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机制研究
2023-05-18闫倩倩
摘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题中之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信息化蔚然成风,尤其是“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新趋势。然而,这一新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智能化的当下,致使高校网络舆情从线下蔓延到了线上,其产生和传播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和破坏力越来越大,改变了教育网络生态。目前,便捷的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发表个人观点、表达情绪、传递思想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机制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从以往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入手,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发展情况,重新界定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及时准确性原则、客观权威性原则、参与引导性原则和防控相结合的原则,从加强互联网内容治理、发挥融媒聚合效应、完善舆情梯队建设、构建多元协作机制等方面,帮助高校切实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打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生态空间,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从而探索出一套科学灵活、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旨在提升高校网络“善治”能力,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促进校园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互联网+”;处置机制;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7;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10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滨州学院党建项目“‘互联网+条件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置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ZXYDJ19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而作为网民中占比较高、传播信息较为活跃的人群,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也深受其影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可谓“谁掌控了网络,谁就抢占了意识形态斗争战场的制高点”。在舆情事件发酵和放大的主阵地、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只有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据百度词条解释,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1]。将网络舆情认为是舆情在网络上的持续延伸和发酵,那么高校网络舆情则是舆情在校园这个特定空间内的集中爆发。因此,只有确定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根据知网、万方等网站中的论文和专著情况来看,虽然当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类型、成因、特征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其内涵的界定还未有明确定论。本文在整理汇总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一是传播主体论。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者——高校教职工、大学生参与度和影响力的不同,形成了“意见领袖”和看客从众两种论断。
二是传播客体论。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掌控者或直接关联者思想态度、言论情绪、意见看法等的宣泄和表达,形成了舆情管控和舆情疏导两种机制的探讨。
三是传播载体论。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平台、渠道和来源,形成了校园传播与校外传播两种认识。
四是舆情效果论。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影响范围、效果和演变规律等,形成了现象热搜与结果热搜两种认知。
五是舆情要素说。基于对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要素的研究,形成了“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体说”等理论。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直接展现和延伸,使网络空间舆情生态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可以界定为:高校教职员工和大学生、校外人士或组织借助校园BBS、抖音、快手、门户网站、微博、虚拟社区、论坛、微信等平台和AR、VR、MR、XR等新媒体技术,发布的言论、意见、态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声誉产生影响的总和。
二、高校網络舆情的应对原则
(一)及时准确原则
舆情引导中,高校要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为避免网络舆情持续发酵,“黄金24小时”一度成为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不二法则。然而,随着移动客户端和交互技术的发展,在无数热搜榜的加持下,受众对一些事件的“吃瓜情绪”极度高涨,极易在一瞬间形成热门,点燃舆情导火索。因此,高校如今要想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就必须抓好微时代的“黄金1小时”[2],使首因效应发挥积极作用,及时分流各类负面舆情,及时给出权威回应。即便负面舆论已形成,校方也要在第一时间介入,研判舆情的传播趋势和走向,找到事情背后的痛点或痒点,研判舆情消解的拐点或消点[3],通过定位剖析把握舆情因变事项,详细了解和全面掌握最准确的第一手材料,给言论场一个客观而满意的交代。同时,要注意网络舆情虽然强调快、早,但并不是只要早就可以,而是要结合舆情发展规律,选准最佳时机,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炒热”反应。
(二)客观权威原则
身处“手指轻轻一点,一切尽在掌握”的互联网时代,把高校网络舆情的真实情况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介绍给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引导,不但有利于避免网民在“支离破碎的信息”中让标签代替事实、让情绪淹没理性,而且可以在舆论场中让客观权威的声音占据主导位置,杜绝网民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促使公众冷静评判相关事件。因此,网络事件发生后,校方应不失语不乱语,尽快澄清事实真相,多渠道发布官方权威信息,真正建立起高校与网民、高校与师生之间的互信机制[4]。
(三)参与引导原则
目前,双向交互已成为广大网民参与网络事务的“必需品”。因此,在网络舆情引导中,高校不能盛气凌人、强硬灌输,而要主动与网民进行真诚的交流互动,站在对等的角度努力寻找“破圈”点,对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给予情感认同[5],用大学生熟悉的圈内话、行话与他们打成一片,如此才能更好地获得网民信任,稳妥处理突发网络舆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6]。在泥沙俱下的网络舆论生态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极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因此,高校要主动抢占舆论主导权,保证舆情引导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匿名性[7],融入信息互动,利用同理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主动打开与网民、大学生平等对话的窗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积极引导公众的关注重点聚焦正面信息。
(四)防控结合原则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的常态化发生态势,根据网络舆情发展过程及规律,可知其爆发是可“预见”的[8]。在舆情发生之初的信息失衡状态中,一旦原生舆情引导不好,就会在“蝴蝶效应”[9]之下,产生一系列连锁危机,使次生舆情接踵而来。因此,舆情引导工作只有从源头抓起,防止日常舆情检测中的一些微小负面言论在“蝴蝶翅膀的扇动之下”产生“飓风效应”,才能更好地铲除负面信息滋生的温床,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坚实屏障。
三、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不但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互联网乃至现实社会的舆论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高校加强“网络治校”[10],研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加强互联网内容治理,打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生态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1]。一是优化互联网内容。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贯穿于网络内容建设的全过程,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客户端等平台传播师生喜闻乐见的优质精品网络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与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形成并扩大舆论示范效应,牢牢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二是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在购置升级高校网络监管硬件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保障,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比如,对校园网络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密码加密、设置权限等控制,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对各种信息化活动进行甄别与防护等等。三是加强对信息的筛选。依法依规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的生产和信息发布流程,推进校园各级各类公众号的管理,及时发现和清理网上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二)发挥融媒聚合效应,牢牢把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
在“互聯网+”环境下,整合、改造和升级现有媒体,打造适应形势的新媒体,完善矩阵,同频共振,发挥融媒聚合效应,从而发挥信息传播和舆情处置“1+1>2”的光环效应[12]。要拓展先进文化、正面声音的传播途径,加强校园宣传阵地建设,不断完善融媒矩阵,发挥共同策划、分类采集、资源共享、多元推送的融媒聚合宣传效应,打造高校传播健康信息、引导正确舆论、丰富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坚强阵地。同时,要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普及共享,形成主客体互动交流的动态舆论场。
(三)完善舆情梯队建设,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
高校网络舆情处置的关键在于组建一支规范而专业的网络管理梯队。一是成立舆情监管和处置团队,由学校领导牵头,各院系、部分设专职联络员,广泛吸收和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学历高且懂网络的业务骨干,参与舆情的监管和处置。二是按照职能分工,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强化联系,协调配合,确保舆情监测、研判和预警等工作高效优质[13],努力形成信息共享、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培养并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立舆论、孤立过激舆论”的“舆情调节阀”作用。此外,高校要通过教师工作部、学工、团委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师生开展网络教育[14],通过上网规则、平台约定、技术限制、分级处罚等方式,逐步提升他们识网用网的素养和水平。
(四)构建多元协作机制,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
建立与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机构的信息内容共享机制、舆情合作研判机制、联合处置行动机制,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同向发力,紧密配合,织密织牢高校网络舆情的防护网。与主流媒体建立舆情沟通协作机制,对舆论场的方向和议程进行及时导流,不断凝聚认知共识。建立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校园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在明确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全面畅通对接渠道,形成问题预防研判、监测发现、应急处置、挂账督导、跟踪问效、宣传引导全过程工作闭环,细化舆情处理流程、方法,促进部门网络工作与现实工作相融合。建立师生互动机制,聚焦校园常态化舆情防控管理,紧盯高校网络安全管理,逐级建立院系、班级、个人管理体系,特别是加强对辅导员、任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及各级学生干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账号的管理[15],确保“把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
四、结语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一旦与社会热点、公众事件和网红人物耦合,不仅容易引发系列舆情,还会导致舆情监管变得越发困难。本文引入“互联网+”的治理思维,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和应对原则,多措并举,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科学有效监控和引导,为打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生态环境、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水平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舆情[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82719-5619 096.html,2023-01-16.
[2] 蒲红果.舆情回应进入“黄金1小时”时代[J].新闻战线,2015(21):108-109.
[3] 张鑫,刘鑫雅,张雅文.我国网络舆情识别的研究脉络、核心主题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21,34(3):90-96,89.
[4] 冯荣,石变梅.基于网络自我伦理构建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22-626.
[5] 章德林,袁坤.新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6):94-97.
[6]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03-02.
[7] 樊琳,张生,丁社教,等.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20(7):90-95.
[8] 金帅.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管理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2020.
[9] 刘力钰.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10] 徐飞.高校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C]//2022电脑校园网络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256-259.
[11] 林孝文.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效能(治理之道)[N].人民日报,2023-02-02(09).
[12] 洪浚浩.传播学新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47-755.
[13] 王庆刚,李刚.网络舆情形成机制与危机管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4):223-224.
[14] 陆科,陶晶.“两微”视域下高校舆情传播现状与管理对策[J].传媒论坛,2018(23):22-23.
[15] 邹新.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策略研究[J].三峡论坛,2019(4):82-85.
作者简介 闫倩倩,编辑,研究方向:高校新闻宣传、网络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