结合纪录片的标题,观众自然而然地以为全片会采用由国宝自述自身故事的形式,实际上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他述”,即“画面+解说词”的模式[7]89,导致短视频互动性强的优点被大大削弱。反观《奇趣美术馆》,其采用画中人物自述的全新形式,用生动的表达、贴近生活的语言诠释画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信息。使短视频也拥有长视频那样合理的逻辑,在受众内心形成一条完整的叙事链,这对叙事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考验[11],同时这也是短视频纪录片目前所面对的主要模式局限性。
以《哈勒昆和皮埃罗》(第一季第4~6集)为例,这原本是野兽派先驱安德烈·德兰的名画,画中两位主角被赋予了人格。哈勒昆在与皮埃罗的对话中,用吐槽和法语谐音梗的形式串联起了野兽派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征,先是诙谐地解释了野兽指的是一种绘画流派,并不是把自己变成野兽,其次点明了野兽派用色鲜明分明、互不混合、没有交错和渐变,使用生动纯粹天然的颜色,具有大胆与热情的特点。
针对这幅名画,用了3集、总共7分钟的时长介绍完毕。整体脉络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艺术流派基本风格和特征,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日常对话为主,穿插对野兽派的分析和批判,为了使人物更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皮埃罗还可以自由去往其他画作当中。这样的叙事模式下,纪录片本身具有互动性,观众会有很强的参与感,与被动听解说词相比,更能提升观众的兴趣。
打破程式化,以独特的风格、手法来记录。一部好的纪录片也应该是一件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精品[12]。《如果国宝会说话》可以参考《奇趣美术馆》的形式,让文物真正“开口说话”,介绍自己的历史背景,与同时期的文物对话,使离大众生活遥远的文物用生活化的语言走进人们的日常。这种拟人化的全新形式打破了固定程式,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气,采用生动的叙事方式,使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文物的魅力,使纪录片形成独特的风格,而非固化的叙事模式。
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强化纪录片的传播效果[13],而互动正是新旧媒体融合的一条可行路径。短视频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驱动力[14],促使着传统纪录片拓展自身的无限可能。
(二)使碎片连贯
《如果国宝会说话》使人感到碎片化的一大原因是通过各种关键词串联纪录片脉络,在平均时长5分钟的视频里充斥着各类信息。而《奇趣美术馆》采用分集的形式,一集只有不到3分钟的时长,只讲一到两个关键词,集与集之间通过偏向日常化的对话相连接,给受众留下连贯的感觉。单集既是部分,又是整体,割裂感大大削弱,3分钟的时长也很难带来审美疲劳,不知道下一集会以何种形式展开叙事,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兴趣。
《奇趣美术馆》中的美术作品并不会只出现一次,比如第一季中的“话痨”蒙娜丽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向管理员抱怨自己“从1503年笑到今天,需要休假”,让人忍俊不禁。在第三季中,她又一次出现,除了进一步介绍《蒙娜丽莎》的相关情况,她还充当解说员这一角色,通过对其他画作的吐槽向观众介绍其他名画,但只是抓住某一个特点泛泛而谈,没有给出其他画作的核心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观众的探索欲。这种由画作串联不同作品的形式,使作品之间产生了新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受众感官上的碎片感。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不乏受到大众关注的国宝,如精致的四羊方尊、憨态可掬的陶鹰鼎,这些都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文物,如果由它们来向观众介绍其他青铜文物,讲述西周、商殷时期的青铜器历史,能很好地串联青铜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逻辑,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亦能通过生动的形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在信息庞杂海量的智能新媒体时代,运用VR、CGI、AI等智能科技,拓展传统类型边界,以满足愈发多元化、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受众收视需求和审美趣味[15]。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物的深度结合,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刺激受众的多重感官,加深其印象。
四、结语
《如果国宝会说话》迈出了传统纪录片与短视频结合的坚实一步,获得了广泛关注与受众的青睐。但中国的短纪录片发展不会止步于此。未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短视频纪录片领域都将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全新舞台。
影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不过再新奇有趣的形式也需要内容的支撑,形式是羽翼,内容是主体。尤其是文博类纪录片,需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作为支撑,《如果国宝会说话》需要适当减少“诗意文本”与升华部分的占比,利用文化题材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吸引、培养忠实观众。在短视频用户占全体网民总数近95%的今天,短视频的受众不再局限于年轻观众,打造全年龄向的短纪录片是探索和創新的方向。
应适当借鉴国外优秀纪录片,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文博类纪录片有一套完整的叙事方法和逻辑,但在体量减少之后未必依然适合原本的叙事逻辑。如法国制作的《奇趣美术馆》、腾讯视频出品的《此画怎讲》,生动有趣又不乏知识,值得借鉴学习。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一次多方面的大胆尝试与创新。现阶段,各国对短纪录片的探索都处在萌芽期,要在日新月异的传媒环境下争得一席之地,探索的道路依然漫长。
参考文献:
[1] 侯静茹.论传统艺术作品的活态化创演:以短纪录片《此画怎讲》为例[J].美与时代,2022(10):143-146.
[2] 赵鑫,陈旗.“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4):110-113.
[3] 田源.基于移动短视频的传统文化传播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20:56.
[4] 杨湖兴.艺术表达与文化工业视角下的中国纪录片困境与发展[J].今古文创,2020(6):64-65.
[5] 张轶.泛娱乐化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探索[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9:73.
[6]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7] 徐晓霖.“互联网+”时代的人文类纪录片解说词创作: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北方传媒研究,2022(1):89-92.
[8] 李晓曦.微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65.
[9] 苏意宏,魏晓琳.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中国报业,2021(4):44-45.
[10] 史馨. 2017年法国纪录片产业及美学趋势探究[J].当代电视,2018(11):77-78.
[11] 姜云婷.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95.
[12] 万小菡.好的纪录片是这样拍成的:从《现代生活》等几部法国纪录片说起[J].视听界,2012(3):63-66.
[13] 安玉青.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发展问题与对策[J].当代电视,2020(2):81-84.
[14] 杨棪.浅析纪录片与短视频的融合探索[J].中国电视,2020(5):77-80.
[15] 牛光夏,成亚生.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融合范式与转型路径[J].电影艺术,2020(3):120-125.
作者简介 周婧雯,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