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率变异性联合肺功能检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3-05-16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9期
关键词:评估因素指标

黄 雪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老年综合科,四川 绵阳 621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CCP)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约占85%)[1]。CCP 常表现为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交替出现,CCP 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CP,AECCP)多由感染诱发,是并发呼吸衰竭与心脏衰竭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2]。因此,准确评估AECCP 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ECCP 患者肺通气与换气功能紊乱会进一步加重,且相关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易发生心律失常,导致死亡的风险增加[3]。24 h 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监测异常心电活动的常用手段,其中心率变异性(HRV)可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判断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风险[4]。既往临床多关注探讨AECCP 患者HRV 及肺功能的变化,关于HRV 联合肺功能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临床鲜有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此展开探讨,旨在为AECCP 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 取2020 年6 月 至2022 年5 月 我 院 收 治 的AECCP 患者125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24)与生存组(n=101)。纳入标准:符合AECCP 的诊断标准[5];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病史;合并肺部恶性肿瘤;肝肾等器官存在器质性病变;凝血机制紊乱。

1.2 方法

(1)HRV 测定:采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即山东优加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心脏实时监护预警机,XAB-M3AG,MV1,MV5 及MaVF)进行测定,低频、高频频率分别为0.04 ~0.15 Hz、0.16 ~0.40 Hz。采用优加利RHMS 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24 h 低频和高频比值(LF/HF)、R-R 间期标准差(SDNN)、5 min 平均心率(SDANN)。(2)肺功能测定: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肺功能检测仪进行测定,取轻松坐位,头部上扬,紧咬塑料口器,平均呼吸90 s,自动打印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l%pre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2)比较两组的HRV 指标(LF/HF、SDNN、SDANN))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l%pred)。(3)对AECCP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描述,行χ² 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CCP 病程、原发疾病、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HRV 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死 亡 组 的LF/HF、SDANN、SDNN、FEV1/FVC、FEVl%pred 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HRV 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HRV 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HRV 指标及肺功能指标 死亡组(n=24)生存组(n=101)t 值 P 值HRV 指标LF/HF 1.16±0.37 1.58±0.46 4.160 <0.001 SDANN(ms)62.45±9.57 69.81±10.28 3.193 <0.001 SDNN(ms)75.61±11.53 81.39±12.41 2.078 0.040肺功能指标FEV1/FVC(%)46.37±5.61 51.09±6.38 3.329 0.001 FEVl%pred(%)47.84±5.17 51.97±5.92 3.143 0.002

2.3 AECCP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AECCP 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因变量(赋值:生 存=0,死 亡=1),以LF/HF、SDANN、SDNN、FEV1/FVC、FEVl%pred 为自变量(均以均值为界,<均值=1,≥均值=2),纳入Logistic 回归方程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F/HF、SDANN、SDNN、FEV1/FVC、FEVl%pred 降低均为AECCP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AECCP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CCP 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是老年性慢性疾病。本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减退,心肺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长期缺氧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因发生感染而导致病情急性发作[6-7]。AECCP 可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8]。因此,寻找可有效评估AECCP 患者预后的手段,对实现针对性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研究表明,肺功能损伤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可加速心血管疾病恶化[9]。本研究对AECCP 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FEV1/FVC、FEVl%pred降低是导致AECCP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FEV1/FVC、FEVl%pred 可用于评估AECCP 患者的预后。FEVl%pred 可客观反映气流阻塞的程度。FEV1/FVC 是临床常用的评估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之一,同时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10]。分析认为,AECCP 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肺通气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增加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但受年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FEV1/FVC、FEVl%pred 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加之AECCP 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单独采用肺功能检测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1]。研究证实,AECCP 患者除了肺功能进一步降低外,还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2]。24 h 动态心电图可通过全面、实时监测患者24 h 心电生物周期的变化,对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且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心电信息中,HRV 检测愈发受到临床重视,主要用于高危心脏病的预警研究[13]。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14]。HRV可对心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的张力进行定量评估,预测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15]。本研究结果显示,LF/HF、SDANN、SDNN、FEV1/FVC、FEVl%pred 降低均为AECCP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HRV 改变可为AECCP 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新途径。LF/HF 是HRV 的频域指标,可评估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活动的平衡状态;SDANN、SDNN 是HRV的时域指标,其中SDANN 能反映交感神经的张力,SDNN 能评估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总张力。CCP 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AECCP 患者的缺氧状态会进一步加剧,对主动脉体、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促进儿茶酚胺的分泌,破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的平衡,引起HRV 下降,进而可诱发心律失常,同时还会引起心肌收缩力降低,使肺动脉压进一步加大,最终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综上可知,HRV、肺功能检测均能有效评估AECCP 患者的预后情况,而二者联合检测有望进一步提高预警价值,以便尽早发现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改善AECCP 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评估因素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解石三大因素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评估依据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